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教案5篇

时间:2022-12-06 作者:Iraqis 备课教案

教案在制订的时候,你们需要注意讲授内容要点,教案在教学工作中有着相辅相成的重要性,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啄木鸟》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啄木鸟》教案5篇

《啄木鸟》教案篇1

活动由来:

欣赏就是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之情,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过程。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音乐欣赏题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充分考虑音乐对儿童的可感性、可接纳性。《啄木鸟》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乐。全曲的结构是abc,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适合4—5岁的幼儿欣赏。a段音乐平稳、流畅,犹如啄木鸟在逐一检查哪些苹果树病了。b段音乐节奏跳跃,恰似啄木鸟在“笃笃笃、笃笃笃”地为苹果树捉虫。c段音乐较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隐患消除,又恢复了生气,如往日那样欣欣向荣,充满朝气。中班幼儿主要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本次活动我将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渠道,运用多媒体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学习听辩三段体的乐曲,理解每段乐曲的意思。

2、学习有节奏的捉虫,乐意用动作来表现对第二段乐曲的感受。

3、活动能与同伴共享空间,学习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课前进行过有关于树木的病了该怎么办的问题的讨论。

物质准备:关于乐曲的多媒体课件、音乐、代表啄木鸟的翅膀。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是自愿坐在自己认为看着比较舒服的地方。

活动过程:一、欣赏乐曲《啄木鸟》

1、完整欣赏三段体的音乐。

师:果园里的苹果树病了,树叶发黄,一点精神也没有。它会请谁来治病呢?

第一遍,欣赏音乐。

师:“小朋友们,听了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遍,欣赏课件,

师:原来是有只啄木鸟到了果园给苹果树治病了,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给苹果树治病的?

小朋友听的时候,仔细听乐曲的变化。

师: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可以分成几段,每一段都讲了什么事?

小结:第一段乐曲平稳,讲了四棵苹果树都在长虫子。第二段乐曲节奏跳跃,表示啄木鸟在捉虫子。第三段乐曲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的病治好了,不断长出新的叶子。

2、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段音乐:苹果树长了虫子,身上很难受,请小朋友用动作表演一下。

啄木鸟是怎样为苹果树检查的,请小朋友用动作表演一下。

(2)欣赏第二段音乐:啄木鸟是怎么样捉虫子的?请小朋友用动作表演一下。

通过图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师:大家看这四棵树都有几个蛀虫洞?我们捉虫子时要看如果树干上有三个洞,我们就听准跳音啄三次;如果一个虫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还要听一听有没有虫子了。

啄木鸟学会了有节奏的啄虫子,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听音乐表演一次。

(3)欣赏第三段音乐:师:苹果树有什么变化?啄木鸟心里觉得怎么样?

3、听音乐进行表演。

(1)幼儿自选角色进行表演。

(2)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结束。

教育反思:

由于之前关于“音乐欣赏”的活动内容幼儿接触较少,所以在活动中,幼儿不能很好的感知音乐,所以表现的不是很充分。所以我选材上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幼儿初尝音乐欣赏的阶段,应该选择一些较容易理解的音乐素材!这样孩子们在经历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后,对于这节课所选取的音乐在理解上就会更透彻了。在自由分组进行创编舞蹈时,老师除了给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外,当时我应该将课件持续播放,这样子孩子们可以在动画及音乐背景下,更容易把握音乐所要表达的故事,所以导致最后孩子们的舞蹈创编跟音乐分段及节奏结合的不是很好。自始至终孩子们的情绪一直都是很快乐的,尤其在最后分组创编舞蹈的时候孩子们的兴奋达到了最高点,我想情感方面上孩子们是得到了满足的。

《啄木鸟》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升入大班后,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不断增强。他们能更积极地投入到欣赏活动中,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啄木鸟》是一首abc结构的乐曲,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结合乐曲各段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它想象成啄木鸟为树木看病的故事。a段音乐平稳、流畅,像啄木鸟医生正在检查小树。b段音乐节奏跳跃,恰似啄木鸟在 "笃笃笃"的为苹果树捉虫。c段音乐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隐患消除,又恢复了生气。

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渠道,运用flash课件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选择听觉、视觉、运动觉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同时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听辨乐曲的三段体结构,感受a段的节奏平稳,体验b段的节奏跳跃,欣赏c段的优美流畅。

2.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3.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快乐。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啄木鸟的特征。 物质材料准备:ppt,flash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导入,引起猜测。

"果园里的苹果树病了,树叶发黄,一点精神也没有。请谁来给苹果树治病呢?"

