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萧》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22-11-28 作者:couple 备课教案

在确保教学顺利完成的前提下,少不了一份教案的,优先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是可以增加我们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课《萧》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课《萧》教案精选6篇

音乐课《萧》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导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记忆力及音乐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为第二段填编新词。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根据优美音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关动作。

2、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引起兴趣:小朋友闭上眼睛,数3下睁开,教师吹白色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沙沙沙,轻轻飘下来。)

二、展??

(一)看图片学第一段:

1、看图片第一段语言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来到小朋友中间,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2、理解分析歌词:

(1)咱们一起问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小雪花会怎样回答?”

(2)“小雪花怎样来的?”

(3)“小雪花要来告诉我们什么?”(冬天来到了)

3、语言节奏朗诵:

(1)师问第一句,幼儿朗诵后三句。

(2)集体完整朗诵。

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1)看图片欣赏范唱。“你听到什么?”“第一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低?”(下行音)

(2)完整演唱两遍。

(二)填编第二段:

1、填编歌词:“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你听,猜猜是谁‘滴滴滴滴答’?”“小雨滴会说些什么?”“小雪花飘下来,那小雨滴呢?”(落下来)“小雨滴想告诉我们什么?”(春天来到了)

2、朗诵歌词:

(1)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2)语言节奏朗诵。

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着歌来玩行不行?

(1)学着第一段试着唱一唱。

(2)唱第二段。

(三)完整演唱两段。

1、“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

2、“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雪花和雨滴)

3、加动作表演唱,教师稍加工,时动作更有美的感染力。

音乐课《萧》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律动,充分体验音乐舞蹈中愉悦的心情。

2、尝试模拟小提琴的演奏

二、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音乐、有关于小提琴的介绍图卡

2、飘带、铜碰钟人手一份,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爱的礼物

1、师:在妇女节这天,外婆收到了宝宝和妈妈送来的礼物,整天都笑眯眯的,妈妈也好开心,因为宝宝为她们唱了一首歌,并拉了小提琴给妈妈和外婆听。

2、小提琴的介绍

出示各种图卡,向小朋友介介绍小提琴及演奏的方式

(二)音乐体验:彩色小提琴

1、飘带彩色小提琴

引导幼儿用两条不同颜色的飘带绕过后颈,左手抓住尾端,当作四条琴弦。

2、小提琴演奏

引导幼儿用琴槌当弓,放在彩色琴弦上,随音乐以右手模仿拉奏。

师:你见过拉小提琴吗?我们可以怎么拉?(引导幼儿坐着拉、站着拉、边拉奏边走动、拉奏中与他人呼应对话等)

(三)乐中有舞、舞中有乐

1、三人共舞

幼儿分成舞蹈与乐器两组

飘带飞舞:飘带舞动乐句

乐器伴奏:一人小提琴模仿演奏/一人手拿铜碰钟演奏乐句。

(四)幼儿用书:亲子配对,认识小提琴

1、欣赏画面,找温馨“亲子图”

2、共同欣赏优美的小提琴曲

3、教师在幼儿完成的作业盖上奖励章。

音乐课《萧》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 感受歌曲中的不同节奏(断奏与连奏),即兴创编歌词,合奏。

2 . 在群体活动中愿意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增强创造力、反应力,注意力。

重点难点:

肢体各节奏的配合,让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做肢体动作。

活动准备:

ppt《小猪睡觉》,各种打击乐器,小猪扮演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再过几天,小猪噜噜的生日就快到了,他准备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它的生日party,你们想去吗?(想)

现在和王老师一起去他们家,看看噜噜在干什么?

(播放幻灯片小猪睡觉的情景)

二、幼儿根据不同的节奏,进行动作创编。

1.师示范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糟糕了,小猪在睡觉,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叫醒呢?

(捏一捏,拉一拉,推一推,压一压)

结合《伊比呀呀》音乐,师示范做相应的动作。

2.幼儿初步感受音乐中的断奏法并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很棒,我们看一看小猪醒了没?

