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备课必须要写的书面文件,优秀的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通过写一份教案,从而提高大家的专业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常识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常识教案篇1
目标:
1.观察各种纽扣,感知它们的质地、形态和用途。
2.初步学习纽扣与服装的搭配,培养审美情趣。
准备:
1.教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各种纽扣。
2.在活动室里布置纽扣区和服装展。
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纽扣
1.这几天,你们都从家里带来了纽扣,现在请你们去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2.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活动区里的各种纽扣,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并倾听幼儿的交谈。
3.引导幼儿讨论:这些纽扣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厚有的薄;有的是四个洞,有的是两个洞,有的是一个洞;它们形状不同,有的圆形,有的椭圆形,有的方形。)
4.这些纽扣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塑料纽扣有的光滑,有的比较粗糙;金属纽扣摸上去凉凉的、硬硬的;布和绳子盘成的纽扣摸上去软软的,有点温暖……)
(让幼儿表达自己在探索中获得的感性经验,能促使其认知结构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重组。)
二、组织幼儿观看服装展
1.讨论各种纽扣的作用。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纽扣有大有小?(大人的衣服上用大纽扣,小孩的衣服上用小纽扣;冬天的厚衣服上用大的、厚的纽扣,夏天的衣服上用小的、薄的纽扣。)
3.为什么纽扣有各种颜色?(可以配衣服用。红衣服可以配红的、花的、黑的、白的纽扣;白衣服配白的、绿的、红的、黑的纽扣;黑衣服可以配黑的、红的、白的纽扣;黄衣服可以配黄的、白的、花的纽扣。)
4.为什么每颗纽扣都有小洞洞呢?(是穿线用的、和布连结用的…)
(这些问题可引发幼儿思考,形成认知冲突,促使幼儿不断地观察、触摸、讨论,从而使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延伸活动:
1.幼儿按标记从两个维度(颜色和形状)把纽扣分类。
2.初步学习按季节和衣服颜色匹配相应的纽扣,并进行记录。
中班常识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发现肥皂的外形和用途,(肥皂的颜色、形状、气球,肥皂可以去污。)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样的肥皂。
3、通过吹泡泡活动,增添幼儿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为每组幼儿准备形状、颜色、气味不同的洗衣皂、香皂、药皂、婴儿皂等等。吹肥皂泡瓶若干,盛水脸盆几只作洗手用。
操作卡片“请你涂颜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肥皂的特征,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肥皂。
“桌上有许多肥皂,请你们看看、摸摸、闻闻,然后告诉大家你的以现。看完一块后可以拿另一块肥皂观察。”“请你说说肥皂是什么样的?”(这是肥皂,要求幼儿说出名称。肥皂有圆、长方、椭圆等各种形状;有香味、药味、肥皂味、……有红、绿、黄、白等颜色。)
2、引导幼儿发现肥皂的用途。
“现在你们用肥皂洗手。”(启发幼儿洗手前后看看自己的手和盆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幼儿洗完手后,教师问:“你们发现有什么变化?”
(手洗干净了,水脏了。肥皂能帮你把手上的脏东西洗掉。)
“肥皂还有什么用处呢?”
