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23-01-06 作者:Surplus 备课教案

每一篇教案都应该融入老师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作为教师上课前的重要准备,教案的写作一定要重视起来,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冀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冀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最新6篇

冀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影片的方法。

2.学习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声音的方法。

3.学会筛选、甄别声音及影片,学会通过声音、影片来烘托主题,表现主旨。

4.在插入声音及影片的过程中学会欣赏,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品质。

5.能根据主题选取合适的影片和声音文件对演示文稿进行修饰、烘托。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插入影片和声音。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插入“影片和声音”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插入图片的基础上展开的,其教学难度并不大,插入的方法及插入文件的查找均与插入图片类似,因此它丰富了插入的媒体素材,是对幻灯片主题表现形式的深入,是学生知识认知的延伸。

2.教学方法指导

(1)课前通过谈话、观看范例进行导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

(2)插入影片对象时,先要知道影片片段的文件名及其所在的位置。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影片文件,让学生预览一下影片的内容,使学生清楚幻灯片中要插入的影片在哪里。插入影片后,让学生双击影片,在幻灯片中预览影片效果。

(3)在学生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后,在幻灯片中插入动画、声音的操作就比较简单了,利用知识迁移进行教学即可。因此,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相关的素材文件,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练习,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4)对于“影片对象”、“声音对象”的编辑,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不要做过高的操作要求。

(5)教学任务完成后,可以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自评等形式,完善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参考资料]

对媒体播放的改进

使用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xx在全屏演示文稿中查看和播放影片。右击影片,弹出快捷菜单,单击“编辑影片对象”,然后选中“缩放至全屏”复选框。当安装了microsoftwindowsmediaplayer版本8或更高版本时,powerpoint20xx中对媒体播放的改进可支持其他媒体格式,包括asx、wmx、m3u、wvx、wax和wma。如果未显示所需的媒体编解码器,powerpoint20xx将通过使用windowsmediaplayer技术尝试下载它。

向幻灯片中添加的影片类型

“影片”是桌面视频文件,其格式包括avi、quicktime、和mpeg,文件扩展名包括.avi、.mov、.qt、.mpg、和.mpeg。

调整影片大小

可以将影片的大小调整到幻灯片的最大尺寸(尽管这可能不是放映影片的最佳尺寸)。

1.调整大小至全屏

右击影片,弹出快捷菜单,单击“编辑影片对象”。弹出“影片选项”对话框,在“显示选项”下面选中“缩放至全屏”复选框。

2.通过拖动调整大小

将鼠标指针定位在一个调整句柄上。若要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多个方向上的尺寸,请拖动鼠标离开或靠近中心位置。对于其他控制,请执行下列任何操作:

若要使影片的中心保持在同一位置,请在拖动鼠标时按住ctrl键。

若要使影片调整大小后不与网格对齐,请在拖动鼠标时按住alt键。

释放鼠标,然后释放ctrl或alt。

注释:默认情况下,拖动影片时microsoftpowerpoint保持影片的比例(锁定纵横比)不变。

调整到所选的高度和宽度

执行“格式→图片”命令,单击“尺寸”选项卡。

若要保持影片的长宽比例,请选中“锁定纵横比”复选框。

请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①在“尺寸和旋转”项中,在“高度”和“宽度”方框中键入数字或使用箭头输入数字。

②在“缩放比例”项中,键入数字或使用箭头输入所需的相对于影片原尺寸的百分比数字。

为演示文稿重置最佳缩放比

执行“格式→图片”命令,再单击“尺寸”选项卡。

选中“幻灯放映最佳比例”复选框,再单击“重新设置”按钮。

注意:选中“幻灯放映最佳比例”复选框可避免播放影片时的跳动;如果将影片作为microsoftwindows媒体播放机中播放的对象插入,“幻灯片放映最佳比例”选项可能无法使用。

循环播放声音或影片

当循环播放声音或影片时,该文件将持续播放直到换到下一张幻灯片。

在幻灯片上,右击声音图标或影片,弹出快捷菜单,单击“编辑声音对象”或“编辑影片对象”,选中“循环播放,直到停止”复选框。

[参考教案]

[课题]第26课让演示文稿“有声有色”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影片的方法。

(2)学习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声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筛选、甄别声音及影片,学会通过声音、影片来烘托主题,表现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插入声音及影片的过程中学会欣赏,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品质。

4.创新与行为

能根据主题选取合适的影片和声音文件对演示文稿进行修饰、烘托。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幻灯片中插入影片文件与声音文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新的知识点不多,建议教师着重在知识技能的迁移上设计教学,多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本课可以视作是前几节课的延伸与巩固。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始终以任务为主线,注意前后知识点学习的对比,加强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结合。

[教学准备]

与学生成长有关的影片、动画、声音。

[教学过程]

1.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欣赏影片

今天老师在电脑里放了好多好看的电影,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出示影片的文件位置“d:小问号”。

幻灯片是一种媒体集成软件,我们已经学会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呢?

