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石榴教案8篇

时间:2023-01-10 作者:Anonyme 备课教案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每一篇优秀的教案都是辛勤奋斗的心血,会写一份详细的教案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要具备的能力,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运石榴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运石榴教案8篇

运石榴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石榴的美及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2、体会用拟人的写法能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

3、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体会用拟人的写法能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指导用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指导用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16《石榴》(生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石榴在春天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3、作者在写这文章时,是按照石榴的生长顺序来写的,我们在写有关植物的文章时,也应该按照植物的生长顺序来写。

二、研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小石榴。那么,小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石榴一天天长大的句子。

1、师相机出示句子:“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1)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石榴是慢慢长大,慢慢成熟的。)

(2)全班齐读。

2、那么,哪一句写了石榴果的变化。师出示句子:“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1)再请一个同学把这一句话读一次,其它同学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是逐渐最后)我们把这些词读一次。把这整句话读一读。

(2)出示课件体会石榴颜色的变化:同学们看,这就是石榴果颜色变化的图,它的外皮先是,逐渐变得、,最后变成。

(3)你们看老师能不能把“黄中带红”和“青绿色”换个位置呢?(不能)为什么?(因为植物的生长是有顺序的,说明作者写文章之前是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的,所以作者用上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这也说明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

(4)你们看,石榴果的颜色在变化的过程中,美不美?我们能不能美的把这一句话读一读。齐读。

3、学习两个拟人句。

过渡:熟透的石榴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师拿出准备好的石榴,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老师这里有两句话都是写熟透了的石榴的,你们读一读,并说说哪一句话好,为什么?出示句子:

1、熟透了的石榴裂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从黄绿色的叶子中露出来。

2、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黄绿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2)为什么说第二句好呢?(第二句把石榴当成人来写)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这种写法叫拟人。

(3)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把石榴当成人来写?(笑得咧开了嘴急切地扒开张望报告喜讯)

(4)齐读这些词语。

(5)请四个学生上台做下列词语的动作,其它学生跟着做。

笑得咧开了嘴急切地扒开张望报告喜讯

(6)刚才同学们做这些动作时,老师觉得你们非常的活泼可爱,可想而知,作者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加到石榴身上,我们自然而然就觉

得石榴是那么的……(活泼可爱)所以把石榴当成人来写,就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有趣活泼,我们不由得对石榴产生了喜爱之情。)

(7)现在,谁来说说为什么第二句好?

(8):所以,我们平时文时,多用些拟人的句子,就能把意思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9)喜欢石榴吗?谁来读读这两句,读出石榴的活泼可爱。

(10)让我们美美的把这段读一读,好吗?

三、研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看,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个石榴,我把它的外皮剥开,你们看看里面是什么呢?(板书:看)

1、你看到了什么?(石榴子儿)那么书上是怎样写石榴子儿的呢?请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石榴子儿的句子。

2、师相机出示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生齐读。

(1)找出描写石榴子儿的词语,把它画出来。(玛瑙般的子儿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2)出示石榴子儿的课件,理解这些词,你觉得石榴子儿怎样?(很美)

(3)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抓住了石榴子儿的什么来写呢?(师板书:形状和颜色)

(4)你们看,,石榴子儿美不美?谁能把这个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3、这么美的石榴子儿,想吃吗?请两个同学上来尝一尝。(板书:尝)并说一说是什么味道的。(板书:味道)

(1)作者是怎样写石榴子儿的味道的?请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谁来说说石榴子儿是什么味道的?(酸溜溜、甜津津的)

(3)作者的感觉怎样?(板书:感觉)(清爽无比)清爽无比又是什么感觉?(凉快、口感好)

(4)你们喜欢吃吗?谁能美美的读读这句话?

把整段话读一读。

师:同学们,每当石榴成熟的季节,枣庄就会举办一个国际石榴节,前年枣庄人民就和外商签定了166亿元的合同呢!小小的石榴还是枣庄人民发家致富的大功臣呢。小石榴可是我们人的骄傲呀!

