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新学期的教学任务,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教案,教案在撰写的时候,老师需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绘画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绘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回忆、讨论和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幼儿园的生活的快乐。
2、学习用布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自己快的生活。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零碎布,了解各种不同质地的布。
2、 2-3幅布贴画。
3、 白胶、布、油画棒、白纸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经验回忆
教师:你觉得幼儿园里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和谁在一起?玩什么?怎么玩的?在哪里玩的?好里有些什么?玩得时候心情怎么样?
2、 出示范画2-3张,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布有什么用?(做衣服、贴画等。)你见过用布制作的画吗?看看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好多地方是用布贴上去的。)
(2)、教师:在这几幅画中,小朋友用布做了什么?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先要做什么,再做什么?(先画、再剪)布还可以做引起什么?(小包,蝴蝶结等装饰品)
(3)、指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1)、教师:在幼儿园里,你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刚才小友说的事里,有人、有玩具、有背景。你沉得先画什么比较好?为什么?(建底色幼儿先画主体,再画背景。)
(2)、教师:看看桌上这些漂亮的布,在你的画里面可以做引起什么?怎么把布贴到你的画上。
(3)、教师:怎样才能使画面变得好看?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高低、前后、大小、远近)
4、作品展示和评价。
绘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点、线、形来装饰春天的景物,尝试以线、点、形创作新颖的图案。
2、能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感受线条图案变化的艺术美感。
3、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来到的喜悦,喜欢春天热爱自然。
活动重点及难点:
活动重点:用点、线、形来装饰春天景物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大胆想象和创作新颖的线条图案。
活动准备:
1、ppt春天来了(春天的天气、春天的动物、春天的植物、春天的人们)。
2、投影机、春天的线描画范例。
3、记号笔、马克笔、白纸、卡纸。
4、多种点、线、面的图案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发现春天的特征
1、问题导入:春天悄悄来了春天在哪里呢?小动物、小植物、天气和人们都有哪些变化呢?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播放相关ppt。
二、展示线描画
1、投影教师作品,幼儿主动观察提取作品中的各种(点、线、面)等元素。
看看,说说这幅画画了什么?说说你的感觉?图画中有什么样的花纹?
2、展示(点、线、面)的范例。
(1)点画法:展示点的种类、点的效果、点的要求
(2)线画法:线的种类、线的效果、线的要求。
(3)面的画法。
(4)点、线、面多样组合。
三、提出作画要求
1、作画前先酝酿
自己要选择春天里什么特征进行绘画,需要用什么线条装饰美丽的春天?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出新颖的线条图案来装饰作品。
(1)注意各种装饰元素的疏密变化。
(2)注意各种元素的组合变化。
(3)作画的时候注意坐姿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四、幼儿创作,教师及时指导,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
(1)引导孩子自由发挥,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的运用。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五、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讲述自己线描的春天。画中有哪些自己创作的新图案。图画想表达什么?
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找找缺点,赞赞优点。
教师小结: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即使我们选择了色彩不丰富的线描来表现多彩的春天,我们的画也不失色。多变的线条图案对春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让我们看见了春天不一样的美。
绘画教案篇3
活动前言:小的时候就对画画比较感兴趣,可能是遗传妈妈的基因比较多,平时画画我最喜欢的就是植物,小学时候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就是“王冕画画”,长大了,我要做个像王冕一样的大画家!经过此活动可加深幼儿的色彩感,提高孩子们的艺术修养!
活动目标:
1、感知紫藤花的特征:一串一串的,紫中带白的颜色。
2、学习双色相间点画紫藤花。
3、体验点画活动的欢乐及成功感。
活动准备:绘画纸、白紫两色颜料(稍干些)、抹布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欣赏紫藤花。
把幼儿带至紫藤架下,幼儿自由欣赏紫藤花,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紫藤花的外形及颜色等特征,并鼓励孩子们大胆说说自己的见解。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用动作表现紫藤花。
二、图形刺激
教师示范双色相间点画紫藤。
伸出食指先蘸一点紫颜色,之后再蘸一点白颜色,然后在图画纸上花柄的两边点画紫藤花,一点表示一朵花。
三、想象创造
1、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大胆尝试双色点画。
2、点画是注意花形:上大下小,一串一串
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把带有颜料的手到处乱摸,点画结束,及时用抹布把手擦干??
