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游戏体育教案8篇

时间:2022-12-27 作者:Youaremine 备课教案

凭借准备好教案,可以更好地根据实际状态对课堂进度有合理安排,良好得教案对教学内容得选择、教学方法有很强的操作性,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游戏体育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游戏体育教案8篇

小学游戏体育教案篇1

教材

一、身体素质练习

二、武术:少年拳第一套

任务

一、通过素质练习,使学生掌巡回锻炼的方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二、改进少年拳第一套(1-4)动作要领。

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敏果断等优良品质。

内容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二、准备部分

1、 队列、慢跑

2、 徒手操、伸展运动

3、 专门性练习

1、 体委组织整队

2、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3、 教师指挥,口令

4、 组织:四列横队

1、 学生听口令站队

2、 学生听口令练习、模仿

一、身体素质练习

二、武术:少年拳第一套1-4节

重点:

1、动作到位有力手眼协调配合

2、垫步弹踢,马步横打

一、组织:分四组巡回锻炼

__、教法:

1、讲解示范

2、学生练习

3、时间控制

二、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

1、完整示范动作

2、分解示范并讲解要领

3、听口令进行分解练习

4、分组练习

5、互相指导并纠正错误

一、练习:

1、翻越障碍

2、云梯移行

3、蛙跳

要求:在完成次数或时间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动作质量

二、练习:

1、震脚架打

2、蹬腿架打

3、垫步弹踢

4、马步横打练习

5、1-4动作练习

6、分小组成套练习

7、互相指导练习1-4

要求:步型正确上下肢动作要协调

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

二、总结

三、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

2、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

3、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模仿

2、学生听,提问

小学游戏体育教案篇2

教材分析

体育课中我们的准备活动的目的:一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作好热身运动为基本的教学内容作铺垫,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通过徒手操、素质练习、队列队形的训练来活动,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兴趣不高,完全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只是由于受教师的权威而消极的参加。这与我们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违背。

学情分析

因为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他们的兴趣十分容易激发,学生在游戏中会忘情的投入,参与的意识也会大大增强,完全没有被动接受的现象,教师在游戏中不再是简单的指挥棒,而是教学的先行组织者,是课堂教学的协调者,通过游戏教学代替枯燥的准备活动,即可以愉悦学生身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锻炼,又可以很好的为基本教学内容作好铺垫,何乐而不为?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动作速度素质和灵敏性、协调性;

2、认知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行为的区别,培养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行为的区别,培养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

教学过程

游戏准备:学生1—4报数,每组4人,教师可参与人数不足的小组;

游戏方法:请1号为追者,2—4号学生手拉手围成圈,1号选择追拍者,令下后(也可以是音乐)开始追拍,2—4号学生相互合作保护,不让1号学生抓到他想要抓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大致20秒,令下或者音乐停),追拍到的为胜者,未追拍到为失败,在小组中表演节目,而后游戏继续进行,分别由2、3、4号学生做追者。

游戏规则:被追拍者必须与其他学生的手相互拉着,不能松手;追者可以钻、爬、跑等各种手段追逐目标。

小学游戏体育教案篇3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跑。跳。绕等全面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游戏中不仅得到身体的锻炼,同时也在精神上得到愉悦,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去抢险)

学情分析

1、由于学校操场条件有限,本节课我尽量使用简单的体育器材。

2、设计游戏内容简单易懂,培养学生在游戏中的爱国情操

3、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主要以提高学生跑。跳。绕。负重等身体素质的各项能力

2、通过游戏(抗震抢险)培养学生爱国注意热情,提高课的兴趣点。

3、改变以往枯燥反复的身体素质练习,以游戏为切入点让学生从被动练习改变为主动练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快速跑,纵跳,负重,身体柔韧等能力,并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拼搏的精神。

2、教学难点:游戏组织要有序,教师讲解要明白,各环节要紧密。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及任务,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给学生讲解本节课的内容要求,讲解各游戏环节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本节课我要带领学生去玉树抗震抢险,我们要以急行军(快速跑)的方式去,路途中要经过草地(爬垫子),小河(纵跳),树林(绕杆),将救援物资(负重)送到灾区的学校里,为了要尽快的把救援物资送到,同学们要以竞赛的方式进行。