15、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石榴,好吗?(齐读句子)

通读全文:课文把石榴写的真美,让我们再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

四、写法,读写结合。

1、师写法:作者写石榴子儿时,先观察它的形状和颜色,再品尝它的味道,最后写自己的感觉,我们品尝一种水果时,可以按照作者的这种方法来写。

2、课后练习的第五题要求我们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老师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了一段品尝香蕉的话,请读一读。

我拿出一个弯弯的黄色的香蕉,掰开薄薄的外皮,就露出米白色的果肉,我闻了闻,好香啊!我轻轻咬了一口,软绵绵,甜滋滋的,真是越吃越想吃。

3、老师除了按照作者的写法外,还多加了一项——闻气味,你们写的时候也可以加上这一项。

4、现在正是橘子上市的季节,街上的水果摊上的橘子堆成了小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带来的橘子拿出来先观察再品尝,然后按照第自然段的写法,把你品尝的经过说一说。

5、交流:请一两个学生上台说,师生按照写法评议。

6、学生动手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7、讲评。

运石榴教案篇2

一、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形神兼备的状物方式。

3、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找出各段文字的描写重点,体会描写顺序恰当运用的好处。

2、认真阅读课文,从结构划分中体会本文“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写作思路。

3、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展示石榴图片导入课文(石榴本来是一种极常见、极普通的食物,在作者的笔下,它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请阅读课文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深情)、交代作者,并提醒注意部分字词。

皓齿hào

束缚fù: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2、听读课文,勾划各段描写重点,划分结构。

明确: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组织全文。

第一部分(1):点明石榴与众不同的可爱(对比)。

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石榴各部分的特征。

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分析课文。

①石榴最可爱(少数树木与一般树木对比引出):

枝干:奇崛而不枯瘠

叶片:清新而不柔媚

花: 单瓣陆离;双瓣华贵 (形态美)

心脏:喻花的外形和色彩。

花到果:由红到金。

花瓶式变成圆肚式。

果实和子粒:破口大笑。

如透明光嫩的皓齿。

抒发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夏天:(象征) 旺盛的斗志。

石榴是夏天的心脏

②联系写作时间,体会作者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时间:抗日战争相持尾声阶段。

体现抗日军民的精神状态:不畏困难,积极向上,乐观自信。

小结:文章抓住特征描绘了石榴不同部位的形态、色泽,突出了石榴花毫不示弱、敢于同骄阳抗争的精神美。

4、画出描写石榴美的句子,体会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5、作业:

一句话仿写练习

试用寓理于物的方式,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例如:

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镜子:

风筝:

与殷、周青铜器联系,比喻石榴果实表皮的斑纹。

心脏:喻石榴给夏天带来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运石榴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石榴的生长过程。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枣庄石榴的喜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弄清石榴的生长过程。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以读为主线,创设活动场景,让学生看看、读读、议议、练练从而不断积累、感 悟。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教师出示苹果)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水果吗?你想把它介绍给大家吗?今天,老师就要带小朋友们走进一篇新的课文,到石榴王国去做客,你们想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榴”本来念第二声,在“石榴”这个词中,“榴”念轻声。(齐读课题。)到了石榴王国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教师归纳)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通过阅读课文去解决它们)是啊!同学门在课文中能得到你们想要的答案。

二、学习生字、词。

1、 出示本课生字词:

抽出 仿佛 甚至 肚皮 扒??

喜讯 活泼 剥开 玛瑙 顿时

甜津津 酸溜溜 驰名中外 郁郁葱葱

咧开了嘴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清爽无比

a、小老师领读。 b、开火车读。 c、齐读。

小结:我们语文是个大课堂,只要你像刚才那样,在和亲朋好友交谈中、在出门逛街时,在读课外书报时……处处留心,不断积累,一定会学到许许多多生字词、还能学到许多课本中学学不到的语文知识。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过渡:这些生字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吗?(学生自由说)别说大话,想自己先练读练读吗?