2."啄木鸟到果园里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呢?让我们到音乐里听一听,找一找。"

二、欣赏乐曲,熟悉乐曲内容

1.初次欣赏,感知乐曲内容。

"你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2.再次欣赏,用动作表现乐曲。

"这首音乐一共可以分成几段呢?哪一段是啄木鸟医生在给大树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医生在捉虫,哪一段是大树长出了茂盛的树叶跳起了舞?"

三、分段欣赏,了解乐曲结构1.学习用动作表现a段音乐的平稳(为树作检查)。

"啄木鸟医生是怎样帮大树做检查的?我们一起学一学。检查了几棵大树啊?""如果你是啄木鸟医生,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动作给大树做检查?""啄木鸟帮大树做完检查,接着要干什么了?"

2.学习用动作表现b段的跳跃(啄木鸟为大树捉虫)。

"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看病的呢?它是用什么样的动作来捉虫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每颗大树的蛀洞一样多吗?谁来说一说。"

3.学习用动作表现c段乐曲的优美流畅(啄木鸟为大树治好病围绕大树欢快的跳舞)。

"大树们在干什么啦?我们一起也来跳一跳舞!""你还能用什么样的优美动作来跳舞?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想到的.动作一起听音乐跳舞吧!"

四、完成表演,体验合作快乐

1.教师请个别幼儿扮演大树,其它幼儿扮演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

2.分组随音乐进行集体表演,教师指导。注意演大树的幼儿,一定表现出治愈前的痛苦和治愈后的高兴对比。

3.小朋友,今天我们欣赏了《啄木鸟》这首乐曲,啄木鸟真能干,让我们变成能干的啄木鸟飞出教室去给外面的大树做检查吧!

活动反思

?啄木鸟》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右边是图,画的是一只啄木鸟正在一棵大树干上捉虫子。由于啄木鸟专吃树上的害虫,捉虫的本领很大,素有森林“医生” 之称,所以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啄木鸟人格化为专门给老树治病的医生,具体描写他是怎样给老树治好病的。课文第二幅图展示了老树的病治好后,又长出茂密的绿叶,可见啄木鸟“治病”的本领之高。

教学本课时,我先指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树的颜色的不同,再观察啄木鸟的样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锋利的爪子。让学生通过看图明白,老树生病了,啄木鸟正在给老树治病,后来老树的病治好了,长出了新叶子。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啄木鸟是怎样给老树治病的?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想象他治病的样子。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内容来解答这个问题,我随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啄木鸟为什么要给老树治病呢?学生连声回答:“它喜欢吃虫子。”我说:“是的,啄木鸟不仅救了树木,又让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举双得。”我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哪些是一举双得的事情,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锻炼了自己,又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这也是一种幸福。

《啄木鸟》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分辨乐曲的abc结构。知道a段乐曲节奏平稳、b段乐曲节奏跳跃、c段乐曲优美,同时学习找准弱拍起乐句的一个强拍。

2、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示自己的感受。

3、欣赏音乐,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啄木鸟》投影图谱一幅(见幼儿用书:《啄木鸟》)。

2、音乐磁带《啄木鸟》,录音机。

3、啄木鸟指挥棒一支。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苹果树找医生》,引导幼儿了解音乐内容。

教师出示啄木鸟指挥棒,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有一只勤快的鸟,它是谁呀?

