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大班语言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2-12-10 作者:Gourmand 备课教案

所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过要写教案的情况吧,写教案其实也是为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好的表现,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春大班语言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春大班语言教案模板8篇

春大班语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小房子“拆与不拆的看法。

2.感受生活中城市建设的变化,以及老建筑的独特风貌,产生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感知小房子四周的变化,表达出自己对于小房子拆与不拆的看法。

感受小房子随着周围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和老建筑和城市的美好结合,产生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1.《小房子》故事内容2.周庄古建筑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课件画面1(封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小房子》。

2.出示课件画面2,看一看,这是一幢什么样的小房子呢?窗户像什么,门前弯弯的台阶又像什么?看起来是什么表情?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房子的特征来导入活动,让幼儿在发现小房子的特别之处以及微笑的表情中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这样一幢漂亮、微笑着的小房子将会遇到什么样的事呢,我们往下看。

1.教师讲述课件画面3-9,(很久以前……..走过了春夏秋冬)

师:小房子住在哪里?春、夏、秋、冬它的周围分别是什么样的?

小结:小房子周围的景色随着季节的脚步渐渐的变化着,但依然很美丽。

2.教师继续讲述课件画面10,(小房子也很喜欢……城市是什么样的)

师:谁愿意告诉小房子城市是怎样的呢?

小结:城市有高楼、花园、马路……城市这么繁华,难怪小房子要对城市感到好奇了。

3.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观察画面,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大胆表述小房子周围四季的变化及感受城市生活的一些特征。)

4.教师继续讲述课件画面11-16,(没过多久………..很方便。)

师:小房子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建起了高楼,修起了地铁,高架….)这时候小房子是什么感觉?它的心情怎么样(不开心),为什么?

小结:小房子挤在高楼里只有中午才能看到太阳,晚上的灯光又太璀璨,亮的小房子看不清天上的星星,吵闹的汽车鸣笛让小房子再没有享受安静的时候了、浑浊的空气也让小房子沾满灰尘这些都让它的心情很不好。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知农村向城市发展的过程,并利用小房子心情的变化,来引导幼儿关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5.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结尾

就在这时,(人们也发现小房子越来越破旧了,可是它的里面仍旧是很好的小房子。终于有一天,城里有个人说:小房子那么旧了,没人住了,要不拆了算了。他一说这话,城里的人就争吵起来了,有的说:“我们房子不够住,拆了小房子造高楼吧。”有的说:“不行不行,不能把小房子拆掉……”)

师:你们觉得小房子是拆还是不拆?为什么?

(此环节是通过故事中的对话来引出问题——到底拆还是不拆小房子,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培养幼儿积极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那到底故事里的小房子有没有被拆掉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画面17,师:看,小房子最后怎么样了呀?

小结:原来故事中的小房子最后没有被拆掉,人们在小房子的周围重新开辟了一块草地,让它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老房子在繁华的城市里也可以变得很美好。

(揭示小房子最后的结局,验证幼儿的猜想,并体会不拆掉小房子也能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三、迁移经验

观察课件画面18

师: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美好的老建筑,让我们来看一看。(ppt中呈现周庄古镇里老建筑)

师:这些房子你们见过吗?它们是怎样的?

小结:这些古老的建筑都来自我们昆山的古镇周庄,它们和故事里的小房子一样已经很老了,但是也都没有被拆掉,经过重新修建后成为我们昆山的一个吸引外地游客来参观,游玩的景区,它们也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呢?以后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吧!

(此环节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老房子,让幼儿体会到老房子与现代建筑可以“和谐共处”,激发幼儿愿意保护老建筑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能很好的参与画面的讲述和问题的讨论,对小房子拆与不拆这个问题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见解,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活动的不足之处是都是通过课件来观察画面并回答问题,活动过程显得比较单一,如让幼儿自己来翻阅读书,兴趣可能会更高。由于画面不是特别清晰,小房子的情绪变化幼儿很难发现,使得活动的一个重点没有突显出来,内容的衔接上有些僵硬,如能将小房子表情变化的图片单独展示出来,让幼儿观察,效果会更好。

