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幼儿园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22-12-27 作者:loser 备课教案

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强调文字表述规范,内容全面的教案一定是我们认真思考后写出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刀幼儿园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刀幼儿园教案通用6篇

刀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摇动装入不同物品的瓶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效果。

2.自制各种瓶子乐器,并演奏简单的乐曲。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色纸、胶水、豆子、米、沙、石子等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导入课题。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个瓶子,一边摇动一边说:“这是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听,我的瓶子发生什么声音了?”

2.为什么我瓶子会“唱歌?”

3.猜一猜瓶子里面有什么?

4.教师出示另一个瓶子,问:“怎样才能使这个瓶子也唱歌?”

二、幼儿自制瓶子乐器

教师说:“待会儿,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选一种你喜欢的东西,装一勺子放入你的瓶子里,然后拧好盖子,就做好了一个瓶子乐器。”

三、幼儿感知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

1.你的乐器是用什么做的?他会发出什么声音?

2.小朋友做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都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不同的东西放入瓶子里会有不同的声音效果。

四、用自制的乐器演奏乐曲

教师问:“我们可以用这些瓶子乐器做什么?”(表演/演奏)

“我们的瓶子乐器除了会唱歌、还会跳舞。”幼儿演奏乐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五、幼儿装扮自制的乐器

“我们的瓶子棒棒?”(棒)“那我们好好为它打扮打扮。请小朋友利用这些色纸打你的瓶子乐器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色纸,幼儿根据自己意愿装饰乐器,发挥想象。

刀幼儿园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绘图的技巧。

2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注意手眼距离。

3能大胆有力地画线条。

教学重点:教幼儿会有里向外顺着一个方向均匀的画。

教学难点:幼儿画线团时能用红、黄、绿比例适当地画线团。

教学准备:示范画一张、实物线团一个。

教学过程:

一、老师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图中有谁,她在干什么?

小结:妈妈在给孩子织毛衣,可是毛线没有了,我们帮妈妈绕线团好吗?那、线团怎么绕呢?

二、老师出示小线团演示绕线团变大的过程。由里向外,逐渐增大。

三、演示画线团。老师在黑板前演示画法由里向外,逐渐增大。

四、幼儿操作活动

“请小朋友帮妈妈画上线团。”老师巡回指导。

五、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刀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颜料和牛奶之间发生的变化,感受彩色和白色的调和之美。

2.愿意根据色彩的形态变化进行大胆想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食物颜料(色素),牛奶,洗洁精,抹布,每人一个操作盆。

2.音乐《牛奶歌》。

3.绘本《彩色牛奶》。

活动过程

教师扮演奶牛场阿姨,随音乐《牛奶歌》和幼儿进入牛奶屋情境,一起品尝甜美的牛奶。

2.欣赏故事,遐想色彩味道。

(1)欣赏绘本彬色牛奶》。

(2)幼儿按故事内容遐想各种色彩牛奶的味道。

(3)白板演示如何将白色和彩色混合,引导幼儿感受颜色变化。

要点提示

运用photoshop中的涂抹工具,将白色抹入彩色中,引导幼儿感受白色与彩色融合的动态美。

3.表演魔术《彩色牛奶》,遐想动态形象。

(1)将食物颜料叠加倒入装满牛奶的盆子中间,注意不要晃动。

(2)在颜料中间滴人洗洁精(浓缩),引导幼儿感受不同色彩在牛奶中翻滚运动的变化,观察和想象不同色彩构成的形态。 (如各种动物或者花草)

【评析】

神奇牛奶画的原理:食物颜料的密度比牛奶低,所以它们就悬浮在牛奶的脂肪分子中。洗洁精把脂肪分子打散,使得它们在牛奶表面扩散。这一过程的不断推进,使牛奶动了起来,带着颜料到处跑。对于本阶段的幼儿来说,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色彩变化过程,注意不要随意移动操作盘,这样效果才会好。

刀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扔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组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

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欢哪个小朋友?

你为什么喜欢第一个小朋友而不喜欢第二个小朋友?

2、出示第二组土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

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我们小朋友早上来园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都来教他,帮助他好吗?

3、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叠衣服。

4、教师讲解,教幼儿正确的叠衣方法。

5、开展“大帮小”活动。

刀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配合成人穿脱鞋,成人帮助穿脱鞋时不乱动。

2.愿意和成人脱了鞋玩游戏。

活动准备:

每人一副手铃。

活动过程:

1.教师将手铃藏在身后,摇手铃,使手铃发出响声,引起孩子的注意。再将手铃从身后拿出来:“是什么在响呀?是铃铛在响,铃铛的声音真好听。”然后教师脱下鞋,将手铃套在脚腕上,走动,踢腿、跳跃等做一些脚部运动,使手铃发出叮叮铛铛的声音引起孩子对这种活动的兴趣。

2.家长让孩子坐在地毯上,对孩子说:“宝宝,妈妈帮你把鞋脱掉,带上铃铛跳舞好吗?”当孩子理解家长的意思后,帮孩子脱掉鞋子带上手铃,如果孩子配合得很好,家长应该大大地表扬他:“宝宝真乖,小脚不乱动。”再将鞋子给孩子穿上,此时也要表扬他。穿好后家长拉着孩子的手坐在一起,引导他模仿摇、蹬、上下、左右动脚等脚部动作,还可以站起来走一走,使铃铛发出好听的声音,孩于会很开心。玩过之后,家长再以同样的方法帮孩于把鞋脱掉、穿上。

注意事项:

在婴幼教室活动时,经常会涉及到穿脱鞋子,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配合成人穿不乱动。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刀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高10——20厘米的斜坡上练习间隔走、双脚行进跳,注意动作的灵敏协调。

2、积极愉快、大胆勇敢地参加体育活动。

3、团结合作,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活动准备:

1、竹梯四把、轮胎若干。

2、装水的塑料瓶子和大塑料筐若干。

3、音乐磁带。

重点与难点:

在高10——20厘米的斜坡上练习间隔走、双脚行进跳,注意动作的灵敏协调。

活动过程:

1、幼儿在雄壮的音乐声中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

2、幼儿自由结伴玩竹梯活动。

(1) 利用梯子的横档和空格,我们可以怎么玩?教师观察幼儿活动,并提醒幼儿走横档或跳空格时候要遵守秩序,不抢先,要注意安全。

(2) 建议幼儿用一个或两个轮胎垫高竹梯一头成斜坡,鼓励幼儿再次进行活动,提醒幼儿想一想:在斜坡上走横档应注意什么?

3、游戏:“送水”

(1) 教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瓶子,路上要经过不同的高度的斜坡,还要跳过小沟,将水运到运动场的水箱里,并且要把水瓶摆放整齐,送完以后回到队伍中,继续再送,看哪一队先把水送完。

(2) 幼儿进行“送水”游戏。教师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

活动结束:

幼儿听到特定的音乐后,迅速将竹梯摆好,然后做放松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