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演讲稿来发挥才能,提早撰写好演讲稿可以缓解我们的内心恐惧,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演讲稿与科学300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演讲稿与科学300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如今,科技带来的便捷,已使我们几乎每个人沉浸其中。而在这一新的时代诞生的我们而言,如何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这种资源以及自己的琐碎时间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究竟该如何使用好“这把刀”呢?
我们要合理利用使用交友软件。微信,qq,facebook等等等等也许已经是大家的日用品了。除了日常交流以外,许多转发的链接,段落,我们要能进行辨析它的真伪,不能在这无用的东西上浪费本就不多的琐碎时间。另外,和朋友,同学聊天,也要点到为止,要记住,聊天是没有底的,一定要设定自己的底线,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突破这条线。因为聊天,误了正事的人大有人在。
我们要利用科技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许多我身边的同学,一旦有稍许时间,就捧起手机打游戏,没有刻把钟是不可能结束的。这就是没有合理利用琐碎时间的反例。在大数据时代,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且可靠的公众号,也许就是每天的一两篇短文,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扩充自己的知识。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由于我热爱航空飞行,经我爸爸的机长朋友推荐,关注了民航资源网和空中客车。每天晚上8点左右,两个公众号会准时发送推送。我会选择在每天临睡前,将链接,进行选择性地学习一遍,这几乎成为我不可改变的习惯。如果当天恰巧事物繁多,我会选择在往返学校的途中,完成阅读。不用任何刻意的记忆,这些知识就都加入我的“知识库”。这样的美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产品在休闲时间学习。如外出就餐,往往会等位,利用这段时间听一段英语广播或是在线阅读一些书籍,诗歌,古诗……既不浪费时间,同时也不会增加负担。这样的空余时间其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只要稍加留意,积少成多,也能不知不觉地提高自我。大家每次在英语寒暑假作业里看到的“劳逸结合,合理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听读”也就是这个意思。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真正地领悟到琐碎时间的重要性,了解到这个新时代的利弊。要记住,是科学让的时间变得不再单一。
演讲稿与科学300篇2
科学,一个家喻户晓的词。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比如:人为什么会走?自行车为什么能前进?电脑为什么会运作?等等。许许多多的科学两我们 人类都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如果今后科技发达了,外星人会不会光领地球?地球·会不会灭绝?有没有人到别的星球去?今天让我来告诉大家为什么树有年轮呢?树的年轮记录着树的年龄。没轮一年,厚度不一,甚至连树一年中的生长速度都在年轮上留下痕迹。光亮的线条表示多雨的季节时迅速而旺盛的生长,黑暗的线条则表示夏季缓慢的生长。科学家们把树的年轮当做过去年代的气象图使用。宽的年轮搞诉人们当时生长条件优越—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窄的年轮标志那一年是个旱年。中心部分的窄年轮可以说明其他树遮住了他,夺走了阳光和水分一棵倾斜的树。可能是受到竞争树根的推挤而不能直立生长,但他在另一侧却长出更多的本质以防止倾倒。这样在年轮的宽度上有所表示。如果树在某年森林中受到损伤,年轮将显示出他后来生长是如何绕过这一道伤痕。
科学就像是一个比宇宙大好多万倍的海洋,我们就像是一些鱼,虽然今天自由自在地游着,可是明天小里就没有了氧气,必须换一个地方,这样换来换去,这个海洋就会被我们污染了,到了这时候,就要寻找另一片海洋了。这也就是我们说寻找地新科学,只有不断更新,才会有更美好的新生活。
我们要勇于尝试,创新,推翻前人的话,结论,最终才能的成果哦。
演讲稿与科学300篇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想当作家,有的人想当医生,还有的人想当老师,那我的梦想是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我从小就酷爱科学,每当我看到飞机在天上飞、轮船在海里游的时候,我都会想到,人类真的是太聪明了,科学真是太神奇!飞机这么大的铁块在天上飞不会掉下来,轮船那么大的铁块在水里游也不会沉没。
当上科学家后,我要发明各种各样的新型机器,为人类世界做贡献。要发明一种万能吸收转换器,把所有的垃圾都吸收干净,通过机器转换,第二天垃圾就会变成一种新型的能源,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这样我们的生活家园就更加干净。当上科学家后,我还要发明一种电子黑板,上课时,通过老师讲的内容,把生字、词句等内容都展现在黑板上,这样老师就不用花时间写字了,就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给我们传授知识。当上科学家后,我要带领我的团队研究出重力实验室,登上土星,开启时间旅行项目,在土星上建造一条通道,然后建造一辆光速的列车,接待每位到土星上体验穿越时空的旅行者。当上科学家后,我要研制一种可以制所有疾病的疫苗,人类生病只要打一针,立马就康复了。
为了这个梦想,作为小学生的我现在就要勤奋、努力地学习各种知识,向着梦想奋进。
演讲稿与科学300篇4
尊重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人们都知道奥本海默是美国的“原子弹之父”,萨哈罗夫是前苏联的“氢弹之父”,但是,中国的“两弹”元勋是谁?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爷爷。
我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去追寻他生命的一个个足迹……
1950年邓稼先爷爷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9天后,历尽艰险回到了北京,为中国的物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8年,邓稼先爷爷告别家人,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秘密历程,和无数情愿默默无闻奉献的科学家一起,终究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