1、 自读要求:(目标展示)

(1)放声朗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好自然段序号。

2、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文一共几自然段?

(2)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的四个自然段,其余小朋友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如有读不准的字、词、句,教师相机打断纠正。)(学生评价)你最欣赏他读的那些句子或者那些句子你还可以读得更好?可以说说理由。(教师相机把难读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学生讨论。

过渡:同学们确实读准了生字词,读通了句子,看来这次来石榴王国作客已经有了收获。那么,课文究竟是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有可能部分同学知道,有可能都不知道)你们是自己读懂解决,还是就老师告诉大家。(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查看)

1、课文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

①小组讨论。(小小组讨论)

②指名回答。(边回答边送石榴标签)

③请拿到标签的小朋友上台,哪位小朋友根据石榴生长过程给他们排排队。(请小朋友上来排序,在不断调整中排正确)

2、请小朋友把石榴标签贴在黑板上。

3、那位小朋友连贯的说一说石榴生长的过程。(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五、过渡:

石榴娃娃都在为你们喝彩呢!多么可爱的石榴娃娃啊!我们一起在把课文来读一读吧。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看看那些生字难写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讯"、"甜",教师范写)

2、指导学生开始描红。(教师来回查看,随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指导)

七、布置作业。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根据各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抄写遍数)

板书设计:

16 石榴

抽枝 长叶 结果 成熟

运石榴教案篇4

教学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

能力目标: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魅力的语??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整体感知诵读欣赏探究情感品味语言我爱质疑语言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高尔基借勇敢无畏的海燕象征当时敢于直面沙皇暴行奋勇斗争的革命者,矛盾借倔强挺立的白杨树象征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借物抒怀的写作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借石榴来抒怀的散文。

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

1、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2、作者描绘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生:喜欢石榴、描绘石榴、赞美石榴

生:描绘了它的是枝、叶、花、果

三、诵读欣赏

1、你喜欢石榴的哪部分,读给大家听

2、它有什么特征?

生读

生答:枝奇崛不枯瘠叶清新不柔媚花单瓣陆离双瓣华贵果透明光嫩

点评:你们的朗读让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对石榴浓浓的喜爱之情,老师也被你们感染了,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

四、探究情感

找出作者对石榴情感的句子

生:作者喜欢石榴,赞美石榴

生:石榴数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生: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生:那可不就是夏天的心脏吗?

生: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生: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生: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

提示:作者描写的石榴美观可爱,作者赞美的不仅仅是它的外形,还有什么?

生:还有它的精神美。

生:它不怕骄阳,敢于同炎炎烈日抗争。

生:它的勇敢,无畏。

点评: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本文写于1942年10月,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时,作者正是借石榴的外形美和精神美来颂扬我们民族敢于斗争的美好情操。

五、品味语??

这篇散文形神兼备,语言凝练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极富表现力。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画下来,说说理由。

讨论归纳

“花瓶儿”比喻石榴花,写出了花的灵秀、精巧

“它会笑你呢”“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偶修辞使句式整齐,石榴个性鲜明

“琢”字写出了花的精致

“劈”字写出了四瓣花瓣分裂的整齐匀称

六、我爱质疑

学生提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1、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2、红玛瑙琢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成中国式的金,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3、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

4、文章开头写一般树木起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1、这是石榴花后期的形状。

2、这是花的成长过程,先是希腊式的安普剌,后是中国殷周时的金。

3、夏天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季节,热情奔放,一切都生机勃勃,作者爱夏天,他把石榴比做夏天的'心脏,如果没有石榴,夏天将暗淡无光,所以他更爱石榴。

