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拟订的时候,我们务必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很多教育工作者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都会提前制定一份教案,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京调教案反思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京调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理发》;
2、大胆尝试用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现歌曲。
3、感受与同伴一起表演歌曲的快乐。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活动准备:
1、双响筒、黑板、节奏卡、记号笔,电子琴。
2、木梳、剪刀、电吹风玩具各一个,
3、音乐《看朋友》、《理发》p167、《别吵,小宝宝睡了》,娃娃两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看朋友》:
要求:唱准敲门的节奏。
二、幼儿学习歌曲《理发》
1、出示娃娃引出歌名《理发》
2、以提问形式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a、理发需要哪些工具?(梳子、剪刀、吹风机)
b、这些工具分别是用来做什么的?(剪刀剪头发)
小结:剪刀是剪头发,梳子是梳理头发的,电吹风是把头发吹干的。
c、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谁来试试?
小结:原来剪刀剪头发的时候会发出"嚓嚓嚓",梳子梳头发的时候发出"唰唰唰",电吹风工作的时候发出"呼呼呼"的声音。
3、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4、请幼儿说说唱唱听到了什么。
5、教师清唱让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6、再次请幼儿说说唱唱听到的歌曲内容。
7、幼儿跟着教师的琴声一起学唱歌曲。
8、重点、难点指导:
(1)木梳、剪刀发出的声音。
(2)"小吹风,呼呼呼~~~"这一句歌词,演唱时注意音准。
9、幼儿继续学唱歌,教师关注个别幼儿,并进行个别指导。
10、幼儿边唱边用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现歌曲。
11、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给他伴唱。
三、复习歌曲《别吵,小宝宝睡了》
活动反思
本歌曲形象、具体的描述理发师理发的过程,赞美了理发师劳动时的美好形象,表达劳动是一件可贵的事迹。歌曲歌词口语化、形象、生动,便于幼儿理解。每个幼儿都有理发的经历,源于“生活即教育”,因此幼儿对理发过程中的基本步骤:洗头、剪头及理发时用到的工具:剪刀、刷子都有所了解。
以上都是幼儿课前所具备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幼儿理解歌词,便于幼儿记歌词。基于以上因素为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创造有利的先发条件。但歌曲中出现了几处跳音,考虑到以往班级幼儿没有真正认识和试唱跳音,因此学唱跳音是本节课的难点。
京调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3、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歌曲《小画家》磁带、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动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来一起听一下吧!(歌曲《小画家》)
提问:
1.歌曲中的小画家是谁啊?(丁丁)
2.丁丁画的什么?画的怎么样啊?(螃蟹四条腿,鸭子小尖嘴,兔子圆耳朵,大马没尾巴)
3.丁丁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画家?
教师小结:丁丁做事不认真,没有认真观察,只说大话,所以没有画好,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学习。
二、找尾巴: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宝盒”呢!你们来猜猜里面有什么?(教师故作神秘状)“宝盒宝盒魔力大,里面到底都有啥?”孩子们,猜出来了吗?现在我让一个小朋友来把宝物拿出来!
出示动物尾巴:(一个小朋友拿一个)
金鱼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嘴唇,花瓣)金鱼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啊?
松鼠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桃子,雨伞,小船)
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岔子,牛角)
猴子的尾巴:像什么?(蛇,蚯蚓,绳子)
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勺子。气球,蝌蚪)
出示每种动物尾巴的时候给幼儿讲讲尾巴的用处。
师:“魔法盒里还有啥,让我再来摸摸她”,幼儿继续摸出动物的身子。
咦?这是谁啊?它怎么了?(引出尾巴没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们来帮它找找吧!(让幼儿自己去帮各种动物找到尾巴,把它们连起来)
最后出示壁虎的尾巴:咦?这是谁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课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们来帮它找找吧!这时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它们发生的什么事?
3、它们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断了,可以长成新的蚯蚓)
【活动延伸】
游戏《揪尾巴》
动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现在我们也来变成小动物,一起来玩揪尾巴的游戏吧!
教学反思
1在生活中,可以扩展幼儿对动物尾巴的认识和了解。启发幼儿积极探索。
2在讲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时还应该讲清楚一些。
京调教案反思篇3
又是一年开学季,开学的第一课我们选择了和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常识进行教育,把一些简单的安全防护知识教给幼儿,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对幼儿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2、培养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
情境表演“小明在家”、独自在家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入“突然遇到事情怎么办”的话题,加强幼儿的安全保护教育。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不惊慌、不害怕、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你们遇到过什么事,当时你是怎样的?想过什么办法解决。
让幼儿各自讨论,并把经历与其他幼儿分享。
2、利用情境表演引导幼儿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两位老师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看情境表演,学会“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的处理办法。
你认为小明这样做对吗?当你一个人在家里,有人敲门,如果这个人你不认识,你该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爸爸妈妈的朋友又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小明和机灵,遇到有陌生人来访,没有先打开门,而是先问清来人是谁。现在社会上有坏人,如不问清,很可能会让坏人钻空子,小朋友们也要当心。对待爸爸妈妈的客人要礼貌热情。
3、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发生危险的应变措施和方法。
“发生火警(触电、受伤、溺水等)时你有什么办法?惊慌失措有帮助吗?”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知道火警、急救、匪警等的电话号码。
4、教师总结。
教育遇到突发事件,应沉者、有信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用脑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办好。
京调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感知,了解和掌握基本卫生、游泳安全知识,形成自我保护和保健的基本能力。
2.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3.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
4.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活动准备:
课件、创设去海边游泳的情境、水果、饮料、游泳衣、救生圈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炎热的夏天悄悄来到了,你最喜欢参加夏天的什么活动?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播放海滩的游泳景象的录像,激发幼儿参加的热情,创设一起外出去游泳的情境。
二、引导自主选择、辨析,学会饮食卫生。
1.创设情境:在途中大家口渴难忍,要购买水果、饮料。
2.出示水果,幼儿自主选择、辨析。
教师扮演水果店的老板出示两盘水果,(一盘洗过了的好的水果,一盘没有洗的还有点烂的)请几个小朋友挑选。
3.明确饮食卫生。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对夏天吃水果的认识,形成讲究卫生的意识。
三、自主讨论,预防中暑。
1.创设情境,播放动画。教师继续扮演老板,为幼儿播放动画:播放卡通人物鲁蛋中暑的动画,组织幼儿讨论:鲁蛋为什么会晕倒?
