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将教材的简析写进去,教案在完成的时候,大家务必要强调联系实际,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五一活动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一活动教案篇1
教师讲授"五·一"劳动节的来历,告诉幼儿五一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重大节日。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
3. 激起幼儿尊敬和热爱劳生动民的感情。
活动准备:
1.认识"五一"劳动节的多媒体课件。
2. 工人、农民、医生、老师、厨师、司机、售货员的图片。
3.《劳动最光荣》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在精巧的歌曲中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听听里面都有谁?
二、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老师:这首歌是说小蜜蜂爱劳动,为人们采花蜜,人们都喜欢它,我们人们也爱劳动,过几天就是一个全世界人民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1.老师出示五月一日的日历,请幼儿认读五月一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这是什么节日?是谁的节日?
2.请幼儿说一说,你的父亲、母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你还知道有哪些劳动者?
三、观看《"五一"劳动节》的多媒体课件,认识劳生动民。
1.观看课件,边看边穿插提问和指引,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请幼儿说一说,你知道都有哪些劳动者。
四、出示劳动者图片,指引幼儿建立尊敬劳生动民的.感情。
1.观看图片,说一说他们都是谁?是干什么工作的。例如:医生为患者看病,清洁工把街道扫除的干洁净净,司机开车让人们出行更便利,厨师会做好吃的菜,老师教授知识,建筑工人盖高楼大厦,农民种庄稼等等。
2.依据幼儿已有经验,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通过讨论,启发幼儿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指引幼儿尊敬他们。
五一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过程: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活动反思:
为迎接“五一劳动节”的到来,让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萌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人民的成果。我们大二班在节日前夕开展了“劳动人民最光荣”的主题活动。希望通过此活动,教育孩子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服务。
五一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自理,我能干
活动内容
(一)绘画比赛
1、绘画主题:劳动最光荣
2、绘画形式:绘画表现形式不限,儿童画、国画、版画等均可。每个班上交5件作品,可适当增加。
3、上交时间:4月30日前上交,逾期做自动放弃。
(二)我是劳动小能手
1、在“五一”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2、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
3、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饭碗里没有一粒剩饭(菜);
(三)学唱劳动歌曲
1、各班音乐老师负责在本周学习有关“劳动光荣”的歌曲。
2、周五班队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我爱唱歌更爱劳动”的个人演唱比赛。
四、活动要求
1、各校要组织好绘画比赛活动Ы好的作品上交中小进行展览。
2、各校要切实布置好三个阶段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
3、要制订好活动方案案和安排,按时开展活动,要有详细的活动记录。
五一活动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教师的帮助支持下大胆、自然地向成人问好,向人们表达节日的祝贺。
2、幼儿学会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初步了解他们的工作。
3、增强幼儿对劳动者的热爱、感恩之情,知道尊重普通劳动者。
二、活动准备:
1、联系轻轨站工作人员、警署、超市和敬老院工作人员。
2、活动前相关知识的了解、丰富。(如:五一节的.由来,轻轨站、警署、超市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都要做些什么工作)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幼儿园制作好慰问礼物和心意卡。
2、整队出发慰问两处的劳动者,帮助孩子发现正在工作的人。
3、幼儿将自己的慰问礼物送给正在工作的人,并对接受礼物的人说一句好听的话。(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可以帮助孩子一起送,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主动去送——这个环节是对孩子的一个挑战)
4、返回幼儿园,大家互相交流自己向谁慰问了,是自己主动完成慰问任务的、还是通过别人的帮助完成的。
时间:4月30日慰问地:星岛渔港上海边防检查站炮兵部队
活动目标:
1、参观星岛渔港和上海边防检查站,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感知他们工作的辛苦。
2、向星岛渔港和上海边防检查站的工作人员送花,代表幼儿的节日慰问和尊敬。
活动准备:
1、事先分别联系上述两家单位,向单位负责人表达我们的活动设想,取得他们对我们此次活动的支持和配合。
2、幼儿人手一支鲜花。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整队,交代活动要求。
二、参观星岛渔港、上海边防检查站、炮兵部队了解不同单位人们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
三、通过倾听相关人员的介绍,进一步感知人们工作的辛苦。
四、幼儿向工作人员赠送鲜花,表达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节日的祝福。
?祝福语】:叔叔(阿姨),你好!我是长征幼儿园大一班的xxx,你们辛苦了,我把花送给你,祝你劳动节快乐!
