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教案7篇

时间:2024-03-30 作者:Monody 备课教案

在书写教案中,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长处,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教案的制定可以帮助教师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动手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动手教案7篇

动手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的体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你动脑想吗?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想吗?有一位叫伊琳娜的小朋友不但自己动脑筋想

而且还动手做实验来证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动手做做看》。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②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为什么?

2.学生自学,同桌或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三)反馈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讨论自学提示第②题。

(四)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吗?(学生自由谈体会)

今后我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动脑筋思考

有疑惑的地方,要亲自做实验证实一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动手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认知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并会根据课文情境想像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3、使同学初步懂得“不能迷信他人说的话,凡事都应该自身动脑筋考虑或实践一下,科学发现就是从俺们身边开始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点】

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同学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

教师拿出一个装着大半杯水容器,问:现在俺要将这个苹果放入杯中,你们猜测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假如放入别的东西呢?

二、探究问题,学习生字

1、提出疑问:可是,有位叫朗志万(板书并随即学习生字“朗、志”)的法国科学家却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假如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⑴ 这个问题很长,谁能把这么长的问题读清楚?结合学习“漫”。

⑵ 假如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让同学充沛发表意见,了解小朋友们的想法,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⑶ 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科学家的问题的?(引导读书,找一找文中小朋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⑷ 反馈,引导深入理解。出示: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身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① 想一想,当时,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语气,然后读一读。

② 汇报朗读,并结合“鳞”、“伊琳娜”四个生字的教学。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说理由。(打开同学思路,了解同学的思维特点。)

⑸ 学习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 读好妈妈的话。

② 说说对妈妈话的理解。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

⑹ 了解伊琳娜的实验结果和教授这样问的目的。

① 读第五节,尤其读好“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一句结合学习“哎”字。

② 读好伊琳娜生气时说的话,体会她当时的心情。结合学习“哄骗”一词。

③ 读读科学家的话,说说自身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俺不是哄骗你们。俺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

⑺ 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为什么怀疑?(结合对同学的“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意识”的培养。)

2、复习巩固生字,练习复述故事:

⑴ 看板书认读生字词语:朗志万 伊琳娜

漫 鱼鳞

哎呀 哄骗

⑵ 试一试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今天学的故事。

三、小结提升

1、褒扬同学们这节课的课堂表示。

2、谈谈老师与同学们学了这一课的'收获。

3、能告诉俺你们的收获吗?(根据小朋友们的发言,加以整理学习本课所得,出示单元提示,再一次认知“做生活有心人,用自身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发明。”的道理。)

四、练习书写

1、看田字格,说说自身难以写好的字或想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字。

2、每个字写一个,教师巡回检查,抓住典型讲评。

3、完成其余生字的书写。

【教后感】

1、同学的思维空间是比较大的,就是需要俺们老师去引导、开发。如本课中,俺让同学猜测:在装有水的杯子里放入苹果,会有什么变化?同学的回答有:水漫出来;水渐渐升高;水满起来了……这说明同学是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的,俺们教学就是要经常唤起同学的生活体验,协助理解课文。再如当俺出示科学家的问题后,又说“假如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其中有个同学的思维很独特,他说,这条金鱼可能是塑料的。这个答案俺也没有想到,也肯定不符合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但俺认为小朋友的独特思维应该大加鼓励,所以俺说:“你真是个会动脑的小朋友,想得就是跟他人不一样。这个答案老师都没有想到。”小朋友经历了这样的学习体验后肯定会去更多地动脑筋,想他人没有想过的东西,甚至是他人不敢想的东西。

2、板书的合理设计,作用很大。本课的板书设计,一方面把所有的生字新词通过老师认真的书写反映在黑板上,给同学一个书写的示范,并可以持久进入同学的视网膜,另一方面将这些词语与人物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便于同学利用它概括语言,复述故事,巩固词语的运用,一举多得。

动手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注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不能光想,你动动手做做看的体会。

2、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懂得遇事不能广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动手做才能弄清事物真相的道理。

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

二教具准备

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当你遇到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动手做做看》,看看文中的伊琳娜是怎么对待不理解的问题的,对你可能有启发。齐读课题。

(二)回忆读懂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知道大概内容。

2、读阅读提示,做到心中有数。

3、带着问题读,逐一解答。

(三)学习新课

1、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是什么原因促使伊琳娜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怎样?看到这样的结果她又是怎么做的?

