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先进事迹7篇

时间:2024-02-02 作者:betray 事迹材料

使用真挚的语言写事迹材料能让人物的坚持和拼搏成为每一个读者前行的力量,鼓舞人心,事迹材料是一个人或团体在特定时期内成就的有力见证,对于展示其价值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海军先进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海军先进事迹7篇

海军先进事迹篇1

在世界地图上,有一只雄鸡站在世界的东方,昂首挺胸,威武至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这篇1900年的文章在当时饱含屈辱、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仅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憧憬和梦想。那么,经过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华儿女的拼搏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逐渐走向成功。

在我国的边疆地带,有一群国家守护者,抵御着异族的入侵,让国家得以安宁,让我们得以安心,让生活得以平静。他们,吃苦耐劳,坦荡无私,他们,履行着任务,肩负着保护国家的重任!他们有我们无法体会到的艰辛,我们无法衡量的伟大······

我的哥哥从小就崇拜军人,他自设敌人,拿着玩具枪四处扫射。在上学后,军人之梦在他的心里扎根发芽,鼓舞着他进步。他认真锻炼,刻苦学习。终于,在高中毕业后,哥哥以优秀的成绩节业,拒绝了众多重点学校的请求,去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报考军校。

军人,并不是永远有,永远多,老军人需要退休,新兵需要上岗,一代继一代······

我的理想虽不是总一名军人,但在哥哥的鼓励与带引下,我参加了校田径队,训练异常艰苦,每天汗水将衣服浸湿。每一次,想放弃时,想一想哥哥的眼神,想一想哥哥所受的苦,一把火猛然燃烧,一股力量推动着我。咬紧牙关,挺住,我坚持了下来······

强国梦,强军梦,祖国强大,军队盛大!

现在,我国有解放军总人数约250万人,陆军约有解放军的10%,空军约有解放军的17%。目前,我国可以在72小时内调出最少1000万个具有优秀素质的军人。

在人数上说,中国肯定首居第一,美国与朝鲜居后,但是,从实力上来说,美国无疑第一,中国,有人说第一,有人说第二,大多数说法前十。

有人说,梦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其实,梦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一种希望的真实。梦,在我忧伤时,给我快乐;梦,在我失落时,给我希望;梦,在我无助时,给我力量。我有一个梦,它在华夏复兴之路上茁壮成长。我梦想有一天,中国早日实现强军梦。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铁血军魂铸就的人民军队,在十八大的光辉指引下,真正成为悬在敌人头上的剑。

强国梦,强军梦······

海军先进事迹篇2

23年如一日参与志愿服务,个人累计志愿服务2.5万小时,惠及五省群众、1.3万人次,带动1200多人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慈善行动,让安全温暖的灯光点亮千家万户……钱海军是新时代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典型,是平凡人成就不凡事业的真实写照,是浙江“最美”土壤里开出的动人花朵。

“从此要加倍努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入党之初钱海军就是这么想的,此后十几年他也是这么做的。他以一技之长为人民群众做好事、解难题。只要群众托付的事就想方设法地办好,不辞其小、不厌其烦、不计得失,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为民本色。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钱海军立足平凡岗位,在长期的为民服务中磨练技能,在无私忘我的帮扶中涵养向善之心。正是立足平凡而追求崇高,坚持把好事做常、把常事做好,这位普通电工才能成为100多位空巢、孤寡老人的“亲儿子”,成为成千上万群众的“点灯人”,收获了群众的信任和敬重,成长为浙江人身边可亲可敬的榜样和典型,带动了一批人,造就了一片景。

榜样的诞生,离不开社会土壤。钱海军和“钱海军共产党员服务队”从慈孝文化深厚的慈溪走出,从“最美现象”频现的浙江走出,充分反映了道德风尚对人的浸润引领作用。浙江十分重视厚植道德文化的土壤,尤其近年来围绕“最美浙江人”品牌,建体系、塑变革,深入挖掘身边典型,广泛宣传源自平凡的感动,用榜样启迪人心、以先进引领风气。之江两岸,人人争当“最美”,处处尊崇“最美”。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最美”省份正朝着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双丰收”不断前进,孕育更多“最美风景”。

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需要创造性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钱海军这样的先进典型,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他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踏上新征程、同走共富路,应当更好地传播这样的先进典型事迹,充分激发每一名共产党员保持崇高境界、坚守初心使命的信念,充分鼓舞每一个普通个体立足岗位、成就不凡的信心。人人起而行之,用向上向善的能量汇聚干事创业的时代洪流,把我们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海军先进事迹篇3

“我愿意一辈子拎着工具箱,走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作为扎根基层一线的电力工人,钱海军用23年的执着付出,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成为老百姓最信赖的“点灯人”。