(可以洗衣服、洗澡,药皂还能消毒……)
“想一想,你们还可以用肥皂干什么?”(吹泡泡)
“现在我们请几位小朋友来吹泡泡,大家看谁吹得大,吹得多!”(使小朋友在欢乐中结束活动)
中班常识教案篇3
一、目标:
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初步具有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活动:
地球仪,纯净水、豆浆、醋、盐水、脏水各一杯。
三、活动过程:
1、引入话题: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老师先不把这个东西所有的谜面讲出来,我们小朋友最能干了,看看能不能很快猜出来。这个东西很能干,我们拿把刀去切他,可是切不断!是什么?(幼儿猜不出来的话,再提供其他提示)这个东西还有一个本领,你要他变成什么形状,他就能变成什么形状!他干净的时候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我们每天都要喝他,用到他等等。
2、出示地球仪问幼儿,地球上什么颜色的面积最大?蓝色的代表什么?告诉幼儿,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陆地,剩下的白色代表我们直接能用的淡水资源。问幼儿淡水资源多吗?怎么看出来的?地球上最多的是什么?告诉幼儿虽然海洋很多。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利用海水。
3、出示纯净水、脏水各一杯,问问幼儿两杯水的区别。请每个幼儿都要看一看,说一说。
4、提问:水有什么用?(向幼儿介绍水的用途,如: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水能洗衣,做饭,饮用,水还能发电,使幼儿能看电视,使用电冰箱,空调等等。)
5、提问:水是怎么变脏的?脏水能用吗?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自由讨论,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小朋友家里有什么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5、小结:小朋友知道水有很多用途,对我们的重要性,如果水资源被污染了,我们没有水用会很惨,那么请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就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还要把我们想到的好办法告诉爸爸妈妈,大家一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四、延伸活动:
以绘画的方式让幼儿记录下,在幼儿园一天用了几次水,感知水对我们的重要性。
中班常识教案篇4
目的要求:进一步了解鞋的类型和作用,体验穿大鞋的乐趣,尝试设计各种新的鞋子。并用画的方式大胆表现。
准备:让孩子各自从家中带一双大人的鞋子、若干个鞋架上,配有不同类别的鞋样标志及相应的文字卡、开图画纸每人一份及彩笔一盒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一、看大鞋。
1、孩子们一起观察各种鞋子,了解鞋子的不同类型。
师:今天我们的活动是“有趣的鞋子”(出示字卡)现在请大家打开袋子互相看看,你带来了谁的鞋,是什么鞋?(孩子兴奋地打开塑料袋子,把里面的鞋取出来相互交流)有的说:这是我妈妈的高跟鞋;有的说:这是我爸爸的皮鞋;有的说:“这是奶奶的布鞋;有的说:”这是爷爷的雨鞋……老师也取出一双小拖鞋,告诉幼儿:“这是我家孙子的拖鞋。”
二、穿大鞋。
1、其乐趣,感受鞋子的作用。
师:现在我们穿上大人的鞋子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看看有什么感觉?大家非常兴奋,急忙迫不及待换鞋子。孩子开心极了,有的走、有的跳,活动室里响起欢笑声。(老师给予穿脱比较慢的孩子指导或帮助。)老师也穿起小鞋子与孩子一起开心地玩着,还故意掉鞋子“哎呀,我的鞋子怎么掉了?
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吗?“咦!你们看,xx的鞋子掉了,你们说为什么呢?
孩子们有的说,太大了;有的说太高了。
师:现在你们互相交换再穿一穿,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看看又有什么感觉。
2、比较大鞋和小鞋。
师:“大家都累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把大鞋脱下来,换上我们的鞋子。刚才,我看到很多小朋友的鞋子都掉了,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吗?”“小朋友,穿了自己的鞋有什么感觉?”
(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鞋舒服;穿自己的鞋子跑得比较快;穿自己的鞋子不容易跌倒------)小结:老师跟你们说,穿鞋子一定要穿合脚的鞋子。这样才舒服,活动起来也方便。
3、了解鞋子的用途。
师:“我带来的这双拖鞋是我家孙子在家时候穿的。小朋友带来的鞋子,大人们是什么时候穿的呢?”
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好。有的小朋友说上班的时候,爸爸就穿上这双皮鞋;有的小朋友说下雨的时候爷爷就穿上雨鞋。不同时候穿的鞋子也不同。是吗?
4、讨论鞋子的作用。
师:我们每个人都穿着鞋。如果不穿行吗?
三、办鞋展。
1、给鞋子分类师:“现在我们用这些鞋子一起来办个鞋展吧。”你们看,那边有个鞋架,每个鞋架上都有它们相应的字宝宝标志。这是皮鞋。这是拖鞋------,大家仔细看清楚,你的鞋子应放在哪?
