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较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案,教案是老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提前编写的书面文稿,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关于绳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关于绳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乐曲歌词、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学习歌曲《小手拍拍》,并尝试模仿歌曲创编歌词。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脸部各个器官的帖绒。
2、《小手拍拍》歌曲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及歌词。
1、听音乐拍手(2/4拍)2、在动作中熟悉歌词二、学习歌曲。
1、观看歌曲vcd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我们现在一起来听听电视里的小朋友都唱个哪些?
2、出示教具,边贴边唱。
根据小朋友说的脸部器官一个一个长出来,最后老师指小朋友边做动作边唱。
3、跟着vcd学唱三、拓展创编师:小朋友一起摸摸看身上还有什么啊?(肩膀、小脚等等)请幼儿把这些放进歌词里唱一唱。
反馈小手拍拍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也比较省电,孩子们一听就很容易上口,这次的活动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这首歌曲,通过身体动作能够正确的表达这首歌曲的歌词。我们小班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十一我通过动作的形式,引导孩子们进行活动。
教学反思:
在孩子们熟悉了儿歌和节奏后,我使用了唱歌形式,把小手拍拍用歌曲唱下来,我先唱了一遍,问问孩子们是否喜欢?孩子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于是,我让全班全体起立,围绕着我,我在中间唱,让孩子们边学着唱边用小手拍出来,和孩子们一起集体互动,我和孩子们一起做《小手拍拍》,拍自已的身体部位,孩子们很高兴,从他们的每个人的小脸上就能看出来,我边唱边做边从心里感谢这些小天使们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一节《小手拍拍》的公开课就在歌声中愉快的结束了!
小班关于绳的教案篇2
小班音乐活动:《跟着我来走走》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开始与结束。
2、在幼儿熟悉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3、体会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常见动物头饰、图片(小兔、小鱼、小鸟、小狗),森林动物园背景图,场景布置:在地面上布置一棵大树,一条小溪,一片草地。动物入门贴若干
2、会唱跟着老师走走歌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今天,老师请你们坐上小火车去森林动物园看看
2、教师随歌曲分别3次邀请幼儿上火车,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二、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
1、师:小朋友快看,森林动物园到了!(出示动物园背景图:河流、草地、大树、天空)你们知道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动物吗?
幼儿自由回答。
2、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戴上头饰在规定范围内随音乐表现。
要求:不可以撞到其他小动物。
三、歌词创编并表演:
1、师: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我小兔子的家在哪里?(教师扮演小兔子,幼儿回答:草地上)那就到小兔子家做做客吧。
2、幼儿创编更多的.歌词。游戏结束后提问:“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谁还能唱出更多不一样的动物来?你还会得到相应的入门贴,可以继续玩这个游戏到更多的小动物家。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跟着老师走走》这是一首有趣的歌曲,既可以让孩子学习歌曲又可以让孩子们间进行互动小游戏,使孩子们更加的熟悉亲近。我们班的孩子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所以对于学习这首歌曲他们很感兴趣,也很积极的参与。对于小班的孩子而言他们的注意就在短短的15分钟。所以在教学中我得抓住15分钟的黄金时间,更加注意时间的掌控,以便更好地调动,调节孩子的情绪,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班关于绳的教案篇3
设计思路 天气越来越热了,活动后的孩子们出了好多汗,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干净、更漂亮,每个孩子每天都要洗澡。毛巾是洗涤中的必需品,孩子的毛巾有各种颜色、图案、形状,真是漂亮。活动通过听着音乐做毛巾操,模拟洗澡、擦脸的过程,让孩子们觉得洗澡(擦脸)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进而通过模拟擦窗、擦地的过程,让孩子们知道旧毛巾可以再利用,萌发其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噜啦啦》,随着乐曲学跳毛巾操。
2、知道旧毛巾用处多,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跟着音乐节奏做毛巾操,模拟洗澡、擦脸、擦窗、擦地等动作。
活动准备 1、乐曲《噜啦啦》。
2、幼儿每人自带毛巾一条。
教学过程
一、出示毛巾:我的毛巾真漂亮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毛巾(颜色、图案、形状等)。
2、师:毛巾可以用来干什么?
