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明确新学期的教学目标后,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案,写一篇教案是所有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做好的准备工作,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6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篇1
教学内容:
绘画《幼儿园真快乐》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在回忆、讨论好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2.学习用布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快乐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习用布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
掌握补贴和绘画的方法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各种制作好的示范画、胶水、碎布、油画棒、白纸、 剪刀、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题: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在幼儿园里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和谁在一起?玩什么?怎么玩的?在哪里玩?那里有些什么?玩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今天老师教小朋友学习新的本领绘画制作《幼儿园里真快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范作品,幼儿欣赏。
提问:布有什么用?你们见过布贴画吗?看看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看的有什么不同?
2.观察桌子上有什么?
3.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先将玩具画好,再将幼儿的身体部分用布剪出各种形状粘贴在幼儿的身体部位。
(2)再添画草地、房子、白云等景物。
(3)装饰出各造型。
4.制作要求:
(1)制作时要细心、认真还要大胆,不要把所需的材料浪费。
(2)要求幼儿创作时要保持桌面干净整洁,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5.幼儿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给以帮助。
6.互相欣赏作品。
让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并介绍自己制作的是什么。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上课情况,对表现积极的幼儿给与鼓励和表扬。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教学效果分析:
1.分析教材:在回忆、讨论好创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学习用布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快乐生活。
2.分析教法: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学习用布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画面,掌握补贴和绘画的方法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分析幼儿:幼儿对幼儿园生活比较熟悉,能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画画,大部分幼儿效果好,个别幼儿对人物的形体构图有待于强化。
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篇2
教学目标:
1.在欣赏绘画大师卢梭作品的基础上,学习用明快的色彩表现出自己对森林的印象。
2.能运用已有经验,选取大自然中动物与树木中的某一场景作画。
3.在模仿与创造中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孩子对森林及森林里的动物比较熟悉。
2.物质准备:
①卢梭的作品《奇异的景色》ppt及打印画、莫扎特背景音乐;②长方形的宣纸、白板笔、各色水粉颜料(以深色的绿色调及深浅不一的绿色为主,其它明亮颜色为辅);③作品展示板一张、签字笔1支、便签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故事导入,欣赏名画《奇异的景色》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有关森林的故事。
在法国有一位伟大的画家叫卢梭,他非常向往和热爱森林,但是因为许多原因他去不了,但他每天都在想像着有关森林的情景。一天,卢梭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发生了许多在森林里的神秘的故事,他感到很兴奋,马上拿起画笔将自己的梦画下来,他画了许多画,并给其中一幅画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奇异的景色》。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吧。
2.出示《奇异的景色》,引导幼儿观察猴子在怎样工作,丛林中花、叶子及果子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丛林的感觉。
①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作品的内容:
--你看了卢梭的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画面中的花草树木跟我们平时看的有什么不一样?
--他用了哪些对比色?
②小结
3.提议幼儿闭上眼睛,尝试做一个神秘的梦。
要求:"我们一起闭上眼睛,也做一个神秘的森林之梦吧。"②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梦",鼓励幼儿大胆创意"梦"的情节。
师:你能说说梦到什么吗?
