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学科,老师们在教学前都是需要制定教案的,只有认真制定教案,才能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护士节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护士节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能积极的参于到活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并能有礼貌的交往。
3、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二、教学准备
1、准备好类似医院的.场地。
2、为幼儿普及医院以及医生的知识经验。
3、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3)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3、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4、游戏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5、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6、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况,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械,个别小朋友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消除。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会一直忘记自己手中的仪器是干什么的,教师适当的给予提醒。还有部分幼儿说到打针就怕即使是假的,通过这次活动,部分幼儿觉得打针也不是很恐怖。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也加深了预防疾病的意识。
小百科:医院一词是来自于拉丁文原意为“客人”,因为一开始设立时,是供人避难,还备有休息间,使来者舒适,有招待意图。后来,才逐渐成为满足人类医疗需求,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收容和治疗病人的服务场所。
护士节的教案篇2
为了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为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向同学们展示护理工作者的.风采,充分激发医护学院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情,促进医护学院护理教学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知道护理,了解护理,热爱护理,为护理事业而奋斗。
一、活动主题
纪念“5.12”,展护士风采。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2日。
三、活动地点
xxx大学医护学院中心广场。
四、活动对象
医护学院所有老师及学生。
五、活动内容
(一)前期工作
1、宣传
1)班支会上向各班长支书宣传。
2)海报宣传。
3)由文娱部干事到各班宣传。
2、节目征集
1)通过前期宣传让全院学生有了护士节的意识。
2)由文娱部干事到各班公开征集节目,内容积极向上,但必需与护士节有关(每个班级至少出一个节目),在4月8日前上报,在4月20日选出5个节目参加护士节活动表演。
3、班级礼仪评选
1)与礼仪形象气质工程接轨,在4月20日前选出最优秀的两个班级。
2)礼仪班辅对两个班加以培训,最后在两个班中分别选出最好最好的8名同学参加护士节班级风采展示,同时也是对礼仪成果的一种汇报。
4、前期准备
1)提前预约嘉宾。
2)做好会场布置(场地布置所需物品:横幅、桌椅、桌布、席位牌、茶水、桌花、两个话筒、笔记本电脑、音响)。
3)提前找好赞助单位。
4)学生会各部做好分工:
a)文娱部负责会场布置以及活动后会场清理。
b)宣传部负责现场拍照、新闻上传及主持工作。
c)体育部负责搬运活动所需器材。
d)安全部及文娱部维持现场秩序。
(二)活动流程:
1、主持人进场,讲开场白,全场为5.12地震默哀一分钟,宣布活动开始。
2、院长讲话。
3、两名学生代表演讲南丁格尔事迹,并最后带领大家宣读南丁格尔誓言。
4、由主持人宣布护士风采展示正式开始:
1)医护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文娱部礼仪队进行风采展示。
2)歌曲演唱(主题积极向上)。
3)护士技能操作现场互动:
a、分别找两位同学进行错误的无菌操作和急救演示(如:溺水,休克)。
b、抽选几名同学指出演示中的错误。
c、老师点评、纠正。
d、对正确指出错误的同学给予小礼品。
4)情景剧(与护士事迹相联系)。
5)朗诵地震中与护士有关的感人诗篇。
6)班级礼仪展示。
7)领导总结发言,并对两个展示礼仪风采的班级颁发奖状,最后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三)经费预算
1、横幅50元。
2、现场互动所需小礼品共20元。
3、其他物品由宣传部和赞助商提供。共70元。
(四)后期工作
1、活动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清理场地。
2、各部归还所借物品。
3、活动总结,相关负责人员及时总结。
护士节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图夹文的手法表现出自己对医生、护士的热爱和敬重。
2、初步地了解一些简单的书信格式。
活动准备:
绘画纸、记号笔、工种不同的人物造型、教师设计的一封信。
活动过程:
1、引出活动主题:
(1)“在地震期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最值得大家尊敬?为什么?”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将幼儿讲到的人物用图片展示出来。
2、了解信的书写格式:
(1)出示教师写的一封信:“在地震期间老师最敬重的人是谁?你是怎么猜到的?”
(2)阅读教师信的内容,在读信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信的内容,知道书信的格式。
(3)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疑:“你们想对医生、护士说些什么?”