附故事:小房子

很久以前,在城外很远的乡村,有一幢小房子。这是一幢美丽又坚固的房子,房子的主人说:他永远都不会卖掉小房子,他要让他的子子孙孙都住在里面。

小房子很开心地坐在山冈上,每天看着它四周的乡村田园。早晨,它看着太阳慢慢地升起。黄昏,它又看着太阳慢慢下山。每天,都有一点不一样,可是,我们的小房子,它总是老样子。时间从小房子身边悄悄溜走。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草地慢慢变绿了,树上长出了嫩绿的芽儿;夏天来了,大树小树都披上了绿叶衣裳,孩子们快乐的在池塘里游着泳;秋天来了,树叶被染成黄色、红色、橙色,人们开始采摘苹果收割庄稼,非常热闹;冬天来了,大雪瞧瞧的覆盖了整个村庄。小房子看着身边的乡村田园跟随季节的脚步慢慢地变模样,它走过了春、夏、秋、冬。

小房子也喜欢晚上,晚上它可以看星星、看月亮,没有星星月亮的时候,它就看远远的那边城市的灯光。小房子从来都没有去过城市,它很好奇,它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

没过多久,在小房子的身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一天小房子惊讶地发现许多的工程车开来了,从工程车上卸下了各种大石头和小石头,没过多久,一条公路就造好了。

有了公路,这个地方就方便多了,来了很多人,大家造了很多的小房子居住,小房子的朋友越来越多,它觉得好热闹。

又过了不久,大家发现房子不够住了,怎么办呢?人们在小房子的周围造起了高高的公寓楼,越来越多的人们住进了公寓楼,有的人上班自己开车,有的人上班坐公交车。慢慢的,地面的交通越来越拥挤了,于是人们又造起了高架,修起了地铁,可是周围也越来越吵闹了。

交通越来越方便了,住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人们又拆掉了高高的公寓楼,造起了摩天大厦,躲在大厦中间的小房子只有中午才能看到太阳了。

现在这里有了漂亮的灯光、宽阔的马路、高楼林立。出门就能坐公交、乘地铁,很方便。

可是小房子怎么不开心了?

人们突然发现小房子越来越破旧了,可是它的里面仍旧是很好的小房子。

终于有一天,城里有个人说:小房子那么旧了,没人住了,要不拆了算了。他一说这话,城里的人就争吵起来了,有的说:“我们房子不够住,拆了小房子造高楼吧。”有的说:“不行不行,不能把小房子拆掉……”

春大班语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如何“叠高”,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积木、多种材质小棍棒、纸制隔板、悬挂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人,引发好奇

1、介绍故事名称《月亮的味道》。

2、谈谈说说动物们猜想月亮是什么味道。

二、观察画面,发现叠高的方法

1、有一天,一只小海龟决心去摸摸月亮、尝尝月亮的味道。它找到一座高高的山,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于是海龟叫来了许多动物朋友,它们用什么办法去尝月亮的味道呢?(发现叠高。)

2、讨论:

(1)小海龟为什么要趴在最下面,它的窍门是什么?(四条腿缩进身子里,就像一块大石头,可以让大象站稳)

(2)大象是怎样在海龟背上站稳的?(四条腿并拢)

(3)长颈鹿怎么低下头,它的好办法是什么?(可以让斑马把两条腿站在它的脖子上)

(4)狮子和斑马为什么要换方向站?(使两边重量差不多)

(5)小猴子和老鼠又有什么窍门?(站立起来)

3、“咔嚓!”老鼠掰下了一片月亮,咬一口,冰冰凉凉的,就像雪月饼一样。它把这片月亮分给朋友们一起品尝,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值了!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第一次探索,操作要求:

(1)设置模拟月亮的高度。

(2)两人一组,合作运用积木进行“叠高尝月亮”的游戏。

(3)可适当选用纸板小棒等辅助物。

(4)在规定的时间内叠高,以够到月亮为胜。

交流各组叠高的方法:有没有用到动物朋友的办法?还用到哪些新方法?谈谈各自的体会(例如:小心轻放,轮换搭建,共同商议判断摆放的位置等)。

2、第二次探索。

(1)月亮跳了一下,即升高月亮的高度,谈论:怎样才能利用现有的材料够到月亮?(启发学习他人的好办法继续尝试)

(2)想一想:还能不能找到别的窍门?

