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鸭子教案7篇

时间:2022-10-07 作者:pUssy 备课教案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都熟悉其中的正确思路,凭借筹办好教案,能够更好地根据实际状态对课堂进度进行规律改善,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狼和鸭子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狼和鸭子教案7篇

狼和鸭子教案篇1

活动背景:

?数鸭子》这首歌曲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歌词浅显易懂,深受幼儿喜爱,甚至许多幼儿听着听着便已回唱了,并且模仿小鸭子叫着。我们立即抓住这一有利教材,对此曲进行改编,编成了二声部合唱的游戏活动,并制成了电脑课件,提供给幼儿看图创编小鸭叫声,使幼儿在学小鸭叫声中进行合唱,从而促进幼儿友好合作,及感受到歌声和谐的美。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二声部节奏配乐。

2、创编小鸭子的叫声,探索二声部节奏配乐,注意歌与节奏声二合一协调统一。

3、充分享受音乐探索活动的快乐,体验和声的美。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幼儿已了解歌曲主要情节内容,会唱《数鸭子》歌曲。

活动过程:

一、听《小鸭子》音乐,幼儿舞蹈进场。

要求:两两合作舞蹈。

师:小鸭们,让我们同好朋友一起去游泳吧。

二、续教歌曲《数鸭子》

(一)回忆歌曲《数鸭子》

引导幼儿看多媒体歌唱,要求唱出小鸭子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声音变化。

师:我们上次学过一首我们鸭子的歌,它的名字叫什么?

幼:《数鸭子》。

师:这首歌曲第一部分讲了什么?

幼:小鸭子从远处游来。

活动反思:

教具设计巧妙,在节奏练习中创设了小鸭过马路走红绿灯的情境,抽象的休止符用红灯来表示,浅显易掌握;演唱部分的教具是一张背景图,简单的图片实用性强,尤其是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鸭子,让幼儿快速反应出鸭子数量,在游戏中幼儿轻松理解了歌词。贴在教师掌心里的红圈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需要特别提醒的地方,教师就及时把红圈亮出来,便于幼儿对停顿的掌握。

活动的难点是休止符的掌握与表现。教师通过红绿灯、掌心的红圈来突出休止符,通过红灯停来表现休止符,所以难点基本得到解决。活动中还注意到了个别指导,对个别幼儿加强关注和提醒,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休止符。整堂课以游戏贯穿,以小鸭的角色串联一个个游戏,难度也逐步加深,幼儿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活动需改进的地方:课前没与幼儿接触,所以幼儿有一些拘谨;积极性还要调动的更强一些;对于停顿和说唱歌曲的特点,幼儿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今天幼儿的练习多了一些。

狼和鸭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自己歌声与伴奏音乐、同伴歌声的协调统一。

2.学习并理解休止符;体会说唱歌曲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节奏图(下面有马路和小树);画有背景的图片;鸭子小图片若干;数字2.4.6.7.8;移动小鸭子一只;红绿灯;红圈一个(贴在手掌心)。

活动过程:

1.节奏激趣。

(1)出示红绿灯:这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小鸭子走在马路上看到红绿灯会怎么走?

(2)出示节奏图,学习并理解休止符。(∣●●●●●∣●● ●●●●∣●● ●● ●●●∣●● ●●●●∣)

教师:我走在马路上,心里真高兴,看到绿灯走走走,看到红灯停下来。

鸭子边走边叫,怎么叫的?我们看着红绿灯来试试。

(3)学习用鸭子的叫声表现节奏∣●●●●●●∣。

这里还有一组红绿灯,我们用小鸭的叫声把节奏表现出来。

创编鸭子的不同叫声,表现节奏。(咕嘎)

2.“数鸭子”游戏。

(1)出示图片:今天不光来了一只鸭子,还来了许多鸭子。我们现在来玩“数鸭子”游戏。我们先来看图上有什么?

教师: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2只;

教师继续问: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4只;

教师边问边依此贴上2只、1只、1只鸭子,幼儿快速作出反应。

(2)提炼归纳:老师是怎么问的?数到了几只鸭子?

3.结合节奏图学习说白,提醒幼儿注意休止附。

4.随琴声学习歌曲演唱部分的前半段。

5.继续“数鸭子”游戏。

(1)教师:又有小鸭子游来了,数数有多少?教师快速在图上贴上鸭子,问:现在有几只?