3、分组讨论信的内容:
(1) 幼儿自由结伴,分组讨论:“给医生、护士的信可以写些什么内容?”
(2)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写信。
(3) 各组介绍信的内容。
设计制作“爱心卡”(手工)
活动目标:
1、知道医生的工作与人们的关系,感受医生工作的辛苦。
2、尝试使用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卡片。
活动准备:
1、已收集的关于医生、护士工作时的图片、资料。
2、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剪刀、装饰材料、颜料、自制的印章。
活动过程:
1、交流:
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医生、护士如何工作的材料。
2、讨论:
(1) 医生的工作和人们的关系:“医生和护士是怎样关心照顾病人的?”
(2)“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3、想像:
“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你最想送什么东西给医生和护士?”
4、 表现:
(1)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贺卡底版上做镂空的图案。
(2) 能运用多种材料大胆表现。
5、交流分享: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你制作的‘爱心卡’有什么内容?”
6、延伸活动:
将“爱心卡”送给自己最敬重的人。
护士节的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护士妈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挽救小女孩,让小女孩起死回生。
2、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同时促进积累。
3、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4、引导学生体会、表达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1)赞美护士妈妈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情感。
(2)对母爱的赞美。
二、难点突破:
护士变成护士妈妈这一角色转换过程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调动情感
同学们,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就有许多心爱着我们的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其中,可能要数妈妈最爱我们了,所以,有首歌就叫“世上只有妈妈好”,下面我们一起唱唱这首歌吧!(播放音乐)
(二)、导入课题,初读课文
1、导入:小朋友唱得真好!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妈妈――护士妈妈,大家一起来叫叫这位妈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叫得更亲热一点。(再读)真好!这位妈妈是一位特殊的妈妈,为什么说她是一位特殊的妈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待会儿告诉老师。(学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说她是位特殊的妈妈?
学生1:因为这位妈妈不是真的妈妈,是一个护士。
学生2:小女孩病了,一位护士当了她的临时妈妈。
教师小结:因为一位护士阿姨充当了小女孩的妈妈,挽救了女孩的生命。
(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
1、明确人物
师:那么,作者在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物?请大家找找看。生:护士妈妈、爸爸、小女孩、医生、人们
师:在这些人物中,作者主要写了护士妈妈、爸爸和小女孩这三个人物。
2、体会人物
师:请大家再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人?爸爸、护士妈妈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
3、整体感受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边读边画,有的边读边想,学习习惯真好。下面,请听老师读读课文。
(四)、品读人物、精读课文
1、 小女孩
(1)、过渡
师: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深入地学习课文呢?(想!)(好!)那么,我们就首先看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2)、读
师:请大家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3)、悟
师:读得不错,小女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哪里读懂的?
(1)病房里,有一个女孩,自住进医院的那天起,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喊着:“妈妈,妈妈!”
个别读―再读―评议―结合内容指导朗读―齐读
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她多么希望能够得到妈妈的爱啊,读得真好,真像一个昏迷不醒的小女孩呼唤自己的妈妈。
(2)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救生圈,她死死攥紧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师:这里作者写了小女孩的语言,后面还有描写了女孩的语言、动作的段落,请大家找出那段话。找到了吗?请齐读。
齐读
师:人间自有真情在,在小女孩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一位没有结婚的护士阿姨伸出了手,做了小女孩的临时妈妈。小女孩是多么需要妈妈的爱啊!
(课件出示句子)她死死攥紧护士的手。
她攥紧护士的手。
男生读上句、女生读下句
师:仔细看看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上面一句多了一个词语“死死”
同学们觉得哪句好?
学生:上面一句好。
师:“死死”很好地体现了病危中的小女孩非常渴望有母亲的疼爱。她抓住护士妈妈的手,再也不愿意松开,在心里不停地呼喊:“妈妈,你在哪里?妈妈,我抓住你了,妈妈,求求你不要再离开我了。”
2、护士妈妈
(1)、过渡: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小女孩的家庭是不幸的,但小女孩却又是幸运的,在她生命垂危的时候,有一个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个人就是护士妈妈。
(2)、护士妈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找出描写她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3)、学生汇报
(4)、出示重点句: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齐读
师:谁能再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用默默造句:老师觉得“默默”这个词语用得很好,谁能够用它说一句话?
