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糖果幼儿园教案8篇

时间:2023-01-25 作者:Cold-blooded 备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按照教学要求来制定教案,只有认真制定教案,才能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分糖果幼儿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分糖果幼儿园教案8篇

分糖果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推理与预测,并解决问题。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简单的统计。

3.尝试小组合作、交流,并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具:ppt 、统计表“最受欢迎的糖”.

学具:统计表(4张)、标记(每人5个)、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1.ppt出示糖果店:你们瞧,这儿有一家商店,看看这家商店里都有些什么商品呀?

2.这么多的糖果,那么这是一家什么店呢?(糖果店)3.ppt出示蜘蛛:糖果店里还有个朋友呢,看,是谁也住在糖果店里,蜘蛛在糖果店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儿呢?我们来听故事《蜘蛛和糖果店》。

二、大胆猜测——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果。

1.(ppt画面一)咪咪来买糖,蜘蛛出示咪咪买糖记录。

提问:(1)同意蜘蛛的猜测吗?

(2)从记录表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呢?

(3)验证(4)小结:咪咪每次来买都是买一种糖,说明她最喜欢的就是棒棒糖,下次很有可能也会选棒棒糖,是不是用这种方法!蜘蛛的这个办法真好!

2.(ppt画面二)菲菲来买糖,蜘蛛出示菲菲买糖记录。

提问:(1)从记录表里可以看出,菲菲买了几次糖果?买过什么糖?

(2)她会更喜欢吃什么糖呢?

(3)验证(4)小结:喜欢吃的糖果买的次数一定会多一点,记录表上花生巧克力糖出现了5次,所以买这种糖的可能性会更大。

3.(ppt画面三)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东东买糖记录。

提问: (1)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记录表,这次请大家猜猜他会买什么糖?

(2)你们怎么知道的呢?

(3)验证4.有什么好办法预测顾客要买什么糖?

小结:仔细观察记录顾客购买的糖果名称和购买的次数,经过统计,就能推测出顾客喜欢的糖。

5.(ppt画面四)嘟嘟来买糖,蜘蛛出示嘟嘟买糖记录。

提问:(1)你觉得她会买什么糖?

(2)买哪种糖更有可能?为什么?

(3)验证。

小结:买的次数多并不是唯一的预测标准,排列的规律也需要考虑。

6.(ppt画面四)老奶奶来买糖,蜘蛛出示老奶奶的买糖记录。

提问:(1)你觉得她会买什么糖?为什么?

(2)验证。(为什么买泡泡糖?)小结:有时预测的结果也会意外,这也是有可能的。

三、观察统计——最受欢迎的糖果1.阿姨决定请蜘蛛留下来,预测什么糖果卖得好。

2.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才是最受欢迎的糖呢? (大家讨论)3.幼儿进行集体统计。

4.小结:统计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情况,正确预测未来。

四、统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1.教师: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和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用统计的方法来推测出结果。

2.介绍小组合作要求。

3.幼儿合作练习、尝试、交流。

分糖果幼儿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利用为长腿糖果人找朋友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制作长腿糖果人的过程中训练幼儿使用剪刀、团圆、卷、拧、粘贴等的机能,同时使幼儿感受长腿糖果人的可爱及色彩的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1、练习用团圆、卷、拧、粘贴等方法制作长腿糖果人。

2、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搭配能力,感受色彩的绚丽多彩。

3、尝试正确运用剪刀,提高手的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1、剪制好的糖纸,废旧报纸、黄色、绿色、红色、蓝色、黑色等颜色的彩纸。

2、剪刀、胶带、胶棒、铅笔。

3、长腿糖果人范例。

教学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朋友”,让它和我们一起上课,现在请小朋友看看它是谁,长的什么样?出示长腿糖果人,并请幼儿讲述:大大的耳朵、椭圆形的眼睛、圆形的黑色眼株,圆圆的鼻子,弯弯的嘴巴,长长的腿。“长腿糖果人,你一个朋友也没有,多无聊呀!来,我帮你找一个朋友吧!”

