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好新学期的准备,教师肯定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教案在起草的时候,你们务必要注意联系实际,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青蛙写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青蛙写教案篇1
—、听音乐进教室,(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活跃课堂气氛。(出示课件)
二、新课教学:
猜谜语导入:
(师):碧绿的衣裳披身上,
大大的眼睛头顶长,
宽宽的嘴巴大又大,
捉虫的本领真高强。
(生):青蛙(课件)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猜出了谜语。现在,我们一起来模仿青蛙蹦跳的动作。
运用课件,点出课题
(1)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大屏幕,教师一边富有表情地讲解:
师:一群可爱的小青蛙,一蹦一跳的,它们帮助农民伯伯捉完稻田中的害虫后,正准备回家呢!这会儿,它们正在找自己的家呢!今天,我们要做的音乐游戏就是《小青蛙找家》。出示课题。
(2)听录音范唱。
(3)聆听范唱,启发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
(4)学生跟琴哼唱旋律。
(5)学生跟琴填唱歌词。
(6)学生跟音乐边唱边跳。
三、布置场景,提高学生的兴趣
师:孩子们,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音乐。(教师布置场景)。
师:好了,孩子们,请睁开你们的眼睛,看一看,漂亮吗?请谈谈你们的感受。
生:漂亮、很美、很新鲜———————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小青蛙找家〉〉的音乐游戏。
四、游戏规则:
1、师;孩子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小青蛙找家呀?
生:愿意。
师:先请你们戴上头饰,其中3位扮“青蛙妈妈”站在“荷叶”的中间一片上,随音乐自由做动作,在等它们的小青蛙,另外几个小朋友扮“小青蛙”站在树旁等。音乐起,就模仿青蛙蹦跳的动作,有节奏的跳,经过前面的小草丛去找自己的家,等到音乐结束的最后一拍,“小青蛙”必须跳到“荷叶”上,算找到了家。记住每一片“荷叶”上只能站一只“小青蛙”,然后“小青蛙”们在“家”中随音乐跳一段,如果谁在音乐结束的前一拍进了家,或晚一拍进了家的,老师就请他表演节目。
鼓励学生参加游戏。
游戏开始进行,部分学生参加,部分学生跟音乐拍手唱。
五、结束部分:
渗透环保教育
小青蛙是益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可是由于人们的乱捕乱杀,使青蛙的数量愈来愈少,我们作为一位绿色的小卫士,一个文明的小公民,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行动起来: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小朋友们还要乐于助人,团结友爱。
四、课堂小结。
五、学生听音乐走出教室。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掌握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根据音乐的节奏做蹦跳的动作,从中我受到了启发:音乐游戏课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创造快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状态下学习音乐,同时也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青蛙写教案篇2
游戏辅导意向:
引导幼儿愿意和大家一起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的规则
游戏准备:
学习游戏儿歌,塑料圈若干(数量少于幼儿人数),小青蛙头饰若干
游戏规则:
一个塑料圈就是一个小青蛙的家,幼儿作小青蛙,及时的跳入自己的家。
游戏开始时,小青蛙边念儿歌边在“家”的周围自由跳动,
儿歌结束时,快速的跳入任意一个“家”中
(圈的数量少于幼儿人数)
行为观察:
1、游戏过程中,幼儿是否感兴趣、关注游戏的进程?情绪状态如何?
2、是否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在“家”的周围快乐、自如的模仿小青蛙的动作?
3、是否遵守游戏规则,在儿歌结束时迅速的跳入圈中,动作不提前也不滞后?
4、没有找到“家”的小青蛙情绪状态如何?
5、当“家”的数量越来越少时,采取的方法怎样?情绪怎样?
澄清讨论:
1、你喜欢玩这个游戏吗?为什么?
2、应该在什么时候跳入圈中,为什么要定这个规则?
3、想一个好办法,怎样可以快速的找到家?
4、当“家”的数量越来越少时,你是怎么办的呢?
评价要点:
1、能够积极的进入角色,愉快的进行游戏。
2、愿意自觉的遵守游戏的规则,在游戏儿歌结束时适时的跳入圈中。
3、找到家时感受到成功的兴奋,没找到时能自觉的`遵守游戏规则退出游戏。
教学反思: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情绪欢快,活泼,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歌曲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我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来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每位小朋友都积极参与、融入教学活动。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声音都惟妙惟肖,孩子们的表演都棒极了。因为只有当孩子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才能唤起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幼儿在学歌过程中边动边唱,以动作助记忆,这样使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节奏感及创新能力也得以培养和锻炼。
青蛙写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演唱并表演《小青蛙找家》;
2、歌词创编,《小青蛙找家》-小学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随音乐创编歌词。
教学重难点:演唱歌曲时能够较好的表现出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琴、场景布置、蓓蕾评价牌、动物卡片
课时数: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来,闭上眼睛。 (多媒体演示动物王国的场景)
2、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对,这儿就是快乐的“动物王国”,小动物们生活在这里,可幸福了。你们听,谁来了?
