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安排和决策,作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认真制定教案,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雪房子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雪房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基本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小动物们滚雪球做房子的乐趣。
2、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语言,感受同伴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情境图片、角色图片、投影仪、小动物挂牌、雪花挂牌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雪房子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愿望。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房子)你们知道这个房子是用什么造出来的吗?想知道吗?那请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让老师来告诉你们!
2、欣赏故事《雪房子》,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结合投影仪和图片,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现在你们知道这个房子是用什么造出来的吗?故事里都有谁?雪房子是怎样变大的呢?
3、再次欣赏故事,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小朋友,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边讲述边提问,重点指导幼儿学习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
提问:
①小白兔想要住进雪房子,它是怎么对小松鼠说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白兔说的话好吗?
②小松鼠怎么回答小白兔的呢?
③雪房子变大了,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呢?
④小熊也想要住进雪房子,它是怎么对小松鼠说的?(请幼儿跟着老师学说对话)
⑤小松鼠怎么回答小熊的呢?雪房子变大了,小松鼠又说了什么?(请幼儿跟着老师学说对话)
⑥小狗也来了,它是怎么对小松鼠说的?(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练习对话,例如分组说,开火车说)
⑦小松鼠怎么回答的?
⑧最后,四个小动物怎样了?
4、组织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进一步练习故事中的对话。
小朋友们,四个小动物在雪房子里舒舒服服地睡着了,可暖和了呢,你们想不想和小动物们一样,住进暖和的雪房子呀?
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个好玩的游戏,老师来做小松鼠,我请三个小朋友来扮演小白兔、小熊和小狗,其他的小朋友来做小雪花,我们一起来玩做雪房子的游戏好吗?
①请三名幼儿分别带上小动物挂牌,扮演小动物,其余的幼儿扮演小雪花(挂上小雪花的挂牌)。
②先请三名扮演雪花的幼儿手拉手组成雪房子(教师引导),扮演小松鼠的教师住在里面。
③扮演小动物的幼儿依次按故事情节对话,并“拉”周围的“雪花”过来,不断加大雪房子。最后,所有的“雪花”手拉手变成了一个大房子,所有的小动物都住进去了。
④幼儿可以交换头饰继续游戏,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引导幼儿体验同伴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中班雪房子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中班语言活动《雪房子》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故事,基本了解内容,分享小动物们滚雪球做房子的乐趣。
2.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语言,感受同伴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幼儿画册》、录音机、小动物图片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语言,感受同伴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谈话法、观察法、操作法等。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出示雪房子图片,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房子是用什么造出来的吗?是谁造的呢?
幼儿对教师提问进行讨论,并了解今天故事的主题就是“雪房子”。以谈话和讨论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感知雪房子的有趣。
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看《幼儿画册》,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故事。
2.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小松鼠的房子用什么做成的?
(3)雪房子是怎样变大的呢?
(4)它们是怎样进雪房子的呢?
幼儿倾听教师讲述故事。
幼儿回答教师提问,了解故事的名称、主角和主要内容。
通过对故事的讲述和主要内容的提问,帮助幼儿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更好的感受故事中小动物们滚雪球做房子的乐趣。三、再次欣赏故事,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引导幼儿边观看教学图片边倾听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师:小白兔、小熊也想住进雪房子,它们是怎样对小松鼠说的?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呢?
幼儿再次认真倾听教师讲述故事,根据故事内容回答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通过倾听—提问—讨论—表述—总结,环环递进,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小动物们滚雪球做房子的乐趣,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四、在游戏中学习故事对话。
1.几名幼儿选择小动物头饰。其余幼儿扮演雪花,四散站在场地周围。
2.首先由两名扮演雪花的幼儿手拉手组成雪房子。扮演小松鼠的幼儿住在房子里面。
3.其余的小动物按故事情节对话,并“推”周围的“雪花”过来,不断加大雪房子。最后,所有的“雪花”手拉手变成一个大房子,所有的小动物都住进去了。
4.变换头饰继续游戏,体验同伴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幼儿能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发展情节,并根据角色进行表演游戏,学说故事中的相关对话。
通过对故事内容的掌握,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用动作表现,掌握故事中的相关对话,体验表演游戏的乐趣。七、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先和孩子们聊玩雪,孩子们对雪的玩法各抒己见,而且兴趣昂然,很容易就激发了孩子们听故事的兴趣,其次,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就想了一些办法,经过思考精心准备了《雪房子》课件,并通过不断地变换角色来充分吸引幼儿的眼球,加上语气和表情的变化,孩子们果真听得津津有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让孩子们也参与到角色的.变化当中,我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孩子边思考边说,经过这样的几提问,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而且兴致很高。但由于时间掌握的不好,前面提问的时间比较长,导致后面尝试分组讲述的部分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师主导的比较多。
中班雪房子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看图讲故事,进一步了解蔬菜的名称,感知故事中数量递增以及对话重复的特点。
2、探索根据故事的结构,续编故事,清楚地讲出参加蔬菜的数量,名称以入与南瓜房子的对话。
3、表演故事,并根据故事情节创编故事并作画。
二、活动准备:
各种蔬菜图画和头饰、笔、录音机、《卡通的歌》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1、音乐活动:卡通的歌
师生随着音乐,表演歌曲《卡通的歌》。
歌曲里有谁呢?《南瓜房子》。我们一起和南瓜房子打招呼(南瓜房子你好!你好!)
