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需要明确的观点和态度,演讲稿的内容也是大不相同的,每一篇优秀的演讲稿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需要拥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忆中秋演讲稿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忆中秋演讲稿篇1
尊敬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满月的光芒,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悄悄临近。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间要慢许多,但是,同学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不要将时光虚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价值所在,将时光握紧,用分分秒秒来创造充实的时光。
将目光着手书本,而不是漫画。因为我们已经长大。
将身心专注学习,而不是玩耍。因为我们不再幼小。
时光的虚度,只会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实的学习,则会让人领略到成功于欣喜,光阴也不禁放慢了脚步。
多少轮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
又有多少圆月,将在不久来临?
我们步入初中,我们渐渐成熟,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尽情地梦想,又如何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明月。
“人间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挫折在所难免,面对着失败,我们不可以被打败。
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不要悲伤,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勤勤恳恳,错误需要纠正,不能置之不理。
初中的学习离不开错误的纠正,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断完美自己,使自己渐渐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满月。中秋将近,同学们或许已经闻到八月桂的浓香,尝到了月饼的可口。
中秋将近,象征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乐长久存!”
忆中秋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及家长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团圆节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欢乐的日子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在自然灾害中离去的同胞,遥远的汶川和舟曲永远是我们心底的痛。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忆中秋演讲稿篇3
一年中秋又来临,撕着日历上的日子,我准备中秋的脚步加快了许多。中秋乃是明月高照阖家团员的日子,我要为父母买上年年花样翻新的各式月饼,还要为故去的姨夫买上并不愿吃的月饼,到坟前虔诚祭奠,来告慰抚养我的亲人和亲人的嘱托,以期得到心灵的慰藉。
中秋并不是姨夫的祭日,选择这一天祭奠是因为姨夫的缘故。离开我已18年了,姨夫与姨生活了不到十年姨因为病就离去了,因为姨有病不能生育,我便成了姨家的孩子,一直待到姨夫再娶成家。一手好农活的.姨夫,每到中秋节前一个月就要到当地的公社去帮公家做月饼。那时还小的我就常常吃到新鲜的月饼,星期天为了能看到四五天不回家的姨夫,我便走着步行十里地就到了公社所在地。这样一来一是缓解了思念的痛苦,二是自己能随便挑拣月饼吃,三是看到了月饼制作的整个流程。吃多了吃腻了月饼,我更多的是关注月饼的配料调馅和装模,姨夫见我有兴趣就让我试着把包好馅的面团子装进有各种花纹图案的模,翻过来一扣月饼就出来了,放在很薄的铁皮上再放入煤炭烧烤的炉子里再出来就熟了,晾干后包装上市尔后进入千家万户。姨夫这样的年年中秋帮忙到我离开后也每停止,后来姨夫患病了就再也没去帮忙。
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买了糕点白酒香烟去为姨夫拜年,已经不能下炕的姨夫硬撑着坐起来与我吃了一顿饭,期间姨夫问我最多的不是工作,而是问我小的时候还记得吃月饼的事吗?瞅着姨夫饱含深情地问话,我连连点头“记得,记得,什么时候也忘不了,到八月十五我再来,给您买月饼吃”,不知是已感来日无多,还是我说到了月饼姨夫竟像小孩子似地呜呜的哭了起来。看着姨夫流泪痛苦的样子,我也禁不住地流下了没有让姨夫察觉的泪滴。我赶紧拿来毛巾为姨夫擦去泪滴,稍微平静些的姨夫看着窗外纷纷飘落的雪花,又叫表弟拿来一个过去做月饼的木制模,“外甥拿着它,记着就行了,每年八月十五给我买月饼吃”。
没有等到八月十五月饼的姨夫,于七月二十日就走了。为了姨夫的嘱托,此后每年中秋我都要回家与父母过节的当天,再骑车子到十几里外的姨夫坟前,摆上月饼、苹果、香烟等祭奠的供品。做了多半辈子月饼的姨夫与月饼结下了深情,却并不愿意吃月饼,生前每到中秋只是象征性地咬几口就给我吃。姨夫那句八月十五给我买月饼吃的话,现在想来只是姨夫的托词,言外之意就告诉我不要忘了中秋上坟。每年清明、七月十五上坟的日子外,我又增加了中秋祭奠,用烧纸燃烧我的思念之情。
中秋浓浓的氛围包围着我,闻着月饼块块飘来的芳香,默诵着王维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抒写出一段与中秋相关的不为人知的情感,权当自己对中秋的另一种纪念。
忆中秋演讲稿篇4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享受中秋节,弘扬中华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中,伟大的祖国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诗词曲赋是她柔和的眼神,中国画、书法、曲艺展现了她婀娜多姿的身姿,传统节日描绘了她英姿飒爽的精神。
?周易》有句话说:“看天文观察时间变化;看看人文就能变成世界。”文化使国家崛起。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每一个节日都是文化的载体。两天后,我们将庆祝中秋节——,这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同学们,现在中秋节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喧嚣中休闲娱乐是难得的法定假日吗?是铺天盖地的宴席,还是混杂的社交?还是刚好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农历八月十五?