(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说出动物的名字,并模仿动作)
3、(多媒体演示青蛙)
师:咦,小青蛙怎么这么着急的跑出来了?原来他有一件高兴的事情想早点告诉小朋友。你们听!
(多媒体演示《小青蛙与暴风雨作斗争》)
师:小青蛙们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本领,终于战胜了暴风雨,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4、师:可是,在与暴风雨作斗争时,有几只小青蛙迷路了,还没回到家。这可怎么办哪?
师:大家都很关心小青蛙。别着急,老师帮小青蛙编了一首歌,只要大家都会唱了,小青蛙们听到了,就能找到家了。
(多媒体演示歌曲动画)
二、学习歌曲
1、师:你们看到了谁?(……)
那么这几只小青蛙在做什么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完整的歌词)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小青蛙找家》吧!(出示课题)
2、师:让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说,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小学音乐教案》。
(师生共同随音乐朗读一遍歌词)
师:真好,下面我们来个比赛。
(分组说“跳跳、呱呱”)
3、师:我们和小青蛙一起轻轻地唱一唱吧。(师生共同轻声唱歌)
教师指导演唱两处歌词的感情,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情感来表现,表现好的发给头饰。
4、师: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让我们拍着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
5、师:唱得真好,现在你们都是小青蛙了,咱们一起来表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6、师:真好听!刚才老师发现有几只小青蛙已经做好准备了。来!戴头饰的小青蛙待会儿和老师一起表演,好吗?
三、编创歌曲。
1、师:听到小青蛙美妙的歌声,小动物们都来了。
(多媒体演示)
师:他们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你们能帮他们编一首这样的歌吗?
师:有一只小鸟已经飞到了老师的身边,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鸟找家》。听!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
师: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请你们轻轻地把他们请出来吧。
(请组长举起头饰,教师介绍哪里是动物的家)
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轻轻地送小动物回家吧。
(听音乐让学生轻轻地坐到动物小组)
2、师:你们真棒!现在就你们为小动物们编歌吧。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们最团结、最聪明,编出的歌曲最好听。
(学生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3、师: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编好了吗?
(请各小组以各种形式表演、汇报)
师:你们觉得他们演的怎样,轻轻商量一下,要不要为他们举起我们的蓓蕾呢?
四、小结
1、 师:今天,我们不仅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帮助动物王国的许多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带着小动物们一起,回到咱们的班级,咱们在学校的家吧。
(学生随着音乐,唱着自编的歌,带着小动物们离开教室
(本课曾开市级公开课,除了教材自带的课件,另自己又做了一个补充课件。)
青蛙写教案篇4
教学目标:
l、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2、启发学生模仿节奏创编歌谣和歌词进行表演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进行游戏和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
1,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行歌词编创活动。
一、学生听着《小青蛙》进入教室
二,导言:同学们,昨天有一只小蜻蜓给我带来了一封信,我打开一看呀,原来是一个谜语,可是老师猜了好半天,就是猜不出来,你们能帮我猜??
下吗?(多媒体出示谜语) 妈妈有腿没有尾,
儿子有尾没有腿,
儿子长成妈妈样,
断掉尾巴长出腿。 (打一动物)
回答后,总结:妈妈有腿没有尾”那是青蛙,而有尾没有腿的儿子又是谁吗?(小蝌蚪)。对,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在水中游来游去,挺逗人喜爱的.他们和青蛙妈妈住在一个美丽的池塘边,慢慢的,小蝌蚪长成了青蛙。有一天,小青蛙在池塘里玩捉迷藏,慢慢的,天黑了,他迷了路,急的哭了起来,这时,乌龟爷爷游了过来,告诉小青蛙说:只要沿着池塘里的荷叶就可以找到家了……(课件展示flash)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帮小青蛙找家,好吗?
