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撰写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考虑与时俱进,教案是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预先撰写的文字载体,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鱼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鱼教案篇1
【游戏目标】
1.进行奔跑练习,锻炼身体。
2.学会在跑动的过程中,注意到老师的口令,提高幼儿注意力。
3.学会拥抱自己的伙伴。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游戏准备】
1.知识经验:了解游戏的基本规则。
2.环境创设:较大的场地
【游戏过程】
1.老师组织幼儿围成一个圈
2.准备运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娄老师要跟你们一起玩一个游戏,但是玩游戏之前呢,我们先来活动一下我们的手脚
3.向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以及规则。游戏开始(老师也站在圆圈之中,一起跑动,但不参与游戏)。
师:规则讲解
4.教师总结经验,返回班级教室。
游戏玩法及规则:
教师下口令,圆圈开始以顺时针或是逆时针方向跑动起来。喊着“跑跑跑,跑跑跑”,然后突然喊出一个数字,如“两个”,则小朋友们必须立即找到另一个伙伴,变成两个两个抱在一起的形式。没有成功组队的幼儿将受到惩罚(如一个俯卧撑)。变换拥抱的人数,重复进行游戏。适当进行休息以及经验的总结。
【活动反思】
游戏过程中,小朋友很难按照原来排好的圆圈轨道转圈,现场容易混乱。而且有些小朋友很难准确地念出儿歌。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大班鱼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游戏的丰富性与娱乐性,体验游戏中规则的重要意义。
2、在录像再现,同伴讨论和玩游戏中,交流和分享民间游戏的特点与玩法。
3、会和新朋友玩民间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欢乐。
活动准备:前期调查“我喜欢的民间游戏”,民间游戏视频。班级玩过一些民间游戏。
活动过程:
一、玩民间游戏,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欢乐。
1、玩民间游戏《石头剪刀布》,两人一组用手玩,用脚玩。
师:这个游戏还有个名字叫《包剪锤》它是一个民间游戏。什么叫民间游戏呢
2、小结:民间游戏是老百姓自我创编,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
二、经过看视频和交流自我喜欢的民间游戏,感知民间游戏的玩法与特点。
1、欣赏老吴韶韶视频片段,了解几个游戏的玩法。
2、幼儿谈谈自我明白的民间游戏。
3、展示“民间游戏宝典”,激发幼儿尝试玩更多民间游戏的愿望。
小结: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种类很多,很丰富,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能够一人玩,也能够多人玩,玩具简单,便于收集,有的配有琅琅上口的儿歌,简单易学。是不论小朋友、大人,老人都喜欢玩的娱乐活动。
三、学玩民间游戏,感知游戏规则的重要性,明白玩民间游戏时应当注意安全。
1、看视频欣赏民间游戏《狡猾的狐狸你在哪里》
讨论: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
教师和幼儿一边回忆游戏的玩法一边进行游戏
小结:要玩得开心,游戏的规则很重要。
2、明确规则,再次进行游戏(1~2次)
四、探讨和实践,如何与新伙伴一齐玩民间游戏。
1、交流讨论和新伙伴玩时应注意的问题。
指导语:我们很快就要上小学了,在小学里,我们会认识新伙伴,这些民间游戏还能够和新伙伴玩,我们能够怎样玩
*规则:游戏前统一规则;游戏时遵守规则;
*安全:在适宜的时间,场地,选择适宜的游戏玩,注意安全;
小结:民间游戏仅有大家遵守游戏规则,和伙伴合作玩,注意安全,才能玩的开心。
2、实践:教新朋友玩民间游戏
师:今日来了许多的客人教师,他们也是我们的新朋友,我们请他们一齐来玩民间游戏,好吗教会他们玩法,规则,然后一齐合作玩。
师幼共同玩游戏“炒蚕豆”。
大班鱼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
2讲述购物的过程,学习用算式表示。
活动准备:标有价格的商品图片幼儿活动材料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去超市购物过吗?你是根据什么选择商品的?(价格)
2.幼儿个别介绍自己的购物过程。
二、猜猜我们买了什么
1.今天老师带了了一家图片超市,我们一起来学习购物。(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幼儿观察:重点提醒幼儿了解商品的价格。
2.教师购物①:我有5元钱买了2件商品正好花完,你们猜我买了哪2件?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教师用算式表示。2+3=51+4=5
3.教师购物②:我有5元钱可我只买了1件物品,可能还剩几元?幼儿讲述,并说说为什么?5—3=25—4=1
三、我来买东西
1.幼儿有5元钱,买2件物品正好花完,请自己选择商品。
2.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3.你有5元钱,买1件物品用了几元,还剩几元,请自己选择商品。
4幼儿讲述购物过程,并用算式表示。
四、小明去购物
1.今天小明和妈妈一起也去购物,我们一起来帮他完成。
2.教师介绍幼儿活动手册。
3.幼儿分散完成。
大班鱼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影子天天伴随于我们的身边,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本节活动,就是以影子为表现载体的美术活动。希望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深切地感受影子造型的美与趣,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表演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变化的美与趣。
2.能大胆使用颜料,创造性地表现各种影子的造型。
3.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在活动室里悬挂一块大白布,将液晶投影灯投射在白色大布上;
2.黑色颜料,两张长条绘画纸,排笔若干;
3.音乐《梁祝》。
活动过程
1.赏析影子造型舞。
(1)激趣导人。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
幼: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观看影子造型舞。(教师在白布后随音乐翩翩起舞,并展示着各种美丽的造型,白布上婀娜多姿的身影不断呈现在幼儿的眼前)
(3)组织幼儿交流。(此时,白布上的影子造型定格不动)
师:你们刚才看到的表演和平时看到的表演有什么不一样?
