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制定教案的同时,教师自身一定都有所进步,凭借筹办好教案,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课堂进度必要调整,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线条的动与静美术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线条的动与静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2。学会弹珠滚画的基本方法、常规,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初步产生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放有弹珠的碗、广告颜料(红黄蓝绿)白纸、托盘、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谈话、提问引出主题。
老师以谈话的方式,逐一提问:
(1)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叫什么?噢,是弹珠,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玻璃球。
(2)看看这又是什么?(颜料)什么颜色?有什么用途?你喜欢吗?
分析:谈话的方式作为开场,给人的感觉很亲切,从而认识了弹珠及颜色。
2。让幼儿探索如何去玩玻璃弹珠。
(1)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弹珠,我们来玩一玩,看看谁玩的方法多。
(2)你们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玩的?幼儿举手发言。
分析:给孩子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欣赏观察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的美。
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看的图画,你们知道它们是用什么画的吗?幼儿欣赏,猜测用什么作画。
分析:教师通过电脑屏幕让幼儿来欣赏用弹珠滚画做出来的色彩图,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给孩子以美的感受,激发孩子用弹珠绘画的兴趣,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4。教幼儿弹珠滚画。
你们看老师是怎样用玻璃球作画的?教师示范弹珠滚画的步骤:
(1)将白纸放在托盘里。
(2)取一个弹珠充分蘸满一种颜料后放在托盘里,用抹布擦擦手。
(3)两手端住托盘,让弹珠在托盘里均匀滚动。(左右滚动,上下滚动,四面八方都滚动)
(4)用同样的方法蘸其它颜色滚动,然后把珠子放回的颜料里。
你们看,白色的纸变成什么了?(漂亮的图画)
分析: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讲,教师的示范是有必要的,孩子的年龄小,经验少,这样的美术活动也许是第一次接触,教师通过这节课要让孩子学会滚画的基本方法和常规。
5。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操作。
师:你们想玩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份材料,小朋友轻轻地走到座位上,按老师刚才的方法来玩一玩吧!
分析:幼儿喜欢自己操作,在玩中去体验、感受线条的色彩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6。教师评价。
你们用弹珠做的画真漂亮,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展览幼儿的作品。
活动延伸:
老师将幼儿的弹珠滚画剪成不同的图案,如:服装图案,动物图案,各种形状图案等等,贴在彩色的卡纸上,家长也可以将孩子的作品装入相框,成为家居挂饰。
分析:怎样让画更加美,看上去舒服,老师可以进行简单地加工,真正成为一幅作品,幼儿看到自己绘画,有一种成功感,从而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园长及指导教师点评:
这节弹珠滚画活动,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工具:水彩笔画画,油画棒画画,让幼儿大开眼界。在玻璃球滚画中,孩子们用老师提供的颜料和弹珠在画纸上自由滚画,探索颜色在画纸上的神奇变化,更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孩子们会对这些画产生强烈的兴趣,因为它们都是自己画的。如《纲要》中所说:"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绘画活动,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整个画面没有刻意雕刻的痕迹,孩子们在一个有趣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让幼儿在玩中学。
线条的动与静美术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节绘画基础课。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能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形象,从而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感受理解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现代建筑、铁塔等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的图片,收集有绽放的礼花、荡漾的水波、飘舞的雪花等景象的资料图片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一根彩线,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状态,并用线条的形式把它记录出来。观察一张方形纸飘落和乒乓球跳动的`轨迹,用线条把所看到的轨迹画下来,体验线条给我们的直觉反应。
2、除了这些线条,你还会画什么样的线条,试着画一画。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将这些线条简单分类:直线、曲线。