4、开头将少数树木和一般树木进行对比,是为了引出石榴。

七、语言运用

1、仿照第二段“…而不…,…而不…”写话

2、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如粉笔、橡皮、鸽子等)

3、教师示范大方而不张扬清香而不浓郁钉子:压力愈大钻劲愈大

4、学生展示

八、总结

自然万物,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他们虽不言语,却给了我们许多人生启示。让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慧眼和心灵去发现,去探索那些无声胜有声的哲理。

教学反思

?石榴》是一篇状物抒怀的散文。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内容丰富,情感饱满。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堂上大多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点拨引导的作用。文章的难点是:作者通过对石榴毫不避易炎阳的直射的描写抒发他爱石榴的勇敢、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此文写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高潮的时候,作者笔下的石榴体现了当时抗日军民的精神状态,所以这方面是老师介绍的。质疑部分是经常设计的一个环节,希望通过这个环节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怀疑精神。语言是本文一大亮点,通过品味语言和语言运用两个环节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也掌握了借物抒怀的写法。自我展示环节让学生很有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运石榴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双脚向前行进跳,锻炼腿部力量。

2、幼儿初步接触夹物跳。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头饰、泡沫板12块,砖块若干、筐2个,三角警示牌2个。

2、音乐活动过程:

一、师以"兔妈妈"的身份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兔妈妈召集这么多兔宝宝来是想要兔宝宝帮妈妈完成一个任务,暂时先保密兔宝宝必须和兔妈妈一起锻炼身体和学会本领才能去完成任务。

二、热身运动三、教授新动作,双脚向前行进跳。

1、师:谁知道小白兔有什么本领?(跳),请一名兔宝宝来示范小兔子是怎么跳的。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向前行进跳:两脚并拢,膝盖弯曲,两脚一起跳起来,这时候脚要伸直:落地时,前脚掌轻轻着地。)请小白兔们原地跳,教师规范其动作。

2、幼儿集体原地练习,教师纠正个别幼儿动作。

3、幼儿自由的在操场上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是否规范。

4、幼儿集体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跳过6个泡沫板。

四、递进练习游戏"运砖铺路"

1、教师示范讲解比赛规则。(从起点双脚行进跳过6个泡沫板,拿起砖块后夹在双腿之间双脚行进跳至三角警示牌处,将砖块铺好,跑回队伍中和下一个小朋友击掌,下一个小朋友再出发)

2、幼儿分成两组比赛"运砖铺路"。

3、幼儿排成2路纵队跳过泡沫板,走过自己修好的砖块路,到老师处集合。

五、放松结束。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贴进幼儿生活,动作难度不高,幼儿参与意识强,兴趣浓厚,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去挑战,发展自己的跳跃能力。

运石榴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剥石榴的方法,感知石榴的特征。

2、通过观察、统计的方式认识石榴树和石榴花。

3、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喜欢种植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石榴若干盘、统计表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瞧!这位是秋姑娘。我们一起来跟秋姑娘打声招呼吧!

今天秋姑娘开party,她会送给每位小朋友一个秋天的水果。我们通过一个谜语来猜一猜是什么?(黄瓷瓶,口儿小, 打破瓷瓶口, 挖出红珠宝。)

(幼儿在谜语猜想中,感受石榴的样子,说说、猜猜、看看过程中掌握石榴的特征。)

(2)师:你们拿到的礼物是什么呀?(石榴)那我们一起来尝尝吧!

二、认识石榴,探索剥开石榴的方法。

(1)师:我们怎么打开这个石榴呢?(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幼儿讨论)(幼儿通过讨论后,进行了两次打开石榴的探索,先从旁边打开,发现很困难。有孩子就想到谜语出现的“打破瓷瓶口, 挖出红珠宝。”根据这一线索,孩子们进行了第二次探索,从小口处,使劲用大拇指掰,发现也是很难打开。这时候,有小朋友提议用刀子切开,一提出,小朋友都纷纷表示同意。)

(2)师:小朋友说用刀子打开这个方法也不错!那我们先打开哪里呢?(幼儿再一次进行探索讨论。

师:轻轻地打开石榴,里面住着石榴宝宝它长的什么样子呀,数一数里面住着几个石榴宝宝?