2.通过讨论,教师小结:(1)中暑的原因或条件;(2)怎样预防中暑。
3.请幼儿商讨救鲁蛋的方法。播放另外一半动画片,即鲁蛋得救的部分。
四、模拟游泳情境,学习游泳安全知识
1.到达目的地,创设游泳氛围。教师扮演游泳教练,讲述发生的溺水事故,引起幼儿重视。
2.教师播放游泳片,让幼儿明白准备活动的要领和安全知识,以及注意事项。
五、学唱儿歌
1.教师小结:在炎热的夏天,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边走要注意健康和安全,现在暑假快要到了,每一位同学小朋友都要注意这些问题,过一个健康、安全的暑假。
2.师生一起伴着音乐学唱儿歌。
附:儿歌
夏天到,火辣辣,小朋友们乐陶陶。多喝水,慎饮食,出外活动要当心。健康安全要牢记,养成生活好习惯。
教学反思:
随着暑假的临近,暑期安全教育势在必行,我们中班的幼儿都很喜欢水,但对危险却没什么概念,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课件演示、幼儿讨论、故事欣赏等来完成教学目的,使幼儿认识到了在河道、水渠、池塘、水井、水池、水库中嬉水落水的危险;知道了在路上的井盖以及开放性水域无明显警告标志和隔离栏的地方危险性大;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很容易造成溺水事故。让中班的幼儿在情景化的图片及故事中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让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溺水自救与预防知识,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安全教育不是几次教学活动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将安全工作细致化、常态化。
京调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21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扩展性思维。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
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听故事很认真。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教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活动反思:
这次数学活动,我精心设计了三个实践环节,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套,层层递进。活动开始,我神秘地说要与数字朋友做游戏,孩子们注意力一下子给吸引住了,通过让幼儿认认、想想、说说数字,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扩展性思维。接着让幼儿进入一个有趣的故事中,有年妈妈带着孩子住在漂亮蘑菇房子里进行着有趣的游戏,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到了年月日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然后又开了一个展览会,孩子们更是乐开了天更重要的是这个情境激发了孩子人人去探究、人人去发现,自己悟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数学《有趣的数字》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日历挂历台历等来让幼儿认识日期,查阅日期。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纲要》精神:幼儿的教育内容必须生活化、游戏化、社会化。“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创设出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就是数学学习的课堂,数学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
京调教案反思篇6
设计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分合。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游戏导入:
1、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
2、逛超市买东西需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3、取款机里有很多的硬币,请小朋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6个硬币。
4、跟好朋友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游戏“抛硬币”
1、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吗?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
2、正面是什么样的?反面有是什么样的?
3、你们知道一个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你们手里有多少钱呢?
4、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吧!
5、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把6个硬币轻轻撒到盘子里,
6、看看有几个正面?有几个反面?然后把它记下来。
7、幼儿游戏,并记录操作结果。
8、展示记录情况。你玩出了几种情况?你是怎样记录的?
9、我手里有6个硬币,我将他们藏在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个?
10、和旁边的小朋友玩一玩。
购物
1、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请小朋友用6元钱买两样东西,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
2、幼儿自由购物。教师做营业员检查幼儿活动结果。
3、送礼物。跟客人老师讲讲6元钱买了几元和几元的东西。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培养他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京调教案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在学一学、听一听、说一说的基础上,让幼儿懂得笑脸能给人带来快乐。
2.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表情图四张(微笑、哈哈大笑、哭泣、哇哇大哭)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歌曲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好朋友后对好朋友做一个鬼脸,为朋友带来快乐。引发幼儿快乐的情感。
二、做"变脸"的游戏,引发幼儿对快乐事情的回忆教师:小朋友真可爱,老师看到你们的微笑心里可高兴了。出示表情图,与幼儿做"变脸"的游戏。
(1)教师出什么样的表情,幼儿变出他的样子 。
(2)教师说幼儿变。提问:
1.你们喜欢哭哭脸还是笑笑脸?
2.遇到什么事情才会有这些笑笑脸教师:老师看到你们的笑笑脸心里很快乐,;.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原来笑笑脸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呢,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它们都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吗?
三、教师:小朋友说了许多高兴的事,想了很多带给别人快乐的好办法,让我们为她们带来快乐好吗?
幼儿和老师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后,要对朋友做一个引人发笑的动作或鬼脸,为她带来快乐。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自班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活动才会得到最好的效果。在以后的语言教学中,我会继续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