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出色的教案不仅能让同学们爱上课堂,还能帮助提升自我的教学素质,为了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赶紧认真准备份适合自己的教案吧,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心理课教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心理课教案篇1
1.课题:做家务的能手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
一、 导??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
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小品
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幻灯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一组:做糖拌柿子;
二组:黄瓜凉菜;
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学后记
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
主动、经常做家务
:
心理课教案篇2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从此刻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学过程:
活动目的
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2、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象。
活动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主角扮演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实例。
2、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以便在小组活动中人人能够畅所欲言。
3、准备好小品表演。
活动时间:一课时(45分钟)
活动场地:全班活动
活动步骤
1、引入。教师可先提出一个同学们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以激发同学们上课的兴趣。你对你的性别、外貌、身材和学习成绩满意吗教师可随意请两三个同学来谈自我眼中的自我和梦想中的自我。
2、小品表演
常常听见一些同学抱怨:为什么我不是男孩为什么我不是女孩(当然大多男孩子最怕别人说自我不是男子汉,所以内心极想做女孩而嘴上却是不敢说出来的)为什么我是单眼皮而不是双眼皮为什么我是矮个子而不是高个子为什么我的身材这么胖而不能瘦一点为什么我生在普通工人的家庭而不是生在一个富裕家庭请看小品表演《要是我是男生就好了》
两同学在争论做男生好还是女生好。
女:假如我是男孩,我将把心里话一吐为快,大家也可是说句调皮!假如我是男孩,我决不操心替别人洗衣服,一星期内,我要把所有的衣服全穿遍,都搞得脏兮兮的,然后往床上一丢,皱着眉头说:妈妈,真抱歉,本来我打算帮您洗衣服的,可这下,肚子痛得实在厉害……假如我是男孩,我必须不会哭。只要是可笑的事,我就要笑得痛快豪放,管它风度不风度,只求自我的个性挥洒得淋漓尽致。假如我是男孩,我绝不做勉强自我的事,我能够赤手浪迹天涯;愤怒不堪的时候能够转身走开;我不会多愁善感;我有保护女孩儿的豪气;我将学会宽容,学会忍耐,与天下人结成朋友,把整个世界装入我的胸怀。假如我是男孩该多好啊!
3、请同学们结合小品加以评论:小品中的女主人公的烦恼从哪里来的她为什么会有这种烦恼
教师:其实人的很多痛苦都是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引起的。就拿减肥这一时代风尚来说吧。其实不一样时代有不一样的审美标准,同是美人,杨玉环和赵飞燕一胖一瘦,而我们的女同学是一听别人说自我这段时间好像瘦了蛮多,就很高兴,如果哪个同学经常一见面就对那女同学说:哟,好像你又胖了我看,这个女同学肯定会不高兴。为什么因为胖了就意味着不美了。所以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忙着减肥(如尹相杰、幼儿园小朋友)。可也有人不为所动。比如中央电视台《半边天》的节目主持人,是很胖的一个女主持人,别人忙着减肥,她说:山不动水不动是你的心在动,胖也好瘦也好只要你的感觉好就好。她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所以她活得很自在。
一个人的身上总有长处和短处的,可是有些同学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如小品中的这个女同学。他们总喜欢拿自我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或者总是拿自我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这样极易导致自我萎缩和自我膨胀。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
4、学生活动
(1)小组交流:①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为一组),每个同学都围绕着中心我认识自我、欣赏自我为中心作出肯定评价,包括谈谈自我的优缺点、个性、品德、特点、学习态度、欣赏自我哪个方面等等;②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2)小组讨论。各小组讨论:我不比别人矮一截、人贵有自知之明范围在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之内。
(3)全班分两大组辩论:正反方各4名代表进行辩论。正方辩题:我不比别人矮一截。反方辩题:人贵有自知之明。
(4)辩论赛后,当场宣布优胜者名单(如有条件,可发给学生奖品)。
5、教师总结
这一次活动,使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它。对自我了解得愈全面,愈接近实际,也证明自我愈成熟。同时,自我对自我的一切不仅仅要充分认识,还要坦然地承认,欣然地理解。怀着悦纳自我的心境,把自我看成是有价值的、值得尊敬的人。
记住卡耐基的这一段话:发现你自我,你就是你。记住,地球上没有和你一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你只能以自我的方式歌唱,你只能以自我的方式绘画。你是你的经验、你的环境、你的遗传造就的你。不论好坏与否,你只能耕耘自我的小园地;不论好坏与否,你只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我的音符。
心理课教案篇3
高三(11)班黄明宇
一、教学内容:
健康心理、身体
二、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健康的含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懂得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重点:
健康的含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难点: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
五、教学方法:设问法、归纳法、讨论法、讲授法、范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备选答案(健康、、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品质等)
组织形式:小组讨论、汇总(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如下):
同学们: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健康是全人类的头等大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已健康,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
