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幼儿教案8篇

时间:2023-10-28 作者:Lonesome 备课教案

制定教案是我们开展教学工作前的重要准备工作,教案是现在学习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类文体,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艺术幼儿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艺术幼儿教案8篇

艺术幼儿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孩子,一次桌面游戏中,雅雅先用皱纹纸做成小朋友,然后拿起沙纸,在上面画上很多的线条,和星星嘀咕着像是在商讨什么,我走过去听到星星说:雅雅你看这是三角形。雅雅说:是的,还有正方形,就这样两人其乐融融的找线条里的形状。因此,我设计了此节课《有趣的线条》,指南中指出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中班幼儿对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结合简单的点、线、面以及简单的图形来进行构图。我选择了用不规则线条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本次活动我的教学目标为:1.能画出长长的线条,组合线条大胆添画。2.乐意参与线条装饰游戏,体验发现创作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画线条,难点是组合线条大胆添画。

二、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直观演示法、激励法。学法上我的理念是把主动权还给孩子,采用的是自主、探究、观察。

三、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学画长长的线条,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瞧!这是什么?像什么?怎么画?二环节组合线条大胆添画,让孩子从线条中找不规则图形产生联想,大胆添画。如:三角形像什么?添上眼睛、鱼鳍、尾巴就变成什么啦!(小鱼)。三环节让孩子自主探索,体验发现创作的乐趣。原来线条里面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也来变一变好吗?幼儿创作。第四环节作品展示,提升幼儿的想象力,把好的作品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是怎么变的,还可以变出什么?再一次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作。

活动目标:

1.能画出长长的线条,组合线条大胆添画。

2.乐意参与线条装饰游戏,体验发现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记号笔、素描纸

活动过程:

1.学画线条。

师:这是什么(出示直线)?像什么?怎么画的?(从纸的一段画到纸的另一端)谁来试试?

2.组合线条大胆添画。

师:这么多的线条中藏着许多秘密哦!猜猜看是什么?(教师手指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像什么?怎么变呢?(添上眼睛、鱼鳍、尾巴就变成小鱼啦!)里面还有什么形状?可以怎么变?

3.幼儿创作。

师:你想来变一变吗?看看能变出什么呢?幼儿创作,是巡视。

4.作品展示。

教师把好的作品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是怎么变的,还可以变出什么?再一次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作。

艺术幼儿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二、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 2|3 4|5 6 5|5 4 3 2| 1-:||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四、活动总结

艺术幼儿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这个题材,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并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设计的意图。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花纹进行构图装饰瓶子。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各种花纹,会利用各种装饰材料对瓶子进行装饰,体验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

3.引导幼儿认识废弃瓶子可以回收再利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对瓶子进行绘画和装饰,想象力丰富,有一定的创造力。

2.利用瓶子的各种形状来设计成装饰物。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废弃的瓶子并洗净晒干。

2.各色颜料,毛线,碎布,卡纸,即时贴,皱纹纸,印花,毛笔,剪刀,双面胶,纸篓,擦手毛巾,录音机,音乐磁带。

3.场景布置

美术创作室

张贴各种瓶子的创意作品,摆设各种瓶子制作的装饰品及玩具。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1.带幼儿到美术创作室参观、欣赏各种作品。(播放轻音乐)

2.教师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出示教师带来的各种瓶子)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三、提要求

1.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或别人。

2. 我们的瓶子有的是玻璃的,容易打碎,不要碰倒或摔倒。

3.颜料不要弄脏自己或别人的衣服。

4.废纸、废品要扔到纸盒里,保持环境清洁。

四、幼儿操作,教师适当予以指导或帮助。(播放音乐)

五、展示幼儿作品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使用材料。

2.拓展活动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旧瓶子以外,还有很多废旧物品也可以收集起来做成许多好玩有趣的东西,那么小朋友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废旧材料制作环保玩具。

六、结束

让幼儿带自己的作品与周围的老师分享,带到班上给其它幼儿欣赏。

艺术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贺卡,了解过新年的意义,知道贺卡的意义。

2、学习制作贺卡,大胆构思,设计新颖。

3、欣赏贺卡的色彩、花纹、设计等,会讲述自己平时看见的贺卡。

活动准备:操作卡、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贺卡

“老师这里有一张好看的贺卡,那你知道这么好看的贺卡还有什么用?”

(新年到了。人们用贺年片互相赠送,表示友好和祝福)

二、制作贺卡

1.观察贺卡

“贺卡有什么特点?”

引导幼儿从贺卡的花纹、颜色、造型等方面进行讲述。

教师:这些贺年卡,每一张的特点不同,边讲边出示不同表现形式的贺年片。

有的是挖空的,有的是凸出来的,摸在手上凹凸不平,有的像画的,有的像贴的。总之,它们的图象都很好看,颜色都很鲜艳。

2、引导幼儿观察贺年片的制作方法。

“我们的爸爸妈妈关心照顾我们,辛苦了一年,我们每个人做一张贺年片送给爸爸妈妈,祝他们新年快乐好吗? ”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贺卡的制作过程,要求能够按照图示来制作贺卡,学习如何折叠、钻孔的技能。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评价幼儿作品。

教师积极的引导孩子们自己讲述自己的作品。

你是怎么制作的?