二、进行部分
1.介绍材料及要求。
2.幼儿听音乐作画,教师观察、个别指导。
提示幼儿画面布局既均衡、丰富,又不杂乱;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对比色,使画面色彩亮丽、明快。
3.引导先完成作品的孩子讲述画面内容,并记录在便签纸上。
三、结束部分
1.展示作品,幼儿相互交流、分享。
将大师的作品跟幼儿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引导幼儿自由述说、相互评价。
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篇3
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鱼活动画。
2.尝试通过表情变化来表现心理活动,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创造美。
3.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玩音乐游戏"几条鱼"(歌曲附后)
1.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体现鱼的情绪。
2.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鱼的活动。
游戏玩法: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的活动,并表现出与歌词相符的造型动作。
(评析:让幼儿自由地用表情和姿态表现音乐,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二、示范画表情,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1.孤单发愁时的表情该怎样表现(撅嘴、垂头、掉泪、嘴角下弯、闭眼、躲在角落……),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2.快乐游玩时的表情怎样表现(笑、唱歌、拥抱、嘴角上翘,鱼儿间头碰头、嘴对嘴、手拉手、尾连尾……),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评析:教师根据孩子讲述的表情动作进行示范,如同给孩子拍照片一样具体实在,便于孩子接受。)
三、交代要求,引发作画欲望
师:小鱼儿生活的地方非常美丽,都有些什么呢?(水草、礁石、珊瑚、轮船、海带、水泡……)鼓励幼儿用这些美丽的东西做背景,把刚才的音乐游戏用画笔表现出来。可以突出形态各异的鱼,绚丽多彩的背景。可以只表现孤单发愁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快乐游玩的情景,还可以表现整个游戏情景。
(评析: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已有了不同的情绪体验,又从老师的示范讲解中获得了用笔表现的相关经验,教师对水中美丽背景的语言启示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为孩子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现。
五、幼儿互相介绍作品,再玩音乐游戏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喜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评析:活动首尾照应,无论是音乐动作表现还是色彩构图表现,教师都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注重了情绪情感的真实体验。整个活动活而不乱,将艺术领域中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幼儿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创造了美。)
活动反思:
从欣赏绘画作品入手,使幼儿在一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诱发想象、循序渐进、大胆构思,从而发掘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轻松导入,使儿童的画面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篇4
活动目标
一、欣赏各类风筝的造型与色彩特点,感受风筝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二、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在老师和同伴帮助下动手制作风筝。
三、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四、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五、感受风筝的美感。
重点难点
一、 欣赏时能从造型、色彩、质地几方面进行
二、制作时主动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
一、风筝制作风筝的材料,纸线圈、竹签、胶带、油画棒、水彩等。
二、可以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幼儿到户外放风筝,并且给幼儿看看风筝视频讲讲有关风筝的事。
三、风筝的课件和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谈话,交流放飞风筝的感受(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双休日家长领幼儿放风筝)
1、双休日家长领我们放飞了风筝,能告诉大家你的感受吗?
2、相互说一说,你放的是什么风筝?你在家中电脑视频还见过什么样的风筝?
二、欣赏风筝,老师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质地等方面进行交流(小组内进行)老师巡视参与在有困难的小组。
1、这些风筝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样子的风筝?
2、风筝上有些什么图案 ?这些图案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
3、它们为什么要作出对称的?为什么要有尾巴?
4、这些风筝上有什么色彩?为什么要用鲜艳的颜色?
5、这些风筝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来制作?
6、你知道人们什么时候放风筝?为什么要放飞风筝?
7、你喜欢风筝吗?你想扎只风筝吗?风筝可以怎样制作?
三、观看课件,了解风筝的扎制过程。激发幼儿制作风筝的兴趣,你看到人们是怎样扎制风筝的?你想制作一只什么样的风筝?
四、操作环节,鼓励幼儿两或三人一组合作来扎制风筝
根据幼儿的操作水平,提供各种材料,有已经剪好外形的彩色纸,有已经做好的支架,也有没有做的,像竹签、水彩、线圈等等这些材料,也就是说,在提供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有半成品的、原材料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的选择材料,教师随机帮助和指导幼儿。
五、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户外放飞。
六、延伸活动
1、未做完的材料,可以放在活动区,幼儿可以继续制作。
2、成品风筝可以选择精致的放在活动区供幼儿欣赏
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篇5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用装饰、拼搭的方式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家。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初步的合作能力。
二、活动重点:根据纸盒外形想象装饰。
三、活动难点:用装饰、拼搭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家。
四、活动材料:收集大小、形状各异的废旧纸盒若干。提供一些进行装饰用的辅助材料,如双面胶、剪刀、透明胶带等。
五、设计思路: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类商品包装也越来越显得美观、精致,深受顾客的喜欢,如化装盒、食品盒、酸奶盒等,既有实用价值,又可供欣赏和游戏,常常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因此,我选择了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废旧纸盒设计了本次活动“家”。通过收集大小、形状各异的废旧纸盒,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拼搭“家”的表现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让幼儿根据纸盒的形状变化想象出形态各异的“家”的外形。这为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创设了一定的基础。
另一方面,运用个别设计——鼓励合作拼搭出想象中的内容。既有发散又有集中,从而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
六、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展开想象——各别创作——合作拼搭、交流介绍——分享快乐
七、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体验快乐,激发兴趣。
幼儿在配乐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中玩游戏:请到我家来做客。
1、交流讨论,想象设计。
刚才我们玩了《请到我家来做客》的游戏,现在,老师想请你们每人设计出自己的“家”,然后请老师去做客,怎么样?
