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对每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安排,通过教案的写作,很多人都可以培养自己的基本教学技能,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枣树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枣树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识“枣、浅”等8个字,会写“怎、思”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证据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重点1、识“枣、浅”等8个字,会写“怎、思”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证据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
难点1、识“枣、浅”等8个字,会写“怎、思”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证据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
教具1、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课件。实物投影仪。
2、写有课后练习中词语的卡片、学生用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看图揭题
1、课件显示柳树和枣树,学生说说两种树的特点,教师板书课题。
2、读课题。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运用学过的方法记住生字的读音和字形。同桌互相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2、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谁?说说是怎么认识的。(请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介绍认字方法)。
3、哪些字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小老师带领多读几遍。
4、课件显示带有生字的句子。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句子妈妈那儿,谁能把这些带着生字的句子读好呢?(学生自己选择句子朗读)
5、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和句子大声朗读,注意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2、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喜欢小枣树?为什么?
a.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b.总结归纳同学们的意见。
c.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柳树很漂亮?找出句子读一读。
3、课文中的哪一段话让你记忆最深?
a.谁来读小枣树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先指名读,同学评议语气是否恰当,悟出应用赞扬小枣树的语气读。)
b.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让学生悟出小枣树最让人喜爱的是他能看到加人的长处。懂和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
c.复习回顾“识字4”里的几个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长补短,相得益彰。
4、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证据是否合适。(让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读小柳树前面两次说的话要读出骄傲、瞧不起小枣树的语气,读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小枣树的话要读出温和、赞扬的语气。)
5、给画面配音。(课件显示,学生给画面配音。)
拓展活动
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最后加个结尾,要表现出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会怎样。下节课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
巩固生学词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说说你最想和谁做朋友,为什么?(自由说出自己对生字的理解)
3、你还能给它找几个朋友吗?(练习组词)
4、(出示词语卡片)他人已经成为好朋友了,让我们为他们祝贺吧。(读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指导写字
1、看要求会写的生字,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学生汇报自己分类记忆的方法,记得好记得快的奖励进入“聪明屋”。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
“漂”右上是“西”字的变形,变成两坚。
“浅”右边是两横一撇,不要写成三横。最后写点。
“弯”字是上下结构,下面共三笔,横折、横、坚折折钩。
“怎、思”要注意写好卧钩。
4、学生练习写字。
5、利用实物投影仪,评议学生写的字。
熟读课文
有声有色地练习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味道。可自由读,上台展示读,找伙伴读。
实践活动
先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内容,各组再自荐到班上表演。表演之后进行评仪。备注
作业布置能有感情地把本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兄弟姐妹听。
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怎么意思穿衣弯弯曲曲比一比
衣服深浅漂亮啦啊
教学后记分角色、表演读,让学生在读中体文意,更能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枣树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在一个安静的小院里,生长着两棵可爱的小树,一棵是小柳树,一棵是小枣树。(板书:15小柳树和小枣树)“枣”这个字谁认识?
2、齐读课题:四季交替,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齐读课题。
二、识字写字
chéngsuīrěn
乘凉虽然忍不住
qiǎnsīsi
浅绿色思意思
tūqū
光秃秃弯弯曲曲
1、指名读准。适时指导“思”在“意思”这个词语里的读音。
2、开火车读。
3、适时指导多音字“曲”的读音,它的另一个读音是什么,能组个词吗?
4、指导写字:“弯”,观察它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写字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练写。
三、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样子
1、师过渡:同学们生字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把它们送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读2—3自然段,思考: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生交流
预设:小柳树样子的句子:
(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2)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了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学生自由交流。
图片:这就是小柳树的样子,你们觉得她怎么样?
指导朗读:读出“细细的,绿绿的”“浅绿色的衣服”的美。
过渡:是呀!小柳树在春天里就是这样的美,而小枣树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
预设:小枣树样子的句子:
(1)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2)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理解词语“弯弯曲曲”。文中说什么是弯弯曲曲的?你能把树枝与弯弯曲曲的调换一下吗?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弯弯曲曲的?
理解词语“光秃秃”。小枣树不仅树枝弯弯曲曲的,而且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她什么也没有长,什么也没有长就是哪个词?“秃”字为什么上面是一个“禾”呢?
指导朗读。(个别读)
四、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
1、过渡:美丽的春天里,小柳树细细的,绿绿的,美丽极了,而小枣树却是光秃秃的,于是小柳树得意极了,她对小枣树说话了,她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
2、出示:“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个别读)
预设: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小柳树说话用的什么语气?你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吗?
3、理解词语“得意”,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谁得意的样子吗?能做个这样的动作吗?同位做着这样的动作来读一读。
4、出示:“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就让我们做着得意的动作一起来读一读小柳树说的这一句话。
过渡: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到了秋天,小枣树怎么样了?小柳树呢?
当看到小枣树结了许多枣子,小柳树是怎么想的呢?小枣树是怎么说小柳树的呢?