老师戴手套(南瓜房子)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邀请大家来参加一个蔬菜各舞会,你们想请哪些蔬菜来参加舞会呢?(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蔬菜宝宝)
幼儿讲出一个蔬菜,出示一个。
师:蔬菜宝宝都开心地来了,看看都有几个呢?南瓜房子不喜欢大家拥挤,我们给它们从小到大排排队,按顺序去参加舞会吧!
(一个红蕃茄、二根绿黄瓜、三个洋葱头、四个小土豆、五个红辣椒)
师:哎哟哟,哎哟哟,等等我呀,香蕉、紫葡萄、红樱桃也来了。
(对不起,你们不可以进来。)师:咦?怎么了香蕉、紫葡萄、红樱桃南瓜房子不欢迎它们吗?(因为它们是水果。)师:哦,香蕉、紫葡萄、红樱桃知道自己不能参加,有礼貌的和南瓜房子说:再见!
2、看图讲故事
带领幼儿看图完整的讲述故事,重点讲述蔬菜的数量、名称和对话。
(二)、表演游戏
师:南瓜房子的蔬菜舞会开始啦,我们也一起去参加吧!请到蔬菜房子里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蔬菜,谁来扮演有礼貌的水果娃娃呢!那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交换角色表演一遍。
(三)创编故事,幷知道数量的递增,按顺序创编故事。
师:今天我邀请了蔬菜宝宝来参加舞会,你们也可以带一些别的蔬菜宝宝来一起参加,你们想带谁来呢?
幼儿自由说:(萝卜、青菜、茄子……)
师:别忘了哦,戴头饰的蔬菜宝宝要按原来的数字顺序排队进去的哦,那刚刚小朋友说的蔬菜宝宝是几个呢?谁先进去。
鼓励幼儿接着往下续编故事,不断增加蔬菜的数量。
5个红辣椒后面会是数量几呢?
(6个茄子、7个萝卜、8棵青菜……)
师:我们把刚才想带的蔬菜宝宝先画出来,组订成一本南瓜房子图书。
幼儿作画:分成四组,每组5人。
师:画好了和你的好朋友交流,相互说说自己的蔬菜宝宝去参加南瓜房子的舞会该怎么说。
出示手套南瓜房子;师:小朋友们,我把你们画的蔬菜宝宝做成好看的图画书,一起去参加蔬菜舞会。
听音乐结束活动。
中班雪房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摆出房子造型,进一步装饰房子周围的景色。
2、能用不同的颜色表现自己的经验和愿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3、感受到表现自我的快乐和自由,更喜爱绘画。
4、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适当的蘑菇、花菜、生菜、土豆片等不同颜色的、易于摆出造型、让人联想的蔬菜;足够数量的大盘子;胶水;一段轻缓的音乐。
经验准备:幼儿已观察学习过不同造型、不同颜色、不同环境的房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妈妈在家做饭,我们今天也来当一回厨师,做一道菜怎么样?提起幼儿兴趣,然后引入话题今天的这道菜叫做“我的小房子”,我们今天要烹饪出一座房子。
二、回顾法继续进行活动。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咱们上次欣赏过的小房子,大家还记得吗?播放几张上次活动所欣赏过的房子的图片,接着让小朋友回忆还有哪些欣赏过的图片。
接着话题:“小朋友们上次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房子,那么我们今天就可以烹饪一道自己喜欢的房子了。老师喜欢这座房子。”教师选择一副简单一点的房子“蘑菇房子”,引导孩子观察图片上有什么物体,每个物体像什么,可以用什么材料盖。
三、教师请孩子观察台上的蔬菜,引导孩子。“小朋友们,我们的厨房有这么多蔬菜,我们要怎么烹饪我们的佳肴呢。”请孩子观察台上已有的材料,同时拿一片蘑菇当做房子的房顶,“我觉得这片蘑菇可以当我的房顶”以此例子来引导小朋友说出台上的蔬菜都可以拿来做什么。
四、教师接着鼓励幼儿摆弄自己的材料。幼儿“这片花菜太大了,可以撕成小一点,我觉得它很像我房子外边的小花朵。”“我想将这片菠菜作为我的草坪,我还可以将它撕的碎一点,因为我的草坪很大,草很肥。”引导幼儿想象,并且示范撕的动作。
五、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蘑菇房子”的粘贴画。示范粘贴的方法,在蔬菜上沾上胶水,然后粘贴到自己的盘子中。
六、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房子进行粘贴画。鼓励幼儿小组合作,也可以个人进行。创作过程中播放音乐。
七、请小朋友上台展示自己的佳肴,并且简单说自己的作画意图和过程。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观察幼儿园、家里还有哪些材料可以进行粘贴画,例如鸡蛋壳、豆子、碎布等等。请小朋友们在父母的帮助下选择不同的主题,完成另一幅粘贴画。
