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数教案8篇

时间:2022-12-28 作者:couple 备课教案

制定一份内容丰富的教案是可以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教案在撰写的过程中,我们肯定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67的数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67的数教案8篇

67的数教案篇1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

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67的数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 感受并能初步表现休止符。

3. 体验歌曲情境的趣味性。

4. 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快乐的游戏中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在演唱中能初步的表现间奏、休止符。

活动准备:

音频、图谱、小老鼠指偶、老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回顾经验,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老鼠的指偶,模拟打电话。

提问:小老鼠是怎么打电话的? 好朋友又是怎么接电话的呢?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

3.幼儿看着图谱进行打电话。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2.欣赏歌曲,初步感受休止符

提问:电话号码是怎么拨的呢?

3.看图谱欣赏歌曲,教师在间奏部分用拍手节奏来表示。

三、游戏——打电话

1.完整倾听歌曲一遍。

提问:来的是谁?小老鼠看到老猫会怎么样?

2.游戏:小老鼠和猫

播放完整音乐,小老鼠们边唱边打电话。当听到“喵”的声音,小老鼠害怕的跑回家。

3.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诙谐幽默是这首儿歌的一大特点,我把如何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儿歌这一特点,深入课解作品所蕴含的知识,作为活动预设的重点,明确活动目标,以此开展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中,我力求营造愉快、有趣的氛围,以自己的语言、神情去感染幼儿,做到我们都是构建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努力使孩子们在充分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所学的知识得到提升。本次活动使孩子们初懂得了:不能随便拨打电话。

67的数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赞扬。

2.注意写好与中心相关的制,注意把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知道审题

1.出示题目

2.审题

“**”指人物,可以是姓名,也可以是称谓。“真好”指的是本文的中心所规定的范围,也就是反映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表达作者对这个人的赞扬之情。

3.从你熟悉、了解的人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指导练习,明确要求

1.阅读《他真好》第一稿

(1)思考小作者在短文中邪道了哪些内容?结合板书

(2)读一读文章结尾部分,体会小作者写这篇短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板书

(3)出示“习作要求”一思考:根据这一要求,这篇短文是否做到了?

板:材料——中心

(4)讨论如何修改这篇短文。

2.阅读《他真好》第二稿

(1)读短文,与第一稿作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删去了与中心无关的材料,补充了与中心相关的事,抓住了表现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把它写具体了。

(2)出示“习作要求”二

(3)讨论:与第一稿相比,第二稿中第二件事一中心相关,写得好在哪里?划出表现王松林急人所急,乐于助人的句子,看一看这些句子是不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写的。

三、会回忆生活,指导选材

在生活中,我们熟悉和了解的人们,有许多令人钦佩和赞扬的事,选几件具体地介绍给大家。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板书:

材料——中心

下课后,操场上热闹的情景( * )

“我”找同学借字典,但没有借到。( * )

“我”向王松林借字典,他帮“我”借到了,(# )赞扬王松林急人所急的优秀品质。

67的数教案篇4

【预设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学会朗读文言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3、能整体感知,体会童趣,领悟童心。

【教材解读】

?童趣》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蚊子、丛草、土砾、癞虾蟆,并把它们想象成美丽又奇特的图景,充分表现了儿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好的内心世界。学好本文,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学生有类似的生活体验,课文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初学文言文,以激趣为主,不机械地文白对译,不搞公式化的分析。

【教学方法】

朗读法和探究法。

【教学准备】

儿歌《数鸭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1、师生竞读:

⑴ 范读。

⑵ 生读。

⑶ 评议。

明确:读好文言文,要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音节停顿、语气、语调。

2、疏通再读:

⑴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

⑵ 全班交流。

⑶ 指名读、集体读。

3、探究诵读:

合作探究:

⑴ 课文紧紧围绕哪个词来写?你怎么知道的?

⑵ 课文写了哪些“物外之趣”?

⑶ 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些“物外之趣”的呢?还需要什么?

独立感悟:

这些联想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你从本课学习中有什么感悟?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熟读、背诵全文。

3、小练笔: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字数不限。

67的数教案篇5

预设目标:(第一课时)

1.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浮、池”。

2.学会正确地朗读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预设教程:

一、导入新课,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猜猜我是什么?

三、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四、读通全文,同桌检测。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通过读书,让学生明白水是怎么变的过程。

2.感受云的变化美。

3.写“浮、池”这两个字。

六、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知道云碰到冷风,又会变成雨、雹子、雪。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落”、“打”、“飘”这三个词的准确性。

3.再次识记“雹”等生字。

七、学习第三自然段。

1.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品味“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的含义。

2.指导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3.范背第三自然段,激发学生背的兴趣。

八、初步感知第四自然段。

1.通过读书感受水的脾气的变化:有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

2.再次巩固记字

九、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我是什么

雨 雹 雪

67的数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一些练习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掌握好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16 ()×5<41 6×()<338×()<65

23>()×73×()<19()×4<275×()<23

7×()<37()×9<426×8>5×()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列竖式计算

65÷7= 25÷5= 52÷6=

3.填上合适的数。

△÷8=□……☆☆最大是()

△÷☆=□……3☆最小是()

□÷4=6……△□最大是()

4.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完成,集体交流。)

(1)35个车轮最多能装几辆小轿车?

(2)19包牛奶,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包?还剩几包?

(3)46个同学要乘车去观光,每辆车限乘5个,需要几辆车?

(4)一星期有7天,三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5)果园现在有55箱水果,每辆运输车最多能装8箱水果,

(提问题并解答)

(6)同学们排队做缆车上山,每辆缆车有4个座位,小红站在第5位,应坐第几辆缆车?小明站在第25位,应坐第几缆车?

67的数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最好的老师?” 《我最好的老师》优秀教学设计

3.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67的数教案篇8

活动内容:比一比(练习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用两种物体进行比较。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与不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教师弹音乐组织幼儿安静入座。

2、复习5以内的数字。

基本部分:

一、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图画。

1、孩子们:图上画的这些生活用品你们都认识吗?认识

2、有衣服、牙刷、杯子、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完之后把每种物体的数量分别写在下面。

二、学习〉和 〈 符号

1、孩子们:请你们看一 看比一比第一副图,是什么和什么在进行比较?是衣服和衣架进行比较。分别来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指导幼儿先连线,再比较)衣服有2件用2来表示,衣架有3把用3来表示,2比3小,所以2 〈3 读 作2小于3。

2、牙刷有2把,杯子有3个,牙刷比杯子少,杯子比牙刷多,所以就是3〉2,读作3 大于2。

三、教师指导幼儿做练习册。(描红)

四、游戏:〈排队点名〉

请5个小朋友侧身对全班同学,教师叫某个同学出列不称其名,只说他排在第几或倒数第几的小朋友出列。 做对了,全班小朋友鼓掌说:某某,做对了。 板书设计:

比一比(多少)练习册

3>2

3大于2 2

2小于3

教学反思:由于本课是练习,所以幼儿能比较快的掌握,只是在幼儿做作业的时候,提醒幼儿保持画面的整洁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