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火教案5篇

时间:2023-04-10 作者:betray 备课教案

教案在撰写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注意联系实际,教师在写一份教案时,自身的能力一定都得到很好的发挥,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神奇的火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神奇的火教案5篇

神奇的火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的物体下 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纸球、沙包、矿泉水瓶、药瓶、塑料袋、报纸、松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扔东 西的游戏。"

(2)游戏要求:每次选择一种物品进行尝试,看谁发现 的问题多。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4)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 么感觉?最后结果是什么样的?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

2、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实践要求:幼儿每次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比较物 体下落的速度。

(2)选择你认为落地速度快的物体

(3)你发现什么东西落得快,什么东西落得慢?

3、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知道物体扔上 去以后都会下落。那是因为地球具有吸引力。而且还发现轻 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 下来也快。

4、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 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 落下来。

5、延伸活动:观看人在太空的录象 尝试改变两张纸下落的速度

教学反思:

吸引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怎样让幼儿去理 解吸引力呢?我选择了游戏活动--扔东西,通过游戏的层 层引导,首先感知物体的下落现象,其次比较两种物体的下 落速度,再次讨论怎样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让幼儿积 极的参与游戏,并尝试通过感受、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完 成学习任务。这样使幼儿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探 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 索者,从而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设计的活动延伸实验:如何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 意欲将正规科学活动与非正规科学活动(区域活动)有机结 合,通过孩子的积极思考引发孩子再次实践探索的兴趣,从 而萌发幼儿爱科学的积极情感。 在实施中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多了一份观察和思 考,并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思路。在预设活动中我一直在考 虑要不要使用记录表,但考虑幼儿缺乏基本的经验而选择了 让幼儿自己选取实践中他认为落地速度比较快的物体,可结 果和我意料恰恰相反,除了报纸和塑料袋都被孩子选择了, 所以我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将快慢的相对性及时的引进教 学活动,既丰富了孩子的认知,也实现了自己教学活动穿新 鞋走老路的突破。 我觉得在实施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材料考虑还不够细致周到,还可以丰富一些材料: 如各种糖纸、包装纸、羽毛、雪花片、手绢、纸杯、吸管、 橡皮泥、气球等2、在孩子游戏时很多孩子都会第一时间把他的发现告诉 我,可是在集体交流中一些幼儿就不是很积极主动,对于这 种现象我想有孩子个性的原因,也有我们平时的锻炼引导原 因。因为集体活动的弊端之一就是不能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 所以以后我可以尝试设一个同伴交流的环节,让他们相互交 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 流,分组选择代表进行发言,这样既鼓励了幼儿的交流又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3、虽然在活动中我努力的要求自己做支持者和引导者, 相对以往的教学活动我说的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孩子的实验、 孩子的总结,但在总结的时候我还是出现了急于替代的现象。 回想以往自己的教学活动,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尝 试,虽然每次实施中都会自问"为什么就没有人家上海老师 的那份从容和自信",但是每次也能在实施中发现自己的一些 问题,也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目的更加明确, 我想观摩教学活动就是我们一线教师成长的引路人,它能让 我们不断的成熟,所以我们要珍惜每次成长的机会! 对其它教学活动的感悟:

第一、我觉得这种新形式的听课活动,改变了过去的传 统听棵模式,老师能带着期待的情感,积极的思想去听课。

第二、7 节教学展示活动的选材都于生活,体现了各个年 龄阶段的特点,都是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是我们每 一个人可以再次实践操作的好素材。

第三、教学活动设计的精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记得 刚开始整合课程的时候我们的观摩活动象拼盘,什么都有就 叫综合活动,而现在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老师的教学重点, 又能深刻的领悟到学科融合的恰倒好处:肖老师生活与语言 的融合,姚老师艺术与健康的融合,王老师科学与语言、数 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 学的融合,刘老师科学与语言的融合、雪莲老师艺术与数学、语言的融合,李老师科学与生活、语言的融合。 第四、教学活动的准备简单而有实效性。在我们以往的 观摩活动中也曾出现过很多的形式性材料、花哨性。而本次 活动的材料投放是值得我们大家借鉴的。材料并不是越新奇 越好,重要的是要有实效性和操作性。

神奇的火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

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初步感知不同物体下落是与物体重力和空气浮力有关。

3、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白纸、小沙包、雪花片、每组一杯水。

辅助材料:透明胶、夹子、橡皮筋、双面胶、泥工、彩带。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小沙包、白纸),把这些沙包往上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2)你扔这些东西都怎么样了啊?(掉下来、落在桌子上)

