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游教案6篇

时间:2023-04-08 作者:Indulgence 备课教案

为做好新学期的教学任务,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教案,教案是老师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提前起草的文字报告,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小鱼游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鱼游教案6篇

小鱼游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讲讲中熟悉歌词。

2、根据音乐和歌词内容,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3、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音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二、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

1=c—f 3/4拍1— 2︱3—4︱5—6︱5——║5—4︱3—2︱1—3︱1——║小 朋 友 们 你 们 好! 小 鱼 小 鱼 你 们 好!

三、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四、学唱歌曲。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小鱼说,这首好听的音乐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故事:小鱼的梦。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师;小鱼唱了些什么呀?让我们跟着小鱼一起来说一说。幼儿回答并跟着朗诵歌词。

3、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4、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五、创编动作。

1、幼儿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六、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把小鱼的梦带给其他小朋友吧!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小鱼游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理解歌曲内容。

2、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多歌曲的情感。

3、 初步学唱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 尝试根据歌曲创编歌词。

5、 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6、 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图1、美丽的池塘,小鱼轻轻在游。图2、天上星星闪闪及小鱼身上星星的倒影。图3、风娃娃轻轻地吹并唱着摇篮曲,几个活动的情符。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知道报纸有再次利用的价值。图4、小鱼在做梦,梦中妈妈在亲小鱼)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大电视机,录音磁带《小鱼的梦》,空白磁带,录音机,话筒,歌曲伴奏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4、布置一个美丽的池塘。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两人手牵手随着音乐《小鱼的梦》做交替步进入活动场地。

二)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

1、 听录音感知音乐性质。

提问:这首曲子是几拍子?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2、 演示课件,理解歌词内容。

1) 教师边操作课件边将故事:

图1、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

图2、到了晚上小鱼玩累了,就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睡觉,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他们,星星的影子映照在水面,好像给小鱼盖上了一床珍珠被。

图3、风儿轻轻地吹,就好像在为小鱼唱摇篮曲。

图4、小鱼甜甜的睡着了,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吻他。

2) 请幼儿完整欣赏动画及歌曲。

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并提问:小鱼梦见了什么?它为什么会做这么美的梦?

3、 学唱歌曲,表达感情。

1)幼儿扮小鱼听音乐自编动作进行自由表演。如:小鱼游泳、小鱼睡觉、星星眨眼睛、小鱼盖被、风儿唱歌、小鱼做梦等

2) 幼儿进入池塘,自选头饰及装饰物,扮小鱼、鱼妈妈、风娃娃、星星宝宝等,听音乐在美丽的池塘里自由表演,进一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3) 幼儿跟唱歌曲1—2遍。

三)进一步感受歌曲,大胆仿编歌词。

1、 提问:在这么美的夜晚,除了小鱼会做梦,还有谁会做梦?

2、 将个别幼儿的想象讲述进行仿编。并请大家学唱。

3、 将幼儿仿编成功的歌曲,伴着旋律用话筒演唱并进行录音。

4、 让大家共同欣赏仿编歌曲,体验成功的喜悦。

附:歌曲

小鱼的`梦

3 5 5 5 6 5 3 1 6 5 1 2 3 3 2 2 — —

鱼儿 玩 呀 玩了一天 水 池塘妈妈怀里 睡

3 5 5 6 5 6 5 3 1 6 5 1 2 3 3 2 1 — —

天上星 星 星星落下 来 为他 盖床 珍珠 被

5 3 5 — 3 1 3 — 2 2 2 5 1 2 2 —

唔 … … 唔 … … 风儿 唱 着 摇篮 曲

5 5 3 5 1 2 2 — 3 5 6 5 5 6 5 3 1 6

轻 轻 吹 呀 慢慢 吹 鱼儿 梦 中 梦中 看见了

5 1 2 3 3 2 1 — — 5 3 5 — 3 1 3 —

妈妈在亲他的 嘴 唔 … … 唔 … …

5 1 2 3 3 3 2

1 —

妈妈 在 等 他的 嘴

反思:

?小鱼的梦》是一首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洋溢着愉悦的儿歌,也是一篇丰富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想象力的好教例。

1、上课开始,我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字:梦,渗透识字教学;我用亲身经验说了自己曾做过的一个梦,这样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有很多,顿时话匣子就打开了,学生都特别感兴趣。这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是比较重要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本课的生字量多,要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又要避免枯燥乏味,所以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训练和游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由整体感知课文,再抽出词,最后才是生字,无形中减缓了坡度。

3、坚持以读为本,落实语感训练。教学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比如听录音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小组合作读,同桌读等,展示了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懂的学习过程。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这一部分地教学我充分体现多读少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采用生生对比读的方式充分朗读,从量中读出质来,在读中想像,在读中感悟,突破难句“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和“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的理解。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很愿意在同学中展示自己。

4、坚持激励。在课堂上我坚持正面引导,不断激励学生,激励他们的进步,激励他们的成长。一句激励的语言,一个激励的眼神,都使学生们兴致昂然。

5、我在引导学生想象“小鱼会梦见什么?”这一问题时,播放了《摇篮曲》,既与课文内容相关,又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铺垫了整个课堂的气氛。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这样的设计学生感受到了美,也尽情表达着美。可以这样说:“课堂不仅流动着美,也流动着真情。”