二、欣赏乐曲《噜啦啦》
1、幼儿欣赏乐曲。
2、师:好听吗?听了音乐你想干什么?
好,我们听着音乐做毛巾操。
三、动一动:毛巾操
1、教师随着《噜啦啦》,跳毛巾操(准备活动)。
2、幼儿拿着毛巾,跟着老师学跳毛巾操(准备活动)。
3、模拟洗澡的过程,听着音乐做操。
(1)师:你是怎么洗澡的?幼儿自由的做洗澡的动作,教师观察。
(2)选取好的动作,听着音乐做洗澡操。
4、模拟擦脸的过程,听着音乐做操。(过程同上)
5、讨论:毛巾除了擦身体外,还可以擦什么?
师:毛巾旧了,可以擦窗、擦地,丢掉了多浪费啊!
6、模拟擦窗的过程,听着音乐做操。(过程同上)
7、模拟擦地的过程,听着音乐做操。(过程同上)
四、延伸
师:想一想,除了毛巾,还有什么东西旧了,小了,可以派用场呢?(旧衣服、旧玩具等。)
小班关于绳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探索纸袋的多种玩法,增强创造思维能力和表现力。
2.练习手脚着地爬,掌握其要领。
3.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活动乐趣,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活动准备:
纸袋若干、蚂蚁头饰、口哨。
活动过程:
一、介绍材料
1.出示纸袋,介绍纸袋。
2.幼儿每人拿一个纸袋。
二、自由探索,玩纸袋。
1.引导幼儿用纸袋游戏,看哪一个小朋友玩的方法多,而且跟别人不一样。
2.幼儿玩纸袋,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玩法,及时表扬玩得有新意的幼儿,并鼓励幼儿想办法和别人玩得不一样。
三、交流分享
1.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玩法并进行示范,其他小朋友学做,如当扇子、夹在腿中间跳等。
2.幼儿继续探索。
提醒幼儿围坐休息。把纸袋当做扇子扇一扇。
四、介绍新玩法。
师:老师有个更好玩的玩法,像老师一样把纸袋套在手上做小手套。
幼儿跟老师一起爬一爬,指导幼儿手脚着地。
游戏《蚂蚁觅食》。
1.厨师蚂蚁头饰,介绍游戏规则。
师:现在老师是蚂蚁妈妈,小朋友是蚂蚁宝宝,对面的的草地上有很多的彩虹糖,宝宝们想不想吃呀?我们一起爬过去吧。看看哪只小蚂蚁爬的最快。
2.幼儿听口令游戏。
3.师小结
六、放松活动。
幼儿跟老师一起捏捏手臂,捏捏小腿。
活动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我收获很多,在活动中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活动”的区别。本次活动,活动材料比较简单,但是玩法很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因为天气比较热,所以我缩短了整个游戏活动的时间。幼儿自主探索纸袋的玩法时,由于时间较短,幼儿玩的不够尽兴。幼儿在练习手脚着地爬的时候,我没有过多的指导,导致游戏环节时仍然有几个小朋友是手膝着地爬。
小班关于绳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2、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大意。
3、积极参加游戏活动,遵守游戏规则。
重点:懂得轻轻的丢下手绢并且快速的跑开不让后面的人追上。
难点: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能告知谁的背后被放了手绢。
活动准备:手绢一条,《丢手绢》视频
活动过程:
1、出示手绢,欣赏手绢,引起幼儿兴趣。
(1)手绢可以用来做什么?