(播放幻灯片小猪睡觉的情景)

3.师示范做指挥家,激发幼儿即兴表演的兴趣。

师:现在王老师做指挥家,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把小猪叫醒好吗?

(1)师与幼儿共同为节奏配肢体节奏

要求:分别用拍头、拍肩、跺脚拍打。 教师示范。 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

(2)请个别幼儿做指挥家,用不同的动作进行即兴表演。

(3)教师与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打节奏,锻炼并发展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

师:你们表演的太棒了,小猪这会儿应该醒了吧?

(播放小猪睡觉情景)

4.分组进行表演,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愉快心情。

(1)幼儿分四组,自由商讨选一种方法进行表演。

(发声,敲椅子,跺脚,拍手等动作)

师:小猪醒了吗?(还是没有醒)

(2)运用乐器,根据音乐伴奏集体共同合作表演。

师:我们看一看,小猪有没有被美妙的音乐声打动醒啊?

(小猪醒了)

活动延伸:

师:我们一起把小猪叫出来吧!(小猪,快出来)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的开始和基础,便是节奏。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在这千千万万种节奏中,有的是有规律的,有的却没有。即使是同一事物,其节奏也既有普遍规律,又有特殊意义。 因此,我在编配节奏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节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通过本节课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更能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节奏不是单一的,以后还要加强练习,例如:让幼儿找一找生活中都有哪些节奏、自然界中都有哪些节奏等,为幼儿日后良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让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做肢体动作。

音乐课《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宝宝再次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音乐中掌握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

2、手鼓的低沉声可以形象的表现出小乌龟的行走,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让宝宝可以感受强弱次强弱的节拍。

3、让宝宝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在娱乐中来感受一拍一动的稳定节奏. 教学准备:手鼓、音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宝宝猜一猜),这个新朋友呀背着硬硬的 壳,

走起路来慢吞吞,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宝宝:小乌龟。 教师:这只小乌龟每天都在自己的家门口玩,爬爬这爬爬那,可是它觉得特别没有意思。有一天,它接到了好朋友小金鱼的电话,原来小金鱼搬新家了,它邀请小乌龟去做客。(教师要演绎小金鱼和小乌龟打电话的对话内容)可是小金鱼的家太远了,小乌龟走路又那么慢,于是乌龟妈妈帮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妈妈说:“小乌龟,你可以带上吃的,这样你就不会饿了,”于是小乌龟就背上面包和糖果,开始远足了。(什么叫“远足”呀?就是不行去很远的地方玩)在路上, 小乌龟要是饿了,它就把妈妈给带的.面包和糖果拿出来吃了,可是路太远了,小乌龟可真累呀,于是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它要一边说儿歌一边鼓励自己:“小小乌龟上山坡,嘿嘿呦,嘿嘿呦,带着面包和糖果,远足乐悠悠。”一边说儿歌一边走,小乌龟很快就到了小金鱼家,两个朋友见了面可真高兴呀。

二、听音乐、学歌曲

两个好朋友见了面之后啊,小乌龟说我要交我的好朋友一首歌曲,让他跟我一起唱歌,

小朋友们,你也来学一学吧。孩子们,我们也来学一学吧。请小朋友们先听一遍小乌龟是这样练的。

第一遍:闭眼睛听;

第二遍:小乌龟练完了,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说一遍。

第三遍:请你的小手和你的小嘴巴一起来练儿歌吧。

(强调间奏的时候幼儿不要发出声音。)

三、乐器伴奏

先跟下朋友们回顾一下之前学的乐器(响棒、三角铁、木鱼、双向筒、单响筒)今天

我们来认识一个新乐器:手鼓。我们现在先来给小乌龟伴奏。(1)听一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宝宝拍打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再来一遍哦, (2)听第二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宝宝自己单独使用。

四、律动 (边放音乐边进行)

现在啊,小乌龟要来跟我们小朋友们做朋友了,你准备好了嘛?(1)教宝宝学小乌

龟爬的动作; (2)宝宝趴在地上和教师一起学小乌龟行走; (3)手脚要跟随音乐打出重拍。

五、结束。

音乐课《萧》教案篇5

活动目标

感受摇篮曲的优美舒缓。

尝试用连贯的声音轻柔的动作演唱歌曲。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软软的小枕头的意境。

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会唱歌曲《小枕头》

物质准备:挂图、音乐CD、枕头、纱巾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导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后说出图上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小结:正当大家玩得开心的时候,门外传来了妈妈的脚步声,宝宝赶紧上床睡觉,这时候妈妈来了,唱起了温柔好听的摇篮曲。(稳定情绪)

2、不同摇篮曲的欣赏

(1)提问:小朋友知道什么是摇篮曲吗?