(3)在操作过程发生问题时思考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四、交流体验

1、叠罗汉能叠那么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没有失败过?最后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

3、过程中是怎么进行合作的?有没有商量过?为够到月亮而高兴,体会大家一起搭建时必须互相商量和配合才能成功。

活动反思:

一、要注重引导,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从让孩子观察现实中月亮图片开始,引出孩子对月亮味道的思考,把孩子从现实带人到想象的天地中。“月亮是什么味道的?”第一个孩子的回答很让人惊喜“是月饼味道的。”而面对接二连三“草莓月饼味道”“柠檬月饼味道”,我给予肯定的同时没有及时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导致对月亮味道的想象由惊喜变成了单调。在对水里的月亮是什么味道的想象过程中,孩子的回答都显得那么理性,“水里的月亮是没有味道的。”“它是月亮的影子,是假的。”“水里的月亮是白开水味道的。”“是冰冰的、凉凉的。”,我提问了很多学生,试图从他们中间找到富有童趣的声音,但一个个的回答都是那么的现实。这又一次让我意识到,现在的孩子普遍都缺乏童趣和想象力,在这个充斥着电视、电脑等画面感十足的信息时代,孩子见得多了,想得少了,过早的成人化了,童年都缺少了童趣。而课堂上,面对孩子们没有童趣的回答,我应该要抓住这次的机会去激发、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但可惜没有及时抓住这次机会。

二、要注重想象,为孩子创设想象的空间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缺乏想象力,面对这个问题老师要做的就是尽量为孩子创设想象的空间和机会。每一本绘本都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好素材,《月亮的味道》中“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封面上的圆月怎么变成了封底上的弯月?”“小动物们是怎样吃到月亮的?”“故事的最后,在小鱼和月亮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孩子提供想象的空间。在设计教学时,整节课我为孩子创设的最大的想象空间是水里的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小鱼和月亮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画一画。我考虑到了故事的延续性,觉得这样顺着故事的发展继续往下想象是比较合理的,但忽视了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想象的余地和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思维受水的局限,在他们的认知里水就是没有味道的,水里的月亮是月亮的影子,小鱼是吃不到月亮的,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孩子的想象空间就变小了。正如课后研讨时老师们提到了,如果改成你如何到月亮上去,去尝尝月亮的味道,可能面对这样的情境,学生想象的空间会更大。

三、要注重语言训练,培养孩子对文本的感悟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因此在教学时就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在教学时,我就重视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把话说完整,要注意观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绘本《月亮的味道》和大多数绘本一样,故事的发展中情节都是相似的,文字表达上只存在个别差异,这就成为了训练学生语言的好素材。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语言表达适合从模仿开始,因此在教学《月亮的味道》时,我引导学生边观察图画边听我缓缓讲述故事中小海龟和大象的情节,学生在两次听到小动物相似的话和月亮相同的反应后,就能自发的模仿绘本中的语言,然后故事接下来的情节就渐渐变成了学生和老师一起学用绘本语言进行讲述。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小老鼠自己吃到月亮后是怎样做的?学生在表达自己看法的同时把“分享”的美好播种到了大家的心里,分享会让人感到快乐、幸福,心里会甜甜的。体会到了分享的美好,我又让学生思考小动物们是怎样吃到月亮的?有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小动物们的团结,团结合作坚持不放弃,努力过后品尝到了最美味的月亮,才有了挤在一起美美睡觉的温馨一幕。希望这次的绘本课后能将“分享”和“团结”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里,在今后的行动中发芽开花。

小百科: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春大班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小动物寻找合适的“伞”。

2、初步理解和学习诗歌,并在此基础上仿编诗歌。

3、通过想、看、听、讲来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好意境。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蝴蝶、蚂蚁、小青蛙、小兔、红花、荷叶、树叶、蘑菇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导入主题

1、 教师提问,引出主题

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了许多小动物。看,谁飞来了?(蝴蝶) 谁走来了?(蚂蚁),那一跳一跳的是谁啊?(小兔),还有谁也来了?(青蛙)他们玩的正开心呢,突然下起雨来了,哗啦啦,哗啦啦。

下雨的时候你们怎么躲雨的呀?(雨伞、雨衣等)

可是小动物们都没带伞,我们快快帮小动物们找个地方躲雨吧!蝴蝶可以到哪里躲雨呢?