(3)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呢?剩下的籽是什么样子?它有什么作用呢?

总结:一颗石榴外面有软软的的石榴衣服,里面有好多石榴米,红红的石榴是甜甜的,穿着一件红衣服,里面还有一粒籽,可以用来作种子。

(幼儿通过探索把石榴打开时候,看到了自然形成的花形非常兴奋,也提要到了探索后的成果。)

三、认识石榴树和石榴花。

(1)师:石榴我们都品尝过了,那么好吃的石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幼儿园里面有一棵石榴树上面还开着石榴花,花是橘红色的。

(2)师:这里有一张表,小朋友。小朋友象个科学家那样去找一找、看一看,把自己观察到的记录下来,等会上来讲一讲,开始行动吧!

(当带领幼儿看到石榴花的时候,感到非常高兴,孩子们从叶子部分开始观察仔细,到石榴花的样子等,又进行一次“小科学家”一样的探索。)

(3)探索记录

四、用语言表述自己看到的石榴花和石榴树。

五、延伸:

石榴的作用石榴的作用

1、防治口臭

2、止泻杀菌

3、生津止渴

4、美化肌肤

吃石榴有这么多的好处,明年我们也来种一种!

运石榴教案篇7

一、设计理念

教师、学生与文本互动对话促成动态生成的课堂,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课堂。在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认读“石、棵、什、时、就、王、力、不、讲、还、出、牙”12个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明白: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课前准备

师:制作幻灯片;生:询问大人,查一查资料(关于蔬菜、庄稼、水果,在一般情况下,在什么时候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笑”

(通过师生相互送微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1、孩子们,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老师,现在我是怎样的表情?(教师做笑的表情),是啊,因为你们个个坐得端正,我很高兴,所以把微笑送给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把微笑送给老师呀?(愿意)笑一个给老师看一看。(生笑),你们太可爱了。

2、孩子们,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笑了,你们笑了,连石榴也笑了。读课题:15石榴笑了(a注意读准翘舌音和轻声音节;找准关键词读:什么笑了?石榴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质疑“笑”

(教学生学会质疑的良好习惯)

1、我们都说,聪明的孩子们最喜欢提问题了,读了课题,聪明的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吗?

(石榴什么时候笑呢?“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石榴为什么要笑?)

过渡:简直太棒了,下子就提这么多的问题,表扬他。其实呀,这些答案都在我们的课文里等着我们呢,请孩子们打开p110去读课文,找一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2、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谁字音)

3、因为大家读书很大声,生字宝宝也笑了,竟跑到了屏幕上,,你还能认识它们吗?出示幻灯片1(读生字词,读准字音)全体读---开火车读。

(三)品读课文,体会“笑”

(在开放而又真实的课堂里,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师生互动对话现场捕捉,形象比较,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强化语感。他们的认知结构也在这随机的“涨落”中产生突变,教学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并生成发展。)

过渡:请你仔细观察课文的第一幅图,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你的发现。(相机抽生回答)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抽一生读---师指导按节奏读全体读)

出示幻灯片2 院子里∕有棵石榴树,树上∕挂满了石榴。

出示幻灯片3 换词练习:树上挂满了石榴。还可以这样说:树上结满了石榴。

2、你明白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吗?“理解‘笑’—成熟的意思”

3、出示幻灯片4:妈妈说:“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

仿说句子:我一进教室,就拿书出来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聪明的力力很认真地听了妈妈的话,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全体读第二自然段)

2、问:力力是怎样想的?

3、抽一生回答(石榴什么时候笑呢?我逗逗它,它会不会笑呢?)