(三)基本部分:将学生带到游戏场地,分为四组进行,听到老师的哨音后,同学们要先扛住救援物资(左右手各一个篮球),到达草地时放下物资(爬行十米的垫子),拿上物资跳过小河(20次的跳绳),穿过树林(快速绕过10个竹竿)将物资(篮球)放下,连续拍10次,再将物资拿上快速跑回起点递给下一个同学,以此往复进行。

(四)结束部分:1放松练习:播放音乐(少先队队歌),教师拿起代表胜利的红旗带领同学们跳胜利的舞蹈,(简单随意)并大声唱队歌,2课后小结

小学游戏体育教案篇4

教学目标:

通过体育游戏与球类运动相结合,提高运、传、投抢等篮球技术动作的衔接、连贯和应用能力,发展的灵敏、速度、力量等体能。

课的内容:

一、二球一赛

(一)游戏目标:提高灵敏性和应变能力。

(二)准备工作:篮球场地一块,篮球两个(球要有明显的区别,或一个标准篮球,另一个是橡皮球)。

(三)游戏的进行:首先选出两名裁判员,两名助理裁判员,然后以5—6人为一队,把学生分成若干队。游戏时,两个队上场比赛,其他队准备替换负队。进行两球一赛游戏时,双方各有一名队员手持球站在自己半场的端线外准备发球。当裁判员鸣笛后,各自发球开始比赛。

比赛时,两队同时在场上传递、运球,突破,力求将本队的球投入对方篮内得分,同时又要设法阻截和防止对方的球被攻进自己的篮内,并积极抢断对方的球,力争将其攻入对方篮内。比赛中若有一方将球投中,比赛即可结束,胜队留在场内继续游戏,负队则被替换下场。比赛中,如一方将球碰出界,则由助理裁判员视情况令对方在前半场或后半场发球。如由于犯规造成“死球”时,也由助理裁判员执行规则,令对方在犯规队员的本半场发球。

(四)游戏规则:

1、比赛中出现犯规、违例、传球出界等情况时,均按篮球比赛规则判其在犯规、违例、失误一方的半场发球,而不执行罚球的条款。

2、两球一赛,除两个球同时出界时才能停止全场比赛,比赛始终不得间断,直至一方得分为止。

(五)教法建议:

1、两球一赛游戏的运动量、密度较大,比赛时间不易过长,胜负队可同时下场,待各队决出胜负后,胜队与胜队再重新组合比赛,避免连续获胜队负荷过大。

2、有关比赛规则,可视实际情况根据正式篮球比赛的`规则进行调整。

二、换球投篮接力

(一)游戏目标:提高运球、投篮技术动作的衔接、连贯和应用能力,发展灵敏和速度等体能。

(二)准备工作:

1、篮球场地一块,在篮球场罚球圈顶和中线靠边线处,各画两个直径为50厘米的圆圈。

2、篮球6个,每个圆圈各放一个篮球。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分别站在球场两个端线外的两侧,排头手持篮球。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排头运球至本场罚球圈顶处的圆圈,将手中球放至圆圈内,拿起圈内的球运球至中线处的圆圈处,将手中球放至圆圈内,再拿起圈内的球运球上篮,投中后迅速运球返回本队,将球交给第2人后站到队尾。第2人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为止,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交接球换人时,必须站在端线外。

2、运球至圆圈时,必须换球,并将手中的球在圆圈内放稳方能继续运球前进。

3、运球人不得持球跑。运球失误,则应从失误处重新运球前进。

4、投篮必须投中方能返回。

(五)教法建议:

1、可要求运球人在换球后改为换手运球,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2、在投篮命中后,可允许运传球给本队第2人,但接球人在接到球之前不得过线进入场内。

三、“30”投篮

(一)游戏目标:巩固和提高跳投、抢篮板球和补篮的技术,发展快速反应能力。

(二)准备工作:篮球场地两块,篮球4个。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队,各成纵队分别站在4个半场的罚球线后,排头手持篮球。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排头做原地跳起投篮,投中计得2分。无论投中与否,只要在球未落地之前接到球,可补篮一次,投中则得1分,然后,把球传给第2人,自己站到队尾处,第2人按同样方法进行,以此类推,全队依次轮换投篮,直至篮积30分为止,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跳投时,必须站在罚球线后起跳投篮。

2、跳投后,如球落地则不能再补篮,投中也无效。

(五)教法建议:

1、根据游戏者的水平,可改投篮点、投篮的角度等条件。

2、此游戏可改跳投为原地投篮,然后冲抢篮板球补篮,以减少游戏的难度。

四、圆圈追传球

(一)游戏目标:发展视觉观察和反应能力,提高传球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准备工作:

1、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大小根据学生人数而定)。

2、篮球两个。

(三)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且为奇数的甲、乙两队,并让两队学生交错站在圆圈上。两个篮球分别交给对称站立的甲、乙队各一名队员手中。游戏开始,持球的两队队员,根据教师伸出左手或右手,向该方向同队下一名同学依次传球,教师不断变换方向,最后以一个队的球追上另一队的球为止,追上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传球时,必须依次传递,不得间隔传球。

2、传球失误时,必须由失误人将球拾起跑回原位置后,方能继续往下传球。

3、传球中,两队队员不得干扰对方的传球。

(五)教法建议:

1、此游戏可先规定向某一个方向传球。

2、也可规定某一种传球的方法进行传球。可采用不分队,全班站成一个圈,根据教师指定的方向传球,直至两个球集中到一人手的里时,游戏即可结束。

小学游戏体育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说出动作要点,80%的学生能完成跳远的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跳跃的游戏练习,发展速度、协调、下肢力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勇敢、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和体育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跳跃游戏方法,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难点】

助跑与起跳技术的结合。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7分钟)

1.玩赛龙舟游戏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4队,每队学生竖排一行,头扎红色布条,面向前蹲下,两手分别扶住前面一个学生的腰,比赛开始,学生同心协力蹲着前进,游戏当中,不能松手,队伍自始至终没有断队的现象,最快到达终点的一队为胜利。输的队伍蹲起五个。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导入

老师:同学们!青蛙王国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要开始了!大家想不想当蛙王啊?由此导入本节课内容:跳跃与游戏。

2.示范

教师进行侧面示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

3.讲解

动作要点: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后摆。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屈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在蹬离地面的瞬间,髋部首先前送,髋膝踝充分伸展,完成空中展体。

落地:收腹举腿,小腿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后摆,并屈膝落地缓冲。

4.练习

(1)原地预摆练习

动作要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后摆。

(2)蛙跳辅助练习。

练习设置:两脚快速用蹬地,同时两臂稍屈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

(3)整体动作练习。

练习设置:让学生把预摆跟起跳腾空动作进行一个结合。在落地的时候强调要收腹举腿,小腿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后摆,并屈膝落地缓冲。

(4)纠错:大家在练习的时候会出现抬腿过高导致脚步过缓,上下肢不协调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教师以示范和口头提醒的形式帮助学生改进。

4.检验—游戏展示

(1)游戏:袋鼠跳。

游戏方法:让每组同学接力袋鼠跳,看哪组最后跳的最远。

(2)评价:表扬获胜小组,鼓励其他小组,并让获胜小组分享胜利经验,互相学习。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标志筒4个、录音机1台、磁带、田径场、口哨。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25~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小学游戏体育教案篇6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小学生非常喜爱又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使人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了儿童身体动作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动作能力的发展;而且使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从而对小篮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且自我约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龄特征,但对于相对直观、易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高。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将采用语言诱导法、讲解示范法、尝试探究法、分组练习法和游戏比赛法来组织教学。

学法: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的听一听,仔细的看一看,动脑的想一想,大胆地试一试、练一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教学程序:

一、开始、准备部分10′

(一)首先体育委员以“快、静、齐”的标准集合成四列横队后,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提出练习要求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球操。师生同做自编篮球韵律操4个8拍共6节:上肢运动,腹背,体转运动,正、侧压腿,腕踝关节运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身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过渡到相对运动状态,让身体各个器官及机能起到预热作用,防止运动损伤。)

二、基本部分25′

教师语言引导:篮球明星姚明、nba篮球明星大家非常熟悉,但是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们平时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同伴的相互配合。引出主教材。

(设计意图:激发培养学生的篮球活动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一)耍球游戏:

1、教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双手抛接球,环绕交接球,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进行耍球练习。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先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教师再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学生展示,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运球看数报数:

学生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设计意图:通过原地高、低运球,让学生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

(三)行进间运球练习:

(设计意图: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四)行进间直线运球接力比赛:

学生在篮球场的端线上成四路纵队,由每队排头运球绕过标志杆回来传至下一名同学,后面的学生依次进行,以用时短,失误少的小组为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做游戏,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结束部分5′

(一)学生一臂间隔围成圆形,在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下,师生进行呼吸放松整理活动。

(设计意图:借着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尽快恢复到安静状态。)