(各种动物逐个提问,如果没有自己要的答案,就说“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老师把大家说的方法组合在一起,编成了一首诗歌,请你们来听听

(一边念,一边出示“伞”)

?伞》

下雨了,下雨了,

快快撑开美丽的伞。

红红的花朵是蝴蝶的伞,

黄黄的树叶是蚂蚁的伞,

绿绿的荷叶是青蛙的伞,

白白的蘑菇是小兔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大家都有一把伞。

二、 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感受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提问,幼儿感受诗歌结构

啊,小动物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伞,而且都非常漂亮。老师现在想请考考你们了,

刚刚的老师用了什么好听的词来形容花朵了呀?(依次提问树叶、荷叶、蘑菇)

啊,这些词都非常的好听,那我们一起把刚才诗歌念一边吧(教师主要负责前两句和后两句,中间三句由幼儿负责)

2、 幼儿分角色朗诵诗歌

现在我们要做一个小游戏,请你们在心理先想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这首诗歌里的哦。待会儿我们一起念诗歌,

轮到哪个小动物出场了,就请你们模仿那个小动物走路的样子,躲到自己的伞下面来。

三、 仿编诗歌

1、教师提问,扩展幼儿经验

小朋友们想想,红红的花还能是谁的伞呀?蝴蝶还能把什么当做伞呀?(蜜蜂,树叶)

那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小动物需要伞呀?他们可以拿什么当伞呢?

2、教师及时整理,组合成新诗

活动反思:

1、在请幼儿进行创编过程中,没有进行举例,而是请幼儿自己直接进行创编,提高了难度。

2、在请幼儿熟悉儿歌时,请幼儿一边模仿一边上台,站在“伞”的旁边,没有意义,可以请幼儿直接在座位上起立。

3、在请幼儿进行创编时,幼儿始终围绕教师所展示的图片,而不能发散思维。此时教师应及时将图片撤离,在熟悉诗歌的最后阶段就可以将图片撤离。

4、在游戏阶段,可以增加伞的数量,并散落在教室的各个地方,并自然引导诗歌创编。

5、在诗歌创编的过程当中,教室分阶段请幼儿创编,首先是一句,然后是两句,这对幼儿来说难度提高,可以分小组共同创编,并将他们的成果用图画展示分享。

春大班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guan)”,“夸(kua)”,“瓜(gua)”,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关、瓜各若干。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学习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活动难点:发准易混淆的字音。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交代规则: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个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同样的方法练习发“夸、瓜”字的音)

2、学习绕口令。

(1)教师朗读绕口令。(提示幼儿听一听绕口令中有刚才我们传字游戏中的哪个字)

(2)绕口令讲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读绕口令1~2遍。

3、绕口令游戏。

(1)分组开展游戏。

将小朋友分成“东关队”、“西关队”两队,采用轮流念绕口令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提示幼儿念绕口令时,声音响亮、清楚、正确的一队就添上一个瓜,如果说错了,就不给瓜。最后,数一数、比一比,哪一队的瓜最多,就是胜利的生产队)

(2)教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轮流接说绕口令,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教师:西关队种冬瓜

幼儿:东关队种西瓜

教师: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幼儿: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3)分组一对一开展游戏。

分别请两队的幼儿,一对对地轮流接说绕口令。

教师和其他幼儿评判,教师分别在黑板上添画冬瓜和西瓜。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东关队”的西瓜和“西关队”的冬瓜数量,评出胜利者,并给予掌声奖励。 交换生产队,游戏重新进行。

4、小结。

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关、夸、瓜)

教师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的句子,念起来较拗口,念快时容易念错,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就会读得又快又准又好。

附:【绕口令】

瓜儿大

西关队种冬瓜,

东关队种西瓜。

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

西瓜大,冬瓜大,

今年的瓜儿个个大。

活动反思

绕口令对于孩子们来说,接触的非常少,但它特有的快节奏的朗诵,使幼儿非常的感兴趣。在活动中,我发现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认真,整个活动下来基本上能够把绕口令朗诵下来。

春大班语言教案篇5

指导思想

本文出发点幼儿教育应通过“学中玩”的方式,达到“玩中学”的目的。

本活动围绕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创造性、综合性、趣味性地开展语言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幼儿积极交往的能力,是新《纲要》儿童语言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活动目标

1、巩固掌握生活中常出现的反义词。

2、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3、让幼儿初步练习使用反义词语和相对的话。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一新一旧,一厚一薄,一大一小的两本书。

2、红绿灯标志,方向盘,警察帽。

3、幼儿用的纸和笔。

活动重点重点

重点:巩固所学反义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难点:练习使用反义词语和相对的话。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两本书,让幼儿观察有什么不同? 引出三对反义词“大――小”、“厚――薄”、“新――旧”,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反义词,并初步练习使用反义词语和相对的话。

二、基本部分

(一)、和我做的不一样。

1、玩手部游戏“轱辘轱辘”,复习几对较简单的反义词。

(1)、幼儿游戏后,问游戏儿歌中有没有反义词?