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看看别人的作品是怎样的?你觉得好看吗?为什么?

你想把你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谁?为什么?

艺术幼儿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秋风起来啦,树叶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们在树底下忙得不亦乐乎。这样情景当然不能错过,引导孩子用树叶来拓印的大好时机。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了解树叶的奇妙以及树叶的外形和叶脉的不同之处。

2.了解拓印的方法,乐意与同伴探索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拓印树叶的方法,从中得到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各式各样的树叶若干,厚薄画纸人手一份,蜡笔每桌两盒,胶水每桌2个。

教师:事先做好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介绍各种奇妙的树叶

教师:你们搜集的树叶都是什么样的,有谁愿意和大家介绍下自己带来的树叶。

幼儿自由介绍个子搜集来的树叶,大家欣赏交流树叶的特点。

2.欣赏教学挂图中“奇妙的树叶”,感受树叶,叶脉的奇特之处。

教师:请大家欣赏了一些奇妙漂亮的树叶(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老师考考小

朋友,看看谁的小眼睛最漂亮,小脑袋最聪明。

“小朋友看到图中的这些树叶,大家想到了什么?好像什么?与平时我们见到

的树叶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些树叶是什么形状的?中间一条一条的小线线(叶脉)谁知道是什么,谁

能告诉我”?

小结:秋天到了,小树叶们都换上了新衣服,离开了自己的妈妈,他们都到哪去了?树

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会着急么。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它们还回回家找

妈妈么?什么时候还会去找妈妈呢?(当春天来了小树叶就会回来找妈妈了)

3.出示拓印画,引发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教师:这里有一副奇怪的画,从这副话里面,小朋友们能看到些什么呢?画里

面又藏??

些什么呢?谁能看出来?

4引导幼儿观察拓印画,讨论怎样进行拓印。

教师:画里面的树叶是怎么样画进去的?可以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引导幼儿对

拓印画的兴趣

阅你读幼儿用书,了解拓印树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先选好树叶,可以用一种或者两种.

2> 然后把树叶用胶水贴在厚纸上做底板固定住,把薄纸铺在上面固定好。

3> 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蜡笔均匀地涂在薄纸,进行拓印。

5 幼儿动手尝试拓印画。

教师:大家想用什么样的树叶拓印呢?想怎么样拓印呢?

1>幼儿分小组进行版画游戏

2>在幼儿练习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手上脏了及时擦干净,鼓励幼儿发挥独创性设计出新颖的拓印画。

3>把印好的画用蜡笔进行装饰成各种各样的树叶拓印画。

6.互相交流各自拓印的过程,并讨论,分析成功与否的原因。

教师:请大家说说自己刚才是怎么拓印树叶的,拓印出来了吗?为什么?

小结: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只有画面产生凹凸不平时才能拓印的,树叶可以拓印

出来,拓印的时候,要把上下两张纸固定好。

7.幼儿根据刚才的发现,再次进行拓印画的尝试。

8.展览、欣赏各自拓印画的作品,分享、尝试探索拓印画带来的快乐。

延伸活动

下节课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拓印工具(颜料、油画棒、铅笔、水笔等)和不同纸质的纸张。引导幼儿探索什么材料拓印的清楚,也可以选择树皮、轮胎、布条、不同粗糙程度的墙面等一些其他有纹路便于拓印的东西。由拓印引发幼儿对不同物质的表面机理的关注兴趣。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们的参与性都是很强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贴技巧,在拓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种形态与颜色的树叶拓印,而且能积极的与教师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

艺术幼儿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一个人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浓浓的亲

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也期盼

和爸爸一起游戏。在一个家庭中妈妈和爸爸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强化爸

爸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影响,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选择多种图案来装饰爸爸的领带,选择多种材料,运用绘画、剪贴、拓印等方式设计领带。

2.了解爸爸的服饰特点,喜欢爸爸,会主动关心爸爸。

3.体验给爸爸制作礼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选择多种作画工具装饰爸爸的领带。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一条爸爸用过的领带,布置“领带展览会”。

2.水彩笔、油画棒、彩纸、胶水、拓印工具、简单的花纹图案。

3.幻灯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对领带的兴趣。

1.出示领带,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呀?(领带)它是干什么用的呢?们来看一下这个戴领带的叔叔精不精神,帅不帅啊?小朋友的家里谁喜欢戴领带啊?(爸爸)哦,爸爸喜欢戴领带啊。戴领带的爸爸看起来很精神,还很帅。

2.领带有很多种,老师今天也收集了很多领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领带图片,老师带领幼儿逐条欣赏领带,并向幼儿讲解领带的样式。

3.看了这么多的领带,我们知道了领带有很多种,每一条领带的花纹和样式都不同,那小朋友喜欢哪一条呢?想不想自己也动手设计一条漂亮的领带送给自己的爸爸呢?

