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教案最新7篇

时间:2023-01-24 作者:Fallinlove 备课教案

作为教育工作者,制定教案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为了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大家可以将教案制定好,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主题活动教案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主题活动教案最新7篇

主题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老师的工作,体会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2)通过游戏增加对老师的认识。

(3)用语言表达对老师的爱。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经验。

材料准备:老师平时的工作照片(如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的照片)。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难点:用语言表达对老师的爱。

四、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知道教师节。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节日对吗?你们的节日是在几月几号?叫什么节日呢?(“六一”国际儿童节)老师也有老师的节日,谁知道是在哪天,叫什么节日呢?

重点:知道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叫做教师节。

2、游戏:猜猜这是谁。

(1)班里的3位老师分别戴上面具,请幼儿通过老师的外形、声音、小动作等特征猜猜这3位老师分别是谁。(老师可以在游戏之前统一服装)

(2)请幼儿摘掉面具验证结果。

3、出示照片,讲述老师的日常工作。

(1)老师:这是老师的工作照片,谁能给大家说说这些图片里的老师在做什么?(逐一出示,请幼儿回答)

(2)这些照片记录了老师平时的工作内容,老师的劳动就是为了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小朋友们,你会怎么关心、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呢?(进餐时候不浪费粮食、活动的时候积极参与、午休的时候按时休息等)

4、师幼之间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彼此的情感。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老师有悄悄话要和你们说,那就是老师一直都很喜欢你们!你们喜欢老师吗?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对老师的情感,如说出对老师的喜爱、抱一抱老师等表达对老师的爱。

主题活动教案篇2

晨间活动:(8:00___9:00)

内容:游乐园(沙地)

活动目标:

1、探索沙的各种玩法,围绕"森林公园"的主题,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利用细沙堆积出各种事物的形象。

2、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感受活动的乐趣。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主题活动(9:00____10:00)

内容:千奇百怪的树

活动目标:

1、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树的资料,对千奇百怪的树产生好奇;

2、乐意在集体面前展示、介绍收集的资料。

活动过程:

1、出示牛奶树的图片,教师介绍牛奶树。

2、出示资料箱,了解各种千奇百怪的树。

(1)游戏"击鼓传花",介绍抽出树的名称,并请幼儿猜测这棵树的特征。提问:猜一猜这会是一棵怎么样的树?

(2)出示图片,教师讲述与这棵树相关的故事。

3、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主动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神奇的树的资料。

4、幼儿自由地向同伴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神奇的树的资料。

区域角活动(10:00____11:00)

看一看,量一量

活动目标:

1、激发探索的兴趣,并能说出每盆树的名称。

2、通过测量学习比较长短,高矮。

活动内容:

1、将5盆盆景陈列在科学区内,让幼儿认真观察,了解这些树的名称和特征。

2、投放皮尺,长短不同的尺子、绳子,供幼儿测量。

3、提供测量记录表、笔,供幼儿练习测量。

画一画,做一做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用不同方法大胆地创造各种神奇的大树形象。

2、对绘画操作活动感兴趣,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内容:

1、采集各种树叶,洗净压平后投入,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叶脉,鼓励幼儿尝试画树叶上的叶脉。

2、投放彩色笔、油画棒、绘画纸,供幼儿绘画千奇百怪的树。

3、投放树枝、泥巴、橡皮泥,供幼儿制作千奇百怪的树。

学一学,讲一讲

活动目标:

1、能够看着图片说出树的名称和特征,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2、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活动内容:

1、提供各种各样的图片、图书、树相关的字,供幼儿结合图片学习认字。

2、提供白纸、彩色笔、订书机,供幼儿自己制作各种各样的树的小资料集。

离园活动(11:00--11:30)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了各种树木的名称,而且对其特点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

主题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区分陌生人与熟人。

2、知道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拒绝陌生人碰触自己的身体。

3、知道跟陌生人走时,要征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家人、熟人、陌生人的照片各3---4张。

2、饼干、巧克力、玩具适量。

活动过程:

1、出示照片,引导幼儿学习区分陌生人和熟人。

(1)请幼儿把照片上的人按家人、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分成三组,说一说每一组都有谁。

(2)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都是家人,认识的人是熟人,不认识的人是陌生人。

2、引导幼儿讨、交流正确理解陌生人的含义。

(1)陌生人都是坏人吗?