中班雪房子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颜色创意粉刷“房子”;
2、尝试使用不同刷子,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
3、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用废旧纸箱自制的高矮不同的房子;用碎布片自制的小帽子、小套袖
2、不同大小的刷子、旧报纸若干,颜料,抹布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的社区建成了,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小房子,今天我们就对自己的房子进行外墙粉刷装饰,好不好?“
”好“孩子们跃跃欲试
2、幼儿分组进行粉刷
(1)准备工作:粉刷房子的幼儿佩戴帽子、围围裙、带套袖,孩子们自由选择大小合适的刷子、颜料
(2)提醒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回忆常见房子的房顶、外墙及墙根的颜色再进行粉刷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大胆、有创意的粉刷。
3、布置新社区参观活动,幼儿互相欣赏、讨论自己的创意粉刷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走在村里或社区路上时注意观察不同房子的外墙粉刷情况
五、活动评析
幼儿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也能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意粉刷,对自己装饰的房子很有成就感;活动中,幼儿蘸颜料时往往不能控制用量,刷子也忘记调换,出现颜料流失、各色混合现象。
中班雪房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绘画、折纸、粘贴等方法表现和装饰自己设计的房子。
2、让幼儿体验到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彩纸若干、白纸每人一张、双面胶、水彩笔、各种房子的图片,教师示范的房子图形两幅。
活动过程:
1、激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房子”。
1)师:你们听过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吗?(幼儿回答)三只小猪造了三间什么样的房子?后来呢?(有一间是稻草盖得房子,有一间是木头盖的房子,还有一间是砖头盖得房子。小黑猪、小白猪的房子被大灰狼弄坏了?只有小花猪的房子没有弄坏?)为什么小花猪的房子没有弄坏?(因为它的房子最结实)
2)师:今天,小猪们又重新造了三间房子,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看看这些房子是那些部分组成的?(有屋顶、门窗、阳台)
3)幼儿观察后回答,教师介绍每一种房子的特点。
提问:他们在哪些地方有不同?(幼儿回答)
小结:房子的屋顶造型不同,楼房高度也不太,还有外墙颜色也不同等。
师:老师也带来了三幢房子,大家看看哪里不一样?是用什么方法做的?(有的是用纸折的,有的是用彩色图形纸黏贴的,有的是用油画棒画的)你喜欢那一幢房子?为什么?(幼儿回答)
2、引导幼儿制作“漂亮的房”。
1)教师重点示范折房子,演示步骤。简单讲述其他两座房子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幢漂亮的新房子,用什么方法制作?(幼儿讨论、交流)
2)交代操作要求和方法
交代幼儿选择不同大小和彩纸来黏贴房子,用蜡光纸折房子,将蜡光纸的反面折在外面,这样折好后画出房子的门窗,画房子的时候可以用窗户的数量来表示楼层的多少。
鼓励幼儿先想好要制作什么样的房子,屋顶的造型、楼层的数量等等。
3、幼儿动手操作
师:你们想不想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子,教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不同的材料,你可以用折、画、黏贴等不同方法来表现。
师:如果在房子的周围再添上点什么就更漂亮了呢?我们可以添画上小花和小草吧,呀,房子就象造在了花园里。”
4、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1)谁来说说你喜欢那一幢房子?为什么?