2、思考并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直线还能表现哪些物体,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直线;看到曲线,你会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物体。说一说生活中的曲线。
(1)欣赏生活中具有直线和曲线特点的物体:台阶、树林、流动的水、体操表演、礼花、荡漾的水波、飘舞的雪花等录像或图片;
(2)说说这些景致适合用怎样的曲线来表现(如礼花适合用弧线来表示;水波的线条流畅而温和,可用波浪线表现;雪花飘舞的线条轻盈而有些散乱,适合用浅色并且比较毛糙的线条来表示……)
3、学生讨论,直线和曲线会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觉。
平直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建筑物的垂直线,会给人静止、稳定的感觉,在绘画中,如果我们要表达这种感觉,可以多用平直的线条;相反,曲线带给人们一种流动的感觉,如果你的画面需要表达这种感觉,可以多用曲线。
4、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直线与曲线。
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红黄蓝》;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敦煌的飞天壁画等。
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家们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的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5、欣赏书上的图片,结合刚才欣赏的图片,学生讨论:怎样运用线条进行表现。
三、创作阶段。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主题,思考如何表现并交流。
1、选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现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可用绘画、剪贴、剪贴添画等作业形式进行表现。
2、学生讨论并交流他们认为适合用直线或曲线来表现的主题,教师将合理的部分演示出来。
学生绘画。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四、作业展评:
说说你对同学作品的看法,有什么地方画得比较好,什么地方值得修改。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评价后有所收获。
小结。
五、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线条的动与静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趣的线条。
2、了解米罗的作品,体会其特有的艺术特色。
3、大胆尝试用线条和色块组合创作,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欣赏范例(米罗的画)、透明记录纸
学具:彩带人手一条;水粉笔,水粉颜料;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舞动的线条
1、今天,美丽的彩带要和你们交朋友了,先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谁会用笔来把它画下来?(横、竖两种线条)
2、美丽的彩带会跳舞,请你仔细看看,彩带是怎样跳舞的?(教师舞动彩带――幼儿交流――记下来)
3、(再舞动彩带)现在这条彩带又是怎样跳舞的呢?谁会用笔记下来?
4、谁也会让彩带跳舞的,要跳得跟老师不一样?(个别幼儿尝试,并记录)
5、大家都想试试呀?会跳舞的彩带就藏在你们的小椅子下,看看你能让它跳什么不一样的舞,小椅子下还有记录纸,请你把刚才彩带跳舞的样子记在纸上。
二、拓展:生活中的线条
1、不仅彩带能舞出美丽的线条,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线条,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线条?把它也画到纸上,然后跟好朋友讲一讲。
2、幼儿展示自己画的线条,教师把几个孩子的透明纸重叠组合起来展示,欣赏自由线条的美:谁愿意把你找到的生活中的线条给大家介绍一下?线条真多,看!老师把这些线条放在一起,变成了什么?(线条画)原来随意画的各种各样的线条能变成美丽的画!
三、欣赏:运用的线条
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位画家,他的名字叫米罗,是西班牙一位非常著名的画家。他最喜欢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作画了,他的画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喜爱,老师也特别喜欢他的画。老师还带来了很多他的画,请你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上有什么线条,这些线条像什么?(幼儿自由参观―交流)
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上有些什么样的线条(这个线条是怎么画的)?这些线条像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这些画除了线条,还有什么?(在有的地方涂上了一块块颜色)线条和色块组合成了美丽的图画。
四、创作:自由表达
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学大画家米罗,用神奇的线条和美丽的色块画画?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画笔、纸、还有各种颜料,请你画之前先想一想,你准备画些什么样的线条,用什么样的色块来装饰。(幼儿作画)
五、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1、先完成的小朋友跟同伴、客人老师交流自己的作品。
2、展示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线条的动与静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运用线条和花纹画出月亮的主要特征并大胆装饰。
2、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添画有关的情节和景物。
