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在制定教案时一定要保持逻辑思路清晰,教案在撰写的时候,老师肯定要考虑逻辑思路清晰,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水的绘本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水的绘本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欣赏与讲述中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巩固间隔排序的经验。
2、学习按规律排序,并大胆尝试自编规律。
3、懂得并感受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的准备:做项链的材料,绘本ppt。
2、幼儿经验准备:有规律排序的经验:;知道孤单等词语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巩固间隔排序。
1、谜语导入,引出故事主人公
2、分段播放ppt
课件一:教:最近,小刺猬拉亚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小刺猬哭,小刺猬为什么这么伤心呢?小刺猬没有朋友。秋天到了,小刺猬出去摘豆子,看见小鸭想和它打招呼,小鸭怎逃走了。
课件二:教:小刺猬又去重新找朋友,看见小兔和小猴,想和它们打招呼,小兔和小猴也逃走了,小动物害怕小刺猬身上有刺、
课件三:教:晚上,小刺猬没有朋友,独自一个人吃着晚餐,一点味道都没有,今天的晚餐是红豆和绿豆,小刺猬突然发现小豆子可以变成漂亮的项链。
课件四:教:这条项链是有几种颜色组成的?(红和绿两种)这些豆子是怎么排队的?(一颗红豆一颗绿豆……)。
课件五:教:第二天,小刺猬要出门了,瞧,小刺猬今天是抬头、挺胸的走路,它今天(它为了露出脖子上的项链。小动物看见小刺猬喜欢小刺猬的项链吗?为什么喜欢呢?
课件六、教:小刺猬把自己的豆子分给了好朋友们,你瞧这几个好朋友手上都有什么颜色的豆子(红绿黄)还发现了什么呢(大小不一样)
课件七、教:小动物们戴上了小刺猬给的小豆子,然后自己做成了漂亮的项链,来看看小兔的项链是怎么样的,豆子是怎么排序的。
课件八、教:可是啊,小猴遇到了点困难,他好像不知道接下来的豆子该怎么排了,你瞧,一个大大的问好。我们帮帮小猴吧。
课件九、教:旁边的小猪,小猫和其他的小动物们都看到了这个漂亮的项链,小刺猬把豆子给了他们,可是这些小动物豆子是有了,可是不会把豆子变成漂亮的项链,我们小朋友帮帮他们好吗?
二、出示操作材料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我们帮这些小动物们戴上跟小猴子跟小兔子一样的项链吧,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哦`)
三、幼儿作品展示
1、展示作品
2、幼儿能完整的说出规律是什么。(红黄蓝-大大小小)
四、教师展示有规律的排序,新的规律模式出现
红黄蓝
看看,老师帮小动物们也做了项链,瞧瞧,款式多不多,每条项链中你找到了什么规律了吗
五、幼儿自由排序
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筋,想想如果是你帮助小动物制作项链,你会怎么做,记得要有规律哦~
六、幼儿作品展示
1、展示作品
2、幼儿能完整的说出自己作品规律模式是什么。
七、小结:
小刺猬的项链是一节让幼儿尝试语言表达、发现顺序排列不同的课,中班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锻炼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老师的故事引导下,幼儿能很快的在项链排列顺序上找出不同来,并动手按照自己想的颜色规律排列,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
水的绘本教案篇2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ppt课件。
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
3.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序数1——10。
活动难点: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绘本画面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导幼儿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找到装着钥匙的书。
3.出示画面2、3,引导幼儿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为什么。
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画面4法术柜子,引导幼儿先来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9张法术明信片。
5.逐一出示画面5、6、7、8、9,引导幼儿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考试的情况。
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10,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10件衣服的正确位置。
7.出示画面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8.出示画面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9.讲述画面13、14、15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
(三)幼儿操作
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水的绘本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故事画面,分享故事情节,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理解主人翁从不幸变为幸运的故事发展过程,感受智慧的力量和自主阅读的快乐。
准备:人手一本故事书和一支铅笔
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看书,(分发人手一本图书)问:你们知道这本书名称叫什么?什么是“幸运”?这里的“我”是指谁?
2、请幼儿自主看书,看后问:你觉得谁是幸运的?为什么?
二、阅读故事
1、阅读故事第一部分。
(1-3页)提问“一天,有谁?在干什么?突然听见咚咚咚的敲门声?还说“嗨,小兔在家吗?”这是怎么回事?他俩说了什么?
2、阅读故事第二部分。
(4——5页)提问:小猪怎样想办法对付狐狸的?他俩怎么说又怎么做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p5 问:狐狸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提醒幼儿可以用笔做过程的记录,然后分享不同的记录方法)小结:小猪变成了全村最干净的小猪了。
(6——7页)狐狸准备干什么时,小猪又使出什么招?说说狐狸做事的过程,小结:小猪变成了全村最肥的小猪了。
(8——9页)狐狸又想干啥?小猪让他干嘛?又使招了吗?狐狸自言自语说什么?(解释:什么叫自言自语?)狐狸又开始忙什么?从哪里开始做?小结:小猪变成了全村最嫩的小猪了。
3、阅读故事第三部分:
(10页)你们猜小猪又和狐狸说什么了?狐狸听见吗?为什么?小猪一共使了几招?他享受到了什么?(要求用好听的词来说)小结:多么舒服的澡、多么丰盛的午餐、多么惬意的按摩。(解释:惬意就是很满足的意思)
三、总结:
问:这天到底谁幸运?为什么?