教师讲述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在投影图谱的帮助下欣赏音乐。

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看图欣赏音乐。

师:有一段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勤快的啄木鸟医生帮苹果树治病的故事。音乐说了三件事,有三段(检查、捉虫、长出新叶)。

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用手指跟随啄木鸟指挥棒在图谱上移动,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指,我们跟啄木鸟一起到树林里看一看,好吗?(a段:共四句,每乐句由上而下均匀地抚摸一棵树干,表示啄木鸟为苹果树作检查。b段:第1、2、3句中每句3个跳音,第4句1个跳音,每个跳音一个洞,表示啄木鸟捉虫。c段:第4小节划半个树冠,表示果树恢复健康,茁壮成长。)教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弱起部分,并找准弱拍起的乐句中第一个强拍,用拍手或其他动作表示。

师:这次我来唱乐曲,你们用拍手的方法,找到要开始做动作的地方。

3、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演的方式感受音乐。

教师引导幼儿为三段音乐创编不同的有规律的表演动作。

师:在啄木鸟给树检查身体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在啄木鸟给苹果树捉虫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最后,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果树又重新长出了树枝?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随音乐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合作表演。

师:谁愿意当苹果树?谁来当啄木鸟?每只啄木鸟找一棵大树和他面对面站好。

幼儿交换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啄木鸟》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右边是图,画的是一只啄木鸟正在一棵大树干上捉虫子。由于啄木鸟专吃树上的害虫,捉虫的本领很大,素有森林“医生” 之称,所以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啄木鸟人格化为专门给老树治病的医生,具体描写他是怎样给老树治好病的。课文第二幅图展示了老树的病治好后,又长出茂密的绿叶,可见啄木鸟“治病”的本领之高。

教学本课时,我先指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树的颜色的不同,再观察啄木鸟的样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锋利的爪子。让学生通过看图明白,老树生病了,啄木鸟正在给老树治病,后来老树的病治好了,长出了新叶子。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啄木鸟是怎样给老树治病的?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想象他治病的样子。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内容来解答这个问题,我随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啄木鸟为什么要给老树治病呢?学生连声回答:“它喜欢吃虫子。”我说:“是的,啄木鸟不仅救了树木,又让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举双得。”我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哪些是一举双得的事情,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锻炼了自己,又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这也是一种幸福。

《啄木鸟》教案篇4

【设计意图】本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三《桃花朵朵》中的次主题二“莺歌燕舞”。这首乐曲属于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a段乐曲节奏平稳(可理解为啄木鸟在大森林里寻找生病的大树);b段乐曲节奏跳跃(可理解为啄木鸟为大树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为大树治好病围绕大树欢快的跳舞)。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采用三幅图画作为欣赏线索;利用“欣赏不同图画”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选择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画)、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和形象。

2、幼儿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准备】

?啄木鸟》音乐磁带、三幅森林的情景画(啄木鸟飞在森林中寻找、啄木鸟为大树治病、啄木鸟开心的飞舞)、大树模型、啄木鸟头饰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和形象。

难点:幼儿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有个医生技术高,尖嘴好像手术刀。啄开树皮把虫瞧,叼出蛀虫一条条。”引出树木医生—啄木鸟。

2、出示三幅森林情境画,引起幼儿音乐欣赏的兴趣。

幼儿啄木鸟今天又去干什么了呢?

出示第一幅图画:在大森林里,有一只啄木鸟,它飞来飞去。它正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寻找生病的大树(重点突出寻找一词)

出示第二幅图画:啄木鸟找到了生病的大树。它把自己尖尖的嘴巴,放入因生病而痛苦不堪的大树身体里,用力的啄(重点突出捉虫)

出示第三幅图画:啄木鸟围绕大树飞舞(重点突出啄木鸟与大树的高兴)

3、引导幼儿欣赏《啄木鸟》音乐。

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有一首音乐讲的也是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故事,你们听啄木鸟是怎样给大树治病的?