3、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了解月亮的有关知识如:月亮的圆缺;学习有关的花纹。
2、水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经验回忆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引出课题。:“月亮每天都一样吗?“谁来说一说月亮每天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范例:月亮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跟小朋友和星星们见面。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欣赏:“看月亮今天都打扮成什么样子?在干什么?你喜欢月亮的哪个地方?”“这些画跟我们以前的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都是运用线条和花纹画的。运用线条和花纹画画是不是也很好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运用儿歌和游戏的语言示范,幼儿仔细欣赏。如:弯弯的月亮象小船,笑咪咪的眼睛长睫毛,嘴儿弯又翘,脸颊的红晕象花朵,螺旋纹画发,流星来做伴,云儿来跳舞。
2、提出作画要求:请小朋友运用好看的线条和花纹来给月亮穿上新衣,并给月亮画出合适的背景和有关的情结。在画花纹时既要快又要好,不要浪费时间,在画时要把头抬起。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幼儿:能力弱的幼儿帮助它确立绘画内容;能力中的幼儿引导他们添画有关情节和花纹;能力强的幼儿引导他们丰富画面。
(三)结束部分
1、评价欣赏幼儿的作品,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最满意作品的那个地方?讲一讲自己的画面内容。
2、请小朋友互相根同伴讲一讲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线条的动与静美术教案篇5
活动名称:线条
活动指导要点:通过谈话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对象,讲出面部特点,从感兴趣的部分开始画,用比大胆,如有画错的线条,不要随意换纸,可将错就错变成头发或皱纹处理。
活动设计背景:人是孩子们天天接触,时时相处的,是幼儿最熟悉不过的,只要孩子一拿笔就可以给你画上一张圆的头方的身子,圆眼睛,弯嘴巴,扎着三角形的辫子,或头发直竖的人老人就给头上画点波浪线,怎样提高幼儿对人物的表现力呢?写生是捷径之一,因为写生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能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受成人的影响,爱迪生、贝多芬、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早已是幼儿心中的偶像,为他们写生,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同时也使幼儿明白,科学家们和我们一样,只要我们从小多努力,长大也会和他们一样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活动目标:
1、学习通过分析观察,用水墨线条表现出爱因斯坦的面部特征。
2、激发幼儿努力学习,争做具有创造力非凡的人。
活动准备:
1、知道一些关于毕加索和爱因斯坦的故事。
2、材料准备:毕加索的2幅水墨头像。
爱因斯坦的写真像。
绘画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幼儿观察毕加索和爱因斯坦的2幅画,讨论自己的感受。
教师:你们看了这2幅画心理有什么感觉?
他们像什么人?在干什么?
两张画的用笔相同吗?
小结:两种不同用笔的画面,让小朋友得到不同的感觉,图1用墨轻松随意,线条简洁,给人幽默、愉快、活泼的感觉;图2浓墨线条密而凌乱,给人压抑、紧张和神秘的感觉。
2、引导幼儿观察爱因斯坦的写真像,分析形象特征。
教师:他是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请小朋友仔细看看,爱因斯坦的头发、五官、皮肤是什么样?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爱因斯坦整天想着问题,忘记了吃饭、睡觉,忘记了理发,梳头,他的头发又白又乱,满脸的皱纹像波浪,眼睛很大,有很多层的双眼皮,胡子像厚厚的棉被,把嘴巴都盖住了,鼻子形状像胡萝卜。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l 的将头摆在画的中间,可以从感兴趣的部分画起。
l 浓淡墨的使用没有固定的章法,只要小朋友认为画面需要就随意使用。
l 用笔要大胆,如有画错的线条,不要随意换纸,可画之前想一想,你能画一张特别的画吗?不要千篇一律以将错就错,把他变成头发或乱线处理。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请幼儿选出最特别的画。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自由的相互观察,然后为对方画一张有趣的肖像。
自我评价:这一活动通过幼儿对脸部特征的形象化,具体化的谈话,鼓励幼儿从感兴趣部分开始画,提出了画一张构图特别的画的要求,改变以往把人画在中间,画人先画圆圆的头,再画五官的习惯,克服了以往绘画中技能技巧的偏向,使幼儿的创造性和个性能大胆表现,使幼儿获得到了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线条的动与静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和想像设计有趣的房子。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16开白纸、水彩笔。
2.请4个小朋友扮演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房子”
1.老师:小朋友,你们看,哪些小动物到我们班来做客了
幼儿: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2.老师:咦,你们到我们班来有什么事吗?
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一起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的房子又破又旧了,想请小朋友帮助我们设计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你们愿不意愿意啊?