幼1:今天看到的表演,我们看不到人的鼻子、眼睛……
幼2:今天看到的表演是人的影子在跳舞……
师:今天我们欣赏的是影子造型表演。看演员做了不同的动作,就有了不同的影子造型。(教师一边说一边手指白布上的影子,表演者在布后随着教师的话语摆出几个不同的造型,让幼儿感受影子的变化)
2.表演影子造型舞。
(1)第一排幼儿表演,第二排幼儿观看。(音乐结束,幼儿将自己的造型摆好)
师:你们想表演吗?
幼:想。
师: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小朋友做小演员,一组小朋友做小观众。小演员要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出各种漂亮的造型,小观众要仔细欣赏,看一看哪些造型漂亮?你最喜欢哪个影子造型?第一排的小朋友先上台,好吗?
(2)组织交流。
师:你最喜欢哪个造型,为什么?
幼1:我喜欢这个造型,因为我觉得这个造型很美。
幼2:我喜欢这个像奥特曼的造型,因为我喜欢奥特曼。
幼3:我喜欢这个像蝴蝶一样的造型,因为我觉得蝴蝶很漂亮,这个造型也很漂亮……
(3)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4)第二排幼儿表演,第一排幼儿观看。
(5)组织幼儿交流,并问幼儿:你们喜欢哪个造型?
(6)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3.创作影子造型画。
(1)教师示范作画。
师: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呢!我现在就把它画下来给你们看。
教师在绘画纸上快速地画影子的轮廓,一边画一边说:先画出影子的轮廓,然后将轮廓里用颜料刷满。画的时候,注意不要让颜料流淌下来,要保持画面的干净。
(2)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你们想把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画下来吗?(想)让我们一起动手吧!(幼儿开始自由作画)
4.评价影子造型画。
师:影子造型画画好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最喜欢画中的哪个影子造型?为什么?
幼1: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画得很美:
幼2: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这个影子造型是我摆的……
师:小朋友们画得真美!真是个小画家,让我们把这些画张贴到墙上,让爸爸妈妈来欣赏吧!
活动反思
该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倡导的“审美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教育观。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用优美、独特的影子造型舞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引入了一个美的世界。接着,教师满足了幼儿好表演、想表演的欲望,请幼儿分组表演、欣赏,使幼儿沉浸于自我表现、自我感受、自我陶醉中。在幼儿充分感受的基础上,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创作的天地,他们创作了生动、有趣、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师在本节活动中紧紧地将音乐、舞蹈、美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幼儿感受到了影子造型的美与趣,获得了美的享受.也体验了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师运用激趣性的语言引出了独特、美丽的影子舞,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将幼儿带人了一个美的世界。让幼儿在影子舞的欣赏中,不仅感知到了影子造型的美,还激发了他们参与表演的热情和兴趣。幼儿间的分组表演,满足了幼儿想表演的欲望。在相互观看表演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幼儿在表演和观看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影子造型变化的美与趣,为下面的创作影子造型画的活动做好铺垫。教师的快速作画不仅激发了幼儿强烈的作画愿望,还为幼儿提供了恰当的作画方法。这是一幅长长的、非常不同于以往的作品。评价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个人的想法.让幼儿在自由、轻松的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大班鱼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画面,从多个角度感性的认识风,感知风的主要特征。
2、能够大胆的推测与讨论,并用语言将风和自己玩的游戏表达清楚。
活动内容:
风喜欢和我玩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风的特征。
1、“风”来了。
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很特别的朋友!猜猜是谁?
2、“风”在哪里。
看看风藏在哪里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理解画面,进一步了解风的特性。
风还喜欢找朋友玩呢,他找到了一个小朋友,看,他来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风是怎样和戈贝托玩游戏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图片 吹衣服、吹苹果、抢雨伞,认识风的有趣表现,感受风的特性。
三、交流风,回顾与风的故事。
看到戈贝托和风的故事,我也想到风和我玩的故事。
风翻动我的书页、吹着女儿的滑板车往前跑。
你以前和风玩过吗?谁会把好玩的风的故事告诉大家?
四、我们和风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你们都很喜欢风。你觉得戈贝托呢?他是喜欢风还是讨厌风,我们一起听听看。
五、延伸话题:
风喜欢和我们玩,我们是那么喜欢风。那么,你也来想一想,有没有可能有一天你会害怕风,不喜欢风呢?不喜欢怎样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