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6篇

时间:2023-04-08 作者:Animai 备课教案

写一篇优秀的教案有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制定教案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学会的技能,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蒙氏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蒙氏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6篇

蒙氏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法。能看图片尝试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并懂得运算。

2、在看、听、想、说、做中感受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体验数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图片3张

2、红苹果粘贴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分成三个方队,红队(举队牌),黄队,绿队。

欢迎三个方队!接下来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第一关:必答题。

红黄绿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红苹果。

看哪一队的红苹果个数最多。

2、教师:答题开始。

请听题3+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提醒幼儿把题读完整)

小结:第一关必答题结束,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各队的红苹果得数,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板书),大家看看哪个队的水果个数最多?

大家还会有机会的,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快乐数学,第二关。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

1、第二关:我说你来算

教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

教师: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两只蝴蝶,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请小朋友算一算。

提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根据幼儿口述边讲解边板书:2+2=4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片,师引导讲解理解:2+2=4

2、教师: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考考我小问号.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2+3=5

3、我这里有三张图片,红黄绿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战开始:红队可以选择黄队和绿队当中的一队接受挑战。

教师:你们选谁?黄队接受挑战,请听题。

5、小结:在第二关中,三队编的都很好,我给三个队都加上一个红苹果。

我们再来关注各队的红苹果个数。(表扬第一名,鼓励其他队)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

1、第三关,抢答题。

我出示图片,你们用数字算出来。

比如:这张图片你会怎么算:(2+3=5)对!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

2、小结:抢答环节中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黄队得到几个红苹果?绿队得到几个红苹果?

五、统计

1、三关过后,我们来看各队的水果得数。(出示统计牌)

2、活动结束。

蒙氏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篇2

教学内容: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5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圆片、小棒、数字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一、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过5以内数的分成,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吧。

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这位同学看到了猴子,这位同学看到了小鸟,还有那位同学,他看到了桃子。孩子们,看一幅图画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就能有序的找出图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

谁能有序的说一说图画中的数学信息?

你来说。

说得真好:左边有4只小鸟,右边有1只小鸟。

你来说。

说得真清楚:树上有4个桃子。

这位同学,你来说。

他说了有关猴子的信息,石头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

你还想说什么?

真好,他发现山上还有5个小朋友,还有1朵红花、2朵黄花。

二、同学们真棒,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我们来看,书上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猴子?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个信息呢?

真棒,我们一起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岩石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说得真完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哦,你说用数一数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2、3、4、5、有5只。

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我们一起用小棒来摆一摆。

用一根小棒表示一只猴子,左边摆两根,表示石头上的2只小猴子,右边摆3根小棒,表示树上的3只小猴子,把他们放到一起,就知道一共有5只小猴子。

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刚才摆的过程可以列算式来表示: 2+3=5。

你见过这样的算式吗?你知道这个符号+是什么符号吗?

同学们真棒,认识这个符号是加号。

你知道该怎么读这个算式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加2等于5 。

2.我们解决了猴子的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

这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只小鸟?

那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个桃子?

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你能列出算式来吗?

谁来说一说你列的算式。

你来说。4+1=5 2+2=4

谁来说说4+1=5中的4和1分别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你来。

真好。这里的4表示左边的4只小鸟,1表示右边的1只小鸟。5表示一共有5只小鸟。

2+2=4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呢?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三、自主练习

同学们,看这幅图,我们解决了三个不同的问题,认识了加号,知道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自主练习。

第1题,用你的学具摆一摆,填一填,给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请你自己填一填。谁来说说你怎么填写的?

3+1=4 2+3=5

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同学们真棒,全部正确。

第3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谁能全部做正确呢。

做得这么好,表扬一下自己吧。

四、总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你是怎样找到数学信息的?提出了哪些问题?你又是怎样操作的?每位同学的表现都很棒,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蒙氏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我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一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以内的分成与合成)

二、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

(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

(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

4、理解算法。

5、读算式。

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8、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板书:加法)

(二)、学习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画面。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1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

4、读算式并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根据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让学生先画圆再填得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这首歌。

5、学生根据手中的算式卡片和数字卡片玩“找朋友” 游戏。

6、“想想做做”第4题。(故事)

画外音: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已学着做一些事情”。小兔开心地答应了,它兴高采烈的来到了野外。(出示小兔采蘑菇的图)让学生依次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并在图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数。体会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渗透思想教育。

7、“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送信。先让学生连一连,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8、延伸:看图你能写出几道加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课经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我反思如下:

1、目标定位全面合理。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该用加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材料选择简单、有效。