换灯泡、修电表、修电器、通马桶……365天“在岗”,24小时“开机”,被100多位孤寡老人当成“亲儿子”,完成2.5万个小时志愿服务。心无旁骛淬炼技能,一心一意奉献社会。从电力服务出发,又不止于电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小小工具箱,浓缩的是日积月累的精湛技能,凝聚的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无论风华正茂,还是头发花白,为民服务的精神不老、情怀常新。在奋进新征程的伟大时代,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有发光发热的机会,都有成才、出彩的舞台。“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正在中国大地得到源源不断的生动注解,将被来自火热生活的无数鲜活故事接续谱写。

心中有人民,肩上有担当。立足本职岗位,心系万家灯火,将“小我”融入服务民生福祉的“大我”,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位劳动者都可以成为促进共同富裕、人和社会全面发展道路上的“点灯人”。

海军先进事迹篇4

1、热爱祖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立足制,多出成果、多出处于领先地位,展、下岗失业人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和在岗位“创新、创先、创优、创最佳”中做出业绩者。

2、崇尚科学。

3、在环境保护,安全文明生产兴农、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贡献者。

4、敢于探索,勇攀高峰,在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上,涌进我国各条先进生产线的荣誉先进生产者、全现代化建设的中央批后被文化发现出成千上万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5、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及其它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者。劳动价值体现社会精神价值。

海军先进事迹篇5

2012年起,钱海军所在单位先后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志愿服务中心,目前在册志愿者1200余名,累计开展服务超3万余次,服务时长超21.3万工时。一颗心感动一颗心,一颗心推动一颗心,在钱海军的示范引领下,电力系统广大党员发挥出“灯塔”的能量,聚集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常态化推出了“星星点灯”未成年人社会体验、关爱空巢老人“暖心行动”、扶贫助学等系列志愿公益活动。

志愿者们以服务群众为己任,把人民当家人,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互动中,用执着和付出书写了平凡人的不平凡,完成了从“人人学习钱海军”到“人人都是钱海军”的升华。

王军浩是最早加入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人之一。每次志愿微信群里贴出需要服务的“寻人启事”,他通常都是最早“抢单”的那个人,“接单”以后,背着一个装满工具的黑色小包就上路了。除了这样的突发任务,他还长期结对了多名独居老人,每次看到王军浩来了,老人们就拉着他的手:“老朋友来了!”这种坚持,还体现在无偿献血上,他坚持献血12年,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

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里总是热热闹闹、其乐融融的,这离不开唐洁提出的“家的温馨”理念。作为团队中的策划者和后勤保障者,唐洁利用业余时间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师,在团队发展中注入了更专业的管理方法和发展理念。在她的策划实施下,“半亩田”“心电途”“复兴少年宫”等多个富有意义的志愿服务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刚刚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的曲朝阳,则把钱海军当成是自己人生路上最重要的老师之一。幼年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曲朝阳,被钱海军的一身正气所吸引,跟着他学电工技能,学待人接物,学为人民服务,一路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优秀志愿者。“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希望自己像钱师傅那样点亮更多的地方,温暖更多的心房!”

海军先进事迹篇6

首个升空的身影,是基地司令员孙宝嵩。紧随其后的,则是__。

这是打仗的序列。他们面前,是舰载机飞行员在夜间尝试的一条着舰新航线。

“一片漆黑,除了座舱仪表,什么也看不见。”孙宝嵩告诉记者,海空难辨,极易产生错觉,对人的心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着舰前的那段时间,飞行员在一个很低的高度,以很低的速度操纵飞机,却看不见航母,也看不见海面,“看不见是最令人恐惧的”。

“最后一段反而简单了。”孙宝嵩解释说,“看到航母了,你马上能虚拟出一个世界,航母在那儿,下面是海,上面是天。只要确保精确的操控,就能将舰载机降落在航母上。”

尽管他描述得云淡风轻,但不可否认,夜间着舰是国际公认的危险课目。

几个月后,孙宝嵩、__带领首批飞行教官顺利取得夜间航母起降资质认证,标志着海军航空大学具备了昼夜间全时域教学能力,我国舰载机事业向前迈出一大步。

从成功着舰的一落惊海天,到常态起落的海天往复间;从改装模式到生长模式、从探索上舰到常态上舰……许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就像水下的冰山逐渐浮出水面。

“尽管道路漫长,也许要经过几代人的付出,但我们不能满足于做赶路者,还要勇敢去做领跑者。”孙宝嵩谈了自己的认识——

战斗力生成,通常基于前期条件进行,表现为单循环的顺时性发展,但也容易陷入“落后-发展-再落后”的被动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基于未来作战需求设计牵引训练,由顺时性发展转为共时性发展,在同一时段内干几个时段的事,在主动设计、主动求变中实现跨越。

