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子教案大班6篇

时间:2022-12-21 作者:betray 备课教案

无论进行什么教学任务,老师们都是需要制定教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要有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找房子教案大班6篇,供大家参考。

找房子教案大班6篇

找房子教案大班篇1

教学目的:

喜欢阅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愿意与小朋友一起阅读诗歌

认读重点字词房子胖娃娃头发肚子笑哈哈

教学过程:

1师幼互相问好,玩一个小律动,一层楼摸脚背二层楼拍膝盖三层楼手叉大腿根部四层楼手叉腰五层楼手交叉抱胸六层楼拍双肩七层楼捏耳朵八层楼摸头顶九层楼手屈肘伸开十层楼双手在头顶全部打??

2小朋友你们知道水果娃娃长什么样子么?什么是他的眼睛?什么是他的鼻子么?让幼儿自由发挥说什么什么是他的眼睛,什么什么是她的鼻子。

3打开挂图让幼儿观看,引导幼儿说出图中都有什么?这座小房子像什么?谁住在房子里面啊?

4教师和幼儿一起了解之后,教师领读诗歌,请幼儿欣赏感知诗歌内容。老师提问:诗歌里的小房子像什么?这个胖娃娃的眼睛嘴巴衣裳头发在那里?

5诗歌中的小朋友在那里?房子有什么作用,小朋友在里面为什什么笑哈哈?教师出示相应的大字卡,“房子”“胖娃娃”“头发”“肚子”“笑哈哈“

6小朋友我们现在在哪里啊,是不是也在这个胖娃娃的房子里吧,是不是我们每个人住在里面都很温暖啊。谁都离不开他啊。我们如果没有这个房子我们就会没有地方睡觉,没有地方上课,还非常冷。

游戏活动:

老师那一套大字卡,然后让幼儿拿一套小子卡,老师举起手中的大字卡,小朋友在下面拿出小子卡叫出字卡的名字。

结束小结:

播放音带幼儿有序收书整理自己的物品。

找房子教案大班篇2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沙包、用粉笔在地上画的房子图形

活动过程

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踢腿、伸手、弯腰、点头。

活动规则

1、不能跨格或者是数游戏者字跳,必须按顺序1-2-3-4-5-6-7-8-9。

2、单脚跳的途中,如果其中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第二轮比赛。

游戏一:幼儿分组,每组三人,或者是自己组合,几人均可。幼儿把沙包扔进标有数字“1”的长方形方格里面,然后双脚夹起沙包把它扔到标有数字“2”的长方形格子里面。依次进行,直到沙包被扔到“9”时,幼儿弯腰把沙包捡起,跳出房子。第二名幼儿再重新开始。

游戏二;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游戏三:玩的方法同“1”或“2”,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与同伴或者是哥哥姐姐玩跳房子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游戏的玩法自由灵活,简单安全。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幼儿随时都可自由玩耍,并且对幼儿的认识数字,排列序数,指物点数都有一定的帮助,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了活动的快乐,愉悦了身心。

找房子教案大班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体验故事的有趣清洁和快乐情绪。

2、大胆想象,创编小故事,并进行绘画表现。

活动准备:

1、纸、笔等绘画材料。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9-24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引出一种奇特的房子:树房子。

二、熟悉、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看幼儿用书,猜测和讨论故事内容。

2、教师对照图画讲述故事《树房子》,幼儿仔细听。

3、幼儿根据画面提示试着讲述故事。

4、边看图画边听故事录音,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三、讨论故事,加深体验。

1、师幼讨论故事内容,体验故事的有趣情节。

2、感受人物之间友好关系,体验故事传递的快乐情绪。

四、想象、并扩展故事。

1、引导幼儿讨论:你想有一幢什么样的奇特的房子?你会和什么小动物住在一起?并将其扩展成一个小故事。

2、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想象的房子和创编的故事情景表现出来。

找房子教案大班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场景的变化进行想像与推测。

2.理解相关表示情绪的词汇:喜欢、惊奇、伤心、难为情。

3.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会有变化,这些变化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学习用适宜的方式面对。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故事书,故事中角色的头饰,轻松愉快的音乐。

场地准备:幼儿围坐,每位幼儿都能够看到图画书。

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我见过的房子……”的话题,激发幼儿阅读故事的兴趣。

提问: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房子?

你们见过的房子都在什么地方?

