音乐教案及反思6篇

时间:2022-09-27 作者:Anonyme 备课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上课质量事前拟订的文字材料,在教学工作前,为了做好准备需要制定一份教案,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教案及反思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教案及反思6篇

音乐教案及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学唱歌曲《doremi》,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寻求使用乐谱的快乐。

2、学习五线谱的相关知识,能将五线谱上的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doremi》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景学唱歌展示主题:《dormi》

(1)初听英文原版《doremi》

设问:这首歌让我们认识了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中文版)

设问:共有几个乐句?歌曲将七个音代表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编写歌词?

二、寓教于乐

(3)师范唱生伴唱

要求:将每个乐句用一个动作表现。(运动型、生活型、学习型……)

(4)生分两个声部演唱

(5)分七个组跟琴演唱

要求:每组用一个动作表示一个音

(6)跟着伴奏带有表情的唱好《doremi》,进行节拍传递游戏。

三、创造表现

(1)介绍《音乐之声》

设问:你怎么理解音乐电影的?你还听过这部电影其它的歌吗?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歌曲是来自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的经典插曲。它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这部音乐电影获得等五项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音效和最佳剪辑)。它被认为是最杰出的永恒佳品。打破电影史上最高卖座记录的美国歌舞片。

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修女玛丽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她爱唱歌、爱跳舞,还十分喜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和美丽,应聘到一个上校家做家庭教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dore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2)感受《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会唱的同学小声跟唱

四、完美结课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音乐剧的魅力,感受到节拍游戏的趣味,懂得了稳定的节奏在音乐里的重要性;从歌曲里了解“音阶”的特点,让我们明白学习音乐的容易、有趣。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愿音乐给同学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课后反思

这首歌巧妙的构思在于将七个音的唱名,按孩子年龄的不同,来安排每个孩子代表一个唱名,并从音阶出发,运用作曲技法,使得学习音乐变得轻松、愉快。

音乐教案及反思篇2

教学目标

一、音乐的情绪。

二、通过唱歌曲《新年好》、《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并通过红绸舞步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四、能编创简单节奏、送新年贺卡的小游戏。

教学内容

一、聆听《平安夜》、《小拜年》,表演《龙咚锵》

二、学唱歌曲《新年好》并进行歌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送新年贺卡

教材分析

一、器乐曲《小拜年》

这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歌曲《小拜年》为四四拍,f羽调式。它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由于歌曲是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者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在东北地区有很多种旋律,黑龙江、吉林、辽宁都有自己的《小拜年》,是一种传统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课本选用了歌曲《小拜年》改编的器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所渲染的欢乐氛围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二、合唱《平安夜》

由奥地利作曲家格立伯作曲。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12月25日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里,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歌在圣诞前夜演唱,那安详柔和的旋律,带给人们节日之夜的温馨与和谐,那就是著名的圣诞歌曲《平安夜》。

三、歌曲《龙咚锵》

这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二四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课时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小拜年》感受中国民间过年的气氛,以及音乐欢快热烈的气氛。

二、通过表演《龙咚锵》感受中国小朋友过新年时欢快热烈音乐、情绪,并通过红绸带、秧歌舞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龙咚锵》

二、聆听《小拜年》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表现小朋友过年时愉快的心情

教学难点:用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各组都来了三个小客人,你认识他们吗?

师分别出示锣、鼓、镲,并逐一向学生介绍,并示范其正确的演奏姿势。

2、出示实物节奏谱,探索敲奏的方法

合奏

镲:0 0 | x 0 |

锣:0 0 | x 0 |

鼓:xx xx| x 0 |

念:龙咚龙咚| 锵 0|

3、分小组,探索演奏

龙咚 龙咚| 锵0龙咚 | 锵0锵0 | 锵 0 |

4、分小组,探索演奏方法,要求:

(1)有几种敲击的方法?

(2)怎样敲击长短不同的声音?

(3)将各小组探讨过的方法一一展示,看哪组发现的方法多,敲击出的不同声音多。

二、导入新课

1、聆听东北音乐《小拜年》

师:小朋友,人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敲锣打鼓?(过年、取亲等)过新年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干些什么?(出示课件)那你知道新年在什么季节吗?在冬天的新年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呢?(出示课件)

a、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到东北去过个新年,好吗?喊“过年了”,“过年了”!

聆听东北民间音乐《小拜年》

b、师:让我们他小组设计一个过年的情景。

(放鞭炮、乖雪橇、打雪仗、提灯笼、粘年画)

c、分组表演

1、表演《龙咚锵》

师:过年真有意思,让我们用歌声一起来赞美新年吧!

a、听范唱

b、朗颂歌词。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c、听歌曲录音,听到锣鼓声龙咚 龙咚 | 锵 0|,徒手敲锣打鼓,让学生在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

d、用锣鼓为歌曲伴奏,分小组讨论,编创打击乐伴奏。

e、边歌边舞,可以编创动作,也可以拿红绸或手帕扭秧歌,加入打击乐。

三、课堂小结:过年开心吗?祝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课后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学习新歌的时候,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情绪,使学生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学生们自觉地用自己的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乐教案及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3、有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进行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

2、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唱准切分节奏︱55.︱56i︱的演唱。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教学

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进教室。

2.学做简单的蒙古基本动作

1)谈话导入:我们祖国有几个少数民族组成的(56个),说说你知道几个少数民族,我们是属于哪个族?

