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飞速的发展,我们遇到要写事迹材料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事迹材料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研究、数据和证据来增强成就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疫情防控事迹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疫情防控事迹篇1
在市人社局疫情防控突击队员当中,有这么一位老党员、老人社,在单位里,他是一把手,疫情面前一马当先,带头请战;在系统同事眼里,他今年已经58岁了,性格爽朗喜飒,是大家心中的老哥子——他就是市劳动监察局支部书记、局长李华锋。我市疫情防控组打响伊始,市里需要从各单位抽调志愿者参加市里突击队,到交通路口协助执勤。李华锋得知后,主动报名。考虑到他年纪较大,局里没有安排他。后来市里又要抽调一批志愿者,李华锋再次报名,强烈要求参加。根据组织安排,由他担任市人社系统疫情防控突击组组长,带领人社系统30个队员下沉到社区一线值守。随着疫情的持续,这支队伍越来越大。他一方面要负责组织突击队员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协助社区守好每一道门,让群众宽心,另一方面还积极协调,做好突击队后勤保障工作,让队员们安心;同时,他还和其他同志一样,沐风雨、战严寒,到指定社区站岗执勤。从上岗那天开始,他每天坚守岗位,没有休息一天。每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他毫无怨言。同志们都劝他休息几天,他总是说: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还能坚持。2月19日,鉴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市里抽调了一批处级干部包保社区。根据安排,李华锋再次转战到高新区城东工作局包保裕民社区。局里考虑到他已经连轴转执勤了十多天,计划协调人员替换他,李华锋立马表示:不用协调了,这个时候哪里都需要人,组织上安排我去哪,我就去哪,服从命令是一名党员的天职。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命令面前义无反顾,责任上肩坚持不懈,李华锋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社人的坚守与信念。跑腿小哥孙建波近日,城南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收到一封感谢信。纸短,情长,字里行间充满着感激之情,讲述了一个暖心故事。寄信人是家住碧桂园小区的刘静,她在城区经营一家药店。有一名患者因皮肤病需要药物,给我打电话请求帮助,因小区封闭无法外出,我就给小区物业打电话。刘静说,物业推荐了志愿者孙先生,我联系他后,很快他就上门拿了药店的钥匙,去店里取药给患者送去,又将钥匙还给我。当千家万户对疫情都唯恐避之而不及的时候,他却一路来来回回几趟跑,毫无怨言,让人敬佩。刘静要感谢的孙先生,是随州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孙建波,他是第一批响应号召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1月25日报名参加疫情防控,2月1日在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附近的路口交通管制执勤,负责劝返过往车辆和行人。2月4日到东城办事处文峰塔社区恒大名都小区值守。2月9日调整到城南新区涢水社区当志愿者。孙建波告诉记者。自从2月9日下沉到碧桂园小区以来,为了让小区居民少出门、不出门,同时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孙建波按照城南新区统一安排部署,每天早上7点半就来到小区,收集居民需要代购的药品信息,一一核对后,按照他们的需求进行统一采购、配送。碧桂园小区是我市最大的商住小区,面积大,居民多,代购药品的工作量非常大。孙建波介绍,每天上午,碧桂园小区各片区物业工作人员会将他们当天统计的居民需要代购的药品清单发过来,他负责全面收集整理,统计代购需求、电话核对药品名称、药品数量,下午进行统一采购后分发到各户。常见的药品可以就近到附近药店采购,碰到特殊情况时,则要跑遍全城的药店,才能给居民买到急需的药品,而这种特殊情况基本上每天都存在。孙建波说,实在买不到时,则报给社区,由社区向上级反映加以解决。在每天收集核对药品信息时,代购最困难的就是处方药,部分患有糖尿病、慢性病、需要化疗药品的居民,孙建波需要提前一家一家上门收取居民身份证、医保卡、病历本等。这些药品都是需要在城区各个医院开出来,像这些处方药的需求清单,每天平均至少8单,这些都是居民急需的救命药,是绝对不能断档的。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药品送到居民手中,孙建波成为跑腿小哥,每天都奔波在市中医医院、曾都医院、中心医院龙门院区、文帝院区……一天下来,忙得脚不沾地。为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孙建波集中采购药品回来后,先在小区卡口进行消毒、换上新口罩后,才进入小区为居民送药。2月27日晚,翠山蓝天二十七街的住户叶星海夫妇在接到孙建波冒雨前往中心医院为其代购的糖尿病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时感激不已。非常感谢,真的是非常感谢您,这是救我的命啊!叶星海夫妻连声道谢不止。真的不用谢,我是一名党员志愿者,以后有什么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朴实的话语未落,孙建波顾不上停歇,又去往第二家。当把一份份急需的药品送到居民手中后,回到家中已是晚上十点多。这段时间下来,孙建波清楚地知道哪些药是用于哪种疾病,哪些药哪个药店有,哪些处方药在哪个医院开。每天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居民们感激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疫情当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家尽量宅在家,不出门,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他充满信心地说到。铿锵玫瑰翟金凤突击队员翟金凤是市人社局机关第一批下沉到社区一线执勤的女同志。家住御山墅,家中有两个小孩,大的7岁不到,小的刚满1岁。在接到通知后,她没有向单位汇报困难,主动跟白云社区的刘书记联系,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根据安排,她负责值守湖北教育集团和鹤仙两小区。随着管控时间的延长,一边是不断升级的管控要求,一边是各式各样的群众诉求。2月16日起,市新冠疫情防疫指挥部下达了《关于升级小区(村)疫情风险管控的通知》,要求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无证居民一律不准出门。局机关突击队员翟金凤执勤压力明显大了许多,有要剪发的小伙,有急需购买胰岛素的大爷,也有要去充燃气的大叔……对此,翟金凤没有一推了之,而是尽力想办法帮助解决。她主动加入小区的微信群,一方面及时转发市防疫指挥部的通告,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一方面及时回应居民的诉求,联系代购配送。想到有的老同志没带手机或存号困难,她就写了一堆有超市药店配送电话的小纸条,来一个老人就发一张。经过几天磨合,翟金凤执勤的社区物资配送越来越顺畅,居民们都一个劲地说谢谢。自2月8日以来,翟金凤始终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克服困难,单位多次征求个人意见,换她下来休息一下,她总是笑着说:谢谢关心,没事的,我能坚持。
