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比教案最新5篇

时间:2022-12-11 作者:lcbkmm 备课教案

优质的教案有利于我们教研活动的展开,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突出重点,以及解决难点,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分数比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分数比教案最新5篇

分数比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确定单位“1”

1.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 倍.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

3.白兔只数的 是黑兔. 4.红花朵数的 相当于黄花.

(二)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 .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

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

二、讲授新课

(一)将复习题改成例1

例1.小营村有棉田45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全村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抓住哪句话来分析?

3.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4.比较复习题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5.教师提问:

(1)棉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谁是单位“1”?

(2)如果要求全村耕地面积的 是多少,应该怎样列式?(全村耕地面积× ).

(3)全村耕地面积的 就是谁的面积?(就是棉田的面积)

解:设全村耕地面积是 公顷.

答:全村耕地面积是75公顷.

6.教师提问:应怎样进行检验?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解答吗?

(1)把 代入原方程,左边 ,右边是45,左边=右边,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公顷)

(根据棉田面积和 是已知的,全村耕地面积是未知的,根据分数除法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应该用除法计算.)

(二)练习

果园里有桃树560棵,占果树总数的 .果园里一共有果树多少棵?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解1:设一共有果树 棵.

答:一共有果树640棵.

解1: (棵)

(三)教学例2

例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 .一件上衣多少钱?

1.教师提问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

(2)有几个量相比较,应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2.引导学生说出线段图应怎样画?上衣价格的

3.分析:上衣价格的 就是谁的价钱?(是裤子的价钱)谁能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上衣的单价× =裤子的单价)

4.让学生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并加强个别辅导.

解:设一件上衣 元.

答:一件上衣 元.

5.怎样直接用算术方法求出上衣的单价?

6.比较一下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要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来列式.

不同点:算术解法是按照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而方程解法则要先设未知数,再按照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三、巩固练习

(一)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 ,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提问:谁是单位“1”?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是什么?怎样列式?

(二)幼儿园买来 千克水果糖,是买来的牛奶糖的 ,买来牛奶糖多少千克?

(三)新风小学去年植树320棵,相当于今年植树棵数的 .今年、去年共植树多少棵?

1.课件演示:分数除法应用题

2.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这类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时分几步?

五、课后作业

(一)一桶水,用去它的 ,正好是15千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

(二)王新买了一本书和一枝钢笔.书的价格是4元,正好是钢笔价格的 .钢笔价格是多少元?

(三)一种小汽车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行140千米,相当于一种超音速飞机速度的 .这种超音速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分数比教案篇2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17297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用折纸的方式再次验证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1/2的3/4和4/5占整体1的大小。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根据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143/8 ,254/10=2/5

是整个操场1的3/8,2/

5是整个操场1的2/5。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比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常用分数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回答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练习题

(1)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1”?

(2)把9个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香蕉的几分之几?每份有几个?

(3)把1包饼干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2)包。

引入: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习题

(1)把18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

(2)把6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

师:这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计算的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道题。

出示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

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3)

师:1÷3表示什么意思?

生:1÷3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

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问题,所以也要用除法来计算。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

生:1/3个。(师板书)

师: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是)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个蛋糕,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3。

师:请大家看,每份都是1/3,每个人得到的是多少个蛋糕呢?

生:1/3个。

师:在分物时,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所以每个人分得的蛋糕就是个。

教师说明:1÷3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求每人得到多少个,而我们通过演示知道了每人得到1/3个。所以1÷3的结果就是1/3。(板书“=”)(齐读算式)

师: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我们知道了每人分得1/3个,现在要分一些其它的物品,你会吗?(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3÷4(师板书)

师:这道题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究竟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学具(3个圆片),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都有了结论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

(小组边汇报,边演示)

小组1汇报:我们小组是一个一个分的。我们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也就是1/4块。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下吗?

小组1:1÷4=1/4块。

师:好。请接着汇报吧。

小组1:接下来,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其他两个圆。最后每个人分到的是3个1/4块,也就是3/4块。

师:大家认为他们的方法可以吗?(可以)我们再来一起回忆一下他们的方法。(教师边叙述方法,边进行课件演示)

师:还有没有和这组方法不同的?

小组2汇报:我们小组是把3个圆叠放在一起,把它们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了3/4块。

师:(课件演示方法二)这种方法是把3块月饼放在一起,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了其中的一份,也就是3块月饼的1/4,拼在一起就是3/4块。

师:通过大家操作我们知道了每人得到了3/4块月饼(板书3/4块)。有些同学是一块一块分的,有些同学是3块一起分的,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都得到了3/4块,也就是说3÷4的结果就是3/4。

师:请大家看一看,今天这两道除法算式的结果都是什么数?(分数)请大家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发现,被除数就是分子,除数就是分母。

师:你能试着表示出来吗?

生: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师板书)

师:如果用a来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

生1:a÷b=a/b(师板书)

生2:老师,我认为还要写上b≠0。

师:为什么b≠0?

生:因为b表示除数,除数不能为0。

生:分数的分母也不能等于0。

师:好。通过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了分数与除法存在着这样的关系(齐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反过来看看,分数能不能表示两个整数相除呢?

学生观察算式,思考

生:可以。比如3/4=3÷4。

课件出示,齐读: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反之,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师: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呢?

请学生观察黑板算式,和同学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除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同时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

三、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列算式的商

7÷13= 3÷11= 8÷5=

9÷16= m÷n=

2.试一试

( )÷7=4/7 1÷( )=1/3

7/9=( )÷9 5/8=( )÷( )

3.把1千克葡萄干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平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

4.填空(练习十二3题)

5.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5/8)米,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全长的(1/8)。

四、全课总结

分数比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创设情境,探究整数乘分数

1、借助情境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1桶水有1/2l。3桶共多少l?12 桶是多少l?14 桶是多少l?

(1)理解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总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3桶水共多少l?1/23

12 桶是多少l?1/212 14 桶是多少l?1/21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

1/23表示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1/2是一半,1/212 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1/2是多少。

1/214 表示求1/2l的14倍是多少。

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解决问题。123=36(l)

121/4=3(l) 答:3桶共36l。 桶是6l。 桶是3l。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3㎏。已经吃了它的 ,吃了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3、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了总数的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分析:男生做了总数的 ,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看作单位1,把总数15件平均分成5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练习:29 6= 1234 = 310 4=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为什么只能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四、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练习一第2、3题。

五、全课小结

分数比教案篇5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那么小数与分数之间、分数与百分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希望通过本节课对分数、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的复习,你们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板书课题:分数(百分数)的认识]

⊙回顾与整理

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师: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师:分数与除法有着怎样的关系?

预设

生1: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生2: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2.真分数、假分数的特点。

(1)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的分数值小于1。

(2)假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假分数的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3.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

(1)师: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师:什么是约分和通分?

预设

生1: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生2: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3)师:什么是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是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1)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①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例如:0.7= 1.25==

②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例如:=3÷4=0.75 =3÷25=0.12

=3÷7≈0.429 =4÷9≈0.444

③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末尾添上百分号即可。

例如:0.23=23% 1.7=170%

④百分数化成小数。

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可。

例如:120%=1.2 85%=0.85

⑤分数化成百分数。

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例如:≈0.143=14.3%

⑥百分数化成分数。

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例如:85%==

(2)师: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预设

生1: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例如:=0.65,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

=0.8125,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

生2: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含有除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例如:≈0.056

分母中除质因数2以外,还有质因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