二、教师示范制作“长腿糖果人”。

1、制作糖果:教师把废旧纸张折成或团成糖果的形状,用糖纸包好卷起来,两端分别拧一下。

2、在彩纸上画出椭圆形的眼睛、圆形的眼珠、圆形的鼻子、弯弯的嘴巴,一样一样剪下来并贴到糖果上,糖果人的脑袋就做好了。

3、在彩纸上画出并剪出两条长长的腿,并粘贴彩条进行装饰。

4、把长腿糖果人的腿和脑袋用双面胶或胶棒粘贴起来。

三、进一步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吱”,“吱”糖果小人说话了,我们听听他说什么。它说一个朋友太少,想请小朋友帮忙再找许多的朋友。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

四、制作过程中,教师讲明注意事项:

1、在制作过程中,要讲卫生,不要把纸丢到地上去。

2、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剪刀不能碰到别的小朋友,也不能伤着自己。

3、小朋友要友好合作,胶棒、双面胶和其它材料可以一起用。

五、幼儿制作《长腿糖果人》,教师巡回指导。

六、幼儿作品。

把孩子的作品放在一起共同欣赏,选出好的作品,并指出它们好在哪里。

七、活动延伸:请家长和孩子在家一起制作“长腿糖果人”。

分糖果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同颜色的糖果有不同的味道。

2、能够大胆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想要下场什么雨。丰富词汇“密密麻麻”。

3、感受听故事,参与想象的乐趣。

活动重点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同颜色的糖果有不同的味道。

活动难点

能够大胆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想要下场什么雨。丰富词汇“密密麻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阅读图画书《神奇糖果店》,知道下雨时的云朵是灰色的,糖果有很多颜色和味道的。

物质准备:魔法师糖糖、课件、糖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谈话交流导入活动。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雨吗?天上的云和雨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还见过其他颜色的云和不同的雨吗?

2、出示“魔法师糖糖”导入活动。

提问:老师请来了一位魔法师糖糖,我们一起来听听糖糖有什么本领呢?糖果雨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到故事里听一听吧。

二、完整讲述,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你听到故事中都有什么颜色、口味的糖果了吗?(丰富词汇:密密麻麻。)

小结:密密麻麻就是又多又密。

2、提问:谁来捡糖果了?他们都装在哪里了?(丰富词汇:鼓鼓的、漂亮的头巾)

三、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想象。

1、提问:你们想下一场什么样的雨呢?糖糖他要给咱们下一场什么糖果雨呢?鼓励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提问:你们捡到什么颜色的糖果了?什么味道的呢?提醒小朋友每天只能吃一颗糖,吃完糖要记得喝水漱口。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指南》中指出:“3—4 岁幼儿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因此,在课后利用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鼓励幼儿创造性的想象不一样的雨。

1、 在美工区提供多种材料,用制作、泥工、绘画等方式表征自己想像的不一样的雨。

2、在表演区投放纱巾、发夹、彩绸等各种道具引导幼儿扮演各种糖果。

3、户外活动时带幼儿到草地上玩“糖糖,变变变”的游戏。

4、在语言区投放手偶“糖糖”、背景图,引导幼儿创编故事,并讲给同伴听。

分糖果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分配数量的概念。

2、在活动中体验分享的快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糖果若干、贴有动物的娃娃盘、蚕豆、动物图片、不同数量的食物、纸制蛋糕人手一份、剪刀、湿毛巾。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分食物。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10片饼干,谁想吃?你们觉得饼干够不够分?为什么?那怎么办?(幼儿回答后共同分享)

出示食物饼干后,幼儿很兴奋,有很多幼儿都想吃,当提问“饼干够不够分”时,幼儿异口同声地说“不够”,并想出了解决的方法。

(2)出示八颗糖:有几颗?老师想把它们分给两个小朋友,够不

够分?可以怎么分?分给四个小朋友呢?八个小朋友呢?

