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我在制定教案的时候就必须认真对待,教案是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预先起草的文字材料,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美术课教案反思5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术课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玻璃球蘸颜料滚出花纹的制作方法。
2、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培养较好的色彩感觉。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剪好的衣服纸样若干。
2、调好的各色颜料、勺子若干。
3、纸盒或盒盖若干。
4、玻璃球若干。
5、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变魔术》。出示花衣服的纸样,激发幼儿的制作欲望。随后玩游戏,像变魔术一样,为幼儿演示玻璃球滚出花纹制作漂亮衣服的过程,让幼儿受到吸引。
2、教师师范并教授幼儿学习滚印画的方法和步骤。
3、幼儿作业,教师指导:玻璃球要蘸满颜料;尽量平摇盒子;注意作业及自己的卫生。
4、作品展示,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
美术课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画水粉画。
2、观察整只西瓜与切开的西瓜,并画出其特征。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一只西瓜、一把刀、纸、毛笔、颜料(绿、黑、红、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幼儿自由讲述
师:今年兔妈妈地里的西瓜丰收了,你们知道西瓜是什么样子的吗?(引导幼儿说出形状、颜色、花纹及摸上去的感觉)
2、幼儿观察西瓜
师:兔妈妈还送给我们一只大西瓜,我们来看看西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绿绿的、上面有黑色花纹、摸上去滑滑的)
3、观察切开的西瓜
师托起一块切开的西瓜引导幼儿观察切开的西瓜是什么样的?
二、画西瓜
1、师示范
师:兔妈妈要请我们来种西瓜,老师先来种一个。
2、幼儿操作,师指导
师:兔妈妈还要种好多好多的西瓜,我们一起来帮它种吧。
三、品尝西瓜
师:兔妈妈的西瓜地里这么多的西瓜,你们想吃吗?我们一起来吃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按一定的顺序画西瓜,画出半圆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绘画要求的环节,要求太多,与讲解示范重复,没有突出要求重点。指导重难点不突出,在点画西瓜籽可以用棉签,这样幼儿衣服、手指不容易脏,卫生。
美术课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夏季服装的特征。
2、学习用海绵印画,装饰夏天的衣服。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夏天的衣服若干。图画纸(画有夏天衣服的轮廓)、海绵印模、水彩。
活动过程:
1、出示夏天的衣服,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这些衣服是什么时候穿的?它们漂亮吗?哪里漂亮?
2、出示图画纸。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想怎么装饰这件夏天的衣服。
(1)师:那老师这里有一件没有漂亮图案的夏天衣服,老师请你们当设计师,把它设计得漂漂亮亮的好吗?
(2)幼儿自由讲述。
3、师示范用海绵印画幼儿所讲述的设计方案。
4、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1)教师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爱的海绵印模,选择喜爱的颜色。
(2)提醒幼儿一个印模蘸一种颜色。
5、展示幼儿的作品,给她们以成功的体验。
活动反思:
幼儿对这一课题非常的感兴趣,他们每个人的衣服都很多,而且也都喜欢穿好看的衣服。所以学起来积极性很高。他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创新。通过造型活动,幼儿在合作中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意识,成功的制作出了一至二件有特点的衣服。但值得反思的是有的幼儿制作的程序性较差,在制作过程中有些手忙脚乱,卫生习惯也不是很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
美术课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创造性地用几种图形拼拼、贴贴、说说。
2.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白纸每人一张,各种大小形状不一的彩色图形纸若干,浆糊,抹布。