板书课题:第26课插入影片和声音。

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一:为“我的爱好”演示文稿插入一张“我喜欢的一段影片”的幻灯片

(1)打开“我的爱好”演示文稿。

(2)插入一张空白幻灯片,输入“我喜欢的一段影片”标题。

(3)用插入图片的方法为幻灯片插入“桃花扇”影片文件,并调整播放窗口的大小。

合作探究:

①)小组看书讨论。

②尝试操作。

③交流反馈。

(4)播放演示文稿,全班汇报交流。

(5)巩固深化。

在“我们的运动会”演示文稿中插入“运动会”影片文件。

任务二:为“我的爱好”演示文稿中“我的兴趣爱好”幻灯片插入“长大以后”声音文件

(1)出示任务及“长大以后”声音文件的位置。

(2)学生尝试操作。

(3)交流总结。

(4)巩固深化

在“我们的运动会”演示文稿中插入“运动员进行曲”声音文件。

(5)评价欣赏。

3.拓展练习,内化认知

欣赏资源库中的影片及声音文件,为“我们的运动会”演示文稿添加合适的影片及声音幻灯片,使演示文稿更加丰富多彩,突出主题。

4.评价交流,完善认知

选择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交流点评,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

5.小结任务,结束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和声音的方法,在演示文稿中插入什么样的影片及声音,要根据演示文稿的主题来确定,希望同学们能抓住这一点合理地完善我们的演示文稿。

冀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2

一、说教材

?彩色世界》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13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彩色世界的内涵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画图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操作,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难点:前景、背景的置换

彩色世界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迁移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学法指导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冀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自选图形的画法以及精确控制图形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根据比例知识来画图的方法,培养其设计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房间。

教学难点:

选用适当的比例,将家具的平面图绘制出来。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几张新楼盘的房间设计图。

教材分析:

房间的布置看似简单,其实涉及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数学、科学等。由于平时学生一般不会注意房间的大小和家具物品的尺寸,因此这些常识反而成了这节课的一个难点。上课前,可让学生先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或者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家具市场去看一看,这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有帮助的,同时也便于上课。

比例尺的应用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平时数学课中很少有机会像本课一样实际运用到比例尺的知识,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先计算出比例尺,再动手画图。

制作完成后,要让学生充分展示其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充分的激励和肯定。

教学建议:

1.激趣引入。

由情境引出,让学生来做一回小设计师。

2.准备工作。

教师提问:设计之前应该了解些什么呢?让学生说说包括房间、家具尺寸等的大小。

介绍比例尺,并计算出按设定的比例尺,相应的图上尺寸是多少。

展示几组不同风格的设计。

3.设计。

根据比例尺,学生分头设计。对自选图形的设置,可让学生自学书本的相关介绍。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4.展示评价。

教师选取有特点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讨论其优点,也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冀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4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状况

2、培养学生对电脑技巧的探索

3、提高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教学难点:畅想、设计未来的计算机。

3、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

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二)计算机的发展

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电子计算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

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虽然我国计算机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56年我国开始规划电子计算机研制工作;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和北京有线电厂着手进行;1958年8月1日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即djs-1型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共计用了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运算速度为1万次每秒。此后,在我国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计算机事业发展迅速,1964年运算速度为5万次每秒的晶体管计算机正式投入运行;1973年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的150型和665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1983年2月,运算速度为1亿次每秒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由中国国防科学大学在长沙研制成功;1992年11月,运算速度为10亿次每秒的银河-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7年11月,运算速度为100亿次每秒的银河-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已经快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三)未来的电脑

未来的电脑将向多功能、微型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甚至可以穿在身上、戴在手腕上,还可以随时与外界联络、通信……

电脑将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讨论:你想像中的未来电脑是什么样的?

(四)课外要求:

通过网络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计算机发展史方面的资料

冀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5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 鼠标和打印机。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2、计算机硬件: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存储器是负责存储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利用它们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

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3、计算机软件:

仅有硬件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软件。计算机软件有很多种。如同学们玩的游戏软件,帮助我们学习的教学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高科技的知识产品,受法律保护,我们不能随便复制别人的软件作品。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三、巩固: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照计算机说出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的主要用途。

四、作业;

完成练习题 1-4 。

?小学信息技术小结】

转眼又过了一个学期,回顾这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跟云,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先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作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制导纲要》,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作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期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转台,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东佃,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后进生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找出不足。

二、个人学习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时间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虚心主动地向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好的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三、努力方面

1、努力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的进步。

3、嘉庆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也要按规定严格的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的历史使命。

冀教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排版》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十三课的内容。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本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会在写字板中输入文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对写字板中的文字进行美化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接触文字的编辑,了解打印文字的方法,为日后掌握word等文字编辑工具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字格式变化的基本操作,初步了解计算机打印文章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体会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培养动手动脑、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3、教学重点:掌握设置字体、字号、字形,设置颜色,设置字符对齐方式等操作。

4、教学难点:打印预览和打印文字。

二、说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即: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知识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创设一个打扮文字的情境,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达到课堂教学素质化。

三、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说教学环境

一台多媒体电脑(有打印机的),学生每人一台安装有windows98系统的电脑,及相关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蓝猫吗?蓝猫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送给我们一首好听的歌,听完后要回答一个问题。

师:这首歌词当中哪一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只要你爱想、爱问、爱动脑,天地间奇妙的问题,你全明了

师:有一位同学给蓝猫写了一篇文章,你们想知道写些什么吗?(师展示)同学觉得漂亮吗?你们能帮助他吗?(生答)

师: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一起帮助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些文字都变得漂亮起来好吗?

板书:《今天我排版》

(二)搭建支架,探索新知

1、告诉蓝猫我心中的歌

师:大家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对这篇文章进行美化?

学生讨论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