不足之处:

1、作为教者,自己本身要读懂教材,要深挖教材,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针对本篇课文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应考虑可否将识字教学这一环节的时间调整一下,让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时间更多一些。

3、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灵活运用课堂40分钟。

上了这一课,我更深地感受到,课堂要充满活力,师生的创造是很重要的。而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正为师生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运用。

小鱼游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小鱼的梦》。

2. 在创编部分图谱,迁移使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练唱。

3. 在演唱歌曲中,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

活动准备

1. 教师活动前带幼儿熟悉歌曲的节奏、自制图谱“小鱼的梦”。

2. 幼儿事先画好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1.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幼儿欣赏,并用手在膝盖上轻轻敲打,作为音乐伴奏。

2. 教师用故事引出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 教师讲述故事。

(2) 教师范唱歌曲《小鱼的梦》,幼儿倾听歌词。

3. 教师引导幼儿用填图的方法记忆歌词,并且学唱歌曲。

(1) 教师出示空缺的图谱,引导幼儿发现图谱与歌曲之间的联系,即图谱所画的内容就是歌词内容。

(2) 教师一边放慢速度演唱歌曲,一边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在图谱空白出用简单的笔画填空,使图谱完整。

(3) 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4. 教师引导幼儿替换歌词进行演唱。

(1) 教师出示本活动前幼儿画好的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将新的动物形象编入歌曲当中。

(2) 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新编的歌曲。

5. 教师引导幼儿按所编的歌词内容给歌曲起名字。

小鱼游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梦是夜晚入睡时出现的现象,有时幼儿也会做梦。结合最近幼儿学习的儿歌《找梦》小朋友们时常在谈话中会说到自己的梦,引起了幼儿对梦的好奇和兴趣,如何顺应幼儿,满足他们的需要呢?于是我决定利用小鱼的梦开展教学活动。《小鱼的梦》歌曲旋律优美婉转,词曲内容丰富,富有意境,便于幼儿想象与理解,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在歌曲的学习中,我更多的考虑幼儿的发展,顺应幼儿的需求,注重幼儿的体验与感受。我以游戏《网小鱼》导入活动,然后从歌词入手,课前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通过听听、讲讲、画画等多种方式来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同时引导幼儿创编歌词,迁移用图谱的方式记忆歌词。最后又以游戏角色扮演来表现歌曲,希望通过这个游戏带给幼儿快乐的体验。在歌曲的学习中关注幼儿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运用,更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迁移与创造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歌词,迁移用图谱的方式记忆歌词。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4、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图1、美丽的池塘,小鱼轻轻在游。图2、天上星星闪闪及小鱼身上星星的倒影。图3、风娃娃轻轻地吹并唱着摇篮曲,几个活动的情符。图4、小鱼在做梦,梦中妈妈在亲小鱼)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电视机,图谱,音乐《小鱼的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网小鱼》导入。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带小朋友玩一个《网小鱼》的游戏吧!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渔网,一部分的幼儿做成群结队的小鱼。做网的幼儿双手相握,举过头顶,然后分开成渔网状,做小鱼的幼儿在池塘中自由的游来游去,等待穿越。

游戏开始,扮做渔网的幼儿边沿池塘(圆圈)走边问:“小鱼小鱼哪里游?“,扮做小鱼的幼儿边游边答:小鱼小鱼水里游。扮演渔网的幼儿边走边问:”小鱼小鱼哪里去?“扮做小鱼的幼儿答:”我想出去玩游戏。扮做渔网的幼儿边沿池塘(圆圈)走边说:”你呀别想逃出去,大大渔网捉住你。“扮做鱼儿的幼儿低头弯腰快速从渔网下部通过,扮渔网的幼儿听到“捉住”二字后,赶紧把渔网放下,捉住没来得及通过的幼儿,把鱼儿网住,放到桶里,没有捉到的鱼儿继续参加游戏。

师:小鱼们玩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幼儿围成半圆形做休息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很快投入到活动中去,让幼儿模仿小鱼游,此外为下一环节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引出了课题。

二、引出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1.师:小鱼们休息的好舒服呀,刚才还有一条小鱼游过来告诉我他做了一个美美的梦,你们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

幼:想!

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小鱼的梦》吧!

2.完整欣赏歌曲并学唱。

幼儿听完后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幼1:小鱼在水里玩。

幼2:小鱼睡觉了。

幼3:风呼呼吹。

幼4:妈妈和小鱼亲嘴巴。

师:鱼儿玩了一天,在池塘妈妈怀里睡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条珍珠被。风儿唱着摇篮曲,鱼儿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他的嘴。(边小结边播放课件资料)

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幼:小鱼的梦。

3.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师: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拍手—拍腿—拍腿、拍肩—拍腿—拍腿)

4.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利用多媒体生动展现歌曲内容,幼儿根据自己在课件中获得的经验,尝试学唱歌曲。

三、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合作完成图谱。

1.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样东西,你看到了什么?

