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大班教案通用7篇

时间:2022-12-05 作者:pUssy 备课教案

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课堂效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少不了教案的辅助作用,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瓜大班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瓜大班教案通用7篇

瓜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知道3月8日是妇女节,知道母爱的伟大。

2、能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会妈妈的艰辛,培养幼儿尊重妈妈的情感。

4、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5、爱自己的妈妈,并为自己的妈妈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晨间谈话活动围绕妇女节的话题:妈妈的生日、爱好习惯、我怎样让妈妈开心等等。

2、教师和家长共同给幼儿讲述爱妈妈的一些故事,也可观看一些教育影片。

3、制作贺卡、画画所需要用的的各色纸、油画棒等。

4、以绘画的形式写一封信给妈妈,画面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能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子》语言,每一个小朋友的妈妈都长的不一样,而你是否有仔细观察过你的妈妈呢?

活动二:《我的妈妈》绘画,将妈妈的样子用画笔画下来。

活动三:《我给妈妈寄封信》,选择一个妈妈可以收到信的地址,给妈妈一个惊喜。

活动四:《我和妈妈有一个约定》,和妈妈定下一个只属于两个人的约定。

活动五:《许愿树》,将所有的爱全部都写在树上。让树实现我们的愿望,传递我们的爱。

活动六:《爱的录音》,将一些好听的母爱歌曲记录成mp3。

活动七:《感恩派对》,以"母爱"为主题开展。通过歌曲、朗诵、合唱等形式开展。

瓜大班教案篇2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了解)

2.学习纸条造型的方法。(练习)

3.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练习、接受)

二、 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用纸条粘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难点是掌握纸条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图形不变。

三、 课前准备

示范作品,硬底板,铅画纸,色卡纸,小刀,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四、 教学过程

1. 课前提醒:注意小刀、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

2.用谜语引入课题。

“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

3.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

如: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今年是猴年,明年就是鸡年;我属猪,我属狗……

4.讲授做纸条生肖图形的方法。

(1)出示示范作品 ,欣赏、讲解。

(2)制作一只“老鼠”作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①从书中选一个自己属相或自己喜欢的生肖图,在底板纸上画稿,最后用肯定的线条将生肖图画准。

②截取纸条(已让学生事先准备好)。

③粘贴。先按轮廓线涂上适量的胶水或贴上双面胶;然后将纸条的断面沿轮廓线细心地粘,要让贴上去的纸条竖立着并不歪斜,等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松手。如贴上去的纸条长于轮廓线,应将多余的部分纸条剪去,若不够长则应接一段上去。

粘是制作的关键,要细心。

(3)注意的问题。

①截取的纸条应直,宽度一样。

②用白色纸条时,底板应选颜色比较深的卡纸,如:黑、蓝、红等,以使对比强烈,立体效果好。

③当生肖纸条图形全部粘住后,在胶水未完全干时,上面可以轻轻放上一块书写垫板(美术课本也可以),压一段时间,这样帖成的图形平整牢固。

5.学生作业。

从书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或用自己的生肖图形,制作一幅纸条生肖图。

6.学生制作期间,教师作示范并巡回指导。

7.展示学生作品。

选取完成得较好的作品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最好能够凑齐十二只生肖。同时让学生们进行自我点评。

8.组织教学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再制作几幅生肖图,把它们挂在家里,美化自己的居室。

瓜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歌词和教师动作的提示下,用“找朋友”的方法玩游戏。

2、迁移生活中的经验表现高兴和孤单的样子,并创编小老鼠寻找老猫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卧底追讨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会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有一只小老鼠它住在一楼,空空的房子里只有它自己,它觉得很孤单,想要去找好朋友,孩子们,你们知道孤单是什么意思吗?”(一个人)

2、“那你们一个人在家孤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耸肩、无聊)”

3、我就是那只孤单的小老鼠,现在我要出门去找好朋友了,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

二、学习《小老鼠找朋友》游戏的玩法。

师:我就是那只孤单的小老鼠,现在我要出门去找好朋友了,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第一遍音乐)

1、教师当老鼠边唱边随乐合拍走,做孤单造型不动,唱到“来来来”时双手伸向台下做出邀请状,然后双手拉着台下幼儿a的双手上台站好,

2、依次上二楼、三楼

师:二楼的小老鼠也在找朋友,它们是怎么找朋友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继续出发上楼找好朋友,以此类推教师邀请幼儿b、幼儿c。

3、最后上四楼

师:“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哇!我们太幸运了,今天猫不在家,我们赶紧跑回家!

