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课程教案7篇

时间:2022-10-03 作者:Mute 备课教案

为了减少在课堂上出错的可能,提前制定教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凭借准备好教案,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课堂进度有合理改善,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安全课程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安全课程教案7篇

幼儿安全课程教案篇1

设计思想

小朋友是不允许玩儿火的,因为小孩子是不允许玩儿火的,小孩子还没有对火很好的认识,因为小孩子不能对火控制好,所以小朋友们不要随便玩儿火哦!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幼儿认识玩儿火的危险,火灾会对人民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从小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

活动目标

教育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活动准备

有关灭火的录像,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

活动过程

一、游戏:

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二、讨论:

“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小结:

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三、请幼儿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

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四 、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 论

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幼儿安全课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橡皮膏小熊》,明白如何安全的玩。

2、明白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头饰,橡皮膏等。

【活动过程】

1、说一说

你平时玩的时候有没有受过伤?受伤了怎样办?什么是橡皮膏?听完故事后请你告诉我什么是橡皮膏。

2、听讲故事《橡皮膏小熊》

3、交流讨论

什么是橡皮膏?小熊怎样会全身都贴满橡皮膏的呢?你想变成橡皮膏小熊吗?那在玩的时候你应当怎样做?

故事:橡皮膏小熊

有一天,小熊和小狗一齐玩皮球,小狗把皮球抛给了小熊,小熊没有用手去接,咚的一声,皮球碰在了鼻子上,鼻子碰得又红又肿。小熊哭了起来,小狗连忙说:别哭别哭,贴上橡皮膏药就不痛了。说着,小狗就在小熊的鼻子上贴了块橡皮膏。

第二天,小熊和小猪一齐玩滑滑梯。小熊没有扶好扶手,一下子从滑梯上滑下来,咚的一声,屁股摔在了地上,摔得又红又肿。小熊哭了起来,小猪连忙说:别哭别哭,贴上橡皮膏药就不痛了。说着,小猪就在小熊的屁股上贴了块橡皮膏。

第三天,小熊和小猫一齐爬攀登架,摔了下来,咚的一声,膝盖蹭在了地上,蹭得又红又肿,小熊又哭了起来,小猫连忙说:别哭别哭,贴上橡皮膏药就不痛了。说着,小猫就在小熊的膝盖上贴了块橡皮膏。

小熊的鼻子上、屁股上、膝盖上都贴上了橡皮膏药,小伙伴们都说:哎呀,小熊变成‘橡皮膏小熊’了。

幼儿安全课程教案篇3

设计思路:

一年一度的暑假即将来临,在漫长的暑假里,孩子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特此设计此活动。

考虑到幼儿未真正懂得暑假的含义,于是,在活动的前端,便设计了让幼儿了解“暑假”这个词语的含义。以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让幼儿对暑假这个词汇容易理解和接受。由于幼儿大多是在家里过暑假,这便需要家长对安全知识有深刻的认识,需要家长认真配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于是,我便设计了让家长填写一份《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借助家长的力量帮助加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暑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向往过暑假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暑假。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40份(附后);《暑假俱乐部》手册40本(摘取手工制作、数学操作、智力开发等书本装订而成);安全图片每人一套;蜡笔每人一盒;活动过程:

一、使幼儿了解暑假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暑假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暑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教师总结暑假的含义:这个假期是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暑假,暑:就是热的意思。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暑假,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暑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

3、那么在暑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判断能力。

4、出示各个家长填写的《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挑选几个家长所写的暑假安全知识,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不可以做这些事情吗?运用家长的话语来帮助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认真、投入地参与活动。

三、教师总结暑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游泳。

(2)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夏天的太阳毒辣,不能到太阳底下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的皮肤。

(4)吃冷饮时,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

(5)吃西瓜时,要把瓜洗干净,请爸爸妈妈切好西瓜,吃的时候不讲话,以免瓜子呛人,还要防止西瓜汗流到衣服上,另外,不可乱扔西瓜皮。

(6)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7)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请幼儿看安全图片操作。每个幼儿一套安全图片,请幼儿在正确的图片上打上对号,错的图片打上错号。

五、延伸活动:

发给每个幼儿一本《暑假俱乐部》手册,要求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幼儿做手册中的作业,并带领幼儿去游泳、旅游等,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活动评价:

1、幼儿期待着暑假的到来,在谈论暑假时做哪些事情时,孩子们都表现得兴高采烈,很多幼儿都说要去游泳。看来,孩子们对水的喜爱非常之深。

2、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很多,都能明显区分出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这是有关于平时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

3、小部分幼儿的普通话水平较低,表达能力较弱,要加强做好家长的工作,要求家长在家要多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帮助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和语言表达能力。

?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

暑假里幼儿可以做的事情:

暑假里幼儿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姓名:日期:

安全用电

活动名称:注意安全用电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看图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

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前给幼儿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们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录像,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让幼儿分组自由讨论的方法,自由的探索家用电器的名称、功用等,幼儿兴趣很浓,讨论得很激烈,很多幼儿能根据已有经验讲出自己知道的想法、结果。最后又启发幼儿用记录的形式区分家用电器。很多幼儿能分辩出是否是家用电器,本次活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的教学效果。