现实一次又一次向我们证明:我们过着历史悠久的中秋节,却不一定知道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秋拜和拜月习俗;我们坐在院子里赏月,却未必能回想起古代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我们品尝过美味的月饼,却从未听说过“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象征着团圆和幸福的中秋节,似乎逐渐淡化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面对韩国“端午节”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印尼“皮影戏”作为自己的文化成果,西方众多节日的穿透性崛起,中国一些传统节日的隐形衰落,我们这些在21世纪自尊自强成长起来的人,发出了响亮的呐喊和呼唤:“请让我们继承和发扬这看似失落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深刻的,是继承和发展的。有人曾说:“传统文化节日的流失就是文化的流失,文化的流失就是民族精华的流失。”伟大的祖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而无价的文化遗产,现在铿锵有力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年轻一代付诸实践,即将到来的广州亚运会也期待我们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是一个失去的、不可改变的昨天。传统文化诞生于人类之初,可以永远进化。”同学们,作为附中,我们要站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沿,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抓住机遇,认真学习中国文化知识,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挖掘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深刻理解并取其精华,主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巍然屹立、大放异彩。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不要忘记中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起源。
忆中秋演讲稿篇5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家人团聚在一齐,吃着甜甜的月饼,观赏着又大又圆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挂在幕布一样的天空,像一个大玉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让人以为月亮真的掉进了水里。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维中情不自经的冒出几个小问号。为什么在中秋节要一家人团聚在一齐?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吗?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我们早早便在庭院前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才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我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就有些讲究的,长辈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妈妈告诉我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理解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这时已经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我们在庭院中吃柚子,妈妈一边剥着柚子一边说:“吃柚子也是有必须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在这个中秋节的晚上,我不仅仅仅会吃月饼、赏月亮,还懂得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就例如,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忆中秋演讲稿篇6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秋节”演讲稿
——忠孝两全,以孝为先
新舟镇新伍小学 尹明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新舟镇新伍小学的老师,尹明江。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秋节——忠孝两全,以孝为先”。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因为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节。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吃月饼、赏月亮。
中秋节和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团圆的节日。中秋的夜晚,月亮最圆、最亮,我们小朋友们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还可以请爸爸妈妈给我们说一说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在这里:我们祝福天下的父母、长辈、老师、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幸福健康。
同学们,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更是一个符号,这符号背后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道”。
大家知道,世界历史上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除中国以外的其他三大文明古国都已消亡,只有中国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如今变得更加强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忠孝传天下”为大“道”,中秋节就是这文化的一个符号。
中国文化将“春、夏、秋、冬”配之以“生、长、收、藏”。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亲人们在皎洁的月光下聚在一起,共同品尝丰收后的五谷、瓜果、月饼,“举杯邀明月”。
我们中国人向来有诗意,在物质文明基础上,精神文明的格调是用诗词来升华的。我们对月亮更是情有独钟,所以才有许多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疑惑;“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忧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空感慨。大家不是为欢聚而欢聚,这样的欢聚是为了和亲人团
聚,感受家庭的和睦。而维系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是晚辈对长辈的礼节、尊重、爱戴,是一种建立在秩序之上的行为规范。父慈子孝、母爱儿贤、兄弟和睦是真正的中国家文明。
相信大家都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孝顺的媳妇在忙碌了一天后,还为婆婆打好洗脚水,为婆婆洗脚,当年幼的孩子看见妈妈正在为奶奶洗脚时,自己也打好了洗脚水,一簸一簸的端到妈妈的面前说:“妈妈我也为你洗脚”。这一场景确实很令人感动,也让人深省,我们长这么大到底为父母都做过些什么?我们有几个人能记住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这些看似微不足到的事,却表现出我们是否对父母有一份——孝心。
说起来也真够惭愧的,以上的问题,我基本上都不能回答。其实现在像我一样的人还真不少,母亲节,父亲节,父母的生日早已被各种各样的洋节,众多同学的生日所掩盖了。爸爸妈妈每天在外忙碌的工作,已经很累了,回到家难道不想休息吗?想,但是下班后还要绞尽脑汁的为我们着想,做着我们喜欢吃的饭菜,每年的生日爸爸妈妈都为我们过,但是我们长这么大有几次是为父母过生日。更可悲的是,有的老人养育了一辈子的儿女,到头来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每个周末,儿女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应酬不回家探望,每个生日都会因为事业繁忙礼物到而人不到。那些自作聪明的儿女们以为给父母买套大的房子,装上最好的家用电器,那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然而,父母们对那些高档的产品毫无兴趣,面对那些物质上的孝敬,父母们只能长叹:“都忙啊!”对于老年人来说,物质上的需求都是次要的,而精神上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那些忙碌的儿女们就不能抽空陪陪父母?工作固然重要,但养育了我们的父母更重要,他们年轻时为我们能有好的生活奔波劳碌,而到老来,一个电话让他们守着预备好的一桌饭菜无奈的叹气。
中国古代有忠孝两难全的说法,但不是也有许多像岳飞,花木兰一样的杰出。代表做到了忠孝两全吗?