5、出示: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体会词语“温和”,生活中谁对你说话是温和的呢?就请你像他们那样温和地读一读小枣树说的这段话。(个别读,师生合作读)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后怎么样了?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为什么?
小结:是呀,生活中像小柳树和小枣树这样的人和事经常发生,就像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取长补短。
五、拓展《比脖子》
1、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怎样发挥我们的优势做一个对人类有用的人呢?在《比脖子》中你就能找到答案。读一读平行阅读《比脖子》,看看里面出现了几个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2、师生交流。
预设: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你就读哪个小动物的话。
出示:长颈鹿一抬头,摘下树梢的红果子,得意地说:“我的`脖子特别长,这果子,你们能摘到吗?”
乌龟毫不示弱,把脑袋缩进壳里,很快又伸了出来,说:“你们看,我的脑袋平时伸在外面,遇到危险就很快缩进去,全靠脖子灵活。”
水牛诚恳地说:“你们都有好脖子,给自己带来了方便,我只有粗笨、结实的脖子拖犁、拉车,为人类干活儿。”
学生个别读,师生合作读。
3、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狮子和老鼠》
?木匠与木头》
板书设计:15小柳树和小枣树
细细的弯弯曲曲,绿绿的光秃秃
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的,它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自卑,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注意取长补短”这一深刻的道理。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我是以识字、写字、读文整体推进为重点,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对学生书写时容易出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童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个性,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朗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课堂中,我努力遵循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指导得也比较成功。如在指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美时,抓住柳树的生长的过程与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将描写小柳树美的3句话一遍遍的在读中感悟。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美。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回答“小枣树和小柳树你喜欢谁?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再次细读文本,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枣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枣、浅、秃、忍、呗、虽、乘、思”八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并懂得道理,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将生字画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和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3、同桌互相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和朗读情况。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
1、“我读你找”。师读生字,生在“我会认”中迅速找出这个字。读准枣、忍、虽、乘、思。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选自己熟悉的字组词。
四、自读课文。
1、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2、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3、找出与插图相应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书上的范字,说说字形特点。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穿:上下结构,上部分为“穴”字头,下半部是“牙”。
弯:第四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描红临写,完成“读读抄抄”。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教学步骤
一、学习第l~4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弯弯曲曲,浅绿色的衣服、光秃秃、又细又长”。
4、指导朗读,小黑板出示。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读出骄傲、得意、瞧不起别人的语气。)
5、引导想象。
面对小柳树的骄傲,小枣树可能会怎么想?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5、 6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比较小枣树和小柳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3、从“过了一天又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可以看出什么?
4、再读读第5、 6自然段。
三、学习第八8自然段。
1、指名读,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理解“温和”的意思,指名用温和的语气读小枣树的话。
3、你从中看出了小枣树的什么品格?
4、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此时,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四、朗读全文。
l、接力读,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还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2、赏读。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然后小组同学在一起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好听。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绿绿的弯弯曲曲
又细又长光秃秃
跳舞结果实
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枣树教案篇4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1、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为了这一理念,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想知道它们在春天、秋天时有什么不同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二. 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回答: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并想办法记住它。
(3)开火车认读生字。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枣树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枣、浅”等8个生字。会写“怎、思”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他人的优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种不同角色的性格。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身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身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身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教学时为了让同学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性格特点,可用小组争辩的方式,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不同来读懂课文。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引导:一是生长特点不同;而是性格特点不同;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示不同。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这样课文的含意就不难理解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
1、课件显示柳树和枣树,同学说说两种树的特点,教师板书课题。
2、读课题:
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看看故事中是怎么说的。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自同学字。
2、课件出示生字,同学认读。同学读不准的生字,教师教读。
3、课件显示带有生字的句子。生字婴幼儿又回到了句子妈妈的怀抱,谁能把这些句子读好呢?
同学自身选择句子朗读。
4、选择自身最喜爱的段落和句子大声朗读,注意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三、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为什么?
⑴同学发表独立见解。
⑵总结归纳同学的意见。
⑶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柳树很漂亮?找出句子读一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评语气怎样合适?
四、拓展活动
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最后自身加个结尾。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词
1、课件出示本节课的生词:
枣树 浅绿色光秃秃 忍住
虽然 纳凉 意思 呗
同学开火车认读。
2、课件出示生字,练习组词。
二、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比服浅漂啦啊怎思穿弯
同学认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说说每个字在田字格里应该怎样写。
3、教师范写。
4、同学描红、练写。
三、读读抄抄
课件出示:
院子 树枝 浅绿色又细又长
衣服 漂亮 怎么 弯弯曲曲
1、同学认读。
2、在书上书写。
3、同桌互评。
四、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扮演课文内容。各组再自荐到班上扮演。扮演之后进行评议。
【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柳树 小枣树
外形 性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教学后记】
同学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很感兴趣,能积极的读课文。通过读,同学从中了解了不少知识,今后教学中也应加强读的训练。认读生字和书写生字可以放手让同学自主识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