(2)教师轻声哼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3)幼儿跟唱歌曲后半部分。

6.完整学习演唱歌曲。

7.师幼共同小结歌曲的特点。

8.师幼共同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

1.学习二声部演唱,体验和声之美。在演唱部分的乐句末加上“嘎嘎”,分组演唱。

2.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3.欣赏其他的说唱歌曲。

活动反思:

教具设计巧妙,在节奏练习中创设了小鸭过马路走红绿灯的情境,抽象的休止符用红灯来表示,浅显易掌握;演唱部分的教具是一张背景图,简单的图片实用性强,尤其是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鸭子,让幼儿快速反应出鸭子数量,在游戏中幼儿轻松理解了歌词。贴在教师掌心里的红圈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需要特别提醒的地方,教师就及时把红圈亮出来,便于幼儿对停顿的掌握。

活动的难点是休止符的掌握与表现。教师通过红绿灯、掌心的红圈来突出休止符,通过红灯停来表现休止符,所以难点基本得到解决。活动中还注意到了个别指导,对个别幼儿加强关注和提醒,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休止符。整堂课以游戏贯穿,以小鸭的角色串联一个个游戏,难度也逐步加深,幼儿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活动需改进的地方:课前没与幼儿接触,所以幼儿有一些拘谨;积极性还要调动的更强一些;对于停顿和说唱歌曲的特点,幼儿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今天幼儿的练习多了一些。

狼和鸭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用听唱的方式学会歌曲。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数鸭子》。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能够自编动作。

3、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为歌曲创编歌词。教学难点: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能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准确视唱休止符。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头饰。

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颇具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形。歌曲前后皆有数板,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歌曲的第一段描述小朋友们在门前大桥下数鸭子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爷爷风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别贪玩忘了上学,还形象地告诉孩子们考试时千万别抱回“鸭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鸭子拌嘴》是民间打击乐器合奏,以小镲为主要演奏乐器,另外还有大锣、大镲、水镲、排木鱼、小云锣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赏《鸭子拌嘴》,师讲这个故事。

师:在鸭子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群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呢?对了,他们正在数鸭子,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跟他们一起去数鸭子呀?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数鸭子》。(揭示课题,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出示歌曲《数鸭子》,聆听歌曲,歌曲当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朋友,请小朋友们找出来。(休止符)

2、讲解休止符:0 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

把0比作交通中的红灯(遇到了就要停),出示节奏及练习打节奏:

x x xx x ︱ xx xx x 0 ︱

xx xx xx x ︱ xx xx x 0︱

3、把休止符放入歌曲中,听唱歌曲。

4、再次聆听歌曲,看看老师在做什么?(手指操)你们想不想学?再次聆听歌曲,一起做手指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手指操的时候也能熟悉歌曲《数鸭子》)

5、分工、合作学习:生生合作(一组做手指操、一组对口形,反之第二遍。)

(设计意图:对手指操进行复习,听唱歌曲《数鸭子》,体会合作的乐趣,为小结作铺垫。)

三、表现歌曲:

师:这首歌曲有几段?哪一段描写了鸭子的叫声?(有两段歌词,

第一段唱了鸭子的叫声。)生唱歌曲的第一段,要他们仔细听听,师唱的跟学生的有什么区别?(师唱的歌曲中,把鸭子改编成另一种动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在哪个地方改编歌词,怎样改编创作,为歌词编创作铺垫。)

1、让学生自己创编的歌词及舞蹈并演唱。

2、完整唱歌曲,创造场景表演,师:我们一起再把《数鸭子》,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遍,等下还需要小朋友上来表演这首歌曲。(两个学生架起桥梁,学生饰演角色:老爷爷,小鸭,小朋友)生自编动作表演,并生评。

(设计意图:为自己所学的歌曲表演场景,让学生体验再次合作的快乐。)

四、小结

师:小朋友说说今天这节课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引导生说到分工、合作。)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只要我们一起团结合作,就不怕困难。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狼和鸭子教案篇4

今天我要上的是小班本学期的第周的音乐活动《数鸭子》,这是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儿歌,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歌词有趣,小朋友很喜欢。虽然大家很熟悉,但是歌曲有两段,小班幼儿要在一节课里掌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将分两课时来完成。现在要展示的是第一课时。在活动中,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幼儿通过扮演小鸭引导幼儿感受小鸭的动作及歌曲第一段里出现的部分内容。第二个环节通过欣赏歌曲,幼儿熟悉旋律,并可以简单的跟唱。第三个环节幼儿通过身体动作表演歌曲加深印象激发兴趣。延伸部分是为学习第二段做的一点铺垫。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数鸭子》第一段,并能随音乐简单跟唱。

2、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情绪。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数鸭子》音乐,小鸭图片,桥,老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小鸭子,妈妈带你们去玩好吗?你们喜欢到什么地方去玩呢?"幼儿:"河里"。