四、作品赏评
把幼儿的作品沿轮廓剪下,布置成紫藤架,引导幼儿共同欣赏,体验成功的欢乐。
绘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欧姬芙的作品,初步感受画家的绘画风格,体会作品的艺术美。
2.尝试对照实物,用吹塑纸套色版画表现一朵花。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红掌、洋兰、非洲菊等实物花各若干。
2.吹塑纸版画工具、颜料等。
3.幼儿有一定的吹塑纸版画作画经验。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向欧姬芙学习,仔细观察花的细节,尝试用吹塑纸套色版画加以表现。
活动难点
将观察对象的结构转化为作画步骤,把立体花朵的主要特征过渡到平面表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花的色、形、香味等方面交流花的主要特征。)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画家的作品,感受画家的作画风格,体会作品的艺术美
1.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欧姬芙,她非常喜欢花。她一生中画了200多幅花朵的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欧姬芙的作品(播放画家作品1~3)。
2.欧姬芙画的花和平时我们画的花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通过对3幅作品的观察,与过去自己画花的经验进行主动比较,初步感知画家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3.结合课件小结:欧姬芙画花的时候,就像一只小蜜蜂一样飞到花的面前仔仔细细地看,所以她看到的和别人都不一样。
4.欣赏画家代表性作品4~6。引导幼儿对花的局部及整体有目的地观察,从中感受画家观察花的细致和画花时的大胆,进一步感受其绘画风格,体会作品的艺术美,激发幼儿表现花的花蕊、花瓣等细节特征的兴趣。
①欧姬芙在花的最里面看到什么?花蕊像什么?花瓣呢?(欣赏作品4,欣赏花蕊的特写和花瓣夸张的表现手法。)
②猜猜这次为什么只画了花瓣?花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欣赏作品5,观察发现花瓣的颜色变化及纹理。)
③这次她画的是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欣赏作品6,感知作品中花朵的整体特征。)
5.小结:因为欧姬芙观察得非常仔细,所以画的每一朵花都好像是在放大镜底下看到的一样,很大、很清楚,也很美!
三、借助录像观察和操作示范,引导幼儿将观察对象的结构转化为作画步骤,把立体花朵的主要特征过渡到平面表现
1.我们今天就学习欧姬芙,变成小蜜蜂,去花的世界里仔细看一看。
2.播放录像,定格观察百合花的特征并讨论、示范。(通过引导幼儿由里到外观察百合花的特征和教师的操作示范,让幼儿对如何将观察到的对象的结构转化为作画步骤、把立体花朵的`主要特征过渡到平面表现有直观的感知,为幼儿独立观察其他花并尝试表现积累操作经验。)
①这是一朵什么花?仔细看看它的花蕊是什么样的,像什么?(重点观察花蕊,结合幼儿表述边小结边示范在吹塑纸上刻画花蕊。)
②小蜜蜂飞出来一点,这次看到了什么?再飞远一点,仔细看看花瓣有几片?是什么样的?花瓣上有什么?(重点观察花瓣的颜色、纹理、斑点等,结合幼儿表述边小结边示范刻画花瓣。)
③观察花蕊、花瓣的颜色并完成上色、拓印。
四、引导幼儿尝试对照实物,用吹塑纸版画表现一朵花,学做欧姬芙那样的“小蜜蜂”。
滚动播放课件(欧姬芙作品)及音乐,教师巡回观察,适时进行集体及个别指导。
五、展示幼儿作品,组织欣赏与评价
1.把同一种花的作品展示在一起。
2.组织幼儿欣赏与交流。
看看比比,哪一个小朋友把花观察得最仔细?
绘画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染纸是吸取我国民间印染工艺而形成的一种手工制作。染纸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幼儿通过对染色技法、技能的学习,了解、感受由于色彩位置排列变化造成的色彩整体感的变化。考虑到纸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孩子们对于它是再熟悉不过了,所以我就选用了纸巾作为材料,那如何让纸巾变得更漂亮呢?为此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彩色的纸巾,让幼儿通过探索与尝试,在实际的浸染操作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自由创作,从而达到掌握浸染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探索与尝试学习浸染的基本方法。
2、引导幼儿体验中国的民间艺术——染纸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浸染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纸巾颜色变多变漂亮的浸染方法。
?教学准备】白蓝绿信封三个,各色颜料、纸巾、无纺布和u盘。
?教学过程】
一、通过魔术,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一个藏有三个信封的纸袋,故意口向下倒给小朋友看,然后逐一变出白、蓝、绿三封信。(采用小朋友感兴趣的魔术导入,可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呀?(想)请看我这个袋子里有东西吗?(没有)没有对吧!看,我变出来了什么?这是一封信,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呢?(华士中心幼儿园和平园收)好的,原来这封信是江阴的小朋友寄给我们华士中心幼儿园和平园的小朋友的,我们是哪个幼儿园的?