2、观察外形,大胆想象。
(出示大小、形状各异的纸盒)这些都是你们最近收集的废旧纸盒,现在请你们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有的方;有的绿、有的红……)
它们的样子像什么呢?(幼儿根据纸盒外形发散想象)
(二)个别创作,大胆表现。
1、鼓励幼儿根据想象大胆地利用废旧纸盒的造型加工、粘贴或适当添加其它材料,剪贴一些细节,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家”。
2、支持与帮助。根据能力差异对纸盒的造型自由想象、设计。
(三)合作拼搭,体验成功。
1、与同伴一起交流、介绍自己设计的“家”。
2、鼓励幼儿将自己设计的“家”合作拼摆成“幸福家园”。
3、请老师一起参观作品,向老师介绍设计的“幸福家园”。
(四)分享快乐,结束活动。
邀请老师去“幸福家园”做客。(与老师同伴一起手拉手围着“幸福家园”边拍手边唱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附歌词: 我爱我的爸爸,也爱我的妈妈,爸爸妈妈都爱我,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篇6
中班美术《可爱的花奶牛 》
(重点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1、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
2、大胆添画与奶牛相关的景物,使画面饱满、丰富。
活动准备:1、ppt图片奶牛、示范画分解图、不同形态奶牛简笔画。
2、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5页《花奶牛》,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奶牛本领大
1、小朋友,我们每天喝的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奶牛身上挤下来的)(出示ppt图1)
奶牛它吃什么?(草)。花奶牛,花奶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给我们小朋友补充营养,让我们一起谢谢它吧!“谢谢你花奶牛”。
2、奶牛长得什么样子的?
3、奶牛在哪里生活?(奶牛场、草原上、草地上)
4、(出示ppt图2)这些奶牛在干什么?(奶牛有的在草地上吃草、有的到河边喝水、
有的站着、还有的趴在地上休息)
二、了解花奶牛的形态特征,感受奶牛真可爱。
1、奶牛的形态真有趣,我们伸出食指念着儿歌画一画奶牛吧!(师手指拼成的奶牛图书空画)。(出示四幅画
扁扁圆圆大鼻子,两个鼻孔圆又圆,鼻子下面有张嘴,最爱吃的是青草。
鼻子上面一拱门,左边右边中间分,两边脸颊一双眼,圆圆大大真有神。
头上一对弯弯角,牛角上面有条纹,牛角下边两耳朵,半圆形状两边分。
方方身体高又大,四条腿儿有力量,大**房细尾巴,黑白斑纹真有趣。
2、这是一只站着的奶牛,你猜猜它可能会做什么事?草原上还有许多奶牛它们在干什么?出示简笔画(不同形态的牛奶图)。ppt图3
3、奶牛各种各样的形态很可爱,可画面上只有一只奶牛看上去很单调,怎样使画面变得饱满丰富呢?(添画景色)
三、幼儿绘画: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大胆添画与奶牛相关的景物,使画面饱满、丰富。
1、小朋友你想不想把可爱的奶牛画在纸上?你想画什么形态的奶牛?
2、提作画要求:
(1)请你把奶牛画在纸的中间,画的大些;
(2)要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还可以添画奶牛生活的地方。看看谁画的奶牛最有趣。
3、幼儿作画,老师重点辅导能力差的幼儿作画。
四、展示欣赏作品,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1、幼儿介绍自己画的奶牛。(你画的奶牛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在干嘛?)
2.你觉得哪幅画的花奶牛最有趣?为什么
3.向同伴介绍自己画的花奶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