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事迹材料报告6篇

时间:2023-03-21 作者:Fallinlove 事迹材料

在每天的生活里,大家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相当熟知,我们怎样完成事迹材料呢,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要注意用词恰当,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习先进事迹材料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先进事迹材料报告6篇

学习先进事迹材料报告篇1

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日前决定,追授李培斌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向李培斌同志学习。向李培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心中有党守忠魂。学习他作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先进代表,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用心维护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学习他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险阻,都能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率先垂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旗帜鲜明的宣扬党的主张,带头把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共识,不断凝聚起维护党和人民事业健康发展的正能量。向李培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心中有民当公仆。学习他作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先进代表,始终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着眼群众,把群众装在心中,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学习他一心为民、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用真情真爱践行党的宗旨、赢得群众信任,用实际行动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工作成效,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向李培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心中有责敢担当。学习他作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先进代表,始终树立起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恪尽职守,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学习他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职尽责,在敢于担当中历练提高、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把每一项细微而又重要的小事抓好抓紧抓出成效,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业绩。向李培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心中有戒知敬畏。学习他作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先进代表,始终正确看待名与利、得与失、权与责,对自己的地位、利益看得很淡,从未向组织提过个人要求,坦坦荡荡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学习他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守纪律、讲规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自觉做到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权力。

学习先进事迹材料报告篇2

有人说,如果你非常热爱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如果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因为你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份工作。

还记得踏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天,领导的深切教导:步入岗位后你要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我曾浅薄地认为爱岗敬业就是为了工作要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为了工作忘却忽视亲情和友情,为了工作置带病的身体于不顾而忘我投入的表现。可在经历了工作的点点滴滴后,我才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

敬业不是加班加点,敬业不是任劳任怨。敬业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它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勤奋和主动,就是节俭和意志,就是自信和创新。加班再多而没有效率那不叫敬业,不顾健康而忘命的工作那不叫敬业,只是机械式的劳动而不用脑子,没有创新那也不叫敬业。只有把工作当成人生的追求,把工作当成人生享受的那种人,才是爱岗敬业的人。爱岗敬业,说得具体点,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日记中的一段话,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今天,重新体会这段话的含义,联系到我的实际工作,便发现它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那就是——青春献给教育,我无怨无悔!

新课程中的爱岗敬业同样要求教师要讲奉献。在探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那些不幕名利、乐教勤业的教师具有崇高而伟大的敬业精神。相反,那些一事当前,“私”字当头,不肯奉献,只讲索取的人,是没有资格谈论“敬业精神”的。当然,讲奉献并不是要求为人师者“净尽人欲”,而是要求教师通过辛苦的教育劳动谋取正当的利益满足。

学习先进事迹材料报告篇3

在张富清身上,集中体现了“奉献精神”。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奉献勇敢,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到地方,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他奉献的是默默奋斗,淡泊名利。奉献是张富清的灵魂,张富清是奉献精神的使者。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张富清奉献精神,勇于担当新时代使命。

学习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的奉献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勇敢冲锋;和平时期,不怕偏远。初心在心,始终如一,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是奉献、奉献、再奉献。在张富清身上,奉献就是底色,奉献就是追求,奉献就是梦想。深藏功名,坚守奉献,这就是新时代我们奔跑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奔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精神是奔跑的营养,奔跑有奉献,奔跑有力量,有速度。新时代,我们都在奔跑,我们应该用奉献精神去奔跑,奔跑出一个辉煌的成绩。

学习张富清不改本色的奉献精神。不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地方,张富清始终保持着一个英雄的本色,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没有任何个人的名利,甚至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这种本色很淳朴,很洁白,没有任何私欲,没有任何功利。这样的英雄本色最伟大,最可贵。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英雄本色,才能创造中华民族伟大成就的色彩斑斓。我们从张富清身上看到了生活中的无数“活雷锋”,看到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这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是中华民族力量的源泉,是中华民族追梦的强大能量。

张富清身上奉献精神,可以诠释的还有很多。“奉献精神”也必然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更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归根结底在于奋斗奉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开启下一个70年的辉煌历程,同样要靠亿万华夏儿女竭力奋斗、无悔奉献。每一位华夏儿女都应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积极弘扬奉献精神,无怨无悔付出,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汇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再续华夏文明的璀璨与辉煌。

学习先进事迹材料报告篇4

“我一想起与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多少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功劳啊!有什么资格拿出来,在人民面前摆啊!”面对诸多记者追问为何将自身荣誉隐藏多年,张富清哽咽道。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的张富清道出了朴实无华,感动万千网友的话风靡网络,点燃了全国上下党员干部们的一腔热血。