师:老师先把这封信放一下,我继续来变我的魔术,看看这次我会变出来什么?仔细看好,我到底变出来什么?变变变,出来了,又是一封信,寄给谁的?我们也放在旁边。
师:吨吨吨……,又是一封信,那我有点奇怪了,我也有点问题了,我这三封信都是寄给我们的,那我们得先看哪封信呀?(第一封)你怎么知道这是第一封的呀?(信封上有1、2、3的数字)(信封上数字的呈现,让孩子们明白看信封的顺序是从数字小的先开始)
2、逐一提示每个信封里的东西(白色的纸巾——彩色的纸巾——u盘),让幼儿猜测,引起悬念,从而导入课题。
(1)师:那我们来看看信封里是什么?首先来看第一封信,(师出示第一封信)那我先看这一封,对吗?第一封信我打开给你们看,是(出示)是纸巾,有什么用呢?(幼儿大胆想象)
师:为什么江阴的小朋友要寄给我们一张纸巾呢?难道我们这里没有纸巾吗?有吗?纸巾有没有其他特殊的用途呢?(幼儿自由说)
师小结:原来纸巾真的有这些用途的,今天的纸巾要展示什么本领?老师先不把答案告诉你们。(让幼儿通过大胆想象了解纸巾的基本用途,老师故意不把答案告诉幼儿,为的就是引起悬念)
(2)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封信,这一封信我请小朋友来摸摸看,里面是什么东西?(幼儿一个一个摸)
师:感觉到了你直接可以说出来好吗?请你摸摸看,摸好了才说里面是什么东西?(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来请个宝宝来揭晓答案,要把这个答案响亮地告诉大家。好,宝宝你来,来把这个信封里的东西拿出来看看,是什么东西呀?(噢,是彩色的纸巾)
师:哇!这张白色的纸巾怎么会变成彩色的纸巾的呢?哪个宝宝来说说看?有不同意见吗?那老师也不把答案告诉大家。
(3)师:我来请宝宝们猜第三封信,你们来猜猜看,我的第三封信里面藏着什么?宝宝你来说,(纸)让你们听听声音(师抖动信封)会是纸吗?你知道请你摸摸看(巧克力)到底是什么呢?
师:我的第三封信里藏的可是告诉我们这个白色纸巾变成彩色纸巾的秘密是什么?
师:宝宝,你来,你把答案告诉大家(幼儿拿出u盘)什么呀?认识这个东西吗?告诉你,这个叫u盘,叫什么呀?(u盘)
二、幼儿观看视频,并思考漂亮纸巾是怎么变成的。(通过观看大班姐姐的浸染过程,让孩子们有了更直接的直观感受)
过渡:原来u盘里面就藏着纸巾变漂亮的答案,你们想不想看?小眼睛看仔细了。
师:这个姐姐在干什么?她把纸巾怎么样呢?看仔细了(四个角蘸一下颜料)好了,成功了,现在告诉我,我漂亮的纸巾是怎么变成的?(用纸巾蘸点颜色弄出来的)
师提示:我们先要怎么样?然后再怎样?先把纸巾折一下,再蘸上颜色这个过程我们叫浸染。叫什么?(浸染)
三、幼儿第一次浸染纸巾,并进行比较,为何老师的纸巾颜色更多,更漂亮。(通过第一次操作,让幼儿边尝试边掌握基本的浸染方法)
过渡:你们肯定也想去试一下,把这个白色的纸巾变成很漂亮,对不对呀?所以请你们来试一下,试完了之后,请你们把纸巾浸染好了以后,拿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给你们展示
给后面的老师看好吗?快点去试吧!
1、幼儿动手浸染纸巾,师巡视指导。
师:成功的小朋友把纸巾拿到老师这里来,然后回到小椅子上坐好。
2、师一一张贴幼儿第一次作品,让幼儿说说遇到的困难。师:都成功了,是吧!老师想问你们:你们在浸染的时候有没不遇到什么困难?(我不知道怎么拿)结果你是怎么解决的?最后你是叠成了一个正方形,然后这样(两只手捏住两个角,放下去蘸一下,让每个角都蘸上颜料)现在你知道了吗?
3、师把自己的浸染好的纸巾也张贴出来,让幼儿进行比较。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看,我们的彩色纸巾哪张最漂亮?找找看,哪张最漂亮?找得出来吗?噢,是老师做的这张最漂亮?(如有不同意见,请幼儿说出理由。如:你有不同意见,第一张最漂亮,对吧!你为什么觉得第一张最漂亮,你来说说看。)
师:老师的这张真的蛮漂亮的,为什么呢?我的颜色比你们多,是吧!为什么我的颜色比你们多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来看一下。
四、老师示范,幼儿了解纸巾颜色变多的原因。(师边示范边讲解,让幼儿明白颜色变多的奥秘所在)
师:我要先把纸巾折一下,这次我折得怎么样?跟刚才姐姐相比,我折得很小,是吗?宝宝们看好了,我是怎样折的?可以折成小的正方形,也可以折成三角形,也可以是梯形。看仔细了,老师是怎样拿的?我每个角都蘸到,我碰到了问题,打开起来很困难,所以打开来的时候很仔细,不然的话会破了,对吗?我成功了!