4、谁能读出问号的语气来?(相机抽两生读---全体读)

5、力力想了哪些办法来逗石榴笑的?结果石榴笑了吗?(相机板书:力力 逗 不笑)

6、分男女读(男当力力,女当石榴)

7、从刚才的朗读,你认为力力是个怎样的孩子?(幼稚可爱的孩子)

8、指导朗读(出示幻灯片5)读出幼稚可爱的孩子。(重读“唱歌”“跳舞”“讲笑话”“还是不笑”)

a、抽生读;b、全体读

过渡:这时力力没有其他办法,好心的秋风姐姐来帮忙了?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范读,你发现了什么?(请你认真倾听教师读“呼”后面的破折号,注意长句的停顿)

2、相机抽两生回答亲读(呼----呼---呼秋风来了;树上的石榴∕慢慢地∕咧开嘴。)

3、抽生读----1、2大组读第一句,3、4大组读第二句。

4、教师又范读(请你一边听,一边观察教师的表情,说说教师用怎样的心情来读?)

5、抽一生回答(用高兴、兴奋的心情读)

6、因为我喜欢力力,感谢秋风姐姐,石榴笑了,我也就笑了,我看看,你笑了吗?(个个笑得多灿烂呀)请你们也用高兴的语气又面带微笑来读读这一段。

7、全体朗读

8、理解“秋风来了”---秋天到了。(相机板书秋风 来笑了)

9、文中有一个词用得很好,好像人在笑一样,你认为是哪个词?(咧),请做“咧开嘴”的动作。

10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秋风来了,石榴为什么会笑呢?(因为石榴是在秋天成熟的,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听到了秋风吹的声音,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还听到还些声音?(生说)

11、课间操(全体起立,边说做动作)

五、知识拓展,升华“笑”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良好课外求知的习惯。)

1、在课前我们提出了不懂的问题,通过一节课的读书学习,现在你能解决这些问题了吗?

出示(出示幻灯片6)

a石榴什么时候笑呢?“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石榴为什么要笑?

b在一般情况下,蔬菜、庄稼、水果,在什么时候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

(相机告诉学生,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东西通过催熟,冷藏,成熟期已不受季节限制了。)

2、全体读课文

运石榴教案篇8

教材分析:

?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章,文章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尝石榴的过程。本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流露着作者的情感,读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由于此文编排于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又是本册唯一一篇状物类文章,因此对作者表达特点的体悟,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领悟写法应该是本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对于刚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的能力应该具备,但对于文中一些多音字容易出现误读,需要进行方法上的点拨和学习实践。在内容理解方面,学生能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能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但对于作者情感的体悟、写作手法的运用、观察事物的方法等等则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升。

教学目标:

1、会读9个一类生字和4个二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多音字“结、露、剥、间”所在词的音及文中的儿化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石榴的美及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发挥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等手法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4、品尝一种水果,能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发挥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等手法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见过石榴吗?吃过吗?看来同学们对石榴并不陌生。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石榴王国看一看,近距离地了解了解石榴,好吗?

请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谁来读课题?(指一生读)榴,单独读二声,当它和石组成词语的时候就要读轻声。(生齐读)(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石榴树,如果让你来写石榴的话,你认为应该写石榴的什么?

?学生预设:叶、花、果、根……】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石榴的。

?设计意图:说说自己写石榴会写什么,与课文形成比较,从而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应该怎样来写这样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轻轻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中写了石榴的什么?(生读书)

1、检查生字词。

?设计意图:为读通课文扫除障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2、交流:课文中写了石榴的什么?(枝叶花果实)随机板书

课文中先写了石榴的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你看作者是按照了石榴的生长顺序来写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写这类文章就要按照植物的生长顺序来写。】

三、精读感悟习得言语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就按照石榴的生长顺序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石榴写具体,写生动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这一段写了石榴的什么,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画一画。

2、交流:“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抽”长得特别快,似乎我们能看见石榴的枝条在迅速地长长。“嫩绿”感受到石榴的叶子的颜色很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郁郁葱葱”说明叶子很多,很绿,石榴树茂盛。(欣赏图片)“火红”写出了石榴花的颜色很美。(看书中插图)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密、盛、满”从数量上写出了石榴花很多(欣赏图片)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从形状上写出了石榴花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仿佛”这是两个生字,这两个字的偏旁有什么特点?能给仿佛换个词吗?

