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操教案大班7篇

时间:2022-12-21 作者:couple 备课教案

教案是我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所写的书面文体,每个人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逻辑清晰,不要墨守成规,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操教案大班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操教案大班7篇

幼儿操教案大班篇1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在劳动时的安全意识。

2.知道在劳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在劳动时的安全意识;知道在劳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具体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入歌曲《劳动最光荣》(幻1)

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生齐答)

是的,劳动是最光荣的,我们美丽整洁的校园离不开大家每天日常的清扫和维护,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安全小卫士带给我们的小短片(幻1视)播放短片:劳动中的安全1

问:在短片中,你发现了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幻2)(指名答)

师: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行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让我们的劳动变的安全起来。(幻3)

二、新授:

1、我们先来看看,安全小卫士怎样来帮我们纠正这些不安全的行为。播放短片:劳动中的安全2(幻3视)

2、师:看过短片,大家肯定也想到了我们平时的劳动,那么,在你的劳动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不安全的行为?这些不安全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幻4)(指名答)

3、看来,不正确的劳动行为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危险,我们应该怎样保证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呢?请大家翻开书第6页,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学习6—9页安全伴我行,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保证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呢?在使用劳动工具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把你认为对你有帮助的内容划出来。(幻5)

(小组汇报,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看来,通过学习,大家都明白了劳动中的注意事项,现在,请大家判断,下面的行为正确吗?为什么?(幻6)

(1)小丽站在三楼的窗台上擦玻璃。

(2)小刚用完扫帚后放回原位。

(3)小强和小刚横抬着一桶水。

(4)要大扫除了,小芳抢到了一把扫帚去打扫清洁区。

(5)小红用湿抹布擦电灯。

5、大家都说得非常好,下面,请大家结合你所承担的劳动任务,结合你的劳动经验,和同桌说说,在今后的劳动中你应该怎样做?(幻7)(指名答)

6、看来,劳动安全已经深深的扎根于我们心中,让我们来齐读这首《校园劳动安全歌声》(幻8)

校园劳动很重要,安全意识要提高。

卫生值日不攀爬,擦拭电器先关掉。

危险物品要小心,劳动间歇不打闹。

器械设施谨慎用,安全第一要记牢。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热爱劳动是我们必备的品质,维护劳动成果是我们应有的素质,注意劳动安全更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保障。校园美化靠大家,劳动光荣人人夸,安全关系你我他,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勤劳的双手、慧的头脑去创造灿烂的明天!(幻9)

(齐读:校园美化靠大家劳动光荣人人夸安全关系你我他)

最后,让我们一齐来唱《劳动最光荣》。(幻9视)

板书设计:

劳动安全

不打闹讲方法

不爬高讲规范

不触电讲技巧

幼儿操教案大班篇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

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难点: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的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性的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2、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老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五、幼儿讨论: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

(2)、幼儿自由回答。

(3)、老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六、带幼儿到洗手池洗手结束活动。

幼儿操教案大班篇3

活动目标:

1.区别不同蔬菜的特点,了解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

2.学习用对歌的方式学念儿歌。

活动准备:

1.ppt《菜地里的歌》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谈论。

1、观察图片,说说各种蔬菜的名称。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蔬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提问:图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黄瓜、南瓜、茄子,绿绿的、圆圆的、长长的)小结:豆角是青色的,又细又长;萝卜白白胖胖的;黄瓜绿绿的,像穿了一件绿衣裳;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红红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个长着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黄。

2、猜测:这些蔬菜生长在什么地方?

小结:可能在泥土里,可能在水里。

3、请幼儿仔细观察,说出每种蔬菜的生长地点。

小结:豆角、黄瓜都挂在藤蔓上;南瓜虽然也有腾蔓,但都在地面上;萝卜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叶子。

二、猜猜说说学儿歌

1、联系画面猜一猜,儿歌里分别说的是哪些蔬菜。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2、播放ppt图片,请幼儿欣赏并找出答案。

过渡:你们都猜对了,那请你们记住答案哦,我们现在来一起念一念。

3、师幼问答。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幼:豆角青青细又长。

4、完整欣赏儿歌,请幼儿一起完整地念儿歌。

三、大家来对歌

1、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分男女两队,一队问一队答,用对歌的形式念儿歌。

教师:你们都很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这首儿歌。现在我们来换个方式,用对歌的方法来念儿歌。就像刚刚那样我问一句你们答一句,这就是对歌了。我请女生来问,男生来回答,看看哪个组更厉害。

女:什么青青细又长?男:豆角青青细又长。

2、两队互换问答。

3、分成太阳组和月亮组,采取两句一问两句一答的方式进行对歌。完成一次后互换问答。

太阳队: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地下捉迷藏?

月亮队:豆角青青细又长,萝卜地下捉迷藏。

4、按照“(个人)什么青青细又长,(众)嘿~细又长?”的方式念儿歌。

教师:现在我们每念一句儿歌,就在后面重复最后三个字,并加上“嘿”,比如我说“什么青青细又长”。你们说“嘿,细又长”。

幼儿操教案大班篇4

(一)内容简介

森林里,花格子大象艾玛和小鸟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小乌怎么也找不到艾玛,它找到的都是格子花纹、彩色的船、帐篷、衣服、皮球、旗子等东西。那艾玛到底藏在哪里呢?请你帮小鸟在这本开洞的彩色图书里一起找找吧!