教官罗胡立丹细心地发现,飞行员在执行一些指令时,普遍存在短暂的迟疑。

“指令冗长,不利于飞行员及时作出反应,能不能精简指令,建立一套更加符合汉语习惯的指挥术语?”罗胡立丹的这一想法,起初并没有多少人在意。

“汉语博大精深,一个词甚至有几十个意思。在未来实战中,当我们要琢磨某个词究竟是啥意思的时候,错失良好的战机就会成为大概率事件。”罗胡立丹说,其实,我军为了避免“误听”,在实战中也有很多创造性做法。比如,1、7、0三个容易混听的数字,不说是“壹、柒、零”,而说是“幺、拐、洞”。作战讲求精准,要从“有话好好说”开始。

“今天要做好今天该做的事,也要努力去做明天该做的事。”在两个多月时间里,罗胡立丹带领团队连续攻关,一条指令一条指令地修改,一遍又一遍地模拟指挥、一次又一次地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一套精简高效的指挥术语体系。

作家博尔赫斯说,我们有两种看待时间大河的方式:一种是从过去,时间不知不觉地穿过此刻的我们,流向未来;还有一种比较猛烈,它迎面而来,从未来,你眼睁睁看着它穿过我们,消失于过去。

从现实方位到未来擘画,舰载机飞行教官们有一种独特的“清醒”。

那年,杨勇受命参与舰上最大起飞重量试飞任务。根据计划,他需要试飞不同载重的战机。

当杨勇驾驶中段载重的战机起飞后,明显感到战机迎角比预先设定参考值大。飞行一结束,他判读参数后发现,已经接近该型机最大安全迎角。

如果继续增加载重,飞出舰艏后的迎角会更加明显,势必危及飞行安全。“性能到此为止了吗?”

“能不能在战机飞出舰艏后立刻推杆抑制机头上扬,从而把迎角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杨勇将目光放到了平时研究的飞行方法上。

杨勇的想法让陷入僵局的任务重现曙光,最终成功标定舰上最大起飞重量,为全面掌握战机操纵性能积累了宝贵经验。

孙宝嵩将这归结为舰载机飞行员“对未知的热爱,对应知的执着”。而这些,恰是“拓荒者”最得心应手的工具。

“去做事,把时间填满吧!”下一个起飞时刻,他们初心依旧,激情依旧。

海军先进事迹篇7

“航母舰载机事业,靠一个人不行,靠一代人也不行。时代早已教会了我们如何选择”

“雏鹰”的航迹,仿佛绘出一个“镜中的我”。教官__眼眶一热。他,忘不了自己第一次驾机着舰的那一刻,更忘不了中国舰载机飞行员第一次驾机着舰的那一刻——

2012年11月23日,__的飞行教官、“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一着惊海天,以一道完美的弧线,定格了中国海军“航母时代”的镜像。

“可你知道吗?着舰时,戴明盟已经40多岁了……”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40多岁到20多岁,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的历史性突破,饱含着飞行教官们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航母舰载机事业,靠一个人不行,靠一代人也不行。时代早已教会了我们如何选择。”__意味深长地说。

我国在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完全是从零开始。通过初级阶段“量的积累”摸索出的方法,是不是适合更多的后来人?如何用最少的代价办最多的事情,获得最大的效益?

这意味着,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每个培养班次都是在提供标准和方法,一代代舰载机飞行教官都要承担这种探索和选择。

一次训练,教官杨勇进行战术机动时,屏显系统突发故障,飞行高度、速度、姿态等重要参数信息都无法显示。

紧急返场,在旁人看来,摆在杨勇面前的选择只有两种:一是像陆基战斗机一样“正区”着陆,这样最安全;二是仍然实施“反区”着陆,但为了安全,应该选择更合适的着陆位置。

然而,杨勇作出了第三种选择:着舰应该怎么飞就怎么飞!

本是“刀尖起舞”,何况“蒙眼”飞行,这个选择让现场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事后,杨勇道出内心真实的想法:“海上作战,任何情况都可能遇到。这次特情,是摸索提升着舰技术的好机会,也正好给学员们探探路。”

“5、4、3……”回到惊魂时刻,杨勇凭着过人胆识、过硬本领,与lso(舰载机着舰指挥官)密切配合,在“黑区”精准触地。漆黑的轮胎擦痕,记录下这一次完美的着陆。

如今凝视这片“黑区”,一道道擦痕新旧叠加,早已分辨不出哪一道是当时留下的。

而在杨勇看来,这片“黑区”投射着舰载机飞行教官的“精神疆域”——无论这一落多么惊险、意义几何,都不过是一道寻常的擦痕。而每一次对前路的探索,无数个热血的选择就藏在这一道道擦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