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们在写教案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头脑是清楚的,教案在制订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要注意逻辑思路清晰,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兰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兰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探究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特征。
活动准备:圆圆世界(内有圆圆的会滚动的物体)白纸 篮子 胶泥 表格40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带领幼儿复习圆的特征,并请幼儿进入圆圆世界。
(二)展开活动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比较所拿物品特征,逐步归纳,提炼球体特征,并用记录的方法展现球体特征。
3、教师小结球体特征。
4、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再次选择所拿物品。
5、教师指导幼儿再次感知球体特征,并帮助个别幼儿分析所选物品是否球体。
6、请幼儿想一想,并说出生活中的球体 。
活动结束
请幼儿用橡皮泥给圆形娃娃做一份是球体的礼物。
活动延伸
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表格。
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感受古老的面具文化。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面具。
制作准备:
彩泥、雕塑刀。
制作过程:
1、导入:
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在一些传统节日里戴上面具,以表示对自然的崇拜。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戴面具有也是主要的化妆手段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
2、观察思考
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最吸引你?
3、实践探索
A、设计头部和脸形
根据想象,设计一个脸型,安放在一块木板上。
B、刻划五官
(1)用双手大拇指在面部适当的位置压出两个眼窝。
(2)用夸张的手法,分别做眼睛和鼻子,安装在头部适当位置。
(3)运用挖的方法刻划嘴巴。制作牙齿,安装在嘴巴中。
(4)塑造一对特别的耳朵,安装在头部两侧。
小提示:安装一定要牢固!
C、装饰调整
在头顶、额上等处加上适当装饰。
4、思考与实践
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个面具。
兰教案篇3
教材分析:
全文公有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写小海鸥发现一条奇怪的大船后想问个究竟。第2—7自然段通过写小海鸥与水上飞机的对话,写出了水上飞机的种类和主要的作用。第8自然段写水上飞机听到警报后立即前往救援。
学情分析:
水上飞是一种能在水上起飞,也能在水上降落的并能完成特定任务的飞机。水上飞机是受到“飞船”的启发而发明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水上飞机越来越先进,水上飞机不但可以用于海洋巡逻、反潜战、布雷和海上救援,还可以成为雪上、冰上、泥上、草地上的飞机,用于交通渔业久远及灭火。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迅速“”渐渐地“造句。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孩子们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哪些词语已经读懂了,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四、再读课文要求:
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标出自然段。
1、自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兰教案篇4
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活动地点:
各班活动室、大操场
活动对象:
学生
活动目标:
暑期即将来临,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及学生的安全警觉性,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中班年级组于6月21日开展了“防骗防拐”安全教育的系列活动。
活动过程:
系列活动一:“防拐防骗”安全演练
年级组发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专门请平时不怎么来接送学生的家长来学生园充当“骗子”,利用诱人的美食,新颖的玩具去“诱拐”孩子们。
小结:
老师们利用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活动的过程,然后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各班再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拐防骗的教育活动,如:“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了怎么办”、“出门旅游或逛超市时与大人走散了怎么办”、“路上有陌生人跟着你怎么办”、及“怎样拨打报警电话”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案。
反思:
这次“防拐防骗”的安全系列活动,不管是对教师、家长还是对学生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更起到了警醒和呼吁的作用。安全教育需要学生园、家庭共同努力,在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及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兰教案篇5
一、设计思路
亲子活动是我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和谐、温馨的氛围是孩子健康活泼成长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幼儿班组将再次创设合适的环境、空间、时间和活动内容,让孩子、家长、教师在活动中互动起来,有利增进情感,加强家园间的沟通、交流,统一教育理念。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分享参与游戏的乐趣,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2.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3.通过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0日(星期六)上午9∶00--11:00
四、活动地点
金牛岭公园
五、参与人员
幼儿班全体幼儿、家长、老师
六、活动准备:
1、按年龄组策划游戏
2、扩音器、哨子及游戏材料
3、小礼物人手一份
4、照相机
5、少量食物
七、活动安排
1、小班亲子游戏:
(1)亲子赛跑(2)气球接力赛(3)彩带舞(4)小乌龟爬爬爬(5)猪八戒背媳妇
2、中班亲子游戏:
(1)传球接力赛(2)赶小猪(3)老牛吃嫩草(4)袋鼠跳(5)
3、大班亲子游戏:
(1)跳长绳(2)拔河(3)运球
(4)金鸡独立(5)
4、分享食物
5、自由活动
兰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溶解现象,进一步了解沙子的特点。
2.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盐、沙子若干,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子每人2只,小勺人手一只,玻璃缸一只。
2.幼儿用书第4页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了解和辨别两种材料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样东西,它们要和水一起玩游戏,看看是什么?
2.请幼儿一一辨认桌子上的盐和沙。
二、感受盐能溶解在水中
1.我们一起猜一猜。
教师:让我们先来猜一猜,盐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想。
2.盐和水的游戏。
教师:请你把一勺盐放到杯子里,用小勺轻轻地搅拌,一边搅拌一边看盐在水里的变化。
幼儿边念儿歌边实验:“盐巴一小勺,轻轻搅一搅,看一看,变化我知道。”
3.说说我的发现。
三、感受沙无法在水里溶解
1.我们一起猜一猜
教师:现在先来猜一猜,沙放到水里去,也会像盐一样不见吗?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想,教师奖幼儿的猜想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在表格“?”栏中。
2.验证猜想
教师:请你把一勺沙放到杯子里,用小勺轻轻搅拌,一边搅拌一边看沙的变化。
3.说说我的发现。
4.教师也来试一试。
四、整理工作
师幼一起整理实验物品。
兰教案篇7
活动名称
走钢丝、走平衡木。
活动注意
1、幼儿在绳子上行走时应身体姿势端正,并保持平衡。
2、走钢丝时必须双脚都踩在绳子上。
3、教师在幼儿走单线平衡的基础上,可以将两根绳子放在一起,变成一条小道,请幼儿在小道内走路,不能踩线,提高运动的难度。
活动过程
1、老师带领幼儿把绳子或橡皮筋在地板上拉成一条直线。
2、教师给幼儿示范"走钢丝":双脚在绳子上行走,行走时身体保持平衡。
3、幼儿练习在"钢丝"上走。
4、幼儿撑着小伞在教师摆成曲线的绳子上走"钢丝"
5、游戏结束后给幼儿颁发金牌
活动准备
长短不同的绳子或橡皮筋若干根,自制金牌。
幼儿在活动中玩得很开心,最重要的是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