(3)科学家朗志万明明知道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他为什么说如放进一条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呢?

(4)你是否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并说出理由。

(5)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共同讨论。

(1)阅读课文,订正读音,哄是多音字。

(2)指名朗读课文,评读。

(3)理解词语。

奇怪:奇异,不平常。

哄骗:说假话骗人。

3、讨论交流思考题。

(1)是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一个奇怪的问题,让伊琳娜产生疑问,而妈妈的话又促使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与科学家朗志万说法不一样。看到这实验结果伊琳娜很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

追问:伊琳娜为什么生气?(认为朗志万是在哄骗小孩)

(3)科学家朗志万明明知道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他却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朗志万这么说的目的是想让伊琳娜等小学生,遇事要动脑筋,不要广听别人的,要动手做一做,从实践中得出结论,而不是要哄骗伊琳娜等小学生。

(4)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理由是:实践出真知。科学家也是人,而不是神。

(5)学生甲:遇事不要慌张,要动脑筋。

学生乙:遇事不能光听别人的,还要自己亲自实践。

投影出示:(用幻灯片出示)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追问:为什么朗志万哈哈大笑地说?伊琳娜听了高兴地笑了?

(一方面朗志万的做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伊琳娜理解了朗志万的做法,因此他们都笑了。)

(四)总结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伊琳娜动手做了把金鱼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水照样溢出来这个实验)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动手教案篇4

一、授课时间

20xx年3月9日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图片、古筝曲。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

(生自由发言)板书:动手做做看

2、就课题提问。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随即学生字)。

教师个案:

1、直接揭题。

2、设疑:

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小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

1、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识字游戏:

a、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谁是xx。生答:我是x,xxx。

b、开火车读。

4、生互相交换识字经验。

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谜语:士兵的心(志)

5、认读新词:

伊琳娜志气问题提问提水浪漫朗读哄骗起哄喝水骗人哄骗

6、写字指导。

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

朗:左边不是良。

提、题:两个是的区别。

教师个案:

1、自学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和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说说你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

板书这些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⑵识字游戏:①师说生字偏旁,学生猜字;学生说偏旁学生猜字。

②小兔开门游戏。

⑶认读生字词语。

4、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朗、喝、骗”字。

5、初步感知课文。

⑴课文讲了朗志万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⑵出示朗志万的话:一个杯子装满……这是为什么?

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可做以下引导:别的东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会漫出来?

用句式“除了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其他东西,水都会”

⑶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疑问吗?

(四)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教师个案:

1、认读词语

2、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水漫出来了

(二)朗读感悟。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做看。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①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

a、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b、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c、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教师个案:

1、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2、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有关句子,从他们的话里你知道这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板书:同意

3、你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样想的?

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他们”指的是谁?代进去读一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板书: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

从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

(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盲从)

5、遇到问题,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资料、请教等等都是学习的好方法。

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自己动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读句子: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7、互动:

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老师当记者来采访。

8、朗读伊琳娜说的话: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理解“哄骗”,多种形式读。

9、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他会笑?你从他的话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为什么听了他的话高兴地笑了?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

教学名言:实践出真理!

(三)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2、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教师个案:

(四)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伊琳娜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告诉他人。

2、发现他人的过失,有礼貌的.指出来。

教师个案:

收集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动手做做看

变?——!

教师个案:

金鱼图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万水杯图

水不会漫出来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来了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作业布置:搜集科学家的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的生活与学习有何指导意义。

课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动手教案篇5

一、激趣导入,认识人名。

1、上课前,让我们活动活动大脑,做个思维体操好吗?