三、巩固游戏的玩法

师:“过了一天,我又觉得孤单了,我又想找好朋友,这次我要请你们来和我一起玩,刚才我是唱到哪一句的时候找好朋友的?我们一起做一遍!(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一会儿我来请你们的时候就不像刚才那样开火车找朋友。这次我先请一个好朋友,然后我和这个好朋友分别再去找其他的好朋友。”

1、教师当老鼠边唱边随乐合拍走和幼儿a手拉手,两人各自找一个朋友幼儿c幼儿、d“上二楼”。

3、教师和幼儿a、b、c四人两两合作(邀请者和被邀请者)手拉手边唱歌边随乐合拍走;四人各自找一个人“上三楼”。

4、“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

“哇!我们太幸运了,今天猫不在家,我们赶紧跑回家!”

四、变化游戏玩法,揭秘卧底猫。

“收到可靠的消息,猫今天在家,你们敢不敢和我去冒险?这次我会邀请更多的好朋友一起去挑战!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了,当猫“喵”的一声的时候,我们要赶紧跑回家哦!”

1、依照玩法依次上二楼上三楼,这次可一次邀请几个幼儿,直到把所有的孩子都邀请出来。

2、“四楼,住着一只大老猫,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唱完老师大叫一声喵····小老鼠赶紧跑回家。

3、“现在你们知道谁是猫了吧?对,就是老师,我把自己伪装成一只小老鼠,一开始你们都没有发现我是猫,我可不是一只简单的猫,我是混在老鼠群里的猫,我是一只卧底猫。”揭秘卧底猫是老师。

五、请幼儿玩卧底游戏。

1、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

提问:“你们想不想当卧底猫呀?怎样才可以当好卧底猫?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卧底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来,当唱到"猫在哪?”就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出来抓小老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只猫哦!”

“现在请所有的小朋友闭上眼睛,把头埋在自己的膝盖上,老师摸到谁,谁就是那只卧底猫!”

2、幼儿随乐完整游戏,教师指导。

“你们喜欢这个游戏吗?找好朋友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一开始你觉得谁是卧底猫?当听见猫叫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当卧底猫的心情是怎样的?

六、升级版卧底游戏,结束活动。(请家长做猫)

“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升级版的卧底游戏,听说这只老猫非常非常的狡猾,它不仅可以假装成小老鼠,还会偷偷地溜进小老鼠的家里,我也不知道它是谁?到底藏在哪里?待会儿我们一定要看仔细、听清楚了。听到猫叫一定要赶紧逃跑,千万不要被抓住了!”

1、玩升级版卧底追逃游戏。

2、最后一段音乐,要求小老鼠们听到猫叫,往课室外面“逃跑”,结束游戏!

【活动反思】

?小老鼠找朋友》这是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之一。不仅仅来自于它的曲调幽默诙谐,还有它那有趣的歌词。歌词的大意是:一楼住着小老鼠,它真的很孤单,想要去找朋友,来、来、来,好朋友,依次是二楼、三楼,到四楼的时候,住着一只老猫想要吃掉老鼠。如何再现这只“小老鼠”的形象、如何展现“老猫”在最后关头的机灵,可以抓到老鼠,正是我们孩子渴望表演的,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抓住这些细节。以游戏“谁来了”导入活动,让孩子的积极性很快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础上老师巧妙运用讲故事—唱故事—玩故事,让幼儿“玩”得自然、“玩”得快乐、“玩”成目标,减轻了孩子们枯燥学习的负担,更显趣味性。在活动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个体差异、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从歌曲、游戏到表演,创造、表现、体验始终贯穿整个活动。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瓜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续编;

2、掌握避雨的生活常识;

3、知道遇事会想办法、做有爱心的孩子。

活动重点:

掌握避雨的生活常识

活动难点: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下雨了》背景图

小蚂蚁、小蝴蝶、小蜜蜂、小黄鸡图片各1

绘画纸4张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小雨了

轰隆隆、打雷了,下雨啦!在郊外工作的小动物们赶紧找地方避雨。小蚂蚁找到一个大大的蘑菇,躲在下面避雨;小蝴蝶飞来飞去,找到一片大大的叶子,躲在下面避雨;小蜜蜂很聪明,直接躲到一朵香香的、红红的花朵里避雨。只有小黄鸡,慌忙地四处跑,大雨淋湿了它的羽毛,它还没有找到避雨的地方,急得叽叽叽叽地叫着…..