幼儿已有了数量的概念,并能区分数量的多少,在此基础上,幼儿能正确地判断“够不够”,并能“一对一”地分配糖果

3、幼儿尝试操作。

(1)分蚕豆。

出示蚕豆: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动物想请你们帮忙分蚕豆,你们愿意吗?小朋友要把蚕豆分给娃娃盘里的两个小动物,先要数一数你有几颗蚕豆。(幼儿操作)

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并重点表扬能“平均分配”的幼儿

大部分幼儿在操作中都能运用“一对一”的分配方法,个别幼儿能直接将蚕豆分成相等的两份。

(2)分蛋糕。

出示蛋糕:这是什么?原来今天是小猪的生日,它还请来了几位好朋友,你们看是谁?(出示动物图片)小猪把蛋糕切成了三份,你们觉得蛋糕够不够分?为什么?那我们帮小猪重新分一分,好吗?(幼儿按意愿把蛋糕剪成若干份)请2——3名幼儿送蛋糕,如幼儿能把蛋糕分成六份,作重点评价。

分蛋糕时,有的幼儿先把蛋糕分成三份,然后再把每一份分成两份;有的幼儿则没有目的地把蛋糕分成了若干份,他们都能使每个小动物吃到蛋糕。在分蛋糕时,教师重点讲评了能“平均分配”的操作方法,帮助幼儿在理解“分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到“平均分配”的概念。

4、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大家帮助了小猪,小猪可开心了,它也给你们准备了好吃的点心,

看看是什么?你觉得够不够分?为什么?(请每一组的小朋友都说一说)小猪还有一个要求:让每个小朋友都吃到,而且要全部吃完。(每组请一名幼儿分点心,并说说是怎么分的。)

幼儿分享食物,教师巡回查看,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幼儿已有了“分配”的概念,当老师提供的食物数量少于一组幼儿人数时,他们能很快地想出解决的方法。当每个幼儿吃到点心时,充分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设计思路:

一天,幼儿的午点是一个个可爱的动物饼干,小朋友见了,可高兴了,轻声讨论着自己喜欢的动物。可准备用餐时,有的幼儿问:“老师,饼干该怎么分呀?”这促使我分析幼儿有关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并发现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分配的方法。其实,数学领域中的许多知识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一活动。

分糖果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鼓励下探索糖果的种类,知道糖果有很多种。

2.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糖果、糖果盘。

2.白纸、双面胶、湿巾等。

3.游戏册《五彩的糖果》。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拿出一颗糖,问:小朋友知道老师拿的什么么?

(糖果)你们都爱吃糖果么?(爱吃)今天老师带来了 许多不同的糖果,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吧。

二、教师将不同种类的糖果摆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种类和形状

教师提问:“这些糖果都是什么颜色形状的?”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糖果有各种各样的,有圆形、长方形等。

二、游戏:糖果分类

1.请小朋友将糖果分类,将一样的糖果摆放一起。

2.品尝糖果,表达感受。

让幼儿自己剥糖纸,品尝糖果。

师:你们吃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糖果吃到嘴里有什么变化?

幼儿回答:甜甜的,慢慢变小了,最后不见了。

3.教师总结糖果虽然甜,但是不能多吃,不然容易长蛀牙。教师带领吃完糖的小朋友去漱口。

三、结束

让幼儿用湿巾将糖纸擦掉,展开,贴在白纸上,请幼儿自由欣赏,说说糖纸的图案、颜色。

活动延伸:回家后收集更多的糖果纸,制作一幅小作品。

分糖果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糖果的特征及形状。

2、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糖果、糖果宝宝图片、

活动过程: 引出主题——感知糖果的特征——了解作用——游戏巩固

一、引出主题

小朋友,今天李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我们来看看是谁呀?(糖宝宝)

今天糖宝宝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

二、幼儿感知糖果的特征、形状。

1、找糖果

你们看,这里有许多糖宝宝,我们每个人找一个糖宝宝做好朋友,看看你的糖宝宝是怎样的。(幼儿自己说或说给旁边小朋友听)

2、幼儿自由感知糖的形状、特征

1、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看看你的糖宝宝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颜色,上面有什么美丽的图案?

2、摸、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

你来摸一摸,糖宝宝摸、捏上去是怎样的感觉?

3、剥糖果,了解糖的外型、颜色

我们来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闻糖果,感知糖的味道

请你来闻闻糖宝宝是什么味道的?

5、尝尝糖的味道

尝尝糖宝宝是什么味道的?

