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其中离不开教案的辅助,上课前准备好一份详细的教案是会让老师上课的时候有更大的安全感的,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脚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脚教案篇1
设计意图:学习雷锋的教育意义很深远,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图片,引导幼儿认识雷锋,知道雷锋叔叔是一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然后观看弘扬雷锋精神的动画片,理解雷锋精神的实际意义;再由情景创设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最后的拓展活动,让幼儿进行大胆的表达,延续孩子关爱他人的情景。
活动领域:社会活动内容:学习雷锋好榜样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片让幼儿认识雷锋叔叔。
2、通过观看有关雷锋的动画片,领会雷锋精神,能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能够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准确的进行表达。
活动难点:能够准确的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雷锋事迹的图片。
2、一部弘扬雷锋精神的动画片。
3、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儿歌。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入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儿歌(开始播放儿歌),谁知道歌中唱的是谁呀?
2、雷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观看及讨论。
(1)观看有关雷锋事迹的图片。
1、雷锋是个怎样的人呢?
2、在观看的图片中你看到了雷锋叔叔做了哪些事情?这些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3、这些好事体现了雷锋叔叔哪些精神呢?
(2)观看弘扬雷锋精神的动画片。
1、动画片中的小朋友发扬了雷锋叔叔呢的那些精神?
2、你们看到动画片中的小朋友学习雷锋好榜样,放弃了休息时间为班级做好事,你们想不想也想他们那样,为有困难的人做点事?
三、创设情景:
1、扶盲人过马路。
2、修补图书。
3、拾到东西归还物主。
四、谈话::"如果别人有困难,你会怎样帮助他们?"延续孩子关爱他人的情感。
脚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新。
上一篇课文讲的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花园,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今天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可是现在怎么样了呢?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
1、提出要求: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讨论: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读音。
2、抄写生词。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脚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2.协商和辩论这样保护白头叶猴。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1、濒临灭绝
2、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五、作业
1、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都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么这个物种已经()
a、灭绝b、濒危c、受到威胁d、再生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迁地保护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克隆d、法制管理
3、数千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为荒山秃岭,植被减少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频繁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d、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
脚教案篇4
一、活动名称:帮小熊整理衣柜
二、活动目标:通过帮助小熊整理衣柜,引导幼儿尝试将衣服、裤子、鞋子进行分类,并有序的摆放,养成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小熊头饰、每名幼儿自备上衣、裤子和鞋。
四、活动过程:
1、玩活动区:收玩具时,大家看到娃娃家里有一只小熊,发现它有一些不高兴,询问:小熊,你怎么不高兴?需要我们帮助吗?(自己的衣柜很乱,找不到要穿的衣服,不能出去玩了,谁能帮帮我呀?)
2、小朋友帮助小熊收拾衣柜:
(1)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好办法
(2)幼儿整理小熊柜子里的衣服、裤子、鞋子
提问:你是怎样整理的?
3、摆放衣服:
请幼儿把整理好的衣服放到衣柜里,请小熊来看一看。
小熊:这件上衣怎么去了别人的家呀?它的家在哪里呀?
(小熊拿起那件衣服请大家帮忙)
4、给小衣柜贴标志:
5、小熊非常满意,感谢小朋友帮她把衣服分层整理,表扬小朋友摆放的东西整齐。
小熊知道以后按照衣柜标志摆放物品,养成好习惯。
脚教案篇5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
2、学唱歌曲《大海》
3、表演歌曲《大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大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大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2、听歌曲录音《大海》;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大海》,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与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脚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的意识
2、从不同的视角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教学生点及难点:
1、构思构图
2、色彩和谐,主题鲜明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图片、vcd
教学过程:
一、分析地球现状
1、谈话
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自然是人类的摇篮,只有和谐相处,人类才有美好的未来。
2、欣赏vcd,分析地球现状
现状:森林面积缩小,
全球气候变暖,
物种迅速减少,
空气严重污染。
3、提问: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你希望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吗?
二、欣赏范画
看看其他小朋友是如何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的。
如何构思,如何表现的?
三、学生创作
为学生素材,启发这生思维:
你打算如何做?又如何表现?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
构图要饱满,色彩要和谐。
四、作业
1、作业展示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综合。
脚教案篇7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
为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彰显国力,换取奇珍)。
2、条件:
①明朝前期的国力强盛
②造船术的发达
③指南针在远洋航海的广泛运用
④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好勇于探索的精神
3、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4、到达地区: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5、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了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骚扰我国沿海地区,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沿海居民称它们为“倭寇”。
2、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台州),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3、“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已任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