2.教师用几何图形拼贴的范例图一张。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自己用图形拼贴画的兴趣。
出示范例图,引导幼儿说说拼贴图案的几何图形的名称。
2.练习用图形拼摆物体造型。
幼儿自己选择所需的图形尝试拼物。
教师帮助幼儿合理安排画面。
粘贴造型时提醒幼儿正确使用浆糊、抹布等。
3.展览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幼儿相互讲述画面的内容,体验图形的组合变化的乐趣。
鼓励幼儿说出“我用x形和x形拼了xxx形”。
活动建议:
结合此次活动可在智力区与美工区继续提供各种形状的彩色纸与积木,让幼儿进行拼贴造型,进一步感受图形组合的千变万化。
活动评价:
1.能大胆地选择几何图形拼贴造型,有一定创造性。
2.能正确地说出所选图形的名称与造型物的名称。
活动反思:
我为每个幼儿都提供了自由的发展空间,每个幼儿都可以动手来操作,通过家长以及老师的帮助下,小朋友的兴趣很浓厚,都很开心。使幼儿在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得以发展。
美术课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观察、发现鹌鹑蛋、鸡蛋、鸭蛋这三种蛋之间的差异。
2.欣赏蛋壳艺术,能够安静地进行蛋壳贴画。
3.在活动中,善于动脑,勤于动手。
活动准备:
1.蛋壳艺术作品ppt。
2.幼儿人手一张贴画材料、蛋壳若干等。
3.鹌鹑蛋、鸡蛋、鸭蛋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一、集体谈论三种蛋宝宝之间的差异。
1.幼儿人手一只蛋宝宝,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观察三种蛋宝宝,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说出他们之间的差异。
(1)蛋壳颜色不一样
(2)大小不一样
(3)“妈妈”不一样
二、欣赏蛋壳艺术
集体欣赏ppt作品,让幼儿感受作品很美,蛋壳的作用很大。
三、学习“蛋壳贴画”
1.教师示范
要点:先在黑色纸上涂满胶水,然后把蛋壳一块块地按上去,直到黑色纸上全部贴满。
2.交代操作要求
先看一看,自己贴的是什么。贴的时候注意把有颜色的那面贴在外面。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简单评价。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科艺特色是“蛋族秀”,当初确定这个特色,一是因为宝宝们对蛋宝宝都很熟悉,蛋宝宝的形象也很可爱,适合小小班的孩子。二是因为蛋宝宝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例如认识蛋的结构、蛋的种类、蛋宝宝的妈妈们等,我们组织的特色游戏也很丰富,包括拼蛋、蛋宝宝排队、蛋宝宝站起来、蛋壳贴画、蛋珠滚蛋……深受孩子们喜欢。
在组织这节活动前,我对“科艺”这个词进行了思考,从表面上来看,我的认识是整节活动课的前半部分是科学课,后半部分是艺术课,但是这样把科学和艺术完全隔离开来了,好像两节活动,毫无关联。通过查询一些相关资料,我认识到,好玩是幼儿的天性,科学与艺术整合活动的安排形式也必须体现孩子们的玩中发现、玩中探索、玩中创造的特性。让幼儿玩必须得有材料,应当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不断地动手操作探索、动脑思考,才能使幼儿去感知生活中的知识并获得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如:在本节活动中,认识三种蛋宝宝过程中,我给幼儿提供了各种蛋宝宝后,首先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给幼儿充分的探索、观察时间,并适时地启发提问。最后我引导孩子们得出结论:这些蛋壳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妈妈也是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很有营养的,在品尝完各种蛋宝宝后,剩下的蛋壳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于是根据蛋壳我又生成了艺术活动“蛋壳贴画”,孩子们觉得有趣极了,原来蛋壳还有这样的用处。他们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从而更激发了幼儿对科学艺术活动的探索兴趣。
因此,在我看来,科艺启蒙教育就是科学活动的一种艺术生成活动,它是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发现与创造,教师根据幼儿的探索进程自然而然所生成的艺术活动,为幼儿所喜欢。同时,在开展艺术活动时,也要讲究一定的科学性。如利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形式。在“蛋壳贴画”中,我让孩子们先用胶水棒把图片涂满,再贴蛋壳,这样提高了贴画的效率,孩子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贴”上面,而不是“涂”的过程,这样的设计显得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