2 向学生出示节奏,学生先练习走走和跑跑,再边拍边读“呱”。
跳 跳 瓜 瓜 跳跳 跳 呱呱 呱 (引导:把小青蛙想找到家的急切心情唱出来)
3 创编动作
有谁可以把小青蛙蹦来蹦去找妈妈的动作模仿出来?最好的奖励青蛙头饰
三、学唱歌曲
1 小青蛙们找到了自己的家,高兴的唱了起来,听!它们在唱什么呢?(录音机范唱)(开光盘课件,小青蛙找家)
2 展示歌词,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3 学唱歌曲。
4 全体学生演唱
5 歌曲处理。启发学生说说演唱时你想到了什么?编创动作,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意境.逐句唱
带入感情,完整演唱: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让我们拍着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电子琴伴奏)
唱得真好,现在你们都是小青蛙了,咱们一起来表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带入小青蛙的动作,跟着课件再唱)
四、 音乐游戏《小青蛙找家》。
真好听!刚才老师发现有几只小青蛙已经做好准备了。来!戴头饰的小青蛙待会儿请你们一起出来表演,好吗? (表演)
他们做的太棒了,让我们大家也忍不住想随着他们一起来找家了.小青蛙们,你们愿意带着我们一起来找家吗?(律动)
五, 编创歌曲
小青蛙们,找到了家,你们开心吗?森林里其他的小动物听到你们美妙的歌声,也来了。他们说,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想请你们帮忙编一首这样的歌,可以吗?
瞧! 有一只小鸟已经飞到了老师的身边,(出示小鸟的图片)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莺找家》。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
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请你们轻轻地把他们请出来吧。
(请组长举起小动物头像)
师:你身边的小动物可爱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同学们最团结、最聪明,给它们编出的歌曲最好听。]
(学生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师:时间到了,同学们都编好了吗?
(请各小组以各种形式表演、汇报)
师:你们觉得他们演的怎样,请把你认为演的最好的小组悄悄记在心里,等到下课以后,再把你手中的小花送给他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小花最多.
六, 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帮助森林里其他的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这些小动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他们,让它们在大自然的家中快乐地生活。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带着小动物们一起来参观我们美丽的校园吧!(在小青蛙找家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的离开教室)
青蛙写教案篇5
【教材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标试验教科书第一册
【课题】:《小青蛙找家》
【课型】:学唱课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小青蛙找家》,体会小青蛙着急、快乐的不同情绪。2.学会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做个环保的好少年。
【教学重、难点】:1、能用不同力度的声音、不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表现出小青蛙找家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情,表达歌曲意境。2、能积极的与人配合,参与表演。
【教具准备】:钢琴、磁带、背景图、小青蛙头饰、其它小动物图片
【教学内容】:1.有节奏的学小动物的叫声2.欣赏有污染的池塘图片,学会爱护环境3.演唱、表演《小青蛙找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听《小蜻蜓》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3.复习《小蜻蜓》
二.节奏训练
1.模仿小动物有节奏的叫声(小猫、小狗、小鸭、小青蛙)
2.按节奏xx|xxx||来念
3.每组学一种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走路
三.导入新课
教师讲故事:今天,在森林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小动物们都来参加了。它们玩的很高兴,音乐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高兴的往家走,可是,在静静的夜里却传来了一阵阵哭声,小动物都在找这声音来自哪里?原来,是小青蛙在哭,它只对小动物们说“我回不去家了!”
师问:小朋友们想想:小青蛙为什么回不去家了?
1.看图片回答(小青蛙生活子阿水塘里,可是水塘里的水都被人们的脏水、废物给侵占了,所以小青蛙回不去家了。)
2.动手帮帮忙(让小朋友们到前面来帮助治理水塘的脏物)
3.漂亮的水塘挂图(小朋友们打扫的又快又干净,小青蛙很高兴找回了家,大家学一学小青蛙愉快的叫声)(呱)四.学唱歌曲1.游戏中互相配合:老师把它编做一首歌曲,但是需要小朋友们用青蛙的叫声来配合老师a.我用手一指你们,你们就说一声“呱”b.我说几个“跳”字,你们就叫几声“呱”试一试:(师)跳——跳跳——跳跳跳(生)呱——呱呱——呱呱呱
2.老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完成歌曲
3.反过来听老师唱青蛙的叫声,学生唱主要
4.听音乐,体会完整的《小青蛙找家》
5.跟琴唱
6.纠正
7.分两组配合着唱
8.随磁带完整的唱
五.创编、表演
1.贴图片(水塘又美丽了,小鱼、小鸭、小蜻蜓、小蝌蚪又来聚会了,请小朋友上来把小动物贴在适当的位置。)
2.表演:戴上青蛙头饰,表演小青蛙找回家高兴的样子
六.小节
师:我们以后怎样做小动物们会更加高兴呀?