2、随音乐伴奏,师幼学小鸭走进活动室。

3、师:提问"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呢"嘎嘎嘎,用手来表现小鸭子的叫声。师:"咦,前面是什么呀?哦是一座桥,那我们从桥底下游过去好吗?"鸭宝宝游过桥。呀鸭宝宝真棒游过了小桥,今天妈妈带了这么多鸭宝宝到底有多少呢?我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呀太多了太多了数不清呀,到底有多少小鸭子啊,你们也来数一数吧二四六七八。到底有多少只呢,数不清,数不清。

二、基本部分

4、鸭宝宝刚才玩的高兴吗,累不累?来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今天鸭宝宝真的很棒鸭妈妈要唱一首歌曲给你们,请小鸭子仔细听。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这首歌是唱谁的?对是唱我们小鸭子的,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好吗?播放《数鸭子》歌曲幼儿再次听,第二遍可以跟唱。

5、我们听见这首歌心里怎么样?

高兴,对妈妈也很高兴,那我们来用你们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好吗?幼儿自己表演,老师小结;鸭宝宝表演的真好,我们把大家表演的动作放在一起会更棒呢,来试一试吧。播放音乐师幼一起完整表演舞蹈《数鸭子》集体表演,个别表现。

三、结束部分

小鸭子今天玩的开心吗?恩我看出来鸭宝宝们都很棒,咦快看谁来了呀?哦是老爷爷,爷爷要叫我们回家了,来小鸭子们跟爷爷回家吧、播放第二段音乐,跟爷爷回家学学爷爷走路的样子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狼和鸭子教案篇5

目标:

1.从图画书中寻找故事线索,感受鸭子挑战自我、坚持到底的精神。

2.关注画面细节,尝试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

准备:

1.图画书《鸭子骑车记》人手一本。

2.图画书局部画面及其相应小图片:(1)鸭子骑车时遇到的朋友;(2)鸭子骑车的各种动作。

过程:

一、师幼共同观看图画书封面,产生阅读兴趣

1.观察图画书封面上的主要角色形象。

师:封面上有谁?它会有什么奇思妙想?

2.了解故事名称。

3.讨论:鸭子可能学会骑车吗?

二、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了解故事大意,寻找答案

1.带着问题边逐页翻阅图画书边思考:鸭子究竟有没有学会骑车?

2.交流从书中找到的答案。

三、师幼共读,关注画面细节,梳理故事线索

1.线索一:动物朋友们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态度(出示局部画面一)。

师:鸭子骑车时遇到了哪些动物朋友?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按图画书中动物出现的顺序逐一出示小图片。)

师:这些动物朋友赞成鸭子骑车吗?(引导幼儿从该页画面和文字表述中发现并说说不同动物朋友的态度,然后师幼一起将以上图片按赞成与否进行归类。)

2.线索二:鸭子怎样学会骑车(出示局部画面二)。

师:鸭子原来会不会骑车?(引导幼儿从图画书上找出鸭子最初不会骑车时的动作。)

师:鸭子是怎么学会骑车的?(引导幼儿从图画书上找出鸭子骑车动作的变化,然后按动作变化的顺序排列小图片,师幼共同发现鸭子骑车从摇摇晃晃到稳稳当当再到潇洒自如的过程。)

1.线索三:动物朋友们的巨大改变。

师:最初鸭子的朋友们都不学骑车,后来呢?(引导幼儿再次翻阅图画书,从最后一页中找到答案。)

师:动物朋友们一开始不是有好几个都不赞同鸭子骑自行车的吗?现在怎么也都骑上自行车了呢?

师:动物朋友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学骑车的?(引导幼儿连贯地翻阅最后几页,理解动物朋友跃跃欲试,学习骑车的有趣情景。)

四、拓展想象空间

师:鸭子学会骑车以后有没有新的想法?(引导幼儿从封四中发现鸭子看到拖拉机又产生新的想法的情节。)

师:小朋友,你们现在在想些什么呢?有没有和鸭子一样也有了奇妙的想法呢?

狼和鸭子教案篇6

小班手指谣《数鸭子》

教学目标:

1、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协调的念唱儿歌并做手指动作,体验手指谣形式的儿歌

2、通过有趣的手指游戏,感受儿歌的韵律,从而体验游戏的快乐。

3、使幼儿能积极参与捉迷藏的游戏。

教学准备:

鸭子手偶 ,幼儿已欣赏过故事《小羊吉米》。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与幼儿共同回忆故事《小羊吉米》里的鸭子,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提问:

(1)故事《小羊吉米》中鸭子是怎么叫的?

