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教案6篇

时间:2023-04-08 作者:tddiction 备课教案

为了让同学们对课堂产生兴趣,提前制定一份详细生动的教案是很重要的,教案是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事前起草的文字载体,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教案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教案教案6篇

大班教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单姓、复姓及百家姓的含义。

2、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姓氏的认识,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

3、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萌发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几姓氏卡片、教师姓名卡片,《百家姓》音乐、水彩笔。

2、伟人、科学家、运动员等名人的图片,《我爱你中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姓氏,激发幼儿对姓氏的兴趣。

(1)出示自己名字的卡片,使幼儿知道名字的第一个字是姓。提问:老师姓什么?名字中的哪个字是老师的姓?

(2)出示幼儿姓氏卡片,让幼儿在其中找出自己的姓,在黑板上摆成一排引导幼儿读一读自己的姓。

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找出同姓的人,初步了解百家姓的含义。

(1)点数黑板上的姓氏并与幼儿人数作比较,引导幼儿发现有人同姓。提问:数一数黑板上有多少个姓?姓x的小朋友有几个?

小结:一般来说,家中的爷爷、爸爸、哥哥、弟弟、姐姐、妹妺和自己是同姓的。

(2)引导幼儿讨论:有相同姓氏的小朋友是不是自己的亲人?小结:传说很久以前,中国同姓的人都是一家人。

3.引导幼儿找一找不同的姓,进一步感受百家姓的含义。

(1)请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姓氏,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教师将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写在白板上,请幼儿点数姓氏数量。

(2)播放《百家姓》音乐,请幼儿阅读《我爱你中国》第4页,读一读《百家姓》

中的前20个姓。提问:姓氏会传下去吗?传给谁?你还知道其他哪些姓?

小结:《百家姓》里记载了500多个姓氏。我们的姓氏会传给子孙。

4.了解单姓、复姓。激发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1)出示中国名人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姓和名。

(2)结合司马光的照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一个字的是单姓、两个字的是复姓。

(3)请幼儿说说这些人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能让人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大班教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加减法。

2、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3、会口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

8只小鸟飞啊飞,1只小鸟飞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只小鸟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以此类推说出8的组成。

2. 组织幼儿学习8的减法

出示课件:

(1)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幼儿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8去掉1还剩7 即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引导幼儿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师版书。(2)草地上有8蝴蝶,飞走2只,草地上还剩多少只蝴蝶?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2=6,教师板书

(3)天上有8架飞机,飞走3架,还剩多少架飞机?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3=5,教师板书

(4)小红有8个气球,送给小花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4=4,教师板书

3.让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引导让幼儿口述有关8的减法数学问题,如:姐姐有8颗糖,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河边有8条鱼,游走了6条,还剩多少条鱼?等等。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按照减数从1到7的规律说出8的减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大班教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遇到高兴,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向他人倾诉。

2、能体验他人情感,关注他人,分享他人的开心,不开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引导幼儿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4、会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人们高兴和不高兴时的样子。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自己在一周中有哪些不高兴、高兴的事

2、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3、律动:《表情歌》《多愉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律动《多愉快》

导入:小朋友们,做完这个律动你们觉得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一些表示心情愉快的词,如:开心、高兴、快乐等)

二、基础部分:

1、提问:在小朋友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你们还经历过哪些愉快的事?说一说,让小朋友们和你一起分享好不好?

2、小朋友们真幸福,你们有过这么多高兴的事开心的事。但是,我们不可能事事都顺心,你们遇到过哪些不顺心的事,说出来,让小朋友们帮你想想办法,好不好?

3、生活中谁都会遇上烦心事,谁都有不愉快的时候,当你遇到烦恼的事时,你会怎么让自己变得快乐?

教师小结:每天我们都应该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每一件事。 我们不高兴时,可以告诉老师,小朋友,让大家帮助你;还可以听听音乐、跟爸爸妈妈说说、好好睡一觉、看个动画片、到室外去散散步、等等。

三、看录象(大头儿子--心情娃娃),引导幼儿讨论。

(1)心情娃娃说的话代表的是谁的心情?

(2)为什么心情娃娃会说那些不礼貌的话?

(3)心情娃娃有什么本领?

心情娃娃的本领可真大,他能时刻提醒我们保持好心情,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个心情娃娃呀? 看!老师也做了一个心情娃娃。

(4)幼儿绘画并制作“心情娃娃”

四、结束部分

心情娃娃的表情也不丰富呀!我们一起来唱一首《表情歌》让心情娃娃的表情更丰富些好不好?