生:保护环境师:同学们要养成从小爱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好习惯,学会美化环境,你们听,小青蛙在邀请我们一起到他家里做客呢。
青蛙写教案篇6
该故事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话,讲述的是青蛙一家有五口人,他们长得都很像,但各有各的特点。通过这个绘本的阅读和理解,能让孩子们较好地辨识小青蛙一家五口人的不同特征;青蛙一家人出门购买的不同种类的东西;以及每个家族成员购买东西的数量的不相同;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能力以及做事情有条理,并愿意帮助别人的品质。
融入的数学元素
从认知角度,一是可以让孩子们了解青蛙一家每个成员的不同特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比较的方法;二是让孩子们将青蛙一家每个成员购买的物品和数量互相匹配对应,在帮助青蛙一家请客为朋友准备食物的情景中融入5以内的数数,数量匹配以及数的形成的学习。
活动的设计
年龄段:中班上学期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感知、理解5以内数的形成。
2.喜欢听故事,在帮助小鸭子和小青蛙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增强对家人的区分辨别能力;了解和分析幼儿对数形成的认知水平。
环境准备:ppt、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操作底板、青蛙一家各个人物的头像、每个人物购买的食物、1-5数字)
活动过程
一、看看全家福——辨认青蛙一家人
1.今天我带来了一张照片,他们是青蛙的一家。
重点提问:照片上有几只青蛙?他们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辨认5个不同的角色。
青蛙爷爷,头戴小帽、手拿烟斗、胡子翘翘;
青蛙奶奶,皱纹多多、头发白白、拄着拐杖;
青蛙爸爸,戴着领结、架付眼睛、爱看书报;
青蛙妈妈,头戴花巾、喜欢打扮、最爱漂亮;
青蛙宝宝,穿个围兜、梳起小辫、戴上小花。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一家》的故事吧!
二、听听故事——解决故事中小鸭的疑问
(一)了解青蛙一家购买东西的顺序和物品
1,讲述故事:啊呀,青蛙一家有这么多人来买东西,小鸭子忙得记不清了。
重点提问: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想想,青蛙一家人是谁先来买,谁后来买?
2.青蛙一家在小鸭店里买了很多东西,小鸭实在记不住了。
重点提问:他们都买了些什么?买了多少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吧。(教师再欢播放ppt)
3.你们记住了吗?青蛙一家在小鸭店里买了些什么?买了多少?请你们排一排。要边排边告诉小鸭。(鼓励幼儿边排边表达)
(二)解决青蛙一家请客的问题(学习5以内数的形成)
1.小鸭觉得很奇怪,问:“你们一家买这么多东西,吃得完吗?”青蛙宝宝说:“今天我们家请客,买的东西是请客人吃的。”
——爷爷请来1只小鸡,请它吃1条毛毛虫,毛毛虫是小鸡最喜欢吃的;奶奶请来2只熊,请它们吃什么呢?
重点提问:为什么请它们吃蜂蜜?吃多少?够吃吗?不够怎么办?幼儿介绍方法。
(追问:再买几罐?)
小结
1罐蜂蜜再买l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再买就是“添上”。追问,什么叫“添上”?原来
1罐蜂蜜添上1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1添上1就是2。
2.看看你们的计算板上:原来有几罐蜂蜜?够吗?要添上几罐?
——三只乌龟是爸爸请来的客人,请它们吃什么呢?
重点提问:青蛙爸爸买了几只虾?客人有几位?够吃吗?不够怎么办?
小结
2只虾再买1只虾就是3只虾,再买就是“添上”。追问,什么叫“添上”?原来2只虾添上1只虾就是3只虾,2添上1就是3。
3.看看你们的计算板上:原来有几只虾?够吗?要添上几只?
——妈妈和青蛙宝宝也请来了客人,它们请来了谁(同时出示)?妈妈请来几位客
人?青蛙宝宝请来几位客人?请他们吃什么?
重点提问:妈妈和小青蛙买的食物够不够?请你们来帮忙!
——操作后,幼儿介绍解决方法。(你是怎么帮忙的?)引导幼儿说:3添上1就是4,4添上1就是5。
三、操作讲述——知晓故事结尾
原来,青蛙一家不仅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也是好客的一家。
小结
你们看,在你们的帮助之下他们吃得多开心啊!小鸭子和青蛙都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帮助它们解决了问题。
附故事内容
青蛙一家有五口,他们非常快乐地住在一起。
一天早上,青蛙爷爷出门去散步,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一条毛毛虫,送给小鸡。
青蛙奶奶要到花园里去,看看她前几天种的小花开了没有,她在小鸭店里买了两桶花蜜,送给勤劳的小蜜蜂。
青蛙爸爸出门去上班,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三只小虾,送给他的乌龟兄弟。
青蛙妈妈要到河边去看她的小蝌蚪宝宝,她在小鸭店里买了四根水草,去喂她的小宝宝。
小青蛙要上幼儿园去,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五只小飞虫,送给他的好朋友。
小鸭子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小青蛙说:“小青蛙,今天一早你已经买了好多西了,一条毛毛虫、两桶花蜜、三只虾、四根水草、五只小飞虫。”小青蛙摸了摸脑袋说:“没有啊,我什么时候买过这么多东西呀?”小鸭子说:“那我就搞糊涂了。”
小朋友,你们来告诉小鸭子这到底是怎幺一回事,好吗?