2)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中班雪房子教案篇7
设计意图:
1.教材
本节大班语言活动,选取故事素材《雪房子》,情节有趣,篇幅较短,意境优美,勾勒出雪中小伙伴嬉戏玩闹的有趣场景。且故事以“雪”为主题,贴近东北小朋友的生活经验,户外玩雪是小朋友很感兴趣的活动,将其迁移进语言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拓展其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发展其前阅读技能。
2.纲要、指南要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儿童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纲要》中语言领域中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本次语言活动运用符号记录故事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符号的功能,培养其阅读的兴趣以及锻炼其前书写技能。
3.幼儿特征
大班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我们在组织语言讲述活动时会发现,小朋友在听新故事时兴趣高涨、注意力集中,而提问和复述故事环节就没有了兴趣。本次语言活动,运用“符号记录故事法”让幼儿将理解的故事内容与简单的符号结合在一起,在依据幼儿自己自制的“图书”,复述故事内容,避免课件的反复使用时幼儿产生厌倦情绪的现象。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基本了解故事内容。
2尝试运用简单符号记录故事情节,并学习讲述故事。3感受同伴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利用简单符号记录故事情节。
2、活动难点:一边看记录图、一边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雪中玩耍,亲身体验雪球由小变大的过程。
2.物质准备:《雪房子》故事课件、故事音频、大幅图纸、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画纸及画笔。
教学方法:
1.教学:大班幼儿思维仍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采用演示法,通过呈现图片、课件演示等直观手段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学法: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听、看、画、讲”多种方式,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体验故事,讲述故事,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
活动过程:
1.谜语形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猜谜:像糖它不甜,像盐它不咸,冬天有时飞满天,夏天谁也看不见。(雪)老师与幼儿一同回忆与“雪”有关的经验。
2.利用课件完整讲述故事,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雪的故事。”老师完整讲述故事后,提问:
(1)故事里都有什么小动物?
(2)故事中的雪球为什么一次比一次大呢?(让幼儿感受同伴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3)你熟悉这几种小动物吗?说说他们都长什么样子?(为记录故事做铺垫)
3.师幼共同边讲故事边用简单符号记录故事内容。
(1)雪花儿飘呀飘,地上一片白茫茫。咕噜噜,一个雪球,滚到了一棵大树底下。
师:雪花飘飘,我们就画一朵雪花表示,好不好?骨碌碌,一个雪球滚到了一棵大树下(启发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与幼儿一同记录),“滚”用曲线,圆表示雪球,再画一颗大树。
(2)有只小松鼠,钻出树洞:"咦?一座雪房子!"它跳下了树,在雪球上开了一扇门,住了进去:"呵呵!风儿吹不进,雪房子里真暖和!
师:我们怎么样表示小松鼠呢?(启发小朋友想想,松鼠身体的哪一部分最与众不同。例如用尾巴表示小松鼠。)
(3)“咚咚咚”谁在敲门?小松鼠开门一看,是小白兔!"让我进你的房子躲躲雪好吗?"小白兔问。"好呀!"小松鼠说,"可是,房子太小了,你等等。"小松鼠推了推雪球,咕噜噜,雪球滚了起来,滚了一大圈,变成了一个大雪球。小松鼠对小白兔说:"现在,房子变大了,你进来吧!"小白兔很高兴,钻进了雪房子里。师:又有哪个小动物来了?我们怎样表示它呢?
(4)"咚咚咚!"谁又在敲门?小松鼠开门一看,是小熊!"让我进你的房子躲躲雪好吗?"小熊问。"好呀!"小松鼠说,"可是,房子太小了,你等等。"咕噜噜,雪球滚了起来,滚了一圈又一圈,变成了一个很大的大雪球。小松鼠对小熊说:"现在,房子变大了,你进来吧!"小熊很高兴,钻进了雪房子里。
师:又有哪个小动物来了?我们怎么表示小熊呢?
(5)北风"呼呼,呼呼"吹着,雪房子里暖暖的,大伙儿舒舒服服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大伙儿醒来一看:啊?太阳挂在头顶上,雪房子不见了,身旁是一片绿草地。“啊哈,春天来了!”大伙儿高兴地又蹦又跳。
(6)可是,大伙儿又想念起雪房子来:"住雪房子又暖和、又舒服!"小熊说:"大家住在一起,真开心!"小白兔说。"是呀!"小松鼠说:"到冬天下雪的时候,我们再造一座房子,还住在一起。"师:“想念”怎样表示?(请小朋友们讨论讨论。)最后采用多数幼儿的想法--画个心形,在心形里面再画个雪房子。
(7)装订图书,一起为图书起名字。4.幼儿分组用自己绘制的图书,讲述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现在与你的小伙伴用自己绘制的图书,互相讲一讲这个好听的故事。老师请小组中推选的小朋友面对大家讲述故事
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记录的符号图书带回家,给家人或者或朋友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