2)教师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跳一段舞蹈让学生说说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3)看了之后说说你们喜欢哪几个动作。跟随老师做做动作。

总结:同学们舞姿跳得很美,那你们的歌声会是怎样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蒙古歌曲《大雁湖》,让同学们在蒙古的大草原上尽情歌唱同时我们领略一下那里的风景。

二、寓教于乐

1.听录音范唱感受音乐的风格和情绪。(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

2.再听音乐说说歌曲内容。总结: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里草肥水美,栖息着很多珍禽异鸟,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户了

3.听教师范唱歌曲。

4.歌曲短小让学生自己随琴唱唱。

5.学唱难句:大雁湖好风光啊哈嗬。(先听教师范唱,教师在啊哈嗬下面划出节拍,学生跟老师一起边唱边划拍。)

6.大雁湖那么我们用心的赞美以一下再跟琴唱唱这一乐句。(衬次“啊哈嗬”表达了蒙古人民的粗犷豪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指出切分节奏xxx的唱法,歌曲有几个这样的节奏并唱唱切分音。

8.随琴慢速轻唱歌曲。(数次)

9.师生接唱。(分组接唱)

10.随音乐伴奏唱唱歌曲。

11.请个别同学唱唱。

12.随琴慢速唱唱曲谱。(教师帮助学生碰到有困难的乐句一起纠正唱唱。)

13.师生曲谱接唱。

14.再次完整有感情的唱唱歌曲。

三、创造表现

1.在演唱过程中学生多情不自禁的动起来了。你想用怎样的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呢?(开始学过的蒙古动作加进去)

2.放音乐全班学生随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蒙古动作。

3.跟随老师的琴边唱边做动作。

4.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舞蹈,其他同学伴唱。

总结:同学们唱得那么好,舞得也那么精彩,你们还会创编歌词吗?

5.以《大雁湖》的旋律创编歌词。(提醒学生旅游过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或者我们自己家乡等好地方值得你赞美的。)

6.请创编好的学生念念歌词,再随琴唱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7.假如让你们随音乐画画你会画出怎样的一副画呢?学生自由说说。

四.完美结果

同学们不但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蒙古族的热爱,还用了美妙动听的歌声抒发了对大草原赞美之情,老师希望你们以后能编出更多更好的歌词来赞美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随《大雁湖》音乐边唱边出教室。

课后反思

1、优点:

在这节课中,我采取了很多的形式方法来完成,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很集中。

2、缺点:

有些地方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还不够明显。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也做的不够。

3、改进意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段的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虚心请教,不段的提高教学水平。成为创新教育中的新型老师。

音乐教案及反思篇4

活动目标:

能听辨音乐中音的上下行,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纱巾若干,彩虹伞,《波浪舞》音乐活动重点:能听辨音乐中音的上下行活动难点:能听辨音乐中音的上下行活动过程:

一、游戏《长高、变矮》导入今天荣荣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长高变矮'的游戏,我说长高,小朋友就要长的高高的,我说变矮小朋友就要变的矮矮的。(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二、感受音乐中的上下行1、第一次倾听教师只做动作幼儿倾听音乐。

有一首音乐里面也藏着长高和变矮,请小朋友轻轻的坐下来一起来听一次音乐吧!

2、第二次倾听教师加入语言和动作,教师在下行时唱lu……上行时唱la……

提问:刚才你听到我在变矮的时候唱了什么?(lu……)长高的时候唱了什么?(la…….)

3、这次荣荣在唱lu……的时候小朋友就要变的矮矮的,我在唱la…….的时候小朋友就要长的高高的。(教师与幼儿一起游戏)

4、第三次随音乐教师与幼儿原地一起感受音乐中的上下行。

三、合作游戏再次感受音乐中的上下行

1、两人合作我还给小朋友带来了纱巾,我们要两个小朋友一组用纱巾来搭房子,我在唱lu…….的时候房子就要搭得低低的,在唱la……的时候房子就要搭得高高的,最后音乐结束时我们要藏在房子里哦。房子一定要搭的平平的不然房子会塌的。(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游戏2--3次)

2、多人合作搭房子的游戏好玩吗?还有更好玩的呢!请你轻轻的闭好眼睛我要把它变出来了(出示彩虹伞)两个小朋友搭得是大房子,我们火炬班所有宝宝来搭大房子吧,别忘了音乐结束要把自己藏进大房子里哦。请每个宝宝拽住一个小角随音乐感受上下行。(可以请客人老师一起活动)

四、结束部分

游戏真好玩呀,可是彩虹伞告诉我它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宝贝们和它说"再见吧"我们也轻轻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闭好眼睛休息一下吧!

