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风筝教案6篇

时间:2022-10-19 作者:loser 备课教案

教案写好了,可以使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制定教案是提高我们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式,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风筝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风筝教案6篇

美术风筝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学习“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牙签刻出花纹。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油画棒、牙签、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兰、淡紫等)小毛笔。

四、活动流程

1、放风筝——讨论——示范——创作评价——延伸活动

放风筝,了解风筝,引起兴趣。

2、通过放风筝,教师应引导幼儿去观察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介绍放风筝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励幼儿去尝试,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3、讨论

(1)观察她们各个相同的整体造型,体会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

(2)欣赏、讨论风筝上对称的、五彩缤纷的图案,激发表现美的欲望。

4、示范。

(1)建议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意愿示范画一只风筝。

(2)介绍刮蜡的方法:建议先让幼儿思考刮蜡的部位,再在此部位用一支细画棒颜色涂均匀,然后用另一种颜色覆盖式涂在上面,最后用牙签“刮”出花纹。

5、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创作不同的造型、花纹,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各种不同的刮蜡部位及方法。

6、讲评

找找有几种不同的风筝造型,看看谁大胆尝试过“刮蜡”大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与尝试。

7、延伸活动

建议放在自选活动中去完成,有了背景色使幼儿更能体会到画面的整体美、体验成功感。

美术风筝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风筝感受风筝的艺术美。

2.幼儿能说出风筝的主要构造及其作用。

3.幼儿能运用自己的想象用拓印的方法设计风筝不同的图案,并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风筝。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放风筝)、自制风筝多个、分组操作材料(颜料、骨架、胶带、纸盘)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观看课件,激发幼儿对风筝的的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让我们来看一看春天里他们在户外做什么?你见过或放过什么样的风筝?

请幼儿说说自己放风筝的经历。

教师介绍风筝的发展历史和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风筝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知道我们潍坊市,因为独特的风筝文化而被誉为“国际风筝之都”。

二、欣赏、观察风筝,了解其主要构造及作用

(一)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欣赏风筝,感受风筝的艺术美,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风筝的外部特征。

(二)幼儿观察风筝,能说出风筝的主要结构和作用。

竹子骨架:用来支撑整个风筝。

线:用来牵住风筝。

面:它可以把风兜住,产生向上飞的力量。

三、制作风筝

(一)教师出示以做好的风筝,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示范制作风筝的过程。

第一步:贴骨架。

第二步:用纸球拓印图案。

(三)教师讲制作要求。

(四)幼儿动手制作简易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讲评作品。

活动延伸

幼儿到户外放风筝。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美术风筝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装饰风筝,体验作画的快乐。

2、激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ppt美丽的风筝、风筝半成品、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主题“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二)出示风筝ppt,让幼儿观察

1、图一:提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风筝?(蝴蝶,金鱼)觉得好看吗?你觉得哪里好看?

2、图二、图三:我们先来看看这只美丽的蝴蝶风筝。 (出示左右对称的蝴蝶风筝)孩子们,你们看这个风筝漂亮吗?

3、按照同样方法讲述图四(金鱼)和图五(蜻蜓),侧重对称。

(三)学习点线技巧装饰风筝。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些美丽的风筝都是由点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1、请小朋友回忆点,并在黑板上画出。

2、请小朋友回忆线,也画出。

3、动脑筋将点和线结合,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案。

4、欣赏ppt,感知点线结合的美。

(四)创作与体验

1、进一步让幼儿表现美,激发创作的欲望。看老师也准备了三种形状的风筝,有蝴蝶、金鱼和蜻蜓,要请你帮助这些风筝穿上有图案的花衣服。你会用哪些线条和图案来装饰呢?

2、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活动反思:

在“美丽的风筝”这个活动中,我主要是让幼儿能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感知风筝图案的对称美;能利用对称的方法来装饰风筝。这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对称装饰上,这一点我觉得孩子们完成的很好,已达到预期的效果。

美术风筝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拧成的长条沿黑线装饰风筝。

2.能耐心完成整个风筝的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裁好的长条形报纸、范例。

2.胶水、棉签、画有风筝的底稿、剪刀。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春天到了,花儿开了,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放过风筝呢?风筝是怎样的?”

