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身体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22-11-28 作者:dopmitopy 备课教案

通过写教案,大部分人都可以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写教案是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千万不能随便应付,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好身体教案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好身体教案优秀6篇

好身体教案篇1

主体目标:

1、了解身体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知道身体部分部位的特点。

2、了解身体保健的基本常识,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3、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保健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老师:《十万个为什么》中医学知识,头饰和红领巾。

学生:课前,想家长请教身体如何保护。

活动课时:

3课时。

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案例一 保护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1、复习上节课内容:

(1)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每部分器官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老师过渡:既然身体的每个部分,每个零件都有着这样重要的作用,我们就有必要保护好它们。这里,我们从外到内跟大家讲讲如何保护身体各部位器官。今天,先讲五官科的保护。(五官科包括:眼、耳、鼻、喉、牙齿)

2、眼睛的保护。

(1)为什么要保护眼睛?

(原因:第一眼睛带来光明。做实验:全班闭上眼睛体会盲人的生活;用红领巾蒙住一位学生的眼睛让其往讲台上走。第二:保护不好眼睛会生眼疾,给生活带来不方便。例如:沙眼、红眼病不能上课,会传染;近似眼戴眼镜,跑步跑不快,照相不好看……等等.)

(2)如何保护眼睛?

第一: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第二:老师讲述“小眼镜找朋友”的故事。(书上p4页内容)

(3)老师讲眼睛的特殊作用。(书上p5页内容)

3、讲耳朵的保护。

(1)为什么要保护耳朵?

(原因有二:听声音,说话听话;生病的危害:中耳炎影响大脑。)

(2)请学生讲该如何保护耳朵。

(3)判断以下行为的对与错。(书上p6页内容)

(4)知识拓展;在大街上,人们怎样保护耳朵?(书上p7页内容)

4、现场带学生做一遍眼保健操和护耳操。

5、布置作业:回家向爸爸、妈妈请教鼻子和牙齿的保护方法。

6、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活动案例二 保护我们的鼻子和牙齿

1、复习上节课内容:如何保护眼睛和耳朵?

老师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五官科的保护----鼻子和牙齿的保护。

2、牙齿的保护。

(1)为什么要保护牙齿?(牙齿的作用和重要性)

方法:学生和老师共同讲述。牙齿主要是咀嚼食物的器官,没有它,无法消化食物。

(2)如何保护眼睛?(坚持刷牙)

第一: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第二:老师现场做小调查:我们一天应该刷几次牙?什么是正确的刷牙方法?新牙掉了,还能再长上来吗?

第三:看录像《蓝猫刷牙讲座》

第四:选择判断以下行为的对与错。(书上p3页内容)

第五:学习《刷牙歌》及牙齿的小知识。(9月20日爱牙日)

3、讲鼻子的保护。

(1)为什么要保护鼻子?(鼻子的'作用和重要性)

(原因有二:呼吸的重要器官;生病的危害:鼻炎影响大脑。)

(2)请学生讲该如何保护鼻子。

(少抠鼻子,感冒要看彻底,冬天要戴口罩)

(3)老师讲《十万个为什么》中鼻子的医学故事。

4、布置作业:回家向爸爸、妈妈请教骨骼和内脏的保护方法。

5、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活动案例三 保护我们的骨骼和肠胃

1、复习上节课内容:如何保护鼻子和牙齿?

老师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官科的保护;这节课 ,我们再来讲讲内部器官的保护。

2、骨骼的保护。

(1)为什么要保护骨骼?(骨骼的作用和重要性)

方法:学生和老师共同讲述。骨骼是身体的支撑,像盖房子的墙与柱子;医学上讲人体有两大痛:骨痛和神经痛。骨折,使人走不了路,干不成活,生活不能自理。

(2)如何保护骨骼?

第一: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第二:老师讲: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保护好脊柱);

我们还要多喝牛奶。(补钙,多晒太阳);

注意安全,不乱闯红灯。(防止骨折)

第三:看书复习骨骼的保护。(书上p8页内容)

3、讲肠胃的保护。

(1)为什么要保护肠胃?(肠胃的作用和重要性)

(先听《种子的旅行》故事及《食物的旅行》书上p11页内容;再讲肠胃的消化作用。)

(2)请学生讲该如何保护肠胃。

(吃饭不要吃多,导致积食;冷热搭配;坚持吃早餐,预防胆结石。)

(3)做选择游戏:胃喜欢谁?(书上p9页内容)

(4)现场发头饰表演《食物的旅行》。

4、布置作业:回家把学过的身体保护知识讲给爸爸、妈妈。

5、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好身体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身体外部主要部位,知道头、手、脚的主要作用。

