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米的教案通用7篇

时间:2023-01-28 作者:Youaremine 备课教案

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老师务必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教师们在写好教案之后能够让自己上课过程中更加自信,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米的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米的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米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感受与同伴一起分享甜蜜食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熊娃娃一个糖果、饼干、巧克力、面包等甜食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游戏情景,熟悉儿歌内容

(1)出示小熊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熊要请客了,它带来了许多甜蜜的东西,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会是什么呢?

请幼儿自由猜测。

(2)出示甜蜜食物图片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熊都带了哪些甜蜜的东西呢?

(3)邀请小客人

师:小熊想邀请小朋友们来当它的好朋友,谁愿意来做小熊的小客人呢?你接受别人的邀请应该怎么说?

2、出示图片,完整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师:小熊有一个要求,就是谁想去他家做客必须要会读一首儿歌,我们先一起来听一听吧。

(1)师范读儿歌。

(2)学习儿歌。

师:这首儿歌真好听,我们学会这首儿歌就可以到小熊家去做客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请幼儿展示读儿歌。

3、品尝甜蜜的食物

师:小朋友们念得太好了,小熊邀请大家一起吃甜蜜的食物,请大家开始品尝吧!

活动渗透:

安全教育:吃东西要细嚼慢咽,不可以大口吞食,以防噎到。

礼仪教育:接受别人的邀请要说“谢谢”。

幼儿园米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侏罗纪时代的特征,能利用自然物创作表现。

2。能用手捏形式表现形态各异的恐龙。

活动准备:

1。幼儿参观过恐龙园。事先布置侏罗纪公园场景。

2。收集可用于陶泥压印的小石子、硬币等材料。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唤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你们在恐龙园看到了什么?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侏罗纪时代的特征,特别是形态各异的恐龙特征。

2。教师交代活动内容:手工捏制陶泥恐龙。

3。师幼共同讨论。

(1)教师:你准备用手捏一只什么样的恐龙?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构思、表达出自己的设想,同时提醒幼儿利用收集到的废旧材料进行装饰。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5。展示作品,鼓励幼儿对作品进行自评、他评。

教师:你最喜欢哪只恐龙?为什么?(要求幼儿讲出恐龙的动态及制作时的想法和做法)

活动建议:

☆环境创设收集形态各异的恐龙图片,张贴于活动室墙面供幼儿欣赏。

☆家园共育家长给幼儿讲讲有关恐龙的故事。

幼儿园米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感受春雷,引起对春天自然现象的关注。

2、尝试运用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教师:改编新教材故事自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前期活动照片布置而成的版面

2、幼儿:听到、看到过春雷、春雨、熟悉一些动物,对它们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有一些了解开始探索、发现春天的秘密,有一些经验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发现的春天的秘密

1、引出话题

今天,金老师又发现一个春天的秘密

你还发现了哪些春天的秘密?

2、结合四周版面内容交流

3、师生共同小结(注:加粗部分为幼儿即时回应)

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秘密,小草变绿、种子发芽、花儿开放、动物出生

春天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小朋友快快去发现。

二、听听、看看、说说“响亮的大鼓”。

(一)分解故事,体验春雷与冬眠动物的关系。

第一段

1、引出故事角色一青蛙

(1)幼儿随意猜

今天我请来了一位也很喜欢春天的动物朋友,你们猜是谁?

(2)根据逐步给出的外形特征猜

这个朋友有四条腿

这个朋友有四条腿,大嘴巴

这个朋友有四条腿,大嘴巴,白肚皮

这个朋友有四条腿,大嘴巴,白肚皮,绿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

(3)演示出课件,并用儿歌小结

2、讨论:你们喜欢小青蛙吗?

冬天小青蛙在干吗?

它在哪儿冬眠?

3、演示课件,讲述故事第一段。

讨论:小青蛙在哪儿冬眠?

小青蛙怎么会醒过来?

青蛙想知道是谁在敲大鼓。你觉得会是谁在敲大鼓?

第二段

1、边演示课件边讲述,引出故事第二段

2、猜测故事角色二――蛇

(1)看影子猜朋友

(2)放大头部特征后猜测

(3)演示课件验证

3、继续讲述故事

第三段

1、边演示课件边讲述,引出故事第三段

2、猜测故事角色三――熊

(1)听脚步声猜测

(2)演示课件验证

小结:原来很重、很胖、很大的动物走路,发出的声音就很响。

3、继续讲述故事

[page_break]

第四段

1、边演示课件边讲述,引出故事第四段

2、根据生活习性猜测故事角色四――乌龟

这个朋友是从蛋里出生的。

有的住在水里,有的住在陆地上。

它也要冬眠,冬眠的时候可以睡在泥土里,也可以睡在沙子里。

3、演示课件验证

4、引导幼儿参与讲述故事

青蛙、蛇、狗熊看见乌龟有什么问题要问它?

乌龟怎么说?

演示课件,揭晓答案

三、想想、说说自己对雷声的感受。

1、讨论:你们听到过雷公公敲大鼓吗?

雷公公打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你们听到雷公公打鼓会怎么样?

2、小结:金老师小时候听到打雷也很害怕,可是现在我明白了,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春天,雷公公打鼓是要告诉大家“春天来到了”。

四、延伸:引发对春天(春雨等)自然现象的关注

打雷时要注重哪些问题?

雷公公来了,谁也会跟着来?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米的教案篇4

目标: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准备: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

“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

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

“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

“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四、小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

“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幼儿园米的教案篇5

男:金狗迎春春入户;玉莺报喜喜临门;

女:辞旧鞭炮催春潮,迎新锣鼓闹元宵!