1、在讲述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分析小蚂蚁、小蝴蝶、小蜜蜂为什么要躲在蘑菇、树叶、花朵里。

2、小朋友,赶快帮小黄鸡想想办法吧!

二、讨论:小黄鸡能躲在什么地方避雨?

1、自由讨论并说说想法;

2、分组讨论,拿出最实有、最方便的办法,并用笔画出来;

3、每组派一名代表,将自己小组商量的最好办法提供给小黄鸡;

4、小结:肯定幼儿遇事会想办法,有爱心的好品质。

三、经验迁移:生活中,如果你一个人在外面玩,突然下暴雨了,该怎么办?

1、讨论怎样应急避雨

(如果我在什么地方,突然下雨了,我会…..)

2、探讨避雨安全(打雷闪电时不再大树地下避雨避雨时不能太慌乱,防止跌倒或碰撞……)

3、养成外出带雨具的习惯,你都知道那些雨具

人类最便捷的雨具——雨伞

四、延伸活动:在美工区装饰漂亮的雨伞。

瓜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号的唱法,并用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2、通过扮演角色来理解歌词,学习控制性的演唱“嘘嘘”声。

3、体会歌曲中钓鱼的情趣,感受钓鱼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幼儿听过故事小猫钓鱼,并学唱歌曲《去钓鱼》。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猫妈妈、小猫咪,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是猫妈妈,你们都是小猫咪,妈妈要带你们去钓鱼!”

(2)师生共同边唱“去钓鱼”的歌,边入场

2、教师利用猫妈妈、小猫咪的角色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歌词的主要内容。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小河边到了,这里有好多鱼!快找块草地坐下,架好鱼竿!”

(2)幼儿学习第一段歌曲:

①幼儿理解歌词中的“嘘嘘”声的含义。教师提问:“钓鱼的时候,要怎样?”(教师提问时语气偏轻)

教师:“我们用一个动作告诉朋友不要发出声音。”幼儿学做“嘘嘘”动作,教师强调嘘声应轻、短促。

②教师范唱第一段。教师提问:“瞧瞧妈妈是怎样钓鱼的?钓上的是什么?”幼儿唱后教师提问:“鱼儿有没有上钩?那钩上是什么?”

③幼儿学唱。教师强调演唱歌曲中“钓上一堆烂水草”时的沮丧语气。

④幼儿表现“哎”的叹气动作,完整练唱第一段。

(3)幼儿学习第二段歌曲

①教师范唱第二段。教师提问:“咱们来试试,这回看妈妈钓上来的是什么?”

②幼儿学唱。

③幼儿表现“嘿”的高兴动作,完整练唱第二段。“教师强调演唱歌曲中钓上一条大鲤鱼”时的上扬声调。

3、幼儿练习完整的演唱歌曲。

幼儿集体,分组进行完整的练唱这首歌。

教师:“钓鱼正是件开心的事,我们把这件事告诉朋友们!”

最后幼儿站立演唱。

瓜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难点:

难点: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重点:防火;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瓜大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户外集体活动的乐趣 。

2 .探索袜子的多种玩法,提高四肢的灵活性、协调性。

3 .学会抛、扔、投、接等多种玩法。

4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袜子。

2 .彩虹伞,动物图片,滑溜布等。

3.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身体画圆圈。

(1)教师提问:幼儿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身体部位来画圆圈。

(2) 幼儿自己探索身体的各个部位怎样画圆圈。

(3)引出主题玩袜子。

2. 一起探索袜子的玩法。

(1)教师引导并带领孩子向各个方向旋转手中的袜子。

(2) 幼儿尝试另外的玩法,向空中扔、抛、接等。

(3) 教师引导幼儿集中讨论、交流袜子的玩法。

3.游戏:

(1)士兵打靶:拉开彩虹伞,成半圆,上面贴上对人类有害的动物图片,练习打靶,看谁打得准。

(2)在第一个游戏的基础上,把彩虹伞换成滑溜布,把孩子分成两队,各站一边,进行pk,注意提醒孩子保护好自己。

4.放松活动:幼儿穿好袜子,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我以提问的形式进入了这节课,整节课的内容上下来幼儿的思路一直跟着我走,而内容中,很多环节我没有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平时许多幼儿自己都会穿脱袜子,在于这个环节我就请幼儿自己来示范一次,在这次的活动中还存在这很多问题,没有考虑到很多问题就管自己上下来了,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考虑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