幼1:有小鱼,池塘,好多小星星,小鱼妈妈。

幼2:还有字“太阳”。

幼3:还有小嘴巴。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图谱和刚才什么有关?

幼:和刚才的歌曲有关。

师:这幅图说的就是刚才的歌曲,我们一起指着图唱一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对应观察图谱,空白的地方慢

师:刚才我们指着图谱唱是你发现了什么?

幼:有的地方没有图。

师:没图的的地方应该画什么?

幼:池塘妈妈?星星?风儿?唔唔?

教师慢唱提醒幼儿,“池塘妈妈”,“天上星星落下来”,“梦中看见了“,一边绘画一边说歌词。(依次画出空白的地方)

3.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谱边完整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幼儿空白处画什么,要鼓励幼儿自主表达,在聆听与思考中发现问题,让幼儿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引导幼儿尝试替换角色,创编歌词。

1.师:小鱼做了那么甜美的梦,还有谁也在做梦呢?

幼:小鸟。

师:小鸟睡在哪里?

幼:大树妈妈怀里。

师幼轻轻哼唱创编歌曲:小鸟小鸟玩了一天,大树妈妈怀里睡,天上星星落下来……妈妈在亲他的嘴。

五、自由选择小动物表演歌曲。

师:还有好多小动物他们也会做梦,你愿意扮演什么小动物就请你带上头饰表演《小动物的梦》吧!

幼儿分别扮演小鱼,小鱼妈妈,池塘,风儿,或者创编的角色。在表演中结束。

?设计意图】教师将歌曲演唱转化为歌曲表演,引导幼儿一起合作,不仅让幼儿体验音韵的美,而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愉悦,此游戏表演环节不仅落实了音乐领域的目标,也融入了情感发展的要求。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小鱼游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听听、讲讲、画画中感受意境,熟悉歌词,初步学唱。

2.用迁移图谱的方法创编歌词。

3.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部分图谱;小动物的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旋律,并随音乐做动作。

(二)故事导入引出歌曲,幼儿理解歌词。

1.你觉得音乐里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讲故事。

3.老师清唱唱歌曲(2—3遍)并提问:歌曲里在说什么?

(三)出示图谱,师幼合作完成图谱。

1.出示有空缺的图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你看到了图片上有什么?你发现图谱上有什么问题?

2.教师请唱歌曲,幼儿对应观察图谱。

3.教师运用有快慢变化的`范唱,幼儿用画图的方法来把图谱中的空白部分填满。

4.看着完整的图谱,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尝试替换角色和地点的方法,创编歌词并演唱。(个别——全体)

活动反思: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设置不同层次的难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跳起来摘果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所追求的。所以在活动中,我有效运用故事、图谱等教学的形式,引导孩子通过听一听、看一看、画一画等方式无形之中帮助幼儿熟悉了旋律和歌词;并在某句留白,请幼儿思考、想象,激发幼儿大胆地创作,为歌曲添上简单的图谱。会演唱歌曲的同时,我希望孩子们更多的能融入自己的感情,将歌曲唱得更生动、好听,要求幼儿带上身体动作。在集体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幼儿都能跟随优美音乐,一边演唱一边舞动身体。整个音乐活动中,孩子们都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同时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了学习的快乐,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小鱼游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对于现在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形成了自私,不合群,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等现象,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结果。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培养幼儿一个阳光、自信的性格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选择并设计了《小鱼找朋友》这一语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发现快乐,体验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并理解故事内容。

2、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初步尝试表演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参与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头饰(小鱼、小鸡、小鸟和蝌蚪)、

环境布置

活动过程

一、利用故事图片,帮助幼儿熟悉并理解故事内容:

1、利用故事图片讲故事《小鱼找朋友》;

2、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中都有谁?先后顺序是怎样的?(3)小鱼在干什么?

二、学说对话:

1、教师利用图片练习学说对话;

2、在图片1中:小鱼找到了谁?它们说了什么?

在图片2中:小鱼找到了谁?它们说了什么?

在图片3中:小鱼找到了谁?它们说了什么?

三、初步尝试表演故事:

1、教师扮演一个角色,带领幼儿表演故事;

2、幼儿点评:谁演的好?那里演的好?

3、教师分组,请幼儿进行表演游戏;

每组人数:1只小鸡,1只小鸟,1条小鱼,

5个蝌蚪

四、结束游戏:教师适幼儿表演情况进行分组点评。

教学反思:

本次语言教育活动是中班语言教学《小鱼找朋友》的第二课时,上完本节课本人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以下反思:

1、本班幼儿大部分对故事不熟悉,在第一个活动过程中,本人没有教师示范讲故事,只让个别幼儿讲了故事,由于幼儿声音小,大部分幼儿没能回忆起本故事的大概内容。

2、活动二中,由于有图片,幼儿很快就活动二的学习内容得到了解。

3、在表演游戏中,本人布置了活动场景,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又让幼儿有目的的创编动作,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练习了故事对话,掌握了故事内容。

4、活动中幼儿分组表演,尊重了每位幼儿应该享有的权利,让幼儿都有机会参与表演游戏,让整个班级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