有只小松鼠要造房子,你们觉得它会把房子造在哪里? (封面猜想与推测)

2.阅读故事第一部分(从故事开始到“天黑的时候,他在新房子里睡着了”),讲述小松鼠找地方盖房子的过程,引导幼儿感受小松鼠寻找到地方盖房子的开心心情。

提问:

当小松鼠发现一块石头是盖房子的好地方,它是什么心情?为什么? (高兴,好不容易找到的地方)

当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像小松鼠一样高兴?(想做的事做到了,想得到的得到了……)

3.继续阅读第二部分(11~21页),引导幼儿通过情节发展,感受惊奇、伤心、难为情的心理感受,用故事中的词汇准确地表达。

指导语:

(1)当小松鼠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的房子去哪里了?有什么感受?说了些什么?为什么?(喜欢,很好。回归图画及故事语言,对照11页画面观察画面情景。)

(2)当小松鼠第二次醒过来发现房子在哪里了?小松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也喜欢。回归图画及书面语言,对照15页画面观察画面情景。)

(3)小松鼠第三次醒来,房子走到哪里了?他为什么会吓一跳?(大海边,小兔不会游泳怕淹死。回归故事语言,对照20、21页画面,观察小兔子的表情。)

(4)看到书上的小兔子,你怎么能知道他吓一跳?(对照19页画面观察小松鼠的表情,瞪眼、跷脚、撅尾巴,知道心情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

(5)小松鼠发现房子被水打湿了,他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害怕、惊慌,因为不会游泳。回归图画20、21页,用故事语言表达。)

(6)我们小朋友害怕过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知道,当遇到自己不知如何是好的改变时,会害怕,这是正常的事。)

(7)当我们遇到让我们心里害怕的事时,怎么做心里会感到好一些?(引导幼儿了解调整紧张情绪的方法)

(8)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小松鼠的心情又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进行推测并大胆表达。)

4.阅读结束部分: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意想不到的结果,体会乌龟的出现给小松鼠带来的心理感受,再次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指导语:

(1)当小松鼠发现自己的房子盖在了小乌龟的背上时,心情有什么变化?(难为情、高兴、放心了。回归图画及书面语言。)

(2)什么时候你会感到难为情?(做错的时候。引导幼儿体会小松鼠前后不同的心情。)

5.继续将图画书结尾部分读完,引导幼儿适宜地猜想与推测。

指导语:小松鼠和小乌龟后来怎样了?为什么?(引导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进行猜想与推测后,继续将故事读完。)

6.简单小结,引导幼儿加深对有趣的故事结尾的喜爱。

指导语:原来小松鼠把房子盖在了乌龟的背上,才会有惊喜、害怕这样的感受,但这个结果的确有些意外,也非常有意思。

7.完整讲述绘本故事《会动的房子》,引导幼儿感受小松鼠心情的变化以及它积极乐观的态度。

指导语:

(1)刚才,我们一起看了一遍这个故事,知道了小松鼠意外而有趣的旅行,现在我们再完整地看一遍故事,再体会一下小松鼠在面对改变时的不同心情。

(2)现在大家想一想故事中小松鼠的家都安在了什么地方?每一次他发现自己的家换了地方时是怎么说的?(“我喜欢!”)

8.表达与交流,引导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紧张、害怕的情绪,我们只要用适当的方法就能使自己开心些。

指导语:

(1)小组交流,集体分享:我们小朋友都遇到过让我们害怕、紧张的事吗?(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是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因为什么事情使自己紧张,心情是什么样的。)

(2)当我们感到心里紧张、害怕时,怎么做会使自己的心情好一些?(引导幼儿交流、分享调整情绪的方法。)

9.角色扮演游戏。

(1)出示头饰,向幼儿介绍角色扮演的要求。

(2)请幼儿扮演角色。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扮演。

引导全班小朋友一起学说小松鼠发现自己的家换了地方后的语言,强化面对变化的积极、乐观的心态。

活动反思:

?会动的房子》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房子怎么会动?怎会到山脚、到大海、到草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带给孩子许多悬念的情节线索能有效引发孩子们大胆联想,能使孩子在看看、想想、说说中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在经过一番的讨论商量后,今天我为大家展示了此活动,在执教中由于多种因素,有得有失,下面就本次活动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能保持情绪愉快、情感投入、思维活跃。这大大为整个活动带来了一个亮点。分析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两方面:

一、从图书本身来看,《会动的房子》在幼儿的经验中,房子本身不会动,但是小松鼠盖的房子却可以从大树下跑到山脚下,从山脚下跑到大海边,又从大海边跑到草原上。小松鼠的.房子为什么会动呢?这个疑团一直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使幼儿始终保持着对图书的阅读兴趣。

二、抓住重点,帮助孩子更好理解故事。本故事共有7张图片,利用课件形式展开引导孩子想象、猜测新房子为什么会动?并学说小松鼠来到每一个不同地方的话:“咦,新房子跑到山脚下了!呀,新房子跑到大海里来了!哇,新房子跑到草原上来了!”活动下来,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较好,了解了房子会动的原因,感受到了故事有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目标基本达成,重点突出,效果好。

但在执教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绘本教学应让孩子充分观察、表达,但在执教中,自己对于课件的处理还不够完善,可以以更好的方式呈现。那样的话孩子想象、表达的空间一定会更大。对于“小松鼠会对乌龟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孩子说不出来,说的有点散,回答不到点上,我想如果这段对话由老师抛出,孩子可能更容易的去理解朋友之间的友爱之情,使得在情感方面我引导的还不够升入。最后集体观看课件完整阅读这部分我和孩子的互动不够,这也是我欠考虑的一个方面。

活动下来还有许多值得我思考和反思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怎样让孩子更自由、生动的讲述,更完善的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在享受中学习。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孩子会更棒。