二、引导幼儿讲述房子特征
1.老师:小动物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房子呢?
四个小动物一个个站起来说:
小兔: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你们就用我吃的东西做房子吧。 小狗:我最喜欢闻香味了,我想有一栋能发出香味的房子。
大象:我最喜欢去旅行,我想带上一座跟我去旅行的房子。
长颈鹿:我最喜欢高高的房子。
2.老师:小朋友,你们听清楚小动物的要求吗?它们要的房子可不一样,小动物们你们也别着急啊,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热心了,都会帮助你们设计房子的,你们先到旁边休息一下吧。(小朋友,跟小动物们再见)
3.老师提问:刚才,小动物们要我们做什么呀?(设计房子)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房子。(高高的、矮矮的……)他们的屋顶有什么不一样(尖、圆顶、斜顶)房子上还有什么(门和窗)门和窗是什么样子的?(方、圆、半圆)小朋友见过这么多的房子,可是小动物的房子都是
有要求的,小兔子,用它最喜欢吃的东西做房子,小朋友想一想它最喜欢吃什么(蘑菇等)用这些东西给它设计房子吧。
(用同样的提问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要设计的房子)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辅导,并引导幼儿用直线、曲线、波浪线、或者用大面积的色块装饰房子。
四.请一两个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一说设计的房子。
五、请全班小朋友互相观看设计的房子。
线条的动与静美术教案篇7
设计意图:
一根普通的线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也是孩子们所熟知的绘画元素,但随意勾画的线条却变成了各种奇妙的事物,这强烈的激发了孩子们创作的欲望。《指南》中建议: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这也符合对大班艺术发展的目标要求。大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尝试运用多种材料或者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对于画面的创作和想象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次活动,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操纵彩带的各种玩法,对彩带的线条进行大胆想象和描述,并通过随意画出一根线条,添画几笔形象的方式来表现画面,充分利用绘画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体验线条去旅行作画的乐趣。
2.能够对线条进行大胆想象和描述。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线条宝宝的旅行)
师:今天线条宝宝要出去旅行,我们看看它要到哪里去玩
2.线条变化,激发幼儿想象
师:线条宝宝还是一个魔术师,我们看看它躲到了哪里
3.欣赏感受,探索线条绘画
师: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图片,快点用手上的笔记录下这些漂亮的线条吧!
活动反思:
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活动中,教师亲切生动的故事语言将孩子很快带入故事情境,伴随优美的音乐,幼儿欣赏的同时展开了自由的想象之旅。在这里,孩子们有了选择的自由,有了创作的兴趣。
2.凸显美术元素的审美感知。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动态画面,无形中给孩子创造了一个绘画的情境,孩子们在看的过程中直接把美术元素植入心灵。一点一线到多点多线的层层深入,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思维,他们自主去发现、体验、欣赏和交流美,并且在美的熏陶中主动掌握了重点、难点。
线条的动与静美术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喜欢并能积极投入艺术活动中,乐于在欣赏活动中调动自己的身体进行体验。
2、感受美术作品与舞蹈等艺术活动中线条的存在,初步感知线条的情感渲染力与节奏感。
3、在活动过程中激起自由想象的热情。
活动准备:
幻灯课件、黑板、粉笔、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
感受线条的存在及其魅力(情感渲染与节奏感)
活动难点: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审美感受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线条
你在哪儿找到过线条?
幼儿自由讲述
肢体模仿线条
小结:线条非常神奇,它是无处不在的。
二、美术作品中的线
1、欣赏《梦》
你看到了什么?
学画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她梦见了什么?
2、欣赏《哭泣的女人》
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她在干什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猜猜她为什么哭啊?
3、对比:这两幅画的区别
4、小结:这两幅画给我们的感觉不同,很大的原因是画上的线条的不同。
(三)舞蹈中的线
1、感受音乐中的线 (节奏)
2、舞蹈跟学
3、小结:舞蹈和音乐中的线可以把欢快的舒缓的节奏告诉我们。
三、户外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