淡泊名利,铭记初心。如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越发浮躁,“功名”二字难以回避,有的人把自己获得的成就和荣誉看得很重,躺在功名薄上睡大觉,殊不知这种思想已经成为人生前进的拦路石。张富清老同志深藏功名60多年,用一生的赤子之心,淡泊名利书写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彰显了初心与使命的伟大力量。

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张富清身上的宝贵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自我反省。他是标杆,是榜样,更是一面镜子,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为了人民的事业而不懈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的呈现,看到的是用行动书写一份为民的真心。在平凡岗位上坚守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修行,我们应向他看齐,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释放非凡的力量。

学习先进事迹材料报告篇5

20_年6月4日,滕启刚同志在家中突发疾病去世,办公室里,他的“老搭档”——一副碎了很久也没换的旧眼镜还摆在一堆案卷上,仿佛他从没离开,在等着他回来。

滕启刚曾说,他审过的案子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案子再多也没关系,只要怀着司法为民的初心和秉持正义的决心,一件一件把它们办完,定会为百姓带来朗朗光照。

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干得有模有样、风生水起。他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审判工作无比热爱。他是一个有激情的人,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废寝忘食,不顾一切。他是一个有情感的人,以群众苦为苦,力求实质性解决问题;对同事,肝胆相照,如兄长般关爱;对后辈,春风化雨,像老师一样督促进步。他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持家有道。

滕启刚生前受理的案件数量在辽宁并不算多,他30年共审结了1927件案件,这个数字在法院里未必很突出。然而,谁也算不清楚他在诉前还化解了多少矛盾,在生活中帮助他人解决了多少难题。

不管多忙,现场永远是滕启刚的第一法台。凡是遇到涉行政类的环资案件,滕启刚都会第一时间到现场去调查,再次确认案件类型,确保案件管辖无误。“加强学习”是他提到最多的词儿。

滕启刚调解有“三不原则”:不违反法律、不违背事实、不违背良心。他将情理法融为一体来讲述,运用传统文化启发人、乡土人情感染人、现身说法教育人、以案释法震慑人,他把当事人的案子都当作自己的案子来办。

滕启刚也有受气的时候,每当他自己受委屈时,他都会说:“群众打官司很不容易,你可能永远也体会不到当事人打官司的痛处。”他一定不放过任何一个化解矛盾的机会。坚持有案必立,着力解决群众“不知告”“不会告”“不敢告”的“三不”问题。一个案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工作,可对当事人来说或许就是他的人生。

学习先进事迹材料报告篇6

人生有很多条路,而我们,始终在某条路上奔波着,这路上有我,有你,我们也许踏过泥泞,走过荆棘,但走到最后的,必将是一路繁花相送的美好。“初心之路”,就是这样的一条路,让我们一直坚守、一直坚持,一直愿意为之奔跑。

“初心之路”是什么?也许我们曾在无数个不眠之夜问过自己,希望能在灵魂深处找到答案和归属。也许是在无尽黑暗里让你不曾迷失的灯光,也许是你在无助时得到的温暖拥抱,也许是走过千山万水,归来依旧清澈眼眸……

后来,成长让我们明白了很多事,在岁月的沉淀之下,在不负芳华的追寻之下,我们逐渐有了答案,很庆幸,这条路,我们还在走着,这份初心,我们始终坚守着。这条“初心之路”,有着每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最美的身影,我们追随着他们的脚印,纵有艰难险阻,也不会畏惧与迷失。

60年深藏功名是老英雄张富清走的“初心之路”,这辈子的坚守,不改本色,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在地方,他造福人民,用自己的质朴纯粹、淡泊名利在这条初心之路上走着,走着,从意气风发到耄耋之年,他初心不改,坚如磐石。

48年“樵夫”人生是实干家—廖俊波同志的走过的“初心之路”,他常年奔走在攻坚克难的第一线,15年长成的杜仲树苗已成才,为当地村民带去了财富,送去了希望,一抔热土一抔魂,都是人民公仆最质朴的情怀。

32年卫岛卫国是守岛英雄王继才走着的“初心之路”,一朝上岛,一生卫国,一辈子坚守,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守岛就是卫国”,是一个军人对国家的铮铮誓言,他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初心之路”,是最美的人生路,你带着信念,走过高山大川,淌过大江大河,再走过喧嚣的世界,始终载着对家国的深情,一路踏歌而行,无怨亦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