(二)主题分析

有趣的“捉迷藏”游戏让孩子们发现了格子花纹的特别,欣赏到格子画的魅力,并且感受了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三)情节分析

“捉迷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小鸟和艾玛也要玩这个游戏呀?故事一开始就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森林里,小鸟到处找艾玛,在好多地方都发现了像艾玛身上的格子花纹,可是飞过去一瞧,都不是艾玛。在有趣的画面里,孩子们完全融入到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中,化身为故事中的角色之一,和小鸟一起去寻找艾玛。在屡次发现与失败中,孩子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格子花纹的特别,情节也渐渐推至高潮。

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原来艾玛哪里都没找到能躲起来的地方,又回到了出发的地点。

(四)角色分析

这是一本开洞的书,孩子一边读,一边寻找着秘密。在翻开下一页时,对隐藏在里面钓东西一直猜测,再翻过一页后就可以看到类似艾玛身上格子纹的东西。故事中最快乐就是小鸟和艾玛“捉迷藏”的心情,带给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惊喜,越来越期待读完它,找到每一个洞洞后面的秘密。孩子们在欣赏图画书的时候,都会把自己当成小鸟,完全融入到故事的情景之中,猜测艾玛究竟藏在哪里。欣赏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找到了格子纹的秘密。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这是在热带丛林里发生的故事,画面的色彩采用了红、黄等暖色系,画面色彩鲜艳、柔和,给人以明亮和温暖,非常切合森林里小动物们生活的温馨场景。画面构图简单而 又奔放,童趣十足。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小鸟每看见~次格子花纹,旁边总会有一个动物在“指点江山”,有的用手势,有的用眼神,有的用体态,这同样也能引导小读者细致地观察画面。

(六)语言分析

艾玛系列图书主要是一种色彩的语言,但也有许多优美的文字。

贯穿始终的几句话就是“哎呀,你好啊……我还以为……"、“小鸟,太好玩了”。

故事中有三组词汇,第一组是打招呼的相关词汇,如:你好啊;第二组是对话式的表达,如:我以为……第三组是表达心情的词汇,如:太好玩了。

幼儿操教案大班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印章是我国特有的物品,了解印章的功能。

2、理解故事,体会故事的诙谐。

3、引导幼儿懂得印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经验。

4、印章艺术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的各种印章(姓名、单位印章和玩具印章)、铅画纸、《爱盖章的国王》课件

活动重点:

知道印章是我国特有的物品。

活动难点:

了解印章在我们生活中的功能。

活动过程:

一、 重现经验

敲印各自带来的印章。

印章用什么做的,上面写着什么,什么时候会用它?

小结:印章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签名方式,既美丽又方便。

二、 体会故事的诙谐

1、从故事名字想到了什么?猜一猜,国王可能什么时候盖章?

爱盖章国王身上会发生什么事。

2、观察思考

国王都在哪些地方盖章了?

小结:国王太爱盖章了,到处都是国王的印章。

3、看看说说

为什么大家看到国王会头疼?

小结:国王的印章又丑又难看,怪不得大伙都来抗议了。

4、想一想

国王该怎么办,既能不停地盖章,又能受到大家欢迎?

国王的印章有哪些用处?

5、完整欣赏

印章还能用在哪些地方?

活动延伸:

1、与同伴设计印章画。

2、按自己想象制作各种印章,为大家做贺卡。

活动反思:

印章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独特的做工丰富多彩的图案都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而注意力就是学习的基础,所以说学习主要是靠兴趣,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我们应该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来培养发展他们的注意力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幼儿正处于一个创造和发展的时间,我们应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让幼儿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地进行创造。

幼儿操教案大班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规律3-59,3-58,3-57

2、可以串挂的扣子,雪花片等,穿挂用的绳子。

活动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1.欣赏衣服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

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

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

3.找找周围有规律的事物

(1)教师: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你能找出来吗?

(2)幼儿互相讨论

-衣服上的花纹

-地砖

-栏杆

-律动

-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

二、幼儿操作,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幼儿操教案大班篇7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新年到》,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感。

2. 掌握__ x这一节奏,并能在间奏处用肢体动作表现。

3. 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注意相互合作,协调演唱,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词图谱、节奏型卡:__ x、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型卡: __ x。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节奏游戏,谁会用拍手的方式表示这个节奏?

除了拍手,还可以用身体的那些部位表示这个节奏?

(个别幼儿尝试,再集体练习,引导幼儿拍腿、拍肩等。)

师:这个节奏还藏在一首好听的歌里,请你仔细听一听,找一找。

二、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内容带来的愉快情绪。

1.教师清唱歌曲。

(1)提问:你找到刚才那个节奏了吗?它藏在哪里?老师拍手的时候有没有唱?

小结:这个节奏藏在这首歌的间奏处,拍手的时候是不需要唱的。

(2)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练习打鼓和敲锣的节奏2-3遍。

(3)师:你还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2.教师再次完整清唱歌曲(同时配上简单的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请你再认真听一听,然后告诉大家歌曲里还唱了什么。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演唱,幼儿看着图谱轻声哼唱,熟悉歌曲旋律。

2.幼儿集体歌唱。

3.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歌唱,并加入身体动作。

4.再次歌唱,间奏处能用身体乐器表现。

四、游戏:新年音乐会

匹配乐器,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师:新年就要到了,今天我们要开一场新年音乐会。小朋友们来当演奏家,老师当乐队指挥。

活动反思: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新年到》是我园大班上学期第五个主题里的一首歌曲,孩子们都对新年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都很喜欢过新年。而过年也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他们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并能在学唱歌曲中感受新年的快乐,因此设计了此活动。

幼儿对新年充满了欣喜,为了给孩子们的歌唱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玩节奏游戏和看图谱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新年的认识与了解。

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很高,歌曲的内容较简单。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我在最后加入了玩打击乐的环节,即幼儿在歌曲间奏处用打击乐模仿敲锣打鼓的声音。我与孩子们一起开了一场“新年音乐会”,这种歌唱形式,既提高了孩子的兴趣,又增强了歌曲的演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