可是什么是健康呢?人们总是习惯上把不生病的人说成是完全健康的人,这是不完全正确的,还有人认为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也不够完整,究竟怎样才算是健康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含义是:健康的含义:在心理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不仅指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经过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体,而且还指人的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一个整体。
(二) 研讨课的内容:“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
1、身体健康是指无身体疾病和缺陷,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
2、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变化能够适应,并保持谐调一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它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心理健康是指较长时间内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是短暂的。
(2)心理健康是个体应有的状态,反映社会对个体心理的最起码要求,而不是最高的心理境界,就像健康还不是身体健美一样。
(3)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状态,包括身心知觉明确,能正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质,情绪稳定、乐观、有生活目标,乐意和胜任工作,人际关系和谐等。
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
(1)自觉----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把学习看成是负担,愿意学习,努力掌握知识技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经刻苦努力取得优秀的成绩,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断地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2)自持----心理健康的学生情绪稳定,乐观,表现适度易控,不为一时的冲动而学校的纪律,不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焦虑重重,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豁达,充满朝气。
(3)自知----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己的相貌、兴趣、体型、体质、生理特点、体能、气质、性格品
德和智慧等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4)自爱----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已的生理特征,心理能力及自己与周围现实的关系有的认识,个人的理想、、目标、行动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并与社会要求一致,既不欣赏,也不自惭形秽,不论自己长得美丑,有无生理缺陷,有无疾病,智力能力的水平高低,都能喜欢,悦纳自己,不管周围优劣,条件好坏,都能从实际出发,努力适应。
心理课教案篇4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
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过程:
一、交待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改改你的坏习惯
二、新授部分
1、看课堂剧《小红的三餐》:故事大意:小红早晨起床,洗濑完毕,妈妈把饭菜在餐厅摆好,叫小红吃早饭,小红说:“妈妈,我不饿,我不吃。”说完就上学去了。中午放学小红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着她平时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小红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为止,下午上学的路上开始胃疼,晚上回家发现只有一个她最不爱吃的酱茄子,小红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师问: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生答:板书:不吃早饭,暴饮暴食,挑食师问:这都是哪方面的坏习惯生答:师板书:不卫生。
师问:谁能说说不卫生的习惯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
师问:你有这方面的坏习惯吗你准备怎样改正。
小结学法:(略)
2、观看课堂剧《小明的100分》。
(大意:)老师说今天的数学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现在发还给你们,我公布正确答案,要求同学们对照标准答案自行打分。小明左右一看没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错误答案改正过来,打上100分。这节课结束时老师说:“同学们,老师是在做一个诚实测验,如果你有不诚实的表现要改正。
看幻灯出示的问题,同桌讨论后回答:
(1)小明这是一种什么坏习惯。
(2)不诚实、欺骗老师这属于哪种坏习惯。
(3)还有哪些习惯是人际交往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这其中的坏习惯,你打算怎么办。
3、观看课堂剧:《客人来了》故事大意:张叔拿来一盒礼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过礼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张叔叔谈话。小立打开礼品盒,发现里面有她爱吃的蛋糕,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嚷着叫爸爸陪她到公园玩儿。
看幻灯:出示题:
(1)故事中小立有哪些坏习惯。
(2)这是哪方面的坏习惯。
(3)还有哪些是家庭生活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打算怎么办。
用刚才学习前两个内容的方法自学,小组讨论,派一人回答。
4、说说你或你发现别的`同学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其它不良生活习惯,你的改正措施。
三、总结
1、问: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师总结:
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种或某些不良习惯。只要大家从小勇于认识和承认自己的不良习惯,并下决心纠正,就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师讲解,大家齐读。
心理课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1.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2. 认识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三、课前准备:(生)笔、纸
四、教学难点:
五、体验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提出认识自我和他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在古希腊神庙的扁额上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教材中也记载有这样的。可见古今中外人类在探索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中不断地探索羊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今天我也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1、你了解你自己吗?你了解他人吗?