(2)师幼一起欣赏2-3首经典的摇篮曲,随曲摇摆身体。(引起幼儿共鸣,知道这样的歌曲就是摇篮曲,初步感受摇篮曲的优美舒缓)

(3)小朋友还听过什么摇篮曲?(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扩展幼儿对摇篮曲的认识范畴)

(4)教师示范表演,动作粗野,声音洪亮的演唱摇篮曲,提问:这样唱摇篮曲,宝宝能睡着吗?(小结摇篮曲的特点,旋律轻柔平和)

3、情景体验

(1)抱着自己的枕头,轻轻摇晃并轻声唱《小枕头》这首歌。

(2)分男生组和女生组轮流扮演妈妈和宝宝。

妈妈:轻拍宝宝的背,唱小枕头当作摇篮曲。

宝宝:以纱巾盖被,作熟睡的样子。

4、游戏:带宝宝去公园散步

(1)提问:天气这么好,带枕头宝宝去公园玩吧,宝宝饿了怎么办?碰到朋友和朋友的孩子怎么办?怎么带宝宝出去?我们要注意什么?用动作表示出来。(结合幼儿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肢体动作,可以师示范幼儿模仿,或者幼儿示范,师幼一起模仿,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边唱歌边做动作,游戏2—3次。(表扬大胆表现,声音连贯,动作轻柔的幼儿,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

5、结束活动

“让我们一起送小枕头回家吧”把枕头放回到自己的床上。

小百科: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

音乐课《萧》教案篇6

目标:

1、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

2、在说唱儿歌的过程中体会节奏的变化,感受空拍子。

3、让幼儿学会运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4、利用空间来进行故事的表演活动。

准备:海鼓、音乐磁带、彩带、报纸

过程:

1、欢迎歌:gettogether

2、坐地蹦跳:icanseeme

3、乐器练习:传递海鼓,让幼儿通过介绍自己名字来认识海鼓这种乐器,并初步掌握使用方法。

4、身体部分:儿歌“小手跳舞”

让幼儿在说儿歌的过程中以2/4拍的节奏型来进行儿歌的说唱,感受拍子的强弱变化。

5、嗓音练习:用卷起的彩带来让幼儿进行嗓音练习。当教师打开彩带时幼儿发出“啊”的音,当打彩带的动作停止时,幼儿发音停止。然后练习继续进行。

6、唱歌游戏:sheismyfriend

7、歌曲:为了妈妈

让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同时抒发热爱妈妈的情感体验。

8、古诗:早发白帝城

第一节让幼儿有节奏的说古诗;第二节加入歌曲的形式让幼儿唱出古诗;第三节请幼儿进行卡农的尝试练习,借以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中国传统的文化。

9、音乐欣赏:啤酒桶波尔卡

教师首先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音乐所要表现的内容,然后让幼儿欣赏音乐;最后当幼儿了解音乐后,请幼儿进行表演音乐。以达到了解乐曲的目的,同时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第二节让幼儿用报纸来当道具,可以听到音乐有不同乐段变化时把报纸撕成有规则的条形。

10、圆圈活动:谁是小熊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一个小朋友当小熊,其他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围城圆圈坐好,当听到儿歌说到“小熊小熊在哪里”时,马上帮助小熊找到他的好朋友,然后游戏继续进行。

11、结束:good—baytoyou

以歌曲“good—baytoyou”这首歌曲为结束曲子,让幼儿在舒缓的音乐中结束这节音乐活动,稳定幼儿情绪,为下一次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