(3)提问:爸爸离了婚,女儿危在旦夕,当护士阿姨看到这种情形,她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默默地坐下来,,此时此刻,她会想些什么呢?
师:她的内心一定很矛盾,帮还是不帮呢?帮,带给自己的是劳累,还有可能招来别人的闲话;但是不帮,难道就看着小女孩因为得不到母爱。而丧失与病魔做斗争的精神支柱,以至于死去。经过激烈而短暂的思想斗争,护士果断地选择了救助小女孩。
(4)教师加动作朗读:护士皱了皱眉头……
请你们像老师刚才一样,加上动作把它读一遍。
老师看见这位同学读得真投入,请你来读一读。
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来朗读这段。
(5)、师:多么善良的护士啊!多么富有爱心的妈妈啊! 引读(在以后的日子里,……)
小结:护士妈妈用她的爱心挽救了小女孩的生命(板书:挽救)
3、情感升华
(1)、师:当小女孩苏醒过来的时候,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引生齐读)
师:创造这个奇迹的是护士妈妈。
(2)、师:当看见心爱的女儿苏醒过来的时候,父亲会怎样说?
(3)、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1:人们说:“这个女孩太幸运了!”
护士节的教案篇5
各县区委宣传部、卫生局、人事局,市卫生局注册医疗机构、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泸医附院、泸医附二院、泸医口腔医院:
一、活动主题:
以人为本,爱心奉献。
二、主办单位:
中共泸州市委宣传部、泸州市卫生局与泸州市人事局联合主办。
三、参与单位: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宣传部门、人事部门、各新闻媒体共同参与。
四、活动内容:
采取多形式系列活动方式进行,共开展四个系列活动(详见附件各系列活动方案)。
(一)在全市(含泸医三个附院和民营医疗机构)评选表彰“十佳护士”、“十佳医生”、“十佳医技员”、“十佳乡镇卫生院院长”。
(二)“5.12”前夕举办一场大型庆祝晚会,展示护士群体风采。
(三)“5.12”前后全市集中举行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咨询活动。
(四)召开“泸州市护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改选“泸州市护理学会”领导机构。
五、组织机构:
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局、市人事局联合成立“泸州市5.12国际护士节卫生系统风采展示系列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系列活动的领导、策划和具体实施工作。
六、具体要求
(一)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宣传部门、人事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各新闻媒体对此项系列活动要高度重视,要结合“保先”活动,确定专人精心策划具体落实,卫生部门、宣传部门、人事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搞好这次活动。
(二)泸医三个附院、市直属医疗卫生机构、各县区要按照市上的活动方案和要求,制定各自的活动计划,系列活动结束后,各单位于xx年5月底前书面上报活动总结。
护士节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基本内容和“护士小姐”变化的脸部特征。
2、感受故事的幽默情绪。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基本内容和“护士小姐”变化的脸部特征。
活动难点:感受故事的幽默情绪。
活动准备
故事情节图片;故事视频;小丑、巫婆、海盗、圣诞老公公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故事图片,引入故事主。
师:这图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它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亲爱的护士小姐》,来我们看看接下来还发生了什么?
2、逐张出示故事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师:第一天护士小姐打扮成了什么?小丑的脸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小丑图片)
师:第二天护士小姐变成了什么?巫婆的脸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巫婆图片,帮助幼儿记忆)
师:第三天护士小姐打扮成了什么?海盗的脸是什么样子的?(出示海盗图片)
师:第四天护士小姐变成了什么?圣诞老公公的脸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圣诞老公公图片,帮助幼儿记忆。)
师:小男孩虽然腿受伤住院了,可是他在医院里过得愉快吗?你喜欢这个护士小姐吗?
师:你猜出这位护士小姐是哪位了吗?他的脸部特征什么?小男孩画像对吗?
3、播放故事视频,完整欣赏故事
4、出示人物角色图片,在讲一遍故事
5、发挥想象说说,护士小姐还能变成什么造型.
师:你觉得这个护士小姐还可以变成什么?
师:不管护士小姐是什么造型,她的脸上一定会有什么呢?
6、阅读幼儿用书,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故事理解不深入,没感受到故事的幽默情绪,但对“护士小姐”变化的脸部特征观察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