学生:较了解自己和他人(部分学生)
学生:不了解自己和他人(部分学生)
教师:现在请三位同学谈谈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客观了说明你有哪些优缺点。如: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我是一个做事拖沓的人……等等。
学生a:我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我是一个怕失败的人。
老师:这位被山带谈的是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表现,请同学扩展开来谈自己,包括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人际交往方面等等。
学生b:我是一个热爱体育锻炼的'人,我是一个好比好强的人,我是一个知错又难改的人。
学生c: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我是个怕羞的人,我是一个上课迟到的人。
老师:好!前面三位同学简单地谈了谈对自我的认识,看来同学们并不完全了解自我和他人。今天我们就提供一个机会给大家:请同学们在纸片一上写上我是谁?(20条左右)
[教师分发小纸片给学生们,学生各自写20条左右]
教师提示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大约花10-15分钟。
教师:现在,请同学之间交换低片拥不拥护看一看,互相增进对彼此的了解。然后,每一组推荐一个或两个代表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大约五六个学生代表)
(二)有效引导,逐步升华经。
教师:非常好。这次同学们比较清楚、全面地认识了自己和他人,告别是认识到了自己和长处和短处。我想每一个同学都想成为一个理想完美的人,那么,请在你们写的缺点前面上加上“应该”两字,把你们的缺点转变成优点。例如:“我是一个懒惰的人”改为“我应该是一个勤劳的人。”
[学生们动笔改缺点成优点。]
教师:现在请八位同学谈一谈现在较完美的你:“我应该是一个……的人”说出自己对今后的期待和对的要求。
[八位学生分别发言谈出自己的心声,每个学生发言都鼓掌鼓励他们敢于正视自己,表扬他们有改正缺点错误的勇气。]
教师:这次,请同学位去掉“应该”三字。现在,你没有那些缺点了,你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人。我们请十位同学上台发言,大声地喊出你对自己今后的期待,同时请下面的老师同学支持,促使你以后的行动。
[十位至二十位学生上台喊出自己的肺腑之言,老师同学不断鼓掌鼓励、宽容和支持他们。老师在每位同学发言之后都作出点评。如:我们相信你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你确实是一个勇敢发言的人,今天上台就是明证;同学们和老师给你机会,让你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人…… ]
(三)总结点评
教师:我们每个同学上了这堂课后,我想每个人都有了一些感受。现在请同学们谈谈上这堂课之后,你有哪些收获或见解。
学生a:我对自己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学生b:我有改正错误缺点的信心。
学生c: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也认识了别人的长处。
学生d:我更清楚地了解了我的朋友和同学。
学生e:我对别人认识了,就更容易宽容人缺点的错误。
教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说的非常真实自然,也就说出了我们这堂课的目的,那就是——1、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2、认识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板书在黑板上)
七、课后记录:
本课是心理健康课,而不是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本堂课更清楚地认识了学生,更有利于今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学生通过这堂,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愿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增强了改正错误和缺点,成为一个理想完美的的信心和勇气。
心理课教案篇6
班会目的:通过班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针对本班一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经常不完成作业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告诉学生应该珍惜今天的学习环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学习热情。慢慢摒弃厌学这个坏习惯,使同学们明白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是成功的前提,命运在自己手里,未来的路要靠自己创造。若想自己的梦不再是虚幻,就要先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路,就在我们脚下,一直通到我们的梦想之颠!现在还小,应该从小养成习惯。
班会形式:让好学生们自己发言,说说自己对于学习的认识,然后再叫不经常完成作业的人谈谈
班会主题设计:让学生们从自己的身边搜集例子,用于班会中。
班会准备:
1、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班上所存在的问题,确定以《如何解决厌学问题》为主题。
2、收集资料:围绕《如何解决厌学问题》收集相关资料(例如:厌学导致的严重后果的案例;厌学心理的心理测验题等资料)。
3、确定主持人:王思睿
班会过程:
一、班主任致辞: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友爱,上进的班级,经过了四年多的努力大家都有所进步。但是有一部分的同学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厌学的现象,不完成作业。为了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好的学习,深刻了解厌学的危害性及其自信的重要性,我们班特地搞了这次的主题班会。下面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二、主持人发言:"每个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个阶段,小学阶段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然而,有些同学从现在起就不完成作业,有厌学的现象,这些可怕的困惑围绕着大家,使我们离学业的成功越来越远,最后就影响到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个很典型的小学生因厌学问题而导致犯罪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