青蛙写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 了解小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小青蛙是怎样长大的。
2、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青蛙成长过程的图片。
3、小青蛙的头饰4、青蛙捉虫的影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教师: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有尾。
幼儿猜测。
二、欣赏图片和幻灯片拿出小青蛙成长过程的图片,让小朋友观看。
1、教师:你们看看青蛙小时候跟它妈妈长得一样吗?它们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呢?幼儿回答。
2、教师:打乱图片顺序,让幼儿根据它的生长顺序给图片贴上相应的数字或是给所有的图片排列顺序,做得好的幼儿奖励大苹果贴纸。幼儿回答。
3、教师:播放幻灯片,让幼儿再次记忆小青蛙的成长过程。
三、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
1、告诉幼儿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简单讲解青蛙捕虫的知识,在播放影片加深幼儿记忆。
3、讨论:说说自己怎样保护青蛙。
四、结束活动。
1、 游戏活动《我是小青蛙》。
老师戴头饰扮青蛙妈妈,带着小朋友们在乐曲伴奏下,蹦跳出教室做“小青蛙捉虫子”的游戏。
青蛙写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归纳总结学习6以内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
2、在操作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稻田背景图一张,小青蛙胸饰若干,虫子一条,剪刀一把,记录纸一张,记号笔一支,练习卡片若干学具:虫子人手五份,记录纸人手一份,剪刀、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
师说:青蛙宝宝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稻田捉害虫,好吗?来,出发啦!(音乐响起,幼儿跟老师学做小青蛙跳的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进场后转一圈坐在中间位置上。
2、无意间发现虫子。
师说:(出示稻田图)呀,这块稻田真漂亮,黄灿灿的稻子长得多好呀!
师说:咦!这边的稻子怎么这样乱?(有虫子)师说: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了?(出示隐藏在稻田里的害虫)原来是虫子在捣乱。
3、认识虫子。
师说:这条虫子长得怎么样?(长长的﹑有一个一个圆圈﹑一节一节的……)师说: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条虫子一节一节的,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我们就叫它"六节虫"。(教师写"6"在记录纸上)师说:"六节虫"很厉害,它能在短时间内毁坏我们的稻田,吃掉我们的粮食,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它们呢?
幼儿讨论回答。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怎样消灭"六节虫"?
4、学习捕虫本领。
师说:(师拿出灭虫武器——剪刀)这是消灭"六节虫"的武器,看我的。(师用剪刀将虫子一剪为二)师说:我的刀剪在虫子的第几节?把虫子分成了几段?(两段)左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右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
(老师边讲边写完整分合式)师说:这是我捉到的第一条"六节虫",现在我把它分成的两段数字记录下来了,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我已经捉了一条虫子。
师说:刚才"六节虫"被我的刀剪在第一节分成两段死掉了,还可以剪在虫子哪里,虫子也会变成两段死掉呢?
幼儿讨论回答。
师小结:看来只要把"六节虫"剪成两段它就会死掉。宝宝们要把每次捉的虫子怎么剪的记录下来,我们比一比谁捉的方法最多。
5、尝试捉"六节虫"师说:在后面的稻田里还有许多的"六节虫",能干的宝宝们跟着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幼儿回到自己座位上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师说:宝宝们,回家啦!(组织幼儿回中间座位)6、交流捉虫经验师说:宝宝们,你们都捉到虫子了吗?谁来告诉我,你是怎样消灭虫子的?
师问:
(1)你剪在第几节?
(2)分成了几和几?
(3)6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讲述师演示并写出"6"的分解式,重复的去掉。找出记录方法——有序排列。
师小结: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师说: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些分合式,好吗?
7、游戏:找朋友师说: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害虫消灭了,不过青蛙妈妈还要看看你们今天的本领学得怎么样?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宝宝们,看看你的小青蛙背后有什么?(数字)如果我拿出数字2,数字2的青蛙宝宝就去找和它合起来是6的数,我说:"2的朋友在哪里?"你找到后说:"我的朋友在这里。"并和找到的朋友抱在一起。
8、结束师说:宝宝们今天学到了新本领真能干,现在我们跳回去,休息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