音乐教案及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自然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新疆是和好地方》和《我爱雪莲花》,并能用简单的维吾尔舞蹈动作进行歌表演,表现出乐观积极、开朗的歌曲情绪。

2.能用合适的动作表现《新疆好》三个不同乐段的音乐。

3.认识反复记号,并能在实践中合适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学唱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

1.拍击铃鼓模仿切分节奏直接进入主题,初步聆听歌曲。

2.轻声按节奏朗读歌词,掌握歌曲较快的节奏和字词的难点。

3.跟琴自学第一段歌词,注意歌词吐词清晰。

4.跟琴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感受歌曲热情、自豪的情绪和欢快的速度。

5.跟琴学唱二三两段。

6.完整跟伴奏演唱。

7.拍击节奏为歌曲伴奏。

二.欣赏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

1.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说说歌曲唱到了哪些美丽景色。

2.分段聆听,体会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特点。

3.教跳简单的新疆舞动作。

4.模仿冬不拉的演奏动作,参与歌曲主题表演。

5.复听全曲,结合视频了解新疆民风民俗,介绍演唱者和作曲。

第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我爱雪莲花》

1.聆听录音,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2.同听唱、师生接唱等方式学唱歌曲。

3.纠正高音曲的发声方式。

4.认识和体验歌曲中的反复记号。

5.为歌曲创编新疆舞蹈动作。

6.进行歌表演。

欣赏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一号》

1.聆听第一乐段,体会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以及节奏、情绪、力度的不同。

2.聆听第二段,用音乐线条表现音乐情绪和旋律的变化。

3.聆听再现的乐段,用节奏为其伴奏。

4.完整聆听全曲,完成书中作业。

课后反思:在欣赏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歌时,以参观新疆的风光,特产及宝藏为线,渗透歌词教学,让学生不断熟悉旋律,从无意的注意中形成有意的记忆。当提问“你要用什么方式表达你的心情”时,同学们不由自主的随着音乐载歌载舞,谢准一同学很有创意的拿了一张椅子的面抱在怀里当琴弹,让人忍俊不禁。这节课从欣赏歌曲到节奏律动的层层深入,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大大增强了学习效果,结束本课的学习时,学生似乎意犹未尽……

音乐教案及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纱巾香蕉游戏感知数量的变化。

2、在感应大小调中创编猴子的不同造型。

3、熟悉(xxx)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挂图、纱巾、打棒。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师:宝宝找到了好朋友是谁啊?小猴子说‘大家都玩累了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吃香蕉······这时候小猪也想爬到树上吃香蕉,可以不小心就跌了下来,压倒了其他的小动物,害得大家哇哇直叫!

二、纱巾香蕉

1、探索纱巾质地,做纱巾香蕉,并练习剥香蕉。

师:你们想和小猴子一起来吃香蕉吗?可是今天的香蕉不够,小猴想请大家一起来帮他做纱巾香蕉。

教师示范做纱巾香蕉,幼儿尝试做纱巾香蕉,练习一瓣一瓣剥开。

2、吃香蕉游戏师:小朋友,你们都摘到香蕉了吗?让我们听着音乐剥香蕉皮吧!数字宝宝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吃香蕉。数一下,就吃一口哦!

播放音乐,歌唱部分幼儿依拍子剥纱巾香蕉皮,数数部分幼儿依数字“假装”吃香蕉。

3、香蕉麦克风师:香蕉真是太好吃了!小猴子们还喜欢用麦克风唱歌呢!老师来问问小朋友,看看你们会不会用麦克风数数哦!

教师用香蕉麦克风唱歌词部分,幼儿用香蕉麦克风数出数字。

男孩问(歌词部分)女孩答(数字部分),再相互交换问答。

三、猴子舞蹈师:小猴子会唱歌,还会跳舞呢!我们一起来跳舞吧!

教师引导幼儿大调时拍手,小调时擦汗,数字部分让幼儿创编各种造型,依数字变化。

反思:

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很喜欢边听音乐边唱边模仿动作,小动物是幼儿最亲密的朋友,幼儿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因此,我选择《五只猴子》这首歌曲来结合预定目标进行了教学。游戏情景中,设计了小猴子爬树摘香蕉和从树上掉下来的游戏情节,让幼儿扮演小猴,进行表演,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整个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所以本节活动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但在活动中仅有张羽函小朋友始终不愿参与表演。羽函小朋友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孩子,平常很少与人交谈,也不爱表现自己,每次活动时从来不主动与人互动。面对不同差异的幼儿,作为教师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心灵,用心去理解和呵护孩子的童心,面对内向的羽函,教师应多鼓励、多关注孩子出现问题的切入点,有的放矢的帮助孩子对周围人和事物感兴趣,从而对活动逐渐感兴趣并乐于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