(2)、请幼儿找出反义词,并找一个好朋友配合,将每对反义词用动作表示出来。 前前――后后 上上――下下 左左――右右 长长――短短 高高――矮矮 大大――小小

(3)、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动作,说出相应的反义词语。

2、教师边说词语边做动作,幼儿边说边做相对相反的动作。

穿衣服――脱衣服 开门――关门 进教室――出教室 坐下――起立 分开――合拢 手心――手背 向前进一步――向后退一步 动――静

(二)、和我说的不一样,复习较难的反义词。

1、幼儿围成圆圈,准备玩听说游戏“警察与司机”。

2、老师扮警察,先让个别幼儿扮司机,最后全体幼儿扮司机,对反义词。 多――少 对――错 远――近 深――浅 粗――细 胖――瘦 轻――重 方――圆 来――去 快――慢 沉――浮 黑――白 好――坏 冷――热 里――外 哭――笑 饱――饿 白天――黑夜 整整齐齐――乱七八糟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吵吵闹闹――安安静静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3、教师小结:小司机们反话说得好,警察亮出绿灯,你们都可以通过,回到自己的座位。

(三)、想想、画画、讲讲。

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用符号图形表示相反的意思,并大胆讲出来。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由结伴游戏“警察与司机”,巩固所学词汇,尽情玩乐。 (附儿歌)

轱辘轱辘 前前后后, 上上下下, 左左右右, 长长短短, 高高矮矮, 大大小小, 轱辘轱辘―, 轱辘轱辘二 轱辘轱辘三, 轱辘轱辘四, 轱辘轱辘五, 看谁是个好孩子。

警察与司机 我是交通警察, 站在红绿灯下, 司机开车通过, 先说一段反话, (警察)我说**, (司机)我说**。

活动反思

大班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学习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我根据活动目标,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幼儿喜闻乐见的操作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讲新课的时候,我采取请小朋友用眼睛看数一数的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 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设计 活动的目的主要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

春大班语言教案篇6

设计背景

?月亮船》是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中的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四个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识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能用语言表述。

2、了解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这四个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难点:注重爱国情感的激发。

活动准备

1、幼儿图画书《月亮船》;

2、哭泣的蒲公英图片一张;

3、四个世界之最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蒲公英哭泣的图片。

提问:这是谁?他怎么了?蒲公英为什么哭呢?教师引导幼儿自主猜测。

2、那让我们一起听故事《月亮船》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问题:蒲公英为什么哭了?蒲公英看见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2、幼儿回答后教师归纳,然后集体学说: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那儿有最大的广场,那儿有最长的城墙。

3、仙女告诉蒲公英什么了?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最长的城墙是长城。(教师相应贴上四大世界之最的图片)。

4、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鼓励幼儿跟学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部分,强化幼儿对中国几个重要特征的认识。

三、感受祖国真伟大

1、问题:小朋友,蒲公英的家在中国,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中国)

2、我们的祖国出来蒲公英刚刚提到的那些地方外,还有很多漂亮的地方,小朋友你去过哪里呢?知道哪里呢?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幼儿自由发言加深幼儿对祖国美丽风景的印象,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把幼儿图画书《月亮船》分给幼儿,幼儿看着书本,跟着故事录音学讲故事。

教学反思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蒲公英图片,设置情境,猜测蒲公英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伤心难过的心情,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担心,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激发幼儿帮助蒲公英的愿望。悬念的讨论,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积极思考的氛围中。

二、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整个活动中,我采用的是一种视、听、讲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理清故事脉络,理解故事内容。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开放性与各问题彼此之间的衔接,对于孩子的回应给予积极的应答,及时整理幼儿的回答予以适当地提升,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小朋友们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来。”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带而过。其实,我们可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经验,换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里会怎样?自然而然地让幼儿体验到迷路的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然后再自然地导入接下来的故事。在最后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祖国有什么美丽景色,孩子们经验不足,回应很平淡,只有几个孩子知道一些景点。如果改为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家乡有哪些美景,对他们而言,家乡才是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应该选择幼儿会说,有话说的话题。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春大班语言教案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幼儿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会跑题,有一定的扩散性思维能力,能运用已有经验猜测,叙述创编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独立清晰的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意义。

2、能分析模仿各种动物讲话时的语气。

3、理解儿歌主题,知道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遇到困难要勇敢克服,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用不同语调表现不同角色的对话。

难点:提高幼儿朗诵诗歌的水平及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熊过桥》的课件小熊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

用小熊过桥的课件引入

2、教师将诗歌编成故事讲述一遍给幼儿听。

3、教师出示小熊头饰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用不同语调表现出不同角色的说话特点。

4、教师结合课件中的图画提问:

(1)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

(2)小熊不敢过桥时谁讥笑他?怎样讥笑他的

(3)小熊遇到困难时怎么样了?