二、出示老师用不同材料制作的领带,并告诉幼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引起幼儿自己制作领带的欲望。

1.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可以用水彩笔、油画棒给爸爸画一条领带,还可以用好看的彩纸给爸爸黏贴出一条领带,更可以用拓印的'方法给爸爸设计一条领带。

2.幼儿自主选择设计领带的方法,老师平衡一下各组孩子的数量。

三、画一画,粘一粘,印一印,引导幼儿设计出自己的领带,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

幼儿自己动手设计领带,老师巡回指导提示。

四、教师、幼儿一起展示作品,并评价。

小结:小朋友设计的领带都非常漂亮,马上就要过父亲节了,我们一起把领带送给自己的爸爸,作为父亲节的礼物好吗?

提问小朋友,送给爸爸礼物时,准备对爸爸说些什么呢?

活动延伸:

下午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领带带回家,亲手送给自己的爸爸,并亲手用双面胶黏贴在爸爸的领口处,体验成功的喜悦,表达对爸爸的爱意。(活动前告诉家长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父子间的相互关心,更加亲近,要求爸爸在收到礼物时表现由衷的欣喜和赞赏。)

艺术幼儿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彩玉米粒在瓶子上进行立体纹样的装饰。

2.通过观看课件,初步掌握剪、压、搓、粘贴等技能,大胆在瓶上表现出人物脸部特征。

3.体验用新材料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范例、各种造型的瓶子、多彩玉米粒、海绵、剪刀。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讨论如何运用玉米粒在瓶子上表现人物脸部特征

1.观察范例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娃娃瓶上人物五官和发型的特点。

小结:娃娃瓶的颜色很鲜艳,造型立体又夸张。有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的眼睛笑得只有一道缝;有的有厚厚的绿嘴唇,有的嘴张得大大的;有的头发像刺猬一样一根根地竖起来,有的头上戴着好看的花朵。

2.分析新材料——玉米粒,掌握立体纹样的制作方法。

①出示玉米粒。

教师:这些瓶子上的立体花纹都是用这些玉米粒制作的,它们都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

小结:小朋友说得很对,玉米粒都是圆柱形的,颜色非常鲜艳,也很轻,很适合我们进行立体花纹的设计制作。

②通过讨论、示范、观看课件,学习制作技能。

教师:如何用玉米粒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设计呢?(幼儿观察做好的立体娃娃瓶,讨论制作娃娃瓶运用了哪些技能。)

小结:对了,玉米粒可以剪开,可以压扁,只要沾上水就可以粘贴,非常方便。

二、提出要求,幼儿创作

1.教师: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娃娃瓶呢?(幼儿相互讨论。)

2.教师:小朋友想法都很好,那让我们都一起动手制作吧。首先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瓶子,然后将玉米粒进行剪、压、粘贴等,在瓶子上制作出娃娃的脸。记得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剪下来不用的材料要放回材料篓里。

三、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将幼儿装饰好的瓶子放在展示台。引导幼儿欣赏——你最喜欢哪一个娃娃瓶?为什么?

艺术幼儿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能用双手交替的方式将彩色纸撕成长条、大小块,进行粘贴造型。

2.能较大胆合理的运用鲜艳的颜料进行点画、印画装饰。

3.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一组一张大的没涂色的小动物图片。

2.红、黄、蓝彩色纸和彩色颜料若干,浆糊、棉签、大花衣服的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漂亮的衣服",感受服装上的条纹、色块图案之美。

师: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呀?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幼儿个别介绍或相互介绍。

2.出示空白的小熊、小兔等小动物底图,交代活动内容及要求。

师:小动物们没有漂亮的衣服穿,真伤心,你们愿意帮他们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吗?。

(1)示范双手交替撕纸。鼓励幼儿撕出长条或小块。(幼儿徒手模仿撕纸动作)

(2)教师将撕好的长条和块状的纸片贴在小动物的身上。

(3)示范手指点画或纸球印画方法,并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分成两组操作,一组撕贴画,一组手指点画。

(1)撕贴画组:桌子上放一个小筐,请幼儿将撕好的彩纸放在小筐里,不要随地乱扔。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将纸条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往下或从左至右粘贴,并注意颜色的搭配。(教师可将纸折成长条后再让幼儿撕,减轻难度)

(2)手指点画组:指导幼儿蘸一种颜料点画后把手擦干净再蘸另一种颜料点画,并注意色彩的搭配。

4.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活动延伸:美工区中可提供材料继续制作。

反思:

孩子们对小动物是非常的喜欢。在活动中,虽然,孩子们都能融入到活动中来。但从活动过程来看,孩子们由于刚入园的年龄特点,不敢回答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慢慢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让他们敢说,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