幼儿安全课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

重难点分析: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二、展开部分

1、集体讨论:

(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

(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2、情境练习情境一:

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

(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

(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3、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

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

b、不能去任何地方。

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

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

b、不能上车。

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三、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幼儿安全课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个在家时的安全常识,知道陌生人敲门时不能开门。

2、初步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重点难点:

知道陌生人敲门时不能开门,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话《童话公主》碟片一张、dvd、电视机。

2、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观看碟片,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问题讨论:

1、白雪公主几次都差点被谁害死?"(狠毒的皇后)

2、为什么白雪公主没认出皇后来"?(皇后扮成了老太婆和农妇白雪公主不认识她)师小结:不认识的人叫"陌生人"。

3、皇后没有小矮人家的钥匙,可是为什么她能进到小矮人的家中害死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忘了小矮人的话,自己给皇后开的门)师小结: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不恩那个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二、问题,引导幼儿了解独自在家的安全知识。

"白雪公主被好心的王子救活之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不久,她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小公主。(出示布娃娃)刚才,小公主的爸爸妈妈出门去了,她自己独自在家,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想请小朋友告诉她。"

情境一:师扮演水电工,以查看水表为名敲门。

情境二:师以幼儿园新老师的口吻,说是来家访的,让小公主开门。

情境三:小公主一个人没同伴玩,想玩小刀、剪刀等尖利的东西。

情境四:小公主肚子饿了,想自己去厨房烧东西吃。

情境五:小公主自己在床上翻跟斗。

师小结:一个人在家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做危险的事,不乱摸电器插座、插头以及煤气开关,不到阳台上去等等。一个人在家可以安静地看书、画画、玩玩具等。要学会保护自己。

幼儿安全课程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① 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② 引导幼儿了解如何与陌生人交往,如何保护自己。

③ 培养幼儿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活动准备:

① 多媒体课件

② "×"和"√"号的标记牌

活动重难点:

① 重点:初步树立防范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② 难点: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过程:

1、歌曲导入,激趣引题

播放幼儿熟悉的《小兔乖乖》的音乐,幼儿倾听欣赏。

2、故事进入,观看短片《丢丢和陌生人》

师:小兔为什么不给大灰狼开门呀?现实生活中也有像大灰狼一样的坏人,他们是怎么哄骗小朋友呢?小朋友请听故事《丢丢和陌生人》。

(1)组织幼儿讨论

①丢丢跟谁走了?

②什么是陌生人?

③他为什么跟陌生人走的呢?

④结果怎么样?

⑤小朋友能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2)教师小结:陌生人里面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回不了自己的家了,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观看情景片断,展开讨论

此环节选取生活中典型的三个情景片断

① 不乱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② 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③ 和大人走失怎么办?

通过三个情景的展示,逐步让幼儿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深入其中直接引导,使幼儿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并在观赏过程中让幼儿懂得与陌生人交往以及保护自己的方法。

4、巧虎超人教你怎么做

让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巧虎超人,以俏皮的口吻迅速地作出正确与错误的行动判断,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学习了应对陌生人的方法,提高了整个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

5、游戏--小小裁判员

通过故事与观看短片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判别是非能力,教师再次让幼儿观看几个情境,并在观赏的过程中让幼儿举出对错牌,判断哪种行为是对的、哪种行为是错的。

6、结束--欣赏儿歌《小心陌生人》

不能跟陌生人走

陌生人的东西我不吃

陌生人的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敲门我不??

活动总结:

本活动我让幼儿初步掌握了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让幼儿之间相互传授经验,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或老师不在身边时,有陌生人给好吃的、好玩的,都不能接受,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安全"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字,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就要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因此,我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让他们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对本次活动最大的期望,也是我不断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幼儿安全课程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激发其自信心。

2、提高幼儿在危机时刻的自我保护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能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5、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所用的道具,排练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爸爸妈妈不在家,你自己在家时,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今天请小朋友观看小节目,看过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展??

1、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独自在家》,老师进行旁白。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事情?""亮亮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为什么?"教师: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他的勇敢表现在什么地方?

请小朋友再观看一遍表演。

2、请幼儿再观表演老师重点讲述能表现亮亮勇敢的地方。

提问:

——亮亮一个人在家时,为预防大灰狼,都做了哪些准备?

——当他听到"嘀嘀嗒嗒"声音时,他又是怎么做的?

——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为什么?"小结:亮亮独自在家,想了许多办法克服困难,真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好孩子。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亮亮比一比,你有没有独自在家呆过?独自在家时感受如何?你认为自己勇敢吗?"

4、请幼儿自由结伴互相讨论:独自在家时可以干什么?如果陌生人敲门、有电话找爸爸妈妈、突然停电等情况发生,该怎么办?

5、请幼儿共同为独自在家时出点子,想办法。

老师设计几种情景,请幼儿来表演。

如:陌生人敲门、来电话了、下雨了等,让幼儿充分体验生活是错综复杂的,要学会自我保护自己,勇敢的面对困难,做一个真正勇敢的孩子。

三、结束

表扬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的孩子,颁发小奖品,激发幼儿下次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