——今天,我们要跟手绢一起做游戏。
2、观看视频、学唱歌曲《丢手绢》。
(1)播放视频、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初步了解游戏规则。
(2)学唱歌曲《丢手绢》。
——我们要怎么丢手绢,才不会让别人发现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如果我们把手绢放在别人的后面,大家能不能告诉后面有手绢的小朋友?(大家不要告诉他)
——丢手绢的小朋友把手绢丢在一个小朋友的背后以后,接下去他应该怎么做呢?(去抓后面有手绢的小朋友。快点快点抓住他。)
3、游戏:丢手绢
(1)详细讲解游戏规则:
首先要请一个小朋友来当丢手绢,边唱儿歌边绕着圆圈走,唱完儿歌前要把手绢放在一位小朋友的后面不能让她发现,并快速地跑开。
其他小朋友原地围成圆圈坐下,一边拍手一边唱丢手绢的歌;小眼睛要看着前面,不能告诉其他孩子。
但是当你发现你自己后面有小手绢时你要马上拿起小手绢去追那个丢手绢的小朋友,而我们丢的小朋友要马上跑到那个小朋友的位置上去做好,如果丢手绢的小朋友被你捉住了,那就要请丢手绢的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个节目了。
(2)游戏开始:
①先教师丢手绢,边玩边指导孩子。
②请一位小朋友来当丢手绢的人,增强规则意识。
③游戏3~4次。
4、结束游戏。
小班关于绳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儿歌图片、律动音乐、《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模仿小动物律动进场。
师:宝贝们,刚才你们都表演了什么小动物?
天黑了,小动物们在家都点起了一盏油灯(出示灯台)
2、学习儿歌。
(1)结合挂图,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提问:小老鼠在干嘛?(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在高高的灯台上吃油后会怎么样?(偷油吃,下不来)
油要被小老鼠吃光了,这可怎么办?
小老鼠最怕谁?(猫)
猫怎么叫的?(喵喵喵)
猫来干什么?(抓老鼠)(喵喵喵猫来了)
小老鼠会怎么样?(叽里咕噜滚下来)
(2)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
这么好看的图书,我把它编成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小老鼠上灯台》
(3)教师教念儿歌(强调幼儿应注意语气和语调)
(4)请幼儿尝试自己来看图说儿歌
“你喜欢哪一幅图,这幅图说了什么?”
(5)幼儿比赛念儿歌
老师这里有把大剪刀,把小朋友们分成两个小队,我们来比比看哪个队的小朋友念得更好。男幼儿一遍,女幼儿一遍。评出结果。
3、巩固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小3班的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小老鼠上灯台》的手指游戏。(游戏规则:我们人就是一盏高高的灯台,两只手的两个手指当小老鼠。如发现有幼儿字念不清楚时,应及时纠正。)这个灯台很高哦,我们的灯台也要站直了。做得真好,我们再来一遍吧!
4、游戏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儿歌《小老鼠上灯台》,我们可不能像小老鼠那样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哦。现在官老师请你们到外面玩《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好吗?听!(播放《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幼儿随音乐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律动自然结束)。”
小班关于绳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会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学学小企鹅。
⒈冬天来了,小朋友你知道什么动物不怕冷吗?(北极熊、青蛙、蚂蚁、企鹅)对了,企鹅!播课件。那我们一起来学可爱的小企鹅吧!
⒉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企鹅摇摇摆摆的动作。
二、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⒈看了小电影,你知道小企鹅长得什么样?谁能用小电影里的话说一说?(小小企鹅,穿着黑袍,白白肚皮,走路摇摇。)
⒉小企鹅生活在哪里?(南极)那里的气候怎么样?(很冷)对,冰天雪地,可是小企鹅怕冷吗?(不怕)(恩,冰天雪地,快乐舞蹈,不怕寒冷,真勇敢)
⒊完整地跟着歌曲节奏朗诵歌词2~3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一遍。你觉得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欢快地,活泼地)那我们也要用欢快,活泼地声音来演唱哦!
2.幼儿跟着教师学唱歌曲。(教师的声音响亮一些,孩子的声音轻一点)
3.幼儿再次学唱歌曲,要求教师的声音轻一些,孩子的声音稍微响亮一点。
4.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
四、给歌曲配上相应的动作。
1.看老师边唱歌边做动作。
2.你们觉得好看吗?你会怎么做呢?让幼儿说一说哪些动作是适合表演小企鹅的,为什么?
3.选择好的小企鹅的动作,跟着老师一起边唱歌边表演。
4.选择四个方向边唱歌,边表演。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