2、数鞋子。
“好的,鞋子都回到了自己的架子上。现在我们一起来数数每个架子上有几双鞋子。”
四、结束课堂。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中班常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安全乘车的知识。
2、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3、幼儿能够乐意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动画课件,自行车、电动车、公共汽车、私家车场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小朋友们是怎样来幼儿园的?(自行车、公车、私家车)走路来了,提示一下走便道。
二、教师为幼儿出示场景图片和播放动画课件,提出问题,启发让幼儿大胆的表达
教师:你们都是怎样来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说说怎样乘自行车?应该注意些什么?你应该怎样做?
(一)播放乘自行车的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安全乘坐自行车的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教师总结:说儿歌小小手扶座椅,小脚丫,踩着a,不前探、不后仰,安全第一要牢记。
(手扶扶手、脚踩踏板、身体贴近父母,不后仰,不探头)
(二)播放乘私家车的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安全乘坐汽车的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提问:这样做对吗?哪不对?应该怎样做?
提问:请小朋友说一下怎样乘自行车最安全,播放安全正确乘车的'图片。
教师总结:(小汽车嘟嘟嘟,安全乘车要知道,上车系好安全带,坐在座上安静好,车内按钮很重要,小手不摸也不挠,做个安全的小宝宝)。
(三)播放乘公交车的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安全乘公交的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教师:有一小朋友叫平平,他要去姥姥家?都发生什么事了?
教师:请小朋友说一下怎样乘公交车最安全,播放安全正确乘公交车的图片。
教师总结:(公车到,要礼貌,先下后上不摔倒,上车记得找扶手,不能玩耍大声闹,左右都有过往车,头和身体保护好,到站了,不要急,靠边停车后起立,双脚才能站的牢。)
三、归纳总结,情景表演式,进一步提升经验。
刚才你们都很棒,今天边老师要乘公交车带你们去公园,在等公交车、上车、坐公交车、下车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好!来跟着老师去公园。(边表演,教师说安全儿歌)延伸活动把学到的安全乘车的好方法做成安全宣传画放在幼儿园的宣传橱窗里好不好。
中班常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以乱吃药。
2、通过在小医院的情境中互相讨论,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收集一些常见的药品:创口贴、含片、板蓝根、感冒药、退烧药、眼药水等。白大褂、听诊器。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大森林里的小松鼠生病了肚子疼的厉害,于是它到森林小医院想找象医生看一看,可是象医生去给小鹿输液了没在家,请小猴子给它看门,小猴子看着小松鼠难受的样子,便从药柜里拿了一盒药说上次我感冒时象医生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你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
提问:
(1)小松鼠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幼:不能,因为吃药必须让大人看着。
幼:因为小猴子是感冒,小松鼠是肚子不舒服幼:吃下去会中毒的。
(2)你自己在家生病了能随便找药吃吗,应该怎么做?