五一活动教案篇5
活动名称:
向节日里不休息,辛勤劳动的人们问好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家长的帮助支持下大胆、自然地向成人问好,向人们表达节日的祝贺。
2、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关注四周的的人和事。
3、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过程:
1、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幼儿园制作好慰问礼物和心意卡。
2、节日父母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帮助孩子发现在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
3、幼儿将自己的慰问礼物送给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请接受礼物的人填好心意卡交给孩子。(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可以帮助孩子一起送,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主动去送——这个环节是对孩子的一个挑战)
4、节日过后,孩子将心意卡带到幼儿园。大家互相交流自己向谁慰问了,是自己主动完成慰问任务的、还是父母帮助完成。
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于大班的主题活动《四周的人》,教育活动从孩子最亲近的父母长辈开始关心四周人们的活动,了解常见社会成员的工作及与我们的关系,并尊重他们的劳动,体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友好交往,愿意向他们学习。
五一活动教案篇6
生命无处不在。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来来往往那一颗颗跳动的心灵,那一张张微笑的脸庞,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散发着智慧气息的森林里,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的小树,伟岸而祥和的参天古树,是一株株充满生机的生命;在那浩瀚无垠的大海里,无忧无虑畅游的小鱼,婀娜多姿的珊瑚,是无数灵动而美丽的生命。
最近莱芜7名中学生不幸溺水身亡的消息让人痛心,7名学生就读于同一所中学,
近年来,许多学校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不可谓不重视,上级教育部门也是三申五令地下发各类文件,要求做好有关工作。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学生溺水悲剧仍屡屡上演。除上面提及的,如果再加上一些未被媒体报道的溺水事故,我想那个数据一定会更加触目惊心。
有的网友评论此次事件:“太缺少安全意识了,悲哀!年年发生,却还是发生。真是年年岁岁水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悲哀!!!”还有人说:“教育失败的例子。”
一再发生的悲剧表明,流于表面的一般提醒、缺乏实效的安全措施,对于天性好玩、避险意识不强的未成年人,未能起到应有的防范作用。只有家庭、社会和学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多管齐下,才能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重演。
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水边玩耍,但是“侥幸心理”的存在导演了一幕幕惨剧,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借助宣传栏、校园广播、发倡议书等渠道,形成浓厚的防溺水宣传氛围;要伺机利用放学前一分钟、主题班会、知识讲座等形式,以案说理,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救生器材及急救的方法,保证教育的效果。作为家长,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要强化监护责任,加强对子女节假日、上学前、放学后的安全监管。此外,家长还要创造条件,通过一定的方式教会孩子游泳,将游泳作为孩子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而当地政府,则要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水域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整治活动,对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塘、水渠、河流等危险地段设立防溺水警示牌和提示语,提醒池塘、水库的责任人落实好防溺水的相关措施等。
在假期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家长的意义尤为重大,学生溺水的案例,每年都要发生几起,而且还发生过因施救不当同时溺水两人的悲剧。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学生溺水和其他意外事故。遗憾的是,还是有不少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当发生意外事故时,又往往缺乏自救和施救能力。如果这起溺水事故在判断无法施救时,就应该大声呼救,或许还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从深层次讲,学校在综合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比如,在安全教育时,学校往往只重视案例的警示教育,而轻视了如何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和遇到险情时如何自救、施救和报警的演练;其次,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每天就是家门与校门间的直线运动,几乎隔绝了与现实生活的接触,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当突如其来的事故发生时就惊慌失措。如何防范类似悲剧的重演,的确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事发当天是其中一名溺水者的16周岁生日, 十五六名同学聚集在244省道路西的一家饭店里为他庆祝生日,其中包括一名女生。在他们下水前,共十多名同学一起为其庆祝生日喝了近40瓶啤酒。散场的时侯那名女生先走了,有人便提议到附近的汇河游泳,顺便把剩下的一捆啤酒喝了。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90后学生铺张浪费,讲究排产,个性张扬等问题,就像有的网友说的:“现在孩子什么都不服,小小年纪就喝那么多啤酒,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学生,只知道庆祝生日。不知道你的生日就是你妈妈的受难日。”
从9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崭露头角,就在互联网愈演愈烈之时,通讯网络也放下高贵的身份,飞入寻常百姓家。最后二者相互融合,得到广泛普及。在这场变革中,传统媒体和通讯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广播、信件苦苦支撑,固定电话不再是昔日王者,物美价廉的手机成为时尚宠儿;网站的快捷远胜过报刊的缓慢节奏。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般汹涌而来。这是“70后”“80后”学生从未经历过的事情。“90后”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是这场技术飞跃造成了“90后”与“70后”“80后”的巨大差别和不连续性。
“90后”的学生从降临人世的那天开始,就已经被确定在这样一中特殊的
家庭环境中:物质条件丰富,生活安逸。父母整天都在忙,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短,甚至是少的可怜。独生子女居多的“90后”普遍有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骨子里难以抹去的自我思想。另外一方面,这种孤独感使90后学生失落、空虚,继而寻求刺激来安慰自己,也是为了寻求别人的关注和认可。
他们追求时尚,爱慕虚荣,甚至以丑为美,以恶为善,混淆是非荣辱。这不完全是他们的错,这是大环境下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换谁恐怕都会是这样。其实他们自己也明白:“哈韩”“哈日”衣着另类、纹身等等所谓的前卫不过是肤浅。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喜欢,肤浅又如何?这又充分暴露出上面提到的骨子里难以抹去的自我思想。“90后”是更加迷茫的一代。但他们比“70后”“80后”稍微清醒一点的是他们有明确的目的:自我。
虽然“90后”的高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仍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可塑性。学校和教师,包括家长都应该充分把握住高中这一关键阶段,对其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和教育。学生没吃过苦,家长、学校、教师就以各种形式向学生渗透吃苦教育。班主任、科任教师利用课上课下的各种机会给学生介绍我们前辈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际,把当前我国的贫困山区,世界其他国家的贫困情况与我们现在优越的条件做对比,把遭受自然灾害前后的情况做对比。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居安思危,优越的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利用团会,班会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对当前的各种社会现象、流行思潮都作以客观的评价来端正他们的是非观念。以班级或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影响和引导。我们必须靠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才能与时下各种消极的不正确的思潮相抗衡。学生的大脑,学生的思维就好比是个战略高地,我们不坚守,就要被各种消极的思想潮流占领。学生的教育就是一场思想领域的高地争夺战。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了,积极了,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学习学业就不成问题了。教书育人,育人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