(4)后来鲤鱼是怎样鼓励小熊的?

(5)小熊怎样走过桥的?

5、教幼儿朗诵诗歌:在朗诵过程中,要求读准句子中后面押韵的音,儿童用什么语调表现不同角色的对话,由儿童自己选择不做统一要求,以发挥儿童的创造性。

6、引导幼儿讨论:学了这首诗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7、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小熊过桥》的目标是让幼儿更好的学习,理解诗歌,并用表情、语言和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培养幼儿勇敢的个性品质。围绕活动的目标,首先我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我运用了课件,幻灯片以及诗歌的朗诵音乐,帮助孩子进行理解,教学课件的直观形象引起了幼儿很大的兴趣,对理解诗歌的内容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整体感知—分段学习集体表演的教学方法。

首先,幼儿欣赏课件,整体感知了这首诗歌,对诗歌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利用幻灯片分段学习,理解每段诗句的内容,鼓励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诗歌内容;然后请幼儿一边朗诵诗歌,一边加上自己创作的动作进行表演。

本次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课件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为幼儿朗诵表演做了铺垫,幻灯片的图片演示,加深巩固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幼儿自己创编的动作生动形象,充分发挥了创造性,最后,教师的总结提问激发了幼儿勇敢、有爱心的美好的个性品质。

春大班语言教案篇8

一、内容简介

城里有场生日聚会,鳄鱼哇尼就要迟到了。真是越急越乱,在进城的路上,哇尼先生在混乱中冒险,麻烦接踵而来,好多无辜的动物都被意外地卷了进来。每一页都包含了丰富的画面细节和有趣的动物形象,有些文字本身就是一个可爱的形象。故事中,哇尼一路上不停地制造出荒唐的闹剧,小读者可以在这些滑稽的闹剧和温和的不幸事件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体验。让人爱不释手的作品 ,紧张、欢乐的阅读一定会让孩子们乐翻天。 ……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猜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享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绘本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3、通过阅读绘本,初步懂得做事不可过于急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的内容,学会在恰当的时候使用合适的象声词,增加语言表达的魅力,并在阅读中体悟做事不可过于急噪,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道理。

四、活动设计:

(一)、 猜谜引入,唤起课堂学习兴趣

1、又到了我们看书的时间了,今天啊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哪个小朋友最厉害,能把答案猜出来。

教师口述:这条鱼儿真奇怪,四条腿,大尖牙,还有一个大盔甲。(打一种动物)

2、学生猜

3、对了,小朋友们真厉害,就是鳄鱼,今天我们就要来听一个有关鳄鱼的故事。

(二)、 介绍封面,激发阅读绘本的欲望。

1、 读封面

教师出示封面:这是一本书的封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封面上有什么?

预设:①读主人公,读故事名:这条嘴巴长长长长、腿短短短短的鳄鱼,名叫哇尼,跟它打个招呼吧!齐读书名。

② 读作者条:你从作者中还读懂了什么?

③ 猜故事内容:看看封面上除了哇尼还有谁?他们可能去干什么?

2、 读环衬

① 我们一起打开蝴蝶页,也叫环衬。这里藏着很多秘密呢,你发现了吗?

② 猜猜,他们到底要去干嘛呢?你怎么知道?

3、 读扉页

① 打开扉页,这里藏着一封信呢!师生共读。

② 他们要去哪儿呀?

③ 什么叫满月?生日年年有,满月一辈子可只有一次哦!

④ 你有没有去喝过满月酒?如果你是哇尼,收到这样一封信,心情会怎么样?

(三)、 导读故事,进入全新的想象体验。

1、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读故事p1,哇尼非常得激动,他跑得可——快了。你怎么知道他跑得可快了?