(2)教师小结:风筝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都很漂亮。无论是什么样的风筝,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2.出示范例,了解制作步骤

(1)“戴老师这里有很多不同形状的风筝,小朋友可以选择你喜欢的风筝进行装饰。”

(2)示范做法:先将长方形的报纸拧成长条,再把胶水站在黑线上,最后把拧好的长条沿黑线粘贴在风筝上。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选择自己喜欢的风筝图案。(蝴蝶风筝、蜻蜓风筝等等)

(2)动手装饰风筝。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长条拧紧一些,粘一段胶水粘一段报纸,粘完按一按。

4.展示幼儿作品

(1)请每个幼儿把作品举起来,让其他幼儿欣赏。

(2)请几名幼儿介绍自己的风筝。

(3)把风筝放在指定位置晾干。

美术风筝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装饰风筝。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和动手能力,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风筝ppt

2、铅画纸、皱纹纸、吸管、水粉颜料、毛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活动。

像蝶不是蝶,像鸟不是鸟,

不怕大风吹,就怕雨水浇。(风筝)

2、欣赏“风筝博览会”。

(1)师: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小朋友们有没有放过风筝?你放过什么样子的风筝?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2)幼儿欣赏各种风筝的图片,交流自己的发现。

老师这也有很多美丽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这些风筝有几部分组成?(风筝面、尾巴、支架、线)

3、讨论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装饰风筝

(1)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风筝?

(2)教师示范吹画方法:先用毛笔蘸上颜料,让颜料滴几滴在纸上,然后用吸管对着颜料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吹,慢慢吹出像树枝的形状,用其他颜色也试试。然后用右手食指蘸上颜料,在空白的地方点上小花,把风筝装饰的更美丽。

(3)介绍支架的做法:我们每个小朋友拿两根纸棒,先横过来贴上短的棒子,再竖过来贴上长的棒子,这样我们的风筝支架就做好了。

(4)看看我们的风筝做完了吗?看看风筝还缺少什么?(尾巴)

示范:用两条皱纹纸贴在风筝的尾部,做风筝的尾巴。

4、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吹画时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好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指导幼儿将画好的风筝贴上支架、尾巴。

5、活动结束,幼儿互相欣赏风筝。

师:天气好的时候我们拿着自己做的风筝,系上线,一起去操场放风筝。

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美术风筝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剪贴以及包扎等手工技能,合作完成风筝的制作。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享受成功的喜悦。

(4)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老师的制作过程,能够与小伙伴一起动手按照步骤制作风筝。

活动准备

一个做好的风筝、一大叠报纸、足够的剪刀、足够的簿竹片、胶水、足够份数的长线团、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实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1.出示风筝实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让孩子说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风筝

3.喜欢同样风筝的孩子坐在一起,准备合作做风筝

二、学做风筝

1. 给孩子讲清楚做风筝需要的物品

2.对他们讲明白做风筝的步骤

3.师生一起动手做风筝,老师一边教一边做给孩子们看,让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做。(这个过程是小组合作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好让他们合作完成)

(1)先在报纸上画好自己喜欢的风筝图形,要大小刚好合适。还可以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用剪刀把已经画好的风筝图形剪下来。

(3)用线把小竹片按要求固定好形状,做成一个框架。

(4)把风筝图形与框架粘贴在一起。

(5)把长线团的一头扎在小竹片框架的最中间。

三、展示作品,表现自我

1.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风筝举起来,大家一起欣赏。

2.让孩子们说说哪个小组做的风筝最好。

四、拓展

让孩子们在大人的陪同下,一起到空地上放风筝。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我准备得比较充分,材料也准备得很充足。

2、整节课的思路比较清晰,时间安排也很合理。

3、做风筝的过程每一步都讲得很详细,教做风筝的过程也很到位。

4、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合作的体验与快乐。

5、因为孩子们还小,所以做出来的风筝不是很漂亮,而且也没能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风筝。以后如果再教孩子们做,我想让他们合作完成之后,再继续做,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