我是本着“关注常态课堂,开展有效教学”的原则来合理选择教学材料的。①以简单的5道题(5以内的分与合)复习导入,为下面计算5以内的加法作铺垫。②不改变教材意图。书本例题和“试一试”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课件演示、老师引导、语言的交流表达等活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③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书本的练习改编成故事和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整个练习设计如行云流水,活泼而不凌乱,让所学的知识在“用”中得到了有效的反馈,师生配合默契、自然、流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听、说、交往的能力。

4、存在的不足。

在“送信”这个环节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用尺还不够熟练。因此,学生在连线的时候,浪费了一些时间,导致课外延伸的不是很到位。

因此,设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有点不尽人意。课后我觉得可以删除让学生连线这个环节,直接用游戏的形式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展开教学,这样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扎实、有效。

蒙氏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

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有几枝铅笔”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时,要利用图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看图交流,从而引出加法,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或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创情境,如模拟表演(原来有几个人,又来几个人,一共有几个人)、讲童话故事等,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具体情境活动中,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带,学生的自身素质各不一样。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我们针对这种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允许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红色粉笔,右手在盒子里拿出1枝黄色粉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起来,问学生一共是几枝粉笔。

(二)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小朋友们也拿出自己笔盒里的铅笔,学着老师的样子试一试。

师:一共有几枝铅笔?

生:有5枝铅笔。

师:你们是怎样算出5枝铅笔的?

生:这只手有2枝铅笔,那只手有3枝铅笔,合起来就是5枝。

师:对了,这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

2+3=5(师边讲解边板书演示。)

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这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对算式含义进行扩展。)

生1:还可以表示把2个苹果和3个苹果合起来。

生2:可以表示把2本书和3本书合起来。

……

2.摆圆片。

(1)书上是摆桃子,我们可用圆片代替桃子,先摆1个,再摆3个,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摆。

师: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们会做这道题吗?

生:1+3=4。

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

(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体情境中理解。)

(2)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书上的第2,3题,把2+□=□,□+□=□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根据身边事物提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

生1:我的笔盒里有3枝笔,笔盒外有1枝笔,合起来一共几枝笔?

生2:教室一边墙上有2张画,另一边也有2张画,合起来是几张画?

……

(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

4.试一试,运用加法含义。(教材第22页的“试一试”。)

(1)引导学生看图,要把同类的车子合起来,与警察没关系。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学生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书上的“练一练”)

1.第1题,放手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先摆学具,直观得出算式结果。

2.第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第2幅图画会出现4+1=5,3+2=5两种情况,教师在集体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式表示的意义,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

3.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每个盘子放苹果的规律,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再放一盘苹果,你认为放几个?说出理由。

4.说一说,算一算。

(1)学生独立观察图,找出同一类型的东西把他们合并起来,如凳子和凳子合起来,梨和梨合起来,花盆和花盆合起来。

(2)这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蒙氏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篇5

活动目标:

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能分别用三句话讲述出一幅图的图意,注意用词正确。

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图一。

“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哪位小朋友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将图上的事说清楚。”(山坡上有两只乌龟)教师移动磁性乌龟:“这件事还有谁也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清楚。”(又爬来了一只乌龟)请小朋友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教师指图:“最后一句话应该怎么说呢?谁会用三句话把图上的事说清楚:幼儿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列算式理解其含义。

“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图上的表情?”

“这道算式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说说看。”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小组活动第一组:玩玩讲讲水果列算式。

第二组:玩玩讲讲动物列算式。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结果,尝试到了成功了,所以记得很牢。

活动反思:

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而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二、从算理中教学。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小丑左手拿着3个气球,右手拿着1个气球)。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气球?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 1=4。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 ”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 ”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 1=4”中“3”、“1”、“4”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 1=4”意义精简为“3和1合起来是4”。

三、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能够自己看着图说出算式的意思。

摆一摆、填一填。学生看着梨图,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填空。将摆、写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同时,又是对数形的结合。

直接写出得数,比较“2 1=3”和“1 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学生很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图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答。

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

四、总结突出算理。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蒙氏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在校园中劳动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

总结:原来有3人浇化,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 提问:你怎么知道有5人的?

提问: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板书:3+2=5)

读算式:3加2等于5。

提问:3表示什么意思?2呢?

+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5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 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画圆圈的方法计算呢!

同桌学生合作,看算式,先画圆圈,再在书上填得数

集体订正。纠正错误,对学生加以鼓励

3、 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4+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画圆圈、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

(1)出示图1。学生列加法算式,说含义

(2)根据图2、图3的意思,学生在书上完成

(3)集体订正

2 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送信的游戏,大家看到书上的信筒么?上面都有哪些数?

2+2这封信送到了4这个邮筒里,为什么?

你能把其它的信也送一送么,用线连一连。

小结: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