:师将糖的外型、质地、形状、味道一下。

三、了解糖的作用

糖能给我们的身体营养,我们饿了、头晕了可以吃颗糖舒服些,但不能多吃糖,会长蛀牙,每次吃好糖要漱口,保护牙齿的健康。

四、游戏巩固——我们来做跳跳糖

幼儿一起做跳跳糖,要求跳的方法不一样。

分糖果幼儿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糖果吃多了对身体有害处。

2、知道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适当、适量地吃糖。

3、激发了幼儿对糖果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糖果吃多了的坏处。

难点:知道控制自己,适当、适量地吃糖。

活动准备

糖果若干,幼儿用书《糖果不能多吃》,实物投影仪,卡通蛀牙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糖果

1、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吃的。

2、教师:你们喜欢吃糖吗?为什么喜欢吃糖?

3、教师:糖吃多了好吗?为什么?

二、看一看,说一说

1、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幼儿用书《糖果不能多吃》。

2、教师做适当引导,请幼儿讲讲幼儿用书上的故事。

3、教师:图上的小朋友很爱吃糖,她觉得糖可好吃了,就不停地吃。结果糖吃多了就上火了,于是生病发烧了。可是,她病刚好,又开始吃糖,结果牙又疼了。可是她还不怕,继续吃糖,最后变成一个小胖子了!现在你们知道糖吃多了有什么坏处了吗?

4、请幼儿说说糖吃多了的坏处。

5、出示卡通蛀牙图片,教师:糖吃多了就容易有蛀牙,牙齿疼得受不了。你害怕吗?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好牙齿呢?

三、讨论:

糖应该怎样吃

1、教师:糖果甜甜的很好吃,小朋友们都喜欢吃。但是我们看到糖吃多了也有很多坏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糖应该怎样吃才好?可以吃很多吗?

2、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总结:糖果好吃,但是不能多吃,应该有节制地吃,这样才不容易上火、发胖。吃完糖要漱口、刷牙,才能保护好牙齿,使牙齿不被虫子蛀掉。

教学反思

?糖果》这一教学活动,我觉得开展得还是比较好的,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甜的食品特别的感兴趣,很喜欢吃糖果。但是糖果吃多了,容易形成蛀牙,为了教育孩子平时吃糖果要适量,懂得保护自己的牙齿,所以我选择了这一活动。

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我把糖果放在盒子里,然后摇晃盒子,以神秘的语气引出,孩子的好奇心就给调动起来了。幼儿用书上《糖果不能多吃》的故事,我用实物投影仪展现在幼儿眼前,给幼儿最直观的感受,教师不需做很多引导,幼儿就已知道了故事的内容。

在幼儿讨论的时候,我提供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的时间,让每一名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使幼儿对自己的感受也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是幼儿从一些肤浅的语言或动作提升到了较高的一个层次,丰富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也使幼儿的思维更加的活跃了。问小朋友糖吃多了的坏处,好几个小朋友都能够说到点子上,知道糖果吃多了牙齿容易坏掉。看到小班的孩子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到这一点,我感到很高兴。再给幼儿看了一些我收集到的卡通蛀牙的图片,幼儿的认识更为深刻了,刚好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因为以前吃多了糖果有了蛀牙,前阵子牙还疼过,通过他这一实例,教育孩子平时吃糖果要适量,吃完糖要漱口、刷牙,才能保护好牙齿。

在活动中我的情绪饱满,以大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增强了孩子活动的积极性。

分糖果幼儿园教案篇8

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按数群计数的运用很广泛,通过活动让 幼儿了解按“数群计数”的方法,在操作中,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并尽可能的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群体(物体群)为单位。幼儿按群计数能力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幼儿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方法得当,大班后期,幼儿的按群计数能力可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范围可达“100”,甚至以上。按几个几个数更快,为什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数群越大,数的次数就越少,数群越小,数的次数就越多的函数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计数及依据某种参照物估计一组数量。

活动目标:

1.学习估计10-3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数并确定总数。

3.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的多种方法。

活动反思:

1.由于为孩子们预先准备了数量颜色不均等的九盘实物糖果,带给孩子们的是动手操作的浓厚兴趣和快捷的数数速度。

2.对实物进行按群数数时,“2个2个”地数幼儿比较容易掌握;“5个5个”地数,对于幼儿 较难掌握。但只要掌握规律多练,数数时还是比较容易的,如:2、4、6、8、10、12、14、16、18、20;或5、10、15、20、25、30。

3.下次作业时需改进:让幼儿在操作卡上学习“按群圈数”,这样数起来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