① 兔子的耳朵被哇尼跑步带起的风吹到一边了。

② 速度线:你真会仔细读图,这么小的细节都被你看见了,这本绘本中有很多这样的小细节哦!

继续讲故事p2,“砰”他被绊倒了,摔了个跟头,然后又爬起来了……你知道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吗?你看,他越急越乱,他制造的麻烦可不止这些呢!

2、 读哇尼制造的麻烦

①读p3、p4、p5、p6,给小老鼠制造的麻烦:

鼠小姐刚想撑开雨伞,突然哇尼从天而降,发出一个巨大的声音“哐”——像这样模拟物品声音的词就叫做象声词。还记得前面出现的一个象声词吗?

哇尼连忙道歉,老鼠们原谅了它,这可真是一群宽宏大量的老鼠,它们还七嘴八舌地给哇尼出主意呢!

猜猜看,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帮着出什么注意呢?刚才大家你说一句,我说一句,都给哇尼出主意,这就叫做七嘴八舌。

老鼠小姐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猜到了吗?就藏在图中哦!

哇尼,赶紧飞去青蛙家吧!

②读p7、p8,给乌鸦夫人制造的麻烦

鳄鱼哇尼真的飞起来了,这真是一个绝妙的好点子!它能一帆风顺地到达青蛙先生家吗?一路上它又会碰到哪些意想不到的事呢?

乌鸦夫人也赶去青蛙家,忽然看到许多五颜六色的糖果,急忙扑了过去,就在尖嘴碰到糖果的一瞬间, “嘭”,气球爆炸啦!把她吓了一大跳。可怜的哇尼呢?你找到他了吗?

③ 读p9、p10、p11,给企鹅制造的麻烦

“咔嚓”,哇尼把企鹅的雪橇给砸坏啦,企鹅们伤心地哭了,哇尼心里很内疚,想带它们一起走,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你猜到了吗?

你看懂了什么?哇尼把自己当作了雪橇!从速度线中看到它们越滑越快,最后把企鹅甩了出去,哇尼也飞了出去。

“嗖”,哇尼像( )一样飞了出去。

④ 读p12、p13给大象制造的麻烦

飞啊飞啊,哇尼撞到大象的屁股了!你能像前几幅图一样,给它配一个象声词吗?

大象痛得大叫哎呦,像蒸汽火车一样冲了出去。

⑤读p14、p15给自己制造的麻烦

突然前面出现小刺猬,“吱”——大象紧急刹车,哇尼被甩了出去,掉到了一只刺猬的背上,哎呦,它痛得大叫起来,最悲惨的是,这可不是一只刺猬,这是一群刺猬!哇尼掉下来踩到刺猬,痛得跳起来,又掉到一只刺猬背上,“哎呦……”“讨厌!”

它一抬头,青蛙家就在前面!

3、回顾:哇尼终于赶到青蛙家了,因为心太急了,这一路上他可惹了不少麻烦,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哇尼制造了几件麻烦事?出示象声词,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象声词,再根据象声词来回忆故事内容。

4、幸运的是,哇尼正好及时地赶到青蛙家。继续讲故事p16

青蛙招待哇尼,哎呀,哇尼赶得太急,忘带礼物了。你能帮着想个办法吗?

送什么祝福?出示:青蛙宝宝,祝你( )

朋友们一起玩得很开心。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吗?

6、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呢,有个小动物可没赶到呢!给你一个提示,他就是之前我们在蝴蝶页里看到过的呢!——乌龟。你们是不是也替小乌龟觉得遗憾啊?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聚会,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乌龟也可以准时赶到?如果你是哇尼,你愿带小乌龟一起去吗?

师小结:我们做事情可不能想哇尼那样急急忙忙,怕迟到、来不及我们可以早点准备。

(四)、 推荐书目,引发后续的阅读期待

喜欢这个故事吗?推荐其他鳄鱼的绘本:《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鳄鱼班布》、《丽塔和鳄鱼迷路了》、《鳄鱼在我床下》。

五、相关资料:

作者:卡娜柯尤西(1978— ),日本著名漫画家。197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的她喜欢看母亲缝衣服,就是从那时起,玩弄各种有趣的扣子、线团和布料之余,卡娜柯尤西喜欢上了多姿多彩的颜色、质感和画画。1999年,她为了继续自己的绘画生涯而到英国留学,首先在肯特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设计的基础课程,20xx年在英国金斯顿大学建筑/插图/动画专业毕业。之后,她开始为孩子们创作精彩的图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