哪些陌生人是好人?哪些陌生人是坏人?为什么?

(2)小结:陌生人中有好人也有坏人。很多陌生人都是好人,医院里的医生能给病人看病、清洁工人能给我们带来干净整洁的环境,警察能保护大家的安全,所以他们是好人。但陌生人里也有一些坏人,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但是会想一些坏主意,做一些坏事,欺骗小朋友,有的还会伤害小朋友。所以遇到陌生人时,要多加小心。

3、教师和幼儿进行游戏《遇到陌生人》,引导幼儿学习与陌生人正确交往。

(1)教师扮演陌生人,走到某个幼儿面前搭话并请他(她)回答,引导全体孩子思考、讨论:你同意他的说法吗?怎样回答更好?

陌生人:“婷婷,给你一块巧克力,可好吃了!”

婷婷:“谢谢你!我不认识你,我不吃巧克力。你走吧!

陌生人摸摸瑞瑞的头和身体说:“瑞瑞,我知道你的名字,咱们做朋友吧!”

瑞瑞:“请别摸我!我不认识你,我要去找爸爸了。”

陌生人:“同同,妈妈在那边等你,让我来接你,跟我走吧!”

同同:“妈妈说好来接我的,让老师打个电话问问妈妈,妈妈同意我才能跟你走。”

陌生人:“唉!这些小孩真机灵!”

(2)小结: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吃也不要;陌生人触摸、拽拉自己时,要马上避开,大声告诉他不行;陌生人要带你走时,一定要有爸爸妈妈、老师的同意才可以走,爸爸妈妈、老师不知道不能走。用这些办法可以很好地保护还好自己。

主题活动教案篇4

活动意图:

又是一个登高望远、品糕赏菊的日子,小班的孩子迎来了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将这个节日和培养幼儿良好的“尊敬老人”的情感结合起来,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敬老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发表感??

师提问: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我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三、制作项链幼儿亲自动手制作项链,送给爷爷奶奶。

四、学习儿歌《九月九》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五、爷爷奶奶我们爱你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主题活动教案篇5

一、主题背景分析:

大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着好奇,不仅喜欢观察、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想出种种问题,表现出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探索发现的积极愿望。他们常常会好奇地问:“金茂大厦这么高会碰到天上的云吗?”“汽车为什么不能像地铁那样开得快?”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会发现、关注周围各种各样的建筑物、交通工具,对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

这个主题目的是引领孩子获得不同造型的建筑物、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的经验以及和人们的关系。在动手尝试操作的同时,让幼儿了解它们的演变史,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愿望。对于幼儿来说,家乡是他们熟悉的,但同时也是陌生的,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城市及居住地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满足幼儿对自己家乡的了解需求,设计了本主题的某些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关心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变化,感受城市的变化,对家乡九亭的变化形成较为具体、直观的印象,喜欢自己居住小区,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主题实施时间:

12月7日-12月7日

三、内容与要求:

老房子新建筑

1、有兴趣的观察周围不同的建筑,了解它们的特征

2、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感受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

逛街

1、参观各种商店和服务设施,了解人们如何进行交??

2、体会商店和服务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达和表现

路边新事

1、有了解自己身边各种新事物的兴趣,乐于主动收集新的信息

2、关心周围生活的变化,为越过越美好的生活而感到高兴

畅通的道路

1、关心城市交通道路的变化,体会畅通的路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了解各种不同的交通信号和它们的作用,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四、主题环境创设:

墙面环境:教师将各种交通标志分类剪贴在墙面环境中,便于幼儿观察和认识

美术区互动墙:《我家门前一条路》

幼儿将学校周围的医院、小区等以绘画的形式剪贴下来后呈现在墙面中

美术互动墙:幼儿将自己设计的房屋建筑、邮票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在墙面中,教师将上海著名景点图片打印后和孩子们的作品融合在一起,组建成一幅美丽的城市画面

纸艺活动照片:

卷纸:可爱的房子

编纸:高楼大厦

剪纸:大轮船

五、家园共育:

1、和孩子一起逛逛上海著名景点和各条马路。

2、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各种新设施,以及各种交通工具。

3、家长帮助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城市的新房子和老房子的照片或图片。

4、带领幼儿参观超市、百货商店等,帮助幼儿了解货物的摆放及购买方式的不同。

5、带孩子外出观察各类建筑,桥梁。

6、收集各类汽车及有关的交通标志。

7、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造型的建筑物,如高层、多层建筑以及老房子,并利用多种机会带领孩子认识上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六、实施方案:

活动一:

计算:练习单双数、相邻数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复习单双数、相邻数;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10”的数卡若干,儿歌

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

活动过程:

(一)接龙:每个幼儿分别带上数字胸卡,围成圆圈,拍手唱游戏歌。第一乐句由老师任选两名带数字胸卡的幼儿(一个找单数,一个找双数)在圆圈里面一边唱一边拍手,第二乐句由这两名幼儿分别邀请一名同伴接在自己后面唱(单数的找单数朋友,双数的找双数朋友,如7可以找54可以找8)游戏反复进行,队伍越结越长,排成长龙。

(二)扮花叶:每个幼儿分别戴上数字胸卡,围成圆圈拍手。第一乐句由老师任选两名带数字胸卡的幼儿(如2

47)一边唱一边拍手第二乐句由戴某数相邻数胸卡的两名边唱边拍手跑跳上前。两位“相邻数”的幼儿再轮流念儿歌,“小的树”先说“大的数”后说,如“44我来了我是3我是5”说对后三个幼儿模拟双叶托花状“定格”:某数扮花,相邻数扮叶子。游戏重复进行。

活动二

美术:美丽的小区

内容与要求:

1、把已经学过的高楼、草地、健身区组合成一幅画面,复习直线和曲线。

2、懂得小区是我家,小区干净靠大家的道理,学清洁、讲文明的小居民。

活动准备:

范例一副;幼儿蜡笔、记号笔、白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请幼儿观察后提问:

1、画面上有什么?你喜欢这个小区吗?为什么?

2、老师小结:画面上有:高楼、健身区(幼儿在草地上拍球、跳绳)

二、幼儿作画

老师提要求:

1、画面内容虽多,但是想好后下笔合理布局。

2、学会把老师教过的内容组合成恰当的画面。(重点:直线、曲线的复习)

幼儿作画

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学会想好内容后再下笔,而且房子、健身区、草地布局合理,松紧有致。

主题活动教案篇6

一、活动背景:

开学一个月后就将迎来祖国妈妈的生日——十月一国庆节。孩子们对这个节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有关国庆的、祖国的知识,这些可从孩子的日常交谈中发现。如孩子会问:“为什么会有国庆节?”“国旗上为什么有五颗星?”也有的孩子会告诉我们:“我去过宁波。”“我到香港去玩过。”“我要到海南岛去玩了。”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结合节日活动,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以此增强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首先,我们在幼儿中展开了调查,发现出去旅游过的幼儿有一半以上,有的还去过海南、香港等比较远的地方,这对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而且家长中有在旅游公司工作的,这无疑又是很好的家长资源。于是,我们决定以“快乐旅行”为着眼点,进行主题活动的开展。

二、活动目的:

在活动中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了解中国的名胜、特产及民间活动,使幼儿对祖国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增强爱祖国的情感。

三、活动网络图:

注:“”为师生共同生成的内容“”为幼儿生成的内容“”为教师预设的内容

四、活动内容与目的:

(一)快乐旅行:

目的:

1、了解我国主要的名胜和特产。

2、交流到各地去旅游的经验和感受。

内容:

1、旅游名胜:

(1)谈话:旅游真开心(集体活动)

让幼儿说说自己外出旅游去过的地方及心理的感受。

(2)收集旅游地的风景介绍图及门票。

(3)做像架(个别活动)

请幼儿将外出旅游的照片带来,并制作成像架。

(4)说照片(个别活动)

将外出旅游的照片带来,共同说说。

(5)找找我去过的地方(集体活动)

在地图上共同找出幼儿旅游地的地理位置,了解中国地大物博。

2、56个民族:

(1)谈话:56个民族(集体活动)

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了解比较熟悉的民族并叫出名称。

(2)常识:藏族和蒙族(集体活动)

能说出他们的主要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3)歌曲:《泥娃娃》(集体活动)

(4)舞蹈:《金瓶似的小山》(集体活动)

3、爬长城:

(1)谈话:长城美景(集体活动)

(2)歌曲游戏:《爬长城》(集体活动)