2.积极参加活动,能用相应的身体部位做动作。

3.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歌曲《我的身体》、课件一组、机器人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我的身体》,与幼儿一起做律动,激发孩子对身体的兴趣。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各部位,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3.引导幼儿观察的时候,教师提醒幼儿按顺序地观察,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如人体分为头、躯干、胳膊、腿。头部有耳朵、眼睛、鼻子、嘴。

4.讨论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引导幼儿讨论身体部位以及五官的作用,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它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如:腿可以帮助我们跑步。

5.创编儿歌并做动作: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部位,五官以及相应的动作编儿歌,例:“我的小手拍拍拍,我的小脚踏踏踏,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耳朵听一听”等。

6.(点击课件)展示小动物受伤图片,让幼儿说说怎么才使自己不受伤?

7.让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

小手要保持干净,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跑步时要注意脚下的小石子等不被绊倒;玩耍时要注意安全,不磕着碰着等等。

活动延伸:

请幼儿玩机器人玩具,让机器人做出各种动作,进一步巩固认识身体各部位名称。

好身体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性质,感知听辨乐曲两段式结构,随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八分节奏;

2.能小组协商设计绘制节奏谱,会看节奏谱分组合作演奏;

3.在与同伴产生意见分歧时能少数服从多数,安静专注地倾听与演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能够表述自己快乐的事情

2.物质准备:纸、笔(每组各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闯关”游戏情境导入。

师:“节奏王国正在举行快乐的身体演奏会,这是一个很高级别的演奏会,可不是随便就能参加的,参加的人需要闯关,学会如何演奏,你们想要试试吗?

二、游戏“闯关”。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音乐和8分节奏。

1.第一关:猜职业

师:“演奏会上会邀请很多客人,请你做观众看一看,猜猜会有哪些职业的客人来参加演奏会呢?”

(动作:炒菜)师:“哐当哐当哐当......”

2.第二关:学一学

提问:“厨师演奏的是一件什么事情?”“炒菜”“他是用他身体的哪些部位来演奏的?”“手做了炒菜的动作!”(强调动作)“还用了什么部位?”(强调声音)

3.第三关:演奏顺序弄清楚

师:“既然是级别很高的演奏会,在演奏的时候还要注意一定的顺序,刚刚演奏的顺序是什么?”

小结:火车厨师,火车工人,火车理发师。

三、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

1.第四关:演奏自己快乐的事情。

师:刚刚的几关都没有难倒你们,最后一关可是最难的,如果我们参加演奏会,你会演奏什么快乐的事情?

2.闯关要求

(1)3人一组,每人记录一件快乐的事情画在1张纸上,一共3件快乐的事情。

(2)画好以后请你们找到自己组的展示板,在小红旗后面的横线上把你们的纸排整齐,谁第一个,谁第二个,谁第三个。

3.幼儿分组设计演奏方案、排练演奏。

4.各组介绍自己的演奏方案,集体解决问题,随乐完整演奏。

四、结束环节:一起参加演奏会。

好身体教案篇4

主题的产生与说明: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各方面都有所关注了,如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幼儿的谈话中,有意无意说到了自己的身高,自己与别人的性别等,而且对这些非常感兴趣。因此,就有了主题活动“我们的身体”。

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能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另外,我们结合冬季的天气特点把主题活动从身体扩展到运动,于是我们又有了“运动身体”这个主题。运动,是生命与火力的外显特征。运动所表现出的力量、姿态、灵敏------使健与美得以和谐统一。幼儿对人体运动、动物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些孩子对后者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运动,又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从小爱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收益终身。孩子天生好动,我们的`身体是怎么动的?蚂蚁、蚱蜢、小鹿、小鸟又是怎样动的?在探索和常识中,孩子门可以获得丰富的身体经验和运动经验。他们发现人和动物都会运动,运动可以促进健康;身体运动和控制身体是多么有趣,它为发展感知觉、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此同时,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也逐渐建立起来,他们能从运动中获得满足感、愉快感和成功感。

主题活动的目标:

1、认识身体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征,体验他们的作用。

2、运用测量及比较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

3、了解身体各个部位都会活动,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4、知道我是人群中的一个,体验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

5、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根据同伴的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

6、引导幼儿能连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能认真地倾听他人谈话,不插嘴。

7、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大胆表现运动中的人和动物的身体。

环境创设

1、在墙面布置一幅有关幼儿运动着的动作的图片。

2、班级放置人体模型,供幼儿探索。

3、和幼儿共同设置班级运动会的项目表、报名表。幼儿自由报名参加班级运动会。

4、有意识地在室内放置一些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的物体。

家园共育

1、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人体的资料。

2、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能利用假日带孩子晨练、远足等。

3、和家长一起共同为班中的肥胖儿陆思越、包怡婷制定合理的食谱,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观看一些体育比赛。