男:各位来宾、朋友们!

合:晚上好!

女:在这元宵佳节来临,阖家团圆之际,带着对亲朋好友的问候,带着对未来美好的祝愿,我们欢聚在这里;

男:今晚,我们在这里举办闹元宵晚会。让我们用动听的歌声、精彩的朗诵、优美的舞姿,歌颂甜蜜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未来!

女:首先,有请园长作元宵节致词,并宣布晚会开始!

男:有请!

男: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就连节日里也有很多美味的特色食品,如:粽子、饺子、年糕、元宵…说说你元宵节最爱吃的是什么?

女:当然是元宵啦!这香甜的元宵里,不仅有对甜蜜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有对亲人浓浓的美好祝福。

男:说的太好了!常荣幸地请到了在此居住的德高望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陈涌泉老先生,他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单口相声,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陈涌泉先生。

女:感谢陈涌泉老先生的精彩表演。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口琴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

男:下面请欣赏由安华西里社区选送的口琴合奏:《解放军进行曲》、《草原晨曲》

女:灯同月色连天照,花怯春寒傍月开。正月十五是关于月亮的节日,我们也来唱唱关于月亮的歌曲。

男:关于月亮的歌曲大家都会唱,但是外国人歌唱中国的月亮就不一般了。今天由朝阳团区委承办的第三届中加国际青年结对社区实践项目的20名中外志愿者也来到了节目的现场,下面请欣赏他们带来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女:感谢中加交流项目的志愿者朋友。万户管弦歌盛世,满天焰火耀春光。传统佳节之际,我们也来听听老北京的单弦。

男:单弦是中国北方曲种,原为八角鼓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以一人操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下面掌声请出安贞街道选送的单弦岔曲《春至河开》。

女: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历数千载流传至今。

男:我们相信,中华武术将一代传一代继续发扬光大,因为,有一群孩子在苦练武术。下面请欣赏安贞中心幼儿园选送的武术表演《中国功夫》。

女:乐事逢春,装成锦绣辉元夜;歌声彻晓,引得嫦娥动春心。团圆的日子,我们总喜欢用歌声来传递爱情。下面我们将要送出的节目是裕民路社区选送的《西藏情歌》。

男:西藏情歌,以歌代言,是藏族人生礼俗中最热闹、最生动、最富情趣的一种,也是时至今日保留歌谣最为丰富的礼俗。让我们掌声请出裕民路社区选送男女声对唱《西藏情歌》。

女:高天流云,暮霭楚楚映彩灯;朗月碧水,晓风徐徐伴舞来。

幼儿园米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音乐的伴奏下,愿意跟着教师学做小猫的表演动作。

2、有爱整洁、爱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尾巴人手一份。

2、课前学习歌曲《小花猫照镜子》。

活动过程

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幼儿对着镜子照一照,看一看,并随意做一些动作,感受镜子反照的有趣性。等老师的舞蹈动作一表演完,各种姿态的“小花猫”出来了,幼儿条件反射地做出了相应的动作,有的将手指五指半屈学猫爪,有的在脸上来回地瘙痒着……姿态万千,正感受着小花猫的优美动作展现。学习舞蹈的同时,幼儿很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每一个动作,认真地观察着动作的变化性,跟着老师的乐曲的节奏做好每一个动作。“老师,小花猫也会这样。”“还有这样。”……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他们还不时地做出多种不一样的动作,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加了活动气氛。最后,每只小花猫在音乐的伴奏下,开心、欢快地舞蹈着,在舞蹈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小花猫是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它的许多生活习性幼儿都能逼真地模仿出来,小班幼儿的舞蹈动作要求也不高,因此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很积极,兴趣也很高,学得也很快,对动作的掌握也较完整。通过他们熟悉的动物动作模仿,来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但由于他们受年龄的限制,在动作连续表现这一技巧上掌握还不够。

建议措施

多相关舞蹈资料,引导幼儿通过日常的观察,逼真、有趣地模仿进一步地激发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动作的连贯性。

幼儿园米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感受雨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面。

能大胆地集体面前表达,尝试正确使用、收放雨具。

认识几种常见的雨具,知道它们的名称、用途、用法。

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的雨具,知道它们的名称、用途、用法。

难点:尝试正确使用、收放雨具。

活动准备 :

幼儿收集的各种雨具、雨衣、雨鞋等。

活动过程:

组织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今天下雨了,你是用什么遮雨的?你还知道可以用什么遮雨?

小结:今天下雨了,小朋友来幼儿园有的撑着伞、有的穿雨衣、有的穿雨鞋,雨伞、雨衣、雨鞋,这些下雨的时候用到的工具我们把它们叫做“雨具”。

雨具展览会,说说自己喜欢的雨具。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认识的雨具,说出名称、用法。

如:幼儿说雨衣,教师可引导:你为什么喜欢它(颜色、图案、用途)?你会穿吗(请幼儿试穿)?

(2)结合幼儿对雨具的雨具的交流,教师可及时渗透安全教育。如伞尖不能对着人,收伞的时候小心夹手。

用一用,穿一穿,尝试正确使用雨具。

(1)鼓励幼儿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雨具,用一用,穿一穿,学习正确使用雨具。教师可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2)教师可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雨具带来的方便。

(3)从户外回来后,教师引导幼儿将雨具、雨衣、雨鞋分类摆好。

小结:雨具、雨衣、雨鞋这些漂亮的雨具都能保护我们在下雨的时候不被淋湿,有了它们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