4、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5、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教师利用三幅情境图和肢体动作配合,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感知旋律的变化。

6、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

(1)啄木鸟在森林里,它不知道哪棵树生病,它会先怎么样?(寻找)让幼儿自由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如:边学飞,便睁大眼睛;飞左飞右…

(2)找到生病的大树,发现虫子,开始捉虫了,它怎么捉虫呢?(捉虫)可加语言“笃笃笃”,随音乐节奏做捉虫动作。

(3)捉虫后我们听到了欢快的旋律,猜一下他们都感觉怎么样?(高兴),用肢体动作表现,如:挂着笑容欢快的飞舞、翩翩起舞…

7、师幼互动,分不同角色表演。

教师或个别幼儿扮大树,其它幼儿扮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

8、分组随音乐进行集体表演,教师指导。注意演大树的幼儿,一定表现出治愈前的痛苦和治愈后的高兴对比。

9、活动结束,幼儿学啄木鸟飞出教室。

【活动延伸】

可在表演区创设森林情景,投放啄木鸟头饰继续表演。

【活动开展小感】

音乐欣赏活动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仍然非常具有难度。在幼儿毫无所知的情况下,让幼儿欣赏这段音乐,他们很难听出什么,更不用说达到预想目标了。

而设计本活动,我们首先谜语导入,引出主角;然后运用情景画、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知道是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故事;接着,让幼儿欣赏音乐,他们便可以慢慢说出自己听到和感受到了什么;再次,听音乐时,我们到音乐段落转折处,可以加上手势或简单的肢体动作,帮助他们分辨旋律的变化。

在活动中,还一定要注意提问的技巧性。让幼儿通过提问能说出“寻找”→“捉虫”→“高兴”等关键词,在此基础上表演,便会得心应手。

希望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对大家有帮助,如有不足请大家与我联系,多多指导!谢谢!

《啄木鸟》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理解认识14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课文内容,理解认识14个生字。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病了都要去找医生,那么树生病了怎么办?谁是它的医生呢?写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啄木鸟”。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听课文录音。

2. 生自读课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落?圈出生字。

3. 学习生字。啄 棵 病 体 虫 医 治 鹰 气 对 鹊 干 敲 术

4. 我愿当小老师。

5. 找出这些生字的“邻居”。

6. 谁还能找出这些字的朋友。

7. 读课文,组内一人读一节。

8. 推举读得最好的到前面读。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齐读课文 。

2. 你最喜欢那一段。

3. 学习第四自然段。

4. 第四段。

5. 指名读第四段。

6. 讨论:啄木鸟是怎样给老树治病的?

7. 那么猫头鹰和喜鹊为什么不能给老树治病呢?

8. 指导学生读2、3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使学生知道老树是树干生病了,猫头鹰能住老鼠,喜鹊只会啄树枝和树叶上的虫字。

9. 齐读第一段,这一段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了?

10. 学习最后一段。

(1) 指名读

(2) 说一说有几句话?都写了什么?

10.再读课文,看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四. 课堂总结:鸟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是树的医生,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五. 作业:把今天学到的课文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六. 板书设计

啄木鸟

啄 棵 病 体 虫 医 治 鹰 气 对 鹊 干 敲 术

一棵苹果树生病了 结了许多大苹果

啄木鸟 敲 找 捉 学

第二课时 啄木鸟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指名读课文。

2. 读词语。

啄木鸟 一棵 生病 身体 虫子 医生 治病 猫头鹰 叹气 对不起

喜鹊 树干 敲门 手术

二. 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棵 病 体 虫 气 说 起 术

2.起读生字。

3.认识“言字旁”

4.讨论这些字的结构、笔顺。

5.师指导:“说、起、气”。

说:师用红笔标出言字旁,学生练写。

起:师先示范,学生描红。

气:用红笔标出第四笔,然后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描成红色?

6.其余的字学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7.评比:写得好的奖励小红花。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字,写时一定要注意“言字旁”和“气”字的最后一笔。

板书设计:

啄木鸟

棵 病 体 虫 气 说 起 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