师:老师纸巾的颜色和你们纸巾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颜色怎么样?颜色很多,很好看。你们颜色很少,她的颜色很多。原来呀,把纸巾折得越小,所蘸到的颜色就越多,还有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折的图形不一样,出现的图案也是不一样的。这个老师请宝宝们去试试,好吗?
五、幼儿第二次浸染纸巾,体现成功的快乐。
(1)师边播放音乐,边提醒幼儿:折成三角形,梯形,都可以,图形不一样,出来的颜色了不一样,可以把所有的颜色都浸染,你来试试看,你还可以用其他的办法来试一试。
(2)师:好的,成功了,打开的时候要慢一点,很小心,很慢地来打开来。
(3)师:这一次我们的纸巾比刚才好看了很多,因为我们让我们的纸巾染上了更多的颜色。
不过老师发现你们在第二次染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宝宝老是把纸巾弄破,是吗?怎么会这样呢?因为蘸的颜料太多了,太湿了,所以打开起来才会很困难,所以下次我们在浸染的时候蘸的颜料要少一点。
六、彩色纸巾的其他用途。
师:现在老师口袋里有东西吗?(倒过来)有吗?你们看这次我会变出来什么?这是一个封好的大的一封信,这里面是什么?是我用浸染的纸巾做成的窗花。等一下作为礼物送给你们。还有一样什么礼物?一件小衣服,是用浸染的纸巾折成的。还有什么呢?我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下,用浸染的纸巾做了一把小扇子。夏天,扇起来真凉快呀!
师小结:原来这个浸染的纸巾能做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且做出来的东西更漂亮了,你觉得浸染的纸巾还能做什么呢?我们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做,好吗?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纸巾作为原材料,通过浸染让纸巾变得更漂亮,使美丽定格在纸巾上。从材料的准备到目标的制定以及过程的设计,我们组里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整个活动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一开始采用了魔术导入,抓住了幼儿的兴奋点,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积极投入活动中去。在幼儿的操作中,让幼儿增强了自信心,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无论是目标的达成度,还是幼儿的积极性的调动,通过活动都能一一呈现出来,当孩子们第二次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他们都忍不住为自己鼓掌起来。
虽说自己正式上课前已进行了试上,自己在试上之后出进行了尝试,但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试上时我采用了正方形的纸巾,因为幼儿第二次操作时出现了纸巾撕破的现象,所以我改用了无纺布,虽然我自己是能够折成不同的形状,但由于幼儿年龄小,没有那么大的臂力,他们在折的时候不能使无纺布面和面贴紧,他们为了都浸染到颜色,把整个都浸下去,所以在呈现幼儿作品时出现了没有留白的现象,还有无纺布吸水性较强,容易扩散,很多颜色都混杂在一起,不能反映“折的图形不一样,出现的图案不一样”这一特点。如我多试试其他材料,如熟宣纸也许效果就不一样了。
在细节的处理上我也没有把握好,颜料盒里的颜料过多,示范操作时幼儿没有面对面地对着小朋友,到底应该浸到什么位置等这些问题没有交待具体,用过的显示器也忘掉关了,打扰了孩子的视线,这些问题虽说很细小,但说明我还是没有准备充分,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
看来要想让一节课完美地展现在众人眼前,不经过多次的揣摩和推敲,是很难实现的。
绘画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绘画的能力。
2、培养幼儿从外观、功能上考虑会场的设计,并用简单的语言大胆表述。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从外观、功能上考虑会场的设计。
活动准备:
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前一阵,我们参观了城市历史发展展示馆,看到了上海以前的房子,你们说说看,以前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2、幼儿讨论、比较。
3、教师小结:现在的房子无论在外观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观,那么到20xx年,世博会要在上海召开,那时候的房子会是怎么样的呢?
4、今天,我们都来做做小小设计师,想象一下世博会的会场,设计的时候要先想好,要画的大,方便人们出入,和别人不一样是最好的。等一会儿,请你来讲一讲你设计的会场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本领?
5、幼儿互相讨论后作画,教师指导幼儿作画、添画背景。
6、师生共同讲评: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7。鼓励幼儿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参与环境展示。
编后语:
主题"未来的世博会会场"有较强的时代感;另外,以"以前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作为想象的切入点给孩子搭了台阶;整个设计虽文字上简略但对师生都有较大的生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