一、处理教材,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

“会动的房子”情节很有趣但语言非常简短,一张图一句话,动物的心里活动基本没有描述,对话也很少,要求偏低,对孩子来说挑战性不够,考虑到中班孩子已进入学年尾声,已有一定的理解想象能力,所以,我将故事内容稍加补充,主要增加一些动物的心里活动,如:小松鼠为什么要在地上造房子?睡在自己造的房子里感觉怎样?尤其是最后乌龟与小松鼠的对话,给孩子一定的挑战性和思考想象的空间,也让故事更完整,理解更透切。从执教情况看,这样处理较好,虽增加了难度,但经引导孩子们还是能够想象、理解,有利于拓宽孩子的思维。

二、抓住重点,帮助孩子更好理解故事。

本故事共有7张图片,在半小时内要让孩子观看、讲述7张图片内容,时间较紧张,预估需四、五十分钟。为此,在执教时,前面几张内容简单,也易观察的图片,只要孩子们能看会说,我就不详细讨论、展开,以便留有更多时间观察第六张图片,引导孩子想象、猜测小松鼠与乌龟的对话内容,并学说对话语。

活动下来,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较好,了解了房子会动的原因,感受到了故事有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也了解了乌龟的憨厚、小松鼠的诚实。目标基本达成,重点突出,难点也顺利突破。

找房子教案大班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图形,色彩画出房子高兴和伤心时的心情,对新颖的作画形式产生好奇心。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及敏锐的观察能力。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训练幼儿绘画房子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

2.抽象画图片

3.背景音乐

4.作画工具:排笔每人大小各一支,调色盒每人一个,湿巾每人一张,颜料多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帮助幼儿理解心情与颜色之间是有联系的。

开心的心情会是怎样的颜色?(粉色,红色,黄色,五彩缤纷的颜色。)

1.观看ppt.

2.小房子开心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嘴巴翘翘的看出小房子是开心的。)

小房子为什么开心呢?(引导幼儿观察小房子周围的环境和主人对他的态度。)

小房子每天看到什么?(引导幼儿按早上和晚上天空的变化进行观察。)

小房子每年看到什么?(引导幼儿按季节地变化,从大地的色彩,花草树木等进行观察。)

3.欣赏抽象画,初步认识和了解抽象画形式和特点。(用点、线、面等表达内心的情感。)

4.介绍作画工具—排笔的使用方法。

5.在音乐声中,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小房子快乐的心情。(要求用抽象的线条,图形和色彩大胆,自由作画。)

6.交流感受:看到这样的画,开心,高兴,想歌唱,跳舞。

二、发现小房子伤心时的色彩变化。

1. 观看ppt,理解故事情节并知道小房子不开心的原因。

从哪里看出小房子不开心?(颜色和小房子的表情。)

小房子为什么不开心?(周围发生了变化,不能看见美好的景色,主人们也离开。)

不开心的色彩会是怎样的?(灰色,蓝色,黑色等。)

不开心的线条会是怎样的?(有些乱。)

不开心的图案会是怎样的?(要爆炸的图形,有很多尖尖的角,不规则的图形。)

2.在音乐声中,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小房子的另外一种心情。

3.交流感受,这些画会让人难过,想哭,想呐喊,想逃跑。

三、知道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心情,引导幼儿做个有心人,多去用眼睛观察,多用心去发现身边的事情变化,寻找色彩,线条等的秘密。

1.感悟色彩与心情之间的关系,产生探索色彩的愿望。

2.幼儿作品展示与欣赏。

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幼儿自由交流结束活动。

课后反思: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幼儿艺术活动的活力也在于不断地求新求异的创新。我的大班美术活动《小房子》以小房子的心情为主线,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小房子不同时期的心情,让孩子们走进小房子的内心世界,体验小房子的快乐与忧伤。“画心情”为他们的想象插上了会飞的翅膀,孩子们凭着自己的理解,大胆,自由绘画,像个小画家,他们用色彩,线条,图形表达各自的想法,他们体验着创作的快乐与神奇

小百科:房子指供人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找房子教案大班篇6

活动目的:

1、帮助小猴设计新房周围的环境,使幼儿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观察过小区周围的环境。

2、图片,设计图纸和笔。

活动重点:

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难点:

为小猴设计新房周围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主题导入

1、小猴刚搬了新房,我们一起去参观参观。

2、小猴为什么一点也不高兴?

3、小结:原来新房周围空荡荡的,一点都不美,所以它不太满意。

二、初步交流,经验分享

1、请小朋友帮助小猴想想办法,并说明理由。

2、要求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三、讨论分析,经验拓展

1、理解图片内容,感知各家新房设计的长处。

▲小猴来到谁的家?。看到它们的新房子周围有些什么呢?

▲你觉得小动物家周围的环境怎么样?好在哪里?

2、这些好朋友的新房子环境都不错,小猴应该听谁的呢?

四、设计活动,大胆表达

1、如果你是小猴,你会怎样设计新房周围的环境?

2、请小朋友做设计师,为小猴设计新房周围环境。

3、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设计图。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