它落下来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这一位看不见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力”。“力”能使物体落下来。

2、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启发幼儿任意选两样材料同时抛接,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2)引导幼儿两两相伴,同时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3、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教师并在黑板上做好记录)

(1)教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

夹子夹住纸使纸落得快。探究把纸折叠了会怎么样:到底怎么折叠,教师不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自己去探究,去实践。幼儿在探究和实践中发现了,把纸简单折叠成飞机、帽子等和另一张比较落得快。把一张纸对折、对折、再对折后变成了长方形,和另一张纸比较落得更快。

(2)幼儿尝试探索:

如尝试将纸团成一团后再落下(分组探究把纸变成纸团会怎么样:首先幼儿把同样的两张纸,一张揉成纸团一张不变,发现纸团落得快。)教师请幼儿进行演示。把一张纸用水打湿后纸的重量增加了,和另一张纸比较也落得更快;把一张纸用透明胶贴上其他的重的东西也落得更快。

(3)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物体落下速度变快的这么多方法。

4、为什么物体都会往下落?

师:“扔上去的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

5、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知道物体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但通过改变,也会改变它的速度。力”真神奇,真是“神奇的力”。

6、组织幼儿观看人在太空中的录象。

神奇的火教案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短小精悍的哲理诗。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简明的语言,热情讴歌了书的神奇、书的魅力、书的美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多角度地谈自己对课文的感悟。

课前准备:

预习

学情分析:

对于孩子而言,这首哲理诗非常之难,所以不求一致的理解。在孩子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老师指导几个词语的理解。

教学思路:

一、谈话激趣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看书能陶冶人的情操,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那书到底神奇在哪呢?我们一起走进美国作家狄金森《神奇的书》去看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②自读自悟。自己一句一句地读,参考有关注释,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人读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对句子的意思理解有不同意见的地方,认真讨论,实在弄不懂的词句记下来,准备质疑。

三、激趣课文,深入感悟

1.“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1)说说这节诗写什么?将书和战舰对比,写出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

(2)为什么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

2.“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1)说说这节诗写什么?将书和战舰对比,写出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

(2)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3.“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对于书来说人人平等。

4.“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1)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

(2)你如何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四、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比非凡战舰更能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比神奇的坐骑更能让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书真是神奇啊!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谈一谈。

五、作业:

1、背诵诗歌。

2、用“没有……能,也没有……能”的句式自己创作关于书的诗歌。

板书设计:

神奇的书

浩瀚的天地

人世的真谛

神奇的火教案篇4

活动要求

1、幼儿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和,初步感受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

2、在中探索用力的大小、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3、启发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物体运动的现象,探索其原因。

教案过程

皮球、毽子、沙畅销书、橡皮筋、小汽车、铅球、绒球、纸做的老鼠若干个,录音柚台。

教案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活动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位看见不朋友。(感到神奇,萌发欲望)

2、师:老师很喜欢小朋友,我想抱抱小朋友。为什么老师能抱起小朋友呢?(引入主题:老师抱起一位小朋友)

3、禽天我们一起与“力”交个朋友,好吗?

二、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感知物体的运动需要力

1、师:今天老师在小朋友的椅子下准备了好多玩的东西。(从椅子下拿出各种玩具)说一说是什么?我们给这些玩具取一个很好听的大名字叫——物体。(举例教室里的桌子、柜子都叫物体)怎么使这些物体动起来呢?现在请小朋友来玩一玩,玩过之后,告诉大家,你是怎能么玩的?(教师参与活动中)

2、幼儿自由发言:我用手拍皮球,我用手扔沙包,我用手推小汽车……我用手转球……(指导幼儿注意词的运用)

3、(集体把玩具放在桌上)师:咦,这些玩具放在这儿怎么不动了呢?(因为只有手用力了或脚用力了,玩具才会动)

4、教师边操作边讲解: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物体受了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三、通过幼儿的再次操作规程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师:小朋友,现在老师与你们一起来玩一玩,不过你要体验一下,轻轻地用力它会怎么样,用力很大它又会怎么样?玩过之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结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

2、幼儿操作后自由发言:

在我们用力大的时候,物体就抛得高,滚得远,动得快……;在我们用力小的时候,物体就抛得低,滚不远,动得慢……

四、到室外做“打老鼠”等,让幼儿感受、发现用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几只老鼠四散逃窜。(纸做的老鼠分散的场的四方)

2、幼儿用沙袋投向逃跑的老鼠。谈谈你是打哪边的老鼠,想一想你投的沙袋为什么会向那边动?