试问他们没有对父母的孝心为前提,又何来对国家的忠诚,又怎么会成为一代爱国志士,巾帼英雄呢?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与总和,以孝统帅一切道德。孝不只是个人行为和治理家庭的准绳,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纲领,是天经地义、永恒普遍的基本原则。与如今科技进步发达的社会相比,似乎古代人们对“孝”的理解更为深刻。为了增强现代学生的孝道观,一间大学的老师特意为学生准备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那就是让同学们回家为父母洗脚,但是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却很少,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奇怪,有些不好意思,觉得似乎太形式化了。不错,它的确是一种形式,但它是种可以衡量我们给予父母的爱是不是也像父母给予我们的爱那么多的一种形式。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为父母洗脚,那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我们可以为他们过生日,即使没有任何礼物;我们可以陪他们好好的吃一顿饭,即使没有大鱼大肉;我们也可以了解父母的鞋码,为他们买双鞋,即使它不是名牌。这些平凡的事,当我们真正用心去做了以后就能体验到它的不平凡了。
忠孝两全,以孝为先。现在的人们总是对国家有着这样那样的抱负,但是却很少对父母尽孝,对父母之孝是对国家之忠的根本,没有实现对父母的孝道就很难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我们也会有为人父母的一天,我们不希望自己孤度终老,那么从现在起,关心自己的父母,尽可能的为他们多做些事。
大家都知道,有了一个和睦的家庭,才有和谐的社会、稳定的国家。最后,我希望大家的这个中秋节不仅仅是快乐的,更是有意义的、有内涵的,这内涵便是传承。传承“忠孝传天下”的思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__年7月__日
忆中秋演讲稿篇7
亲爱的老师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凉爽的秋天和桂花的香味,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一个收获的节日,一个家庭团聚和邀请酒到明月的节日。至于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月亮女神”不仅在中秋之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更以浪漫、温馨、魅力点缀中秋之夜。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抒发情怀,留下多少不朽诗篇!“大海在明月中升起,照亮了整个天堂”,“直到,我举起我的杯子,问明月,喝成三个人”,“抬起头来看,我发现是月光,又沉了回去,我突然想到了家”
在这个凉爽的九月,我们将再次迎来中秋节,欣赏明月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看到脑海中那首美丽的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在古代是很难完成的。”是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很难完成的,很多在外面学习工作的人,在这个时候也无法为了自己的理想回到亲人身边。诗人王维曾说:“每一个喜庆的季节,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都有同感。因为有了这个支撑,中秋之夜似乎特别美好:群星闪耀,群星汇聚,让整个蓝天更加清爽明亮。
中秋节如期而至,最难忘的一句话是:“月亮,现在长满了大海,照亮了整个天堂”;"他知道今晚的露珠会结霜,家里的月光会多明亮啊!";“谁先看到河边的月亮,河水何时开始发光”;“希望人活得长久,成千上万的人一起生活”。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断切割和混乱的情结,让你每次在中秋节看到天上挂着一轮满月,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远方的亲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是“异乡孤客”,变得多愁善感。我以为家乡亲友的问候是最暖心的。安森说,当你离家很远的时候,你应该和你的父母联系,抱怨想家。此时此刻,我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一句问候是最温暖人心的,所以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是一种享受
啊。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聚,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让人畅怀的吗?
我们中国人历来把团圆看得弥足珍贵,月圆人有缘,相聚在此,此时此刻,老师们!你们将放弃与家人、与亲人共祝佳节美好时光,仍然坚守岗位、辛勤工作在教育前线,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感谢!老师们,辛苦了!向我们远方的家人和亲属致以节日的问候,祝他们幸福安康!
最后,祝大家拥有更多快乐和更大的收获!
祝愿老师们中秋佳节愉快、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