水的绘本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熊过桥的情感变化,学习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2、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地面对,并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熊过桥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交流:
小朋友你们见过桥吗?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幼儿讨论,发言)
二、展??
1、了解小竹桥的特点
(1)小朋友看看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小竹桥)
(2)你们知道走在小竹桥上会有一种什么感觉吗?
(让幼儿议一议)
2、理解诗歌内容,并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1)谁来过桥了?
(有只小熊来过桥)
(2)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竹桥摇、熊的胆子小)
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3)小熊不敢过桥时,谁在笑它?怎样笑它?
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
(4)小熊遇到困难是怎么想的?
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5)谁来鼓励小熊走过桥的?
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
(6)小鱼是怎样鼓励小熊的?
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7)小熊是怎样走过桥的?
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3、教师朗诵诗歌
让幼儿再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体会作品语言的优美、明快,加深对情节的印象。
4、幼儿学习诗歌
小朋友,你们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好吗?
让幼儿有表情地跟读诗歌。
三、结束
联系生活实际,回忆生活中勇敢的事例。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到户外走平衡木(独木桥)。
水的绘本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约定"的含义,感受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小朋友有关于约定的经验。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内容——激发兴趣。
1、知道什么是约定吗?(约定就是和别人说好要去做的一件事情。既然有了约定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对,要遵守约定说到做到。)我要和你们做个约定:学本领的时候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竖起来,小脑筋动起来,说话前先举手。行么?
2、那如果没有遵守约定的话会有什么麻烦呢?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约定的故事。
二、观察理解故事——了解约定的含义
(一)和狮子爷爷的约定
森林里可热闹啦,小动物们听说狮子爷爷做了一辆公共汽车,都好奇极了。老远老远就听见了车轮咕噜咕噜的声音。(播放ppt+音乐)
1、狮子爷爷开着自己做的公共汽车遇到了谁?它们之间说了什么?(我要和你做个约定,你上车后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为什么狮子爷爷要和小兔做这样的约定呢?
小结:狮子爷爷知道兔子喜欢蹦蹦跳跳,在车上蹦蹦跳跳的话会有危险,所以狮子爷爷和兔子之间做了这样的约定。
2、狮子爷爷接着又遇到了谁?小刺猬也想搭车,狮子爷爷同意了吗?它们之间会有什么约定?(我要和你做个约定,你上车后不能刺伤乘客们。)小结:小刺猬答应了和狮子爷爷的约定高高兴兴的上车了。
长颈鹿和小松鼠们也想来搭车,你们觉得他们能搭车吗?为什么?(和你边上的好朋友讨论讨论)指导语:狮子爷爷和你们一样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善良的狮子爷爷最后还是同意它们搭车了,狮子爷爷说:我要和你做个约定,它们之间会约定了什么?
3、总结:狮子爷爷和小动物们做了约定,和小兔子约定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和小刺猬约定不能刺伤其他小的动物,和长颈鹿约定不能把头伸出窗外,和小松鼠们约定要排好队上车,小动物们都答应了狮子爷爷要遵守这些约定说到做到,可是它们能做到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约定后发生的事
1、仔细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你看他们做到了吗?(长颈鹿把头伸出了窗外,那其它小动物呢?你们还记不记得上车前狮子爷爷和它们做的约定?他们遵守了吗?
所有的动物都忘记了自己和狮子爷爷的约定,整个车厢乱成了一团,最后小结:小动物们没有和狮子爷爷之间的约定,违反了乘车的秩序,所以撞车了,看来约定的事情一定要遵守,要说到做到,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谈谈生活中和谁有过约定?
——知道约定的重要性在动物世界里发生了这样一个约定的故事,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约定,你们平时和谁有过约定?你遵守约定说到做到了吗?
小结:还记得我们上课前约定了什么?原来遵守约定会让人感到快乐,我们要做一个遵守约定的人。
1、和朋友约定的事情做到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2、和家人约定的事情做到了你是最棒的!
3、遵守和妈妈的`约定,妈妈会更爱你!
活动评析:
活动的选材非常的有趣生动,孩子们非常喜欢,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社会意识正在逐步的加强,因此通过这个绘本故事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性。
活动的目标清晰,各环节能紧扣活动目标层层递进,提问和回应也能围绕"约定"和"遵守约定"展开,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适时的回应,有效的达成了活动的目标。如:小朋友说到:"兔子不能再车上蹦蹦跳跳"时,老师便追问:"为什么兔子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小朋友纷纷说了自己的理由之后老师总结:"是呀,在车上蹦蹦跳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老师的回应归纳了孩子们的回答。又如:狮子爷爷和小动物们分别做了约定以后,老师用ppt的形式归纳总结了这些"约定",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对"约定"含义的理解。为后面遵守"约定"的环节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使幼儿在后面的活动环节中更能感受到小动物们违反了"约定"最后倒置的严重后果,知道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老师在"仔细观察图片"环节上还需加大一些,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仔细观察,促使孩子更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