3、幼儿自由玩各种玩具,使这些玩具向不同方向运动。

小结:我们向哪个方向用力,物体就向哪个方向运动。

五、总结

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位看不见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力”。“力”能使物体动起来。一般来说在一定条件下,用力大,物体动得快;用力小,物体动得慢;哪个方向用力,物体就向发个方向运动。“力”真神奇,真是“神奇的力”。

六、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观察运动的物体,启发幼儿提出问题。

(1)观看天空飘动的国旗。

(2)与手里拿着不动的旗子作比较,启发幼儿提出:国旗为什么会在天空飘动?

2、激发幼儿课后、回家。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物体怎么会从不动到动的。例如:壶里的水原来不动,烧开后水为什么会在壶里翻滚?电风记为什么会转动?……

小朋友,除了藏在我们身上的力能使物体运动以外,“力”还藏在哪里呢?

【活动设计意图】

要使大班幼儿领会看不见、摸不着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如果不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办法,幼儿是难以接受的,还可能扼钉学习兴趣。

这份设计是想让幼儿参与各种操作活动和开展有目的的活动:去尝试感受、探索、发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积极情感。

设计的“活动延伸”,意欲将正规科学活动与非正规科学活动有机结合;正规科学活动就起了指导作用,非正规科学活动就起了巩固发展作用。

神奇的火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读懂提示,了解探险故事编写的具体环节与内容。

(2)能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心情的变化等写具体,培养独创才能。

2.过程与方法

能把想象的探险故事写下来,语句完整、通顺,能较准确用词。

3.情感与价值

从编拟探险故事的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教学重点】

能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心情的变化等写具体,培养独创才能。

【教学难点】

从编拟探险故事的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探险吗?你们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这次习作就让我们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看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2.交流,适当板书。

二、根据喜好,确定内容

1.选择人物。

你希望和谁一同去探险?从下面两组人物中各选一个,和你一起组成一个探险小队。

(屏幕出示下列人物)

第一组: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见多识广的向导。

第二组: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同学,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心细而胆小的妹妹。

学生讨论,分析每组中人物的优缺点,结合自身特点及喜好,从每组中各选择一个人物组成探险小队。

2.选择场景。

思考:你想去哪儿探险?

鼓励学生说出可能去探险的不同地点。

出示可能出现的场景: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南极冰川……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自己想去探险的地方及原因。

3.选择装备。

思考:如果去探险,你可能会带些什么东西?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说出可能需要的用品。

出示可能需要的用品: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药品、帐篷……

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东西。

4.选择险情。

思考:在探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险情?

根据选择的探险地点适当选择合理的险情。

出示可能出现的情况:遭遇猛兽、暴雨来袭、断水断粮、落石雪崩、突发疾病……

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可能发生的事情。

三、发挥想象,初编故事

1.整合所选内容,想象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寻找求生的方法,和同学探讨,选择最精彩的过程,列出故事提纲,组织语言,全班汇报你初编的故事。

2.师生点评,提出改进意见,让故事更曲折生动。

3.根据意见,进行适当修改。

4.努力把心情的变化表现出来。

5.小组内展示,推荐出最精彩的故事,给大家读一读。

四、课堂总结

创编精彩的故事离不开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这节课同学们都开动脑筋,把我们的探险故事剧本编了出来,下节课我们继续去探险,把探险故事落到实处。

五、布置习作

理顺头脑中的探险故事,讲给家长听听,然后让他们提出意见,针对意见,再次进行修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佳作引路,章法导引

1.这节课老师先请你们来欣赏一篇探险佳作,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想法。

2.引导学生从探险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两方面来点评。这篇习作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

二、根据所学,练习写作

1.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在故事初稿上列好提纲,开始作文。

2.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

三、修改评议

1.请拿出你的习作,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先自己进行修改。

修改步骤:(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啰唆的段落。

2.引导学生先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

(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四、欣赏佳作

(一)全班推荐佳作,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二)习作讲评。

1.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五、总结点评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老师听了你们的探险故事,犹如身临其境,激动不已。在以后的学习中,请相信你们是存在着巨大潜力的,发挥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吧!

六、誊写习作

规范、工整地把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由表达,真诚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教师应成为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响应者。本次习作是编写探险故事,重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在课堂中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交流,完成本次的习作教学。

[不足之处] 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不能只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习作指导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努力在作文要求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给学生表达的自主权,以培养他们作文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