大班教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蔬菜有不同的味道以及多种制造行动措施,晓得多吃蔬菜有利健康。

2.能用语言较明白较着地介绍菜肴的名称、特性。

3.体验与火伴共同分享吃蔬菜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豫备】

1.活动前幼儿在家以及父母磋议共同制造一道菜,并参与买菜、择菜、洗菜、烧菜的制造全入程。

2.每一人一套餐具:碗、筷子、共用的勺子多少好多。

3.各种常见蔬菜的图片,多媒体。

4.教师供给菜肴,有:喷鼻菇青菜,青菜粉丝汤,凉拌黄瓜等。

【活动入程】

1、教师出示各类蔬菜的图片,向导幼儿了解蔬菜的名称。

2、教师豫备的六道菜肴,相识蔬菜的感召。

1.向导幼儿了解蔬菜名称、教师介绍制造行动措施等(可用幻灯片铺示制造入程)。

2.提问:人们为什么要吃蔬菜呢?能不能光吃荤菜不吃蔬菜?

3、分类摆放菜肴。

向导幼儿依照菜肴的制造行动措施来分类:将菜肴按凉拌菜、炒菜、汤,分类摆放在餐桌上。

4、参与咀嚼蔬菜自助餐。

1.相识一些自助餐的礼仪。如:用共用的勺子盛菜,吃几何、盛几何,不浪掷等。

2.幼儿拿好自己的餐具,自选菜肴咀嚼,在快乐的空气中入一步激起幼儿马糊蔬菜的深嗜。重要向导幼儿咀嚼更多品种的蔬菜,互相鉴赏、咀嚼同一种蔬菜的不同制造方法。

5、小结。

1.介绍自己吃了哪几样蔬菜,是什么味道的?

2.有没有同一种蔬菜有不同的做法的?

3.小结:各种蔬菜有不同的味道,同一种蔬菜还可以由不同的吃法。多吃蔬菜可以让咱们的身段更健康。

改动情由:本次活动蓝本是请每一位幼儿都自己从家中带一道菜肴来,推敲到是国庆后的第一天,一些家长或者许会忘掉,所以我以及保育员一块儿豫备了几道大略的菜肴,如:凉拌黄瓜等,这样既能铺开活动,也让幼儿活动中初步体味自助餐的爱好。

大班教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

3、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多引导幼儿多欣赏有关的文学作品。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下雨录音、音乐《动物狂想曲》

2、创设诗歌的情境:提供荷花头饰、青蛙头饰、大荷叶、荷叶伞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

二、谈话导入主题 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

三、出示课件,引导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画面,幼儿观看。

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 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 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

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1、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 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 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

五、学习诗歌

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

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六、编诗歌

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

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

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4、分享创编内容。

5、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

七、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将创编的诗歌画下来,在区角活动时,说一说,演一演。

编辑:boluo

诗歌:借伞

作者:张慧

放学了,雨仍然下着,

哗哗哗,哗哗哗

小朋友的伞借给了老师,

老师喜得含着泪花忙说:“谢谢,谢谢”

小雨点敲着花伞来唱歌:老师,用吧,用吧

大班教案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彩带的不同姿态,感知线条的变化与美丽,对线条进行联想并大胆表述。

2.能运用图谱记录彩带舞动的轨迹,并根据记录进行身体动作创编,体验自由表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带、勾线笔、图画纸若干,《采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彩带,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并表述

1.幼儿观察静止不动时的彩带,发挥想象力,说说它们像什么。

(1)教师让彩带处于垂直状态,引导幼儿观察,这像什么?(像数字“1”,像海带,像钓鱼竿,像棍子,像蛇……)

(2)教师手拿彩带的两端,使彩带处于水平状态,让幼儿观察、想象。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再看看,这样彩带又像什么?(像独木桥,像减号,像绳子……)

(3)将彩带放成弧形,继续引导幼儿观察:这又像什么呢?(像笑起来的嘴巴,像天上的月亮,像宝宝的摇篮……)

2.在音乐伴奏下,幼儿舞动彩带,感受舞动过程中彩带变化出的线条。

(1)师: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条美丽的彩带,让我们跟着音乐变换各种动作舞动彩带,注意看看彩带是怎么跳舞的。(教师注意收集幼儿的创意,为下一环节的交流做准备。)

(2)幼儿交流:请幼儿个别演示,教师引导幼儿一同观察、联想,说说彩带舞动出的线条像什么。(像蛇,像陀螺,像毛线团,像龙卷风,像妈妈的卷发……)

(3)教师在幼儿表达的基础上舞动出与幼儿不同的线条,丰富幼儿的联想。(幼儿想象:像电话线,像波浪,像山峰……)

二、引导幼儿尝试用图标记录线条,并根据线条进行身体动作的创编

1.引导幼儿记录自己喜欢的线条:让我们用笔把自己喜欢的线条画下来吧!

2.展示、欣赏记录的线条。

3.教师挑选便于用身体动作表现的线条,启发幼儿进行创编:你们记录的线条真漂亮!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身体来学这些线条跳舞呢?(启发幼儿根据记录的线条做出不同的身体动作。)

4.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自由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幼儿用身体的各部分表现,如:手臂不同方位的舞动、躯干的扭动及同伴之间身体上下起伏;手臂在胸前舞出横8字形及用秧歌十字步等表现;用手在不同部位划圈、身体转圈等。)

5.教师与幼儿协商整理创编的动作,初步形成完整的律动,并共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