如果把这只杯子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

(水肯定会洒出来,因为杯子一倒过来,水就会把水冲开。)

(水有可能不会洒出来,也许纸会粘住杯子的口。)

2、你们是猜想的,没有动手试验过的,有的用了“可能”“也许”这样的词,显得很谨慎。我觉得咱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

3、今天我们要继续13课,齐读课题。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物 课件显示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名字和画像)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二、学习课文。

1有位叫朗志万的法国科学家却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是什么呢?指名读

出示: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2、这个问题很长,谁能把这么长的问题读清楚?

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可做以下引导:别的东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会漫出来?

用句式填空“除了 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其他东西,水都会 ”

3、如果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

4、课文中的两个小朋友,他们相信了朗志万的话,他们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找找两个小朋友说的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小组读。

出示: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5、伊琳娜相信科学家的话吗?她是怎么做的?她有什么样的品质?(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盲从)妈妈告诉她什么?

出示:你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好妈妈的话。

②说说对妈妈话的理解。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

6、把鱼放在装满水的杯子里,会发生什么情况。

7、水真的漫出来了,指名读第5节,出示:伊琳娜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说说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惊讶、生气奇怪、吃惊)这个哎呀表示人张大嘴巴,奇怪吃惊的样子,自由读,可以加动作。

8、看图,水怎么样了?漫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9、此时此刻,伊琳娜会想些什么呢?对呀,伊琳娜地二天一早就跑去问朗志万,出示: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想想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呢?学生自由读体会不同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10、哄骗是什么意思?可以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11、朗志万真的是哄骗他们吗?说说自己的理由。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他想让大家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为什么他会笑?(他很高兴伊琳娜勇于挑战自己,用事实辩驳大科学家)

12、出示:伊琳娜为什么也高兴地笑了?(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明白了科学家的一片苦心。)她会说什么?(哦,我明白了原来您是想让我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以后要多动手做做看。)

13、其实生活中的那些科学家都是动手做做,亲自实践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比如爱迪生经过上千次的实验才发明了电灯。

14、齐读最后一节。

15、小结:老师希望大家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动手做做看。

三、课后延伸。

1、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伊琳娜说些什么?

2、伊琳娜是个爱动脑、动手的好孩子,老师希望全班的同学都要向她学习动脑、动手做做看,朗志万说:“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那我们看看亚里士多德这句话说得对不对?(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出示亚里士多德说: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大家可以动手做做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四、学写生字。

教学生字:提-题 哄-喝

五、作业超市。

a: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

2、动手做做看: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

b: 1、课外收集并阅读科学家的名言。

2、推荐阅读故事《两个铁球同落地》。

动手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在以前呢,大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总是能够很快地学会生字,并将生字认会,那么今天老师不参于大家的学习之中,小朋友们通过自学能否将本课的生字给消灭掉呢?

二、识字

1、自主识字:

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3、识字方引导:

⑴ 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⑵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⑶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⑷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⑸ 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三、写字指导

进行写字教学时,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示范后,先让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位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来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再引导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生字,继续学习本课,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提问。

2、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自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2、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主读书思考。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小朋友、妈妈说的话。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

⑴ 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⑵ 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⑶ 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⑷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5、再整体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三、日积月累

积累自已对自已有帮助的词和句。

四、实践活动

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不懂的问题 解决

【课后记】

本文是一个有趣的科学故事。要求学生正确,流利而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主要要学生学会不迷信,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而且能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动手教案篇7

主题节日背景: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往,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香糯甜美的腊八粥,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

3、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活动准备

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课件ptt准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

1、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呢?(牛奶、鸡蛋、花卷、饼干、鸡蛋饼、面条、包子、粥)

2、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肉松粥、八宝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观看图片,说说粥里面有哪些东西?(强调腊八节、腊八粥)

(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二、欣赏故事

1、哪一天是腊八节?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3、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点突出:勤劳的人)

三、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老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单了解这些谷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对人体的帮助。

活动延伸: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