?设计意图:重视对学生词语积累的训练。】正鼓着劲地吹,试着表演一下,怎样就是鼓着劲地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恰当的词语,丰富的想象,抓住花的颜色、数量、形状就能把石榴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3、指导朗读

大家画的交流的这些词句就是把石榴写生动写具体的好词好句,我们试着填填空。(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重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训练,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恰当的词语,生动的句子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

如果我们读的时候把这些好词好句强调着读,想象着读,用心体会着读,就能把书读得生动,读得有滋有味。谁来读读试试?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

这么美的石榴花,想不想欣赏一下图片?(课件展示)美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得真美呀,让老师感受到了石榴花开得真热闹。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就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小石榴又是怎么变化的?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把你认为关键的词画一画。

2、交流: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先、逐渐、最后”这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写出了石榴成熟的变化是有一定顺序的。“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这是石榴果实颜色的变化。

由绿到黄再到红(板书),这个顺序可以换换吗?为什么?

作者在写石榴果实的变化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遵循了石榴生长的规律来写的,抓住颜色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词语很好地写出了石榴的生长特点。小作者观察得多仔细呀。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读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石榴颜色变化的学习,知道写文章要实事求是,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学习小作者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和用词的准确。】

3、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读一读?(指生读)

①有的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甚至”是个生词,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着这个句子说说(表示更进一层,程度更深,笑得咧开了嘴本来就熟大了,有的比咧开嘴更厉害,都笑破了肚皮)

石榴娃娃急切地向人们报告着喜讯,这里的“喜讯”指的是什么?(石榴成熟的好消息)指导“讯”的写法。

②再来读读这两句话,看看石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啊,把石榴当成娃娃来写,和人一样有了心情,会笑会看,运用这种方法把石榴写得多么生动有趣,多么可爱,语言多美呀,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喜欢上了石榴,这就很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拟人句的生动,语言的优美。】

③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石榴娃娃还可能兴奋得晃着脑袋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他们还会怎样报告喜讯呢?咱们也试着把石榴当成娃娃说说这个句子。(课件示)

?设计意图:学习运用拟人句。】

④这么可爱的石榴娃娃,谁来读一读?(读得真生动,读出了石榴成熟的喜悦,读出了石榴娃娃的可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到这么可爱的石榴,大家最想干什么?那我们就跟着作者来尝一尝吧。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品到了什么?(生读书)

2、(师出示石榴实物)看,这是什么?(剥开外皮)你看到了什么?(玛瑙般的子儿、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设计意图:重视语言的积累,与实物相结合,学生记忆深刻。】

3、把我们看到的、品到的一起读出来。齐读

4、同学们,作者写石榴子儿时,先观察它的形状和颜色,再品尝它的味道,最后写自己的感受。我们在写一种水果时,也可以按照作者的这种方法来写。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写一种水果的方法。】

四、总结全文整体回顾

(看板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石榴的生长过程,知道了作者是按照石榴的抽枝—长叶---开花---结果这样的顺序来写的。还通过作者对石榴花的颜色、数量、形状的生动描写感受到了石榴花的美,作者在写石榴果实时抓住了果皮的颜色和石榴的形态写出了石榴成熟的特点,并且知道了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能让文章更生动,语言更优美,最后我们还观察品尝了石榴子儿。同学们感到有收获吗?老师祝大家学习快乐,收获多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五、作业

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板书:

石榴

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色、量、形)(绿—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