幼:不能,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幼:叫自己认识的邻居带着去医院。
幼:打120。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
2、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
出示红药水、创口贴:这个红红的水有什么用?这个胶布又有什么用呢?(磕破皮擦的,贴伤口的。)出示眼药水:这个小小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有什么用?(眼睛不舒服时点的眼药水)
3、幼儿共同讨论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
(1)要听医生的话。
(2)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小结:不同的病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生病乱吃药,病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没病吃药,反而要生病。的方法是对症下药,生什么病吃什么药。要是不知道生的什么病,应该到医院找医生看。
4、观看图片,帮助幼儿丰富有观的经验。
教师出示关于药品的是非图片,幼儿以举手表示"对""错"如:咳嗽应该吃退烧药。眼药水可以解除疲劳。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药。
5、情景表演《小医院》
现在一起到我们班"爱心小医院"请小朋友们分别来当医生和病人,看小医生开的药对不对,看谁能当个合格的小医生。
活动反思:
实践活动主题源于生活存在的问题,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安全用药》这个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我们中班的孩子对生病时该怎么办,他们的脑子里都是很清楚的,孩子们都会说,要吃药,看医生,打针,打点滴等。但生病时药怎样吃才安全,这个意识还是不强。所以,通过这个活动,我觉得在以后的有关于安全主题的活动中,或者在平常的谈话中,应该让孩子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以此来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这样能更好地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对已有经验可以更加丰富。
不足之处:
在组织活动中,不够紧凑,时间的分配不大适中。活动中我往往注重的是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幼儿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班常识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公园是供大家游览的公共场所,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发展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遵守公园规则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使幼儿处于宽松、愉快的心理状态。
2、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场景(智力公园门口、摘花、乱喂动物东西、踩椅子乱扔垃圾、攀爬河边栏杆)、《逛公园》音乐磁带、录音机、人手一张纸、勾线笔等)
3、禁止标志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势导入课题
师:介绍一下,我是你们的导游,现在,我们去第一个景点“智力公园”,智力公园里藏了几个问题,只有回答正确,才能继续逛智力公园,你们有没有信心?(有)走,出发喽!(幼儿随音乐边走边唱)
二、展开:引导幼儿学习规则
师:什么地方到了?(智力公园到了)请孩子们边逛智力公园边开动脑筋哦。进去吧!
(一)幼儿边唱边走近“朵朵花园”
师:这是什么地方?(朵朵花园)
师:这里藏了个问题,看看是什么:这个小游客在干什么?她做得对吗?为什么?(摘花,不爱护花,花儿好看不能摘,不漂亮。)
师:看到游客摘花你对他说什么?(请一幼儿说:请你爱护花草,不要摘花。集体:)
师:回答正确,我们继续逛公园吧!
(二)幼儿边唱边走到“动物乐园”
师:动物乐园到了,有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小动物!看,这儿也有一个问题。
师读问题: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能说说游客做的对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寻找答案,说出理由:生病、死亡。)
师:谁来把食物拿掉?你对他说什么?(一幼儿说:请你爱护动物,不要乱喂东西。集体:)
师:恭喜你们答对了,前面是“休息小站”,我们去休息一下吧。
(三)幼儿边唱边走到“休息小站”
师:啊呀!这里怎么啦?(太脏)你们看到后有什么感觉呢?(不舒服)
师:这儿也有一个问题:这个小游客做的对不对?(引导幼儿寻找答案,说出理由)
师:谁把小游客抱下让他坐好?其他孩子把垃圾捡干净。(二幼儿抱下。集体:请你们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不踩椅子。)
师:恭喜你们又答对了。前面还有更优美的地方呢,快去看看吧!
(四)幼儿边唱边走到“花园护栏”
师:这里有什么?(护栏、小河)
师:这里藏了最后一个问题: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师:谁来把小游客抱下站好?(一幼儿说:集体:请你注意安全,不要翻越护栏。)
师:孩子们真聪明,恭喜你们答对了所有的问题。我们齐欢“耶!”
三、幼儿制作公园标志
师:真有点累了,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师幼坐下)
1、启发幼儿画标志
提问:假如你是公园管理员,你有什么办法让游客们自觉遵守公园里的规则呢?(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想办法:做标志、告诉他们……)
2、老师讲解标志的具体做法。
师:做什么标志?(禁止标志)禁止标志怎么做?(引导幼儿说说)
师:现在,请你在朵朵花园、动物乐园、休息小站、花园护栏中选一个地方,为它设计禁止标志吧!
3、幼儿画标志,老师巡回指导
4、幼儿评价交流
师:集合啦,说说你设计了什么标志?(2—3个幼儿)
四、幼儿张贴制作的标志
师:现在我们把设计好的标志贴在牌子上。
五、结束活动
师:有了这些公园标志,游客们肯定会自觉遵守公园规则,做个文明游客的。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去下一个景点了。(幼儿边走出去边唱歌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