(2)它跑起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引导幼儿学一学小鸭子的叫声、走路的模样?) 2、师:鸭妈妈有好几只小宝贝,鸭宝宝们很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今天它们又要玩这个游戏了,我们小朋友一起仔细听听,它们躲到哪里去了。

二、欣赏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师 :好听嘛?教师再次朗诵儿歌。

三、提问儿歌内容,帮助幼儿熟悉儿歌内容并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教师提问:(1)儿歌里有几只小鸭子?教师出示小鸭子并让幼儿点数。

(2)儿歌中的小鸭子是怎样做游戏的?它们都躲到哪去了呢? 教师请幼儿做个回答。

(3)儿歌里的小鸭子不见了,鸭妈妈是什么心情呢?鸭妈妈怎样叫鸭宝宝的呢?

2、教师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及动作创编。

3、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连接,让幼儿一起学习创编好的动作。

四、学习朗诵儿歌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幼儿创编的动作,并利用手指偶表演 。

2. 教师教幼儿学习儿歌,并注意幼儿个别字音。

3、教师让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五、小游戏:捉迷藏

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真能干。我们也一起来玩小鸭子们喜欢的做迷藏吧。老师当鸭妈妈,小朋友当小鸭子。教师闭上眼睛数到5,小鸭子赶快躲好。再由教师去找,找到后幼儿自己讲刚刚躲在哪里了。 六、教师以鸭妈妈带小鸭子去喝水,结束活动。

附:儿歌

小鸭子

五只小鸭子,

跑跑又跳跳。

跑到大树下,

突然不见了。

妈妈急得叫,

嘎!嘎!嘎!!

5只小鸭子,

赶快跑回家。

狼和鸭子教案篇7

【活动设计】

我们班目前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是“好玩的水”,“快乐的小鸭子”这个活动是老师预设的二级纲目中的一个音乐欣赏活动。这个活动的音乐背景是格里格的“挪威舞曲”,曲子的曲风欢快明亮,充满了趣味,曲式是a—b—a段式。让小班幼儿来欣赏世界名曲是我在这个学期的一个尝试。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看不见摸不着,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更是形象具体化,年龄越小越有参与活动的需求,对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等概念是不理解的,所以让小朋友在音乐的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在今天的活动中,小朋友以小鸭子的身份来参与活动,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在游戏过程中感知作品中间段与首尾段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地表达表现。当然,也期盼幼儿在前期的主题活动,例如:“春天”主题中的“春雨沙沙、春天的小动物”中获得的经验能为今天的欣赏活动埋下伏笔。今天整个活动的过程以游戏贯穿,以幼儿熟知的歌曲“来了一群小鸭子”导入活动,用故事背景推动幼儿理解作品,用游戏形式来体验a—b—a的曲式,从中体验欢快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又可以促进幼儿审美观点的形成,发展幼儿审美能力,并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愿望。

【活动目标】

1、通过协商活动,感受小鸭子在水中游戏的快乐。

2、愿意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大胆地表现。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xxx。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小池塘挪威舞曲小鸭服饰歌曲——小鸭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用歌曲“来了一群小鸭子”导入活动,幼儿在欢快的歌声中进入活动室。在池塘里快活的自由游戏。(推上背景音乐——挪威舞曲)讲讲和好朋友在池塘里可以做些什么游戏。

二、欣赏活动

1、完整欣赏音乐,利用故事的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

一起来讲议自己听到的内容。

(1)音乐中的小鸭子在干什么?

(2)小鸭子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呢?

2、重点欣赏中间段音乐。和小鸭子一起做游戏,帮助幼儿拓展思路,发挥想象力,一起学学好看的动作。(戏水、扎猛子、甩水、抖翅膀、洗澡,游泳、抓小鱼、理羽毛等。

三、在完整欣赏中自由地表演。

在c段渐弱的音乐声中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1、紧抓兴趣点,愉悦伴始终。我在组织的“快乐的小鸭”活动。以小班幼儿最喜爱的动物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游玩为主线,抓住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和好装扮的特点,以小鸭子跳泥沟,小鸭子躲浪花,小鸭子学露珠翻滚,小鸭子划船几个有趣的游戏练习动作,幼儿始终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体现了教师善于紧紧抓住幼儿兴趣点的教育艺术,孩子在活动中兴趣很浓厚。

2、教育无痕迹,目标在心中。活动中我始终以游戏的口吻,游戏化的情节,游戏化的场景和孩子一起玩,幼儿丝毫不感到被要求,被限制,被强制,而是主动遵守规则,积极练习动作,充分体现了教师心中有目标,教育无痕迹的境界。

3、体育游戏中,美育紧相融。整个活动,不同的场景伴以不同的背景音乐,让小鸭子们兴致盎然,孩子们在发展动作的同时受到音乐美的陶冶。

4、在个别细小的环节中设计连贯的还不是很好,特别是体育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的安全问题,在以后开展体育活动时要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