(3)绘画:《爬长城》(集体活动)

(4)体育:快乐旅行(集体活动)

(5)计算:娃娃爬长城(个别活动)

(二)我爱家乡——嘉定:

目的:

1、了解家乡的主要旅游景点及特色,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在讲讲、画画中增强爱家乡的情感。

内容:

1、参观洲桥老街:

(1)谈话:我们的家乡(集体活动)

(2)外出活动:参观老街(集体活动)

2、家乡真美:

(1)绘画:画家乡(个别活动)

(2)讨论:我爱家乡(集体活动)

(三)快乐国庆节:

目的:

1、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全中国人民的节日。

2、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

内容:

1、国庆前夕:

(1)去附近街道看国庆节布置(集体活动)

(2)讨论:不一样的街道(集体活动)

2、节日的教室:

(1)讨论:布置活动室(集体活动)

(2)幼儿动手制作灯笼彩球(个别活动)

3、快乐的国庆节:

(1)谈话;国庆旅游(集体活动)

(2)绘画:看烟花(个别活动)

(3)计算:国庆大抽奖(个别、集体活动)

4、观看幻灯:祖国风貌(集体活动)

(四)北京天安门:

目的:

1、了解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有天安门。

2、我们都爱国旗,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内容:

1、五星红旗升起来:

(1)谈话;国旗(集体活动)

(2)升国旗唱国歌(集体活动)

(3)歌曲:《国旗红红的哩》(集体活动)

2、首都北京:

(1)歌曲:《北京,我们的首都》(集体活动)

(2)谈话:游北京(集体活动)

(3)绘画:《天安门前照个像》(集体活动)

(4)计算:天安门上挂彩灯(个别活动)

(五)了不起的中国人:

目的:了解我国著名的人物及事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内容:

1、京剧:

(1)谈话:国剧(集体活动)

(2)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个别活动)

(3)观看录象:京剧脸谱(集体活动)

(4)陶艺:脸谱(个别活动)

(5)绘画:京剧脸谱(个别活动)

(6)学唱京歌《北京我们的首都》(集体活动)

2、四大发明:

(1)观看有关的幻灯(集体活动)

(2)常识:四大发明(集体活动)

3、了不起的运动员:

(1)资料收集:亚运会(个别活动)

(2)谈话:运动会知识(集体活动)

(3)歌曲:《祖国和我们》(集体活动)

4、说新闻:

说说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幼儿收集简报

(六)年级组活动:国庆问答赛:

目的:

1、通过智力竞赛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增强做中国人自豪感。

2、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体验竞争的氛围和提高竞争的意识。

主题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得变化。

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3、了解诗歌得句式特点,学习简单仿编诗歌。

4、认读重点字词:屋檐、水塘、草地、孩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活动前幼师组织小朋友观察春天得景物;学会歌曲《春天》。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头饰(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个)。

3、环境准备。

创设主题墙面“春天来了”。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韵律活动《春天》,小朋友随音乐一起有节奏得拍手舞蹈。

二、感知理解活动

1、幼师与小朋友一起讨论看到得春天得景物。

“刚才我们一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2、说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请小朋友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小朋友运用恰当得词汇表达。

3、幼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小朋友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

①春天来了,屋檐上为什么会流水?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屋檐”,请小朋友模仿流水声。

“屋檐上得流水发出了什么声音?”

②春天得小河是怎样得?春天得小河发出怎样得声音?小朋友模仿小河流水得声音。

③春天得水塘里谁来了?幼师出示大字卡“水塘”,请小朋友模仿小鸭得叫声。想象小鸭“嘎嘎”地叫什么呢?

④春天得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小朋友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得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

5、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三、体验活动

1、幼师播放诗歌录音带,小朋友看书跟读诗歌。

2、小朋友在诗歌得伴奏下,表演诗歌。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阅读完后小朋友有序收书。

四、活动游戏:找春天。

活动场地上画若干圆圈,圈内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小朋友扮演小动物,根据幼师说得字词,快速站在放有相应大字卡得圆圈内,并说出春天在哪里。

五、创造活动

幼师引导小朋友结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场景创编诗歌。

如:屋檐下得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得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得蜜蜂,嗡嗡嗡嗡……小朋友尝试表演创编得诗歌。

六、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小朋友有序地整理自己得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