28年来,邓稼先爷爷无时无刻不在奉献着自己,为了祖国乃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一次航投实验失败,他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得手里检验,遭到了严重的核辐射,身体一每天弱下来。对此,他无怨无悔。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爷爷为我国核武器事业耗尽了最后的血汗,而他的遗言却是“死而无憾”。
邓稼先爷爷用智慧和生命为研制“两弹”,立下了不朽功劳。他留下的不但是原子弹、氢弹,留给我们的还有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他的精神在人民的心中释放出巨大的‘核能’,鼓励着无数爱国志士无怨无悔秘密地为国防奋斗。
当我知道邓稼先爷爷曾任中物院院长的时候,我很激动。
我激动,我是中物院人,我激动,我生活在享有科学家摇篮美誉之称的科学城,我激动,我的亲人们都跟邓稼先爷爷一样从事着国家的核武器事业。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个科学家,向邓稼先爷爷学习,长大后“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粱”。
我的演讲终了,谢谢大家。
演讲稿与科学300篇5
今日,我们来讲科学家爱迪生的故事。电灯、电影,都是他发明的,他是美国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为什么呀”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爱迪生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待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
这是怎样回事呀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哟,窝里一摊蛋,数一数,有十几个呢。奇怪,母鸡今日下了那么蛋吗他连蹦带跳,跑去问妈妈。
“妈妈,妈妈,母鸡今日下了十几个蛋,这是怎样回事呀”
“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惊。”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着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吗”
爱迪生更觉得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咱们人一样,会着凉吗”
妈妈笑起来了,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哩。母鸡用自我的身子盖在慢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会长出小鸡来,长出小嘴,长出小脚,长羽毛,之后,小鸡长大了,笃笃笃,啄破了蛋壳,叽叽叽,就从蛋壳里钻出来了。
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就跑开了,爱迪生上哪儿去了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妈妈没看见爱迪生,心里多着急啊!东找西找,啊,原先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他学着母鸡的样貌,正蹲在鸡蛋上头孵蛋呢!他想:母鸡蹲在鸡蛋上头,会孵出小鸡来,我蹲蛋上头,也准能孵出小鸡来。
妈妈看见爱迪生这股傻劲,真觉得好笑,把爱迪生拉了起来,说:“走吧,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
爱迪生嘟着嘴巴说:“妈妈,母鸡能孵出小鸡来,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小朋友,请你们想一想,爱迪生蹲在鸡蛋上头,能孵出小鸡来吗
演讲稿与科学300篇6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30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近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
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8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人们都叫她“镭的母亲”。因为居里夫人忙于实验没时间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干面包做实验,她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平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演讲稿与科学300篇7
同学们:
1985年2月15日,我国南极考察队队员在南极乔治岛上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终于在南极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这旗是智慧和科学的结晶,这旗由汗水和鲜血染成,这旗由中国人亲手升起!
1984年11月20日,中国南极考核队591名队员从上海启程前往南极,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航行,行程1100余海里,于12月26日安全到达南极。建站地址选定后,考察队员立即组织力量从两艘万吨巨轮上突击运卸500吨建站物资和大批科学考核设备,同时着手赶建长城站。他们在时而狂风暴雨,时而冰雪绵绵的恶劣气候条件下,抢修码头、搬运物资、平整地面、开挖地基、建造房屋、安装设备常常连续工作16小时以上。挖掘机、推土机等全部启用,直升飞机、救生艇等一齐出动。就这样,经过45天的日夜苦干,创造了世界在南极建站史上罕见的高速路,终于在1985年2月15日高质量地完成了建站任务。这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精神的胜利!
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站速度之快,质量之完美,令外国同行刮目相看!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所有建站材料,全由我国自行生产,不但能顶住12级以上的大风,而且还能抵御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在南极风大、严寒、干燥的情况下,长城站就像一名坚强的卫士,能确保考察队队员黯然无恙。
南极长城的站的建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同学们,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但我们仍应该学习南极精神!在我们的面前,许多科学高峰有待我们去开发,无数科学奥秘有待我们去探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