(二)教师用概括激励的语言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体现评价的教育与激励功能。)

(三)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在老师的指导下,送还器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场地器材:小篮球33个圆木柱4个录音机1台

本节课练习密度:约为40%—45%

小学游戏体育教案篇7

学习目标:增强个人的自信和积极进取信念。

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过竿及落地技术和投掷的简单原理。

技能目标

1、使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所学技术动作,提高跳跃能力。

2、通过投掷游戏,初步领会投掷的技术原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开发学生思维能力。

素质目标: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快速起动及闪躲等综合能力。

学习内容:跨越式跳高(重点):过竿及落地技术;投掷游戏:打活动目标。

学习预计效果:全课平均心率125次/分左右,全课练习密度45%左右,基本部分练习密度30%左右。

场地器材:操场;跳高架10个、海绵垫8块、橡皮筋5根、小排球2只、录音机1台、磁带两盒。

一、课堂常规

1、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集队,向学生问好,声音洪亮。

向教师问好,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快、静、齐,精神饱满。

二、热身活动

1、游戏“钻山洞”

2、定位操:各小组组长带领本组同学练习(教师提示)

1、讲解游戏规则,示范;

2、学生手牵手游戏;

3、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

(1)积极参与,全情投入,认真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

(1)学生手拉手,不能松开;

(2)速度快,步幅拉大,注意不要与其他学生碰撞;

(3)要求动作准确、有力、舒展大方,协调有力。

成四小组,自由选位练习

三、跨越式跳高

重点:过竿及落地

侧向助跑(30-60度),一脚踏跳,两脚相继过皮筋,依次落地。

1、讲解、示范;

2、学生集体练习起跳摆腿技术,过竿技术;

3、让一名学生做一次,指出优缺点,分组练习;

4、统一高度练习后设定为70cm、75cm、80cm、85cm四个高度,学生自由选择;

5、左脚起跳的同学安排在旁边的场地上练习;

6、巡视指导。

(1)练习上步起跳、摆腿;

(2)起跳落地技术;

(3)练习步骤:①摆腿练习②大循环练习;③商讨高度自选练习;

(4)互相观察、思考动作要领;

1、积极参加练习;

2、放脚迅速,起跳快有力,摆动腿起跳后脚尖内转,起跳脚快速跟上,依次过橡皮筋落地;

3、学生选择高度练习时要尽可能保证人数相等;

4、注意练习中保持间距。

四、投掷游戏

“打活动目标”被击中队员出圈在体操垫上做俯卧撑男生3个,女生2个,做完后迅速入圈继续进行游戏

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男、女生各分为甲、乙两队,一队站圈外,一队自由散开在圈内,练习一段时间后两队交换位置继续游戏;

3、教师巡视,加入游戏中,活跃气氛。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起来,开发思维,如何命中目标,怎样躲避。

1、圈外队员不得进圈投击,只能投击圈内队员膝关节以下部位;

2、圈内队员不可出圈,不可触球,只能闪躲,违者算被击中。

3、球若停在圈内,近球的外圈队员可入圈拣球,但必须出圈才能投击。

五、下课方式:

1、课后放松(音伴)

2、下课造型

3、课堂评价

4、归还器材

5、师生再见。

教师参与其中创设意境,引导学生造型

学生主动投入,调整呼吸,放松移动中形成数字

听音乐放松,动作柔和、准确。

小学游戏体育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跳、攀爬、平衡、投掷等动作技能,积极探索多种上山、下山的方法;

2、大胆地尝试用自己感到困难的方式上山、下山,体验游戏的乐趣;

3、以积极、勇敢、团结协作的状态参与游戏,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敢精神品质。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将怪兽图案或模型粘贴或放置到山坡对面约4—5米的位置。儿童迷彩装、步话机一对、报纸球若干、简易担架两副、绒布娃娃玩具若干、。

备用材料:羊角球、高跷、玩具马、沙袋等游戏器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练兵。

1、活动肢体热身运动:队列练习,复习操节:《我是小兵》。

2、齐步走和变向跑练习:游戏“抢占山头”。

玩法:教师带领幼儿在场地中间集合,吹哨练习齐步走,当出现一声长哨时,马上看教师手势,跑至所指方位。

3、蹲、起、s型小跑步、平衡等技能练习:游戏“战斗机”。

玩法:幼儿做开飞机状,跟着教师做飞行练习,如变向跑,原地转、蹲起等。至“大本营”即山坡下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