5、多与孩子开展一些创造性的肢体表演活动。

6、能与孩子一起开展一些手指、手影游戏,激发孩子对手影的兴趣。

7、能与孩子开展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班级运动会,争取在运动会中友好的表现。

主题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指南》,教师逐渐懂得了在实施课程计划时,应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支持幼儿的发展。本次主题活动--“身体”,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另外,我们结合冬季的天气特点把主题活动从身体扩展到运动,于是我们又有了“迎新年娃娃运动会”这个活动。通过运动,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发育、增强了体质,同时又促进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往、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从小爱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收益终身。与此同时,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也逐渐建立起来,他们能从运动中获得满足感、愉快感和成功感。

好身体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活动准备:

提供若干组成对的安全行为与危险动作的图片如:“用树枝打闹”、“投掷小石头”、“挥动小刀”等。提供若干个安全品或危险物的实物与卡片,如:空药瓶、易碎物(卡片)、尖锐物(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分组感知讨论,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1)出示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图片

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玩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玩好吗?也许会发生什么事?

(会摔跤、会打痛、会从玩具架上掉下来等等)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玩,小朋友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幼儿大胆交流)

(2)帮助幼儿整理生活经验,了解避免危险的方法: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玩危险物(如鞭炮、玻璃);正确使用玩具、工具(如剪刀);不追逐打闹等。

2、寻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

①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

活动时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午睡室、卫生间都有许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装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两两结伴去寻找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后,为不安全的地方贴上红色警告标记,提醒孩子注意。

活动结束:

幼儿集体或分组操作实践,利用日常生活或创设特定情景,让幼儿学习保护自己身体安全的行为。

(1)小心关门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为什么会哇哇大哭?”“应该如何地小心关门或开门?”并请个别幼儿示范

(2)安全使用剪??

强化巩固日常生活中自我安全保护行为,为奠定良好的习惯打基础。

活动评价:

幼儿能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能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好身体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身体能活动的一些部位,对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活动重点:

通过自身探索,感知身体多个地方能动。

活动难点:

认识关节这一新名词。

活动准备:

纸偶娃娃,人物动、静活动图片,如跳舞、织毛衣、踢足球等,记号笔等。

设计理念:

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中班孩子的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显然要比小班孩子大而多,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兴趣,以及对自己生命的信心,也开始萌芽。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我们的身体》,通过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充分运用幼儿已有的经验,让幼儿探索身体会动的秘密,原来是关节在动,从而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接受"关节"这一概念。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木头人"——孩子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动的,老师正好作小结。

老师(小结):人不动是很难受的,因为我们都是有生命的。

二、跟着音乐动一动——让灵动的身体与前一个活动"木头人"形成鲜明的比较。

三、说说:人有哪些活动——了解人的许多活动,感受生命的丰富。

老师:跳舞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她在干什么?织毛衣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踢足球也是一种活动。你们知道,人还有哪些活动呢?

四、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人们怎么会有那么多活动呢?是因为人的身体的许多部位能动。

1、边动边记录:你的身体有哪些地方会动的?

——记录在纸宝宝上。

2、讲讲哪些地方能动,讨论:

这个地方能动使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如果不会动会怎么样?

这里会生什么病?

——通过"能动"和"不能动"的比较(在感受不会动时,可以请 孩子尝试不动某部位,做一件事,可以有这样的指导语"瞧,不动不行吧"、"动了才方便呢"等等),感受活动部位,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介绍骨折、脱臼。

——与生活保健相融合,如果能与本班孩子的健康情况相结合则更好。

五、我们身体会动的地方还很多,我们以后慢慢去发现——这个活动还没有完,因为事实上,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发现 还没有停止,可以在教室挂本本子,供孩子进行专题记录。

活动延伸:

我们身上除了这些能看得见的地方可以动,在看不见的身体里面也有会动的地方。下课后请你们去找一找,把你的发现和你的朋友分享一下!

反思:

今天幼儿表现不是很好,散文中提到耳朵的用处,大多他们都没听清楚。分析原因:可能是受到散文的局限性,因此幼儿的想象能力没有发挥出来,也许是我对孩子们的要求太高了。建议与措施:今天的活动,使我体会到,孩子们是十分喜欢一些实物的东西,非常喜欢把眼镜带在自己的耳朵上玩,但这些实物太少了,不能使所有的幼儿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多准备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