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关于手的教案5篇

时间:2022-10-24 作者:Lonesome 备课教案

我们在明确新学期的教学目标后,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案,出色的教案是帮助我们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工具,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关于手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关于手的教案5篇

幼儿园关于手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能跟随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树叶飘落的样子。

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秋叶”图片;《秋天》歌曲音频及图谱;“秋天”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秋叶”,引导幼儿回忆与秋天有关的经验。

——图片上都有什么?

——猜一猜这是哪个季节?

——为什么?

小结:秋天到了,树叶宝宝换上了黄色的新衣服,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一片一片的飘落下来,告诉大家秋天来了。

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秋天》,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并学唱。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秋天来了,树叶宝宝从树上飘落下来,听,树叶宝宝还唱起了歌。

——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树叶宝宝唱的歌你听着有什么感觉?(柔柔的、慢慢的)

2、出示图谱,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播放歌曲音频《秋天》,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树叶飘落的样子。

——小朋友们,我们可以用哪些动作表示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双手手指抖动)

——树叶到处飞呀飞,我们又可以用哪些动作表示?(双手在身体两侧上下摆动或者两个小朋友一只手手拉手另一只手上下摆动。)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内走走,捡一些落叶,让幼儿进一步感受

秋天的美好。

幼儿园关于手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熊猫的可爱,学习用各种美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欲望。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熊猫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的动态。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图片、邮票、明信片及有关记录熊猫生活的vcd等。

2、与家长一起到动物园参观,观看熊猫表演,感知熊猫的外形特征和不同的动态特点。

3、收集各种美工材料。

指导要点:

1、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对熊猫的认识,分享有关熊猫的已有知识经验。

2、根据收集的各种美工材料,引导幼儿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熊猫?会遇到什么困难?鼓励幼儿共同解决难点。

3、幼儿分组活动,鼓励幼儿用各种美工材料,用绘画、剪纸、拼帖、泥塑等不同方法,大胆表现熊猫的不同动态。

小百科: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幼儿园关于手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蔬菜的实物、音块。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境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谈论蔬菜的不同营养。

2、按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一一学唱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2、结合蔬菜的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地渐渐打开。

3、注意周围同伴的歌声,用和谐的声音唱歌,表现许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压坏。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谈论马铃薯、胡萝卜、番茄、青菜、青椒、黄瓜等54不同蔬菜的营养。

2、幼儿自选一个音块,排成5队蔬菜(do:马铃薯,re.胡萝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黄瓜)。

3、运用熟悉的乐曲《小星星》,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将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地演奏。

5、幼儿轮流担任菜场经理,指挥“蔬菜们”合作排练和演出。

幼儿园关于手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声音的轻重和音乐强弱的对比。

2.体验玩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猫、小猫的图片。

2.《大猫小猫》音乐cd。

活动过程:

1.话题导入。“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谁呀?”(带领幼儿学说喵喵喵喵喵。)

2.听辨两段音乐。

他们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听一听,是大猫来了还是小猫来了?(教师分别弹奏两段音乐。)

你是怎么知道的?大猫的声音怎么样?小猫的声音又怎么样?

我们来学学他们的声音好吗?

3.学唱歌曲

大猫想认识你们,和你们做朋友。和你们做朋友。大猫先要介绍自己,听!

“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这是谁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小猫也想来介绍自己呢!小猫的声音怎么样?

一起学一学大猫和小猫。(视幼儿的学习情况唱2-3遍。)

4.请幼儿分别扮演“大猫”和“小猫”,教师弹前奏,幼儿听音乐,根据强弱的不同,判断是大猫还是小猫,然后边唱歌边做动作跑到老师的跟前。

5.音乐游戏“找小猫”。

游戏规则:大家跟着音乐一起走下座位边表演边唱歌,唱到小猫“喵喵喵喵”部分时,扮猫宝宝的小朋友就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音乐结束后扮猫妈妈的幼儿来找小猫。

幼儿园关于手的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幼儿长到5、6岁时,原来的乳牙开始逐渐脱落,换上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恒牙,如任其自然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及时教给幼儿换牙的知识,则可使他们尽快适应这一生理变化,学会科学地保护牙齿。美观、整齐、健康的牙齿将有益于孩子将来的生活与工作。

活动目标

(一)知道不健康的牙齿会给人们带来身体的痛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二)认识牙齿,了解换牙的知识,了解牙齿的功用,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长出美观、整齐的牙齿。

(三)懂得如何保护牙齿,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齿。

活动准备

角色扮演:医生和病人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观察牙科诊所的环境,牙科医生的工作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有些什么器械?那些牙科医生在干什么。

2.观察牙科诊所的宣传栏。引导幼儿观看宣传栏里的图片并说说内容。

3.观察哪些病人到牙科诊所看病。

(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病人怎么了?他们得了什么病?

(2)引导幼儿谈论他们为什么要请医生治好牙病?

(3)教师小结:这些病人得了牙病后,牙很痛,吃东西会很不舒服,疼痛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要请医生帮助他们,治好牙病.

4.活动结束,就幼儿参观的所见所闻组织谈话,并引导幼儿思考议论:"他们为什么会生牙病?"教师小结:"由于病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牙齿,所以生牙病了,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