疫情防控事迹篇2
“嗯,挺好,体温都正常,呆在家里千万不要出门,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联系就好,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你们的需求。”1月31日一早,万载县白水乡卫生院医生丁某给小浩量完体温做好登记后,拎着医药箱又继续赶往下一户人家。
“这些返乡人员全都安排在家自我隔离,我们每天派专人上户给他们量体温,确保过了观察期再解除隔离。有些还住的挺远的,走路都要走半小时。”丁某笑着说道。
当前,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国,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式,万载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放弃假期,坚守岗位,守护百姓的平安。
丁某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35岁的他已有6年党龄。在此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除了在医院接诊、消毒以外,每天早晚还要和同事一起上户,为武汉等地返乡的村民测量体温、登记备案,还不定期到乡主干道上的疫情监测点轮值。从大年三十至今,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还没回过一趟家,跟家人吃一顿团圆饭。
“某最近真挺累的,每天忙的晕头转向,又要接诊又要下乡,还要轮值,消杀也靠他,家里的事都顾不上了,他老婆都快要生了好像。”说起丁某,同事们都点头称赞。
说起妻子,丁某内心有些愧疚。妻子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党员,现今9月身孕有余,即将临盆。双脚有些水肿的她,行动多有不便,刚满三岁的儿子也只能由父母照顾。但父母年纪也大了,加上身体又不太好。母亲血压高,父亲左肾有结石、积水,年前做检查还发现肾脏内长了一颗95_72mm大小的囊肿。本打算趁着春节假期带父亲去大医院动手术,哪知计划赶不上变化,突然的疫情,让丁某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照顾家人了。听说母亲的降压药吃完了,他也只是在上户途中路过家门口时,把药扔进家里的院子后就转身回医院继续工作,连家门都没进。“我父亲是名老党员,从小他就教育我,要听党话,感党恩。我是儿子,是丈夫,但我更是医生。家人需要我,但白水的群众更需要我。国难当前,我必须舍小家,顾大家。”丁某态度坚定。
疫情就是集结号,自全县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后,全县广大党员争当表率,冲锋在前,像丁某一样的党员还有很多,他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重返工作岗位,为生命站岗,让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第一线。舍身忘我的背后,是齐心协力对抗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疫情防控事迹篇3
每天,在_区幸福广场小区,有一位老党员干部退休不褪色,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初心和使命捍卫
人民群众的健康。这位老党员干部叫_,退休前是_省x市_区司法战线的一名干部,疫情发生以来,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大年初一,正是万家团圆的日子,_给高良涧街道洪渠社区党委书记杨永华打了个电话,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详细询问了基本情况后,杨永华批准了他的请求,将其分配到幸福广场小区做一名志愿者,负责通行证填写发放、人员车辆检查和小区安全巡逻等志愿服务工作。
幸福广场小区地处_最繁华地段,人员流动量大,_与其他年轻同志一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每天早7点晚10点坚守在疫情防控点,对进出入小区内每一个车辆和人员都进行最严格检查、登记和测量体温。他的一举一动,默默地影响着身边每个人,在他的感染下,小区居民纷纷转变观念,不再出门和聚群聊天。同时也吸引和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_说:我是一名党员,虽然退休了,但是在关键时刻,我会尽绵薄之力,坚守在岗,和大家一起将疫情防控进行到底。待到疫退花开之时,我要纵情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疫情防控事迹篇4
配制试剂、提取核酸、核酸扩增、核酸检测、报告分析……
2月24日,在潜江市疾控中心仅有10多平方米的负压实验室内,王丽穿着“武装到牙齿”的密闭医学隔离服,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王丽是陕西省疾控中心病毒所主任技师,有着丰富的微生物检测经验。与病毒近距离接触,这样的工作每天都要持续上十个小时。
面对疫情,陕西省第一时间驰援潜江,王丽便是第一批抵达潜江的病毒检测专家之一。1月31日凌晨1时30分,包括王丽在内的陕西省疾控中心5名专家抵达潜江后,稍事休整便进驻潜江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实验室,开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队长刘东立是陕西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所所长,传染病控制副主任医师,曾参与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有着丰富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经验。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原,检测试剂极不稳定,经常会出现结果异常,无法判读。仪器也时有故障,影响到检测工作进度。刘东立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团队反复试验核对,排除仪器故障,经常工作至凌晨。经过多次摸索,终于优化了检测试剂,为防控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
在检测工作中,病例样本采集、核酸提取两个环节最为关键,而病毒若通过气溶胶溢出极易感染检验人员。“在这两个环节中,不能喝水,流再多汗、再口渴,都必须坚持做完检验,忍到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检验员游帅乔说,把病毒核酸提取出来后,加入反应体系,再利用仪器将病毒核酸数量进行放大扩增,分析检测结果,判断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一批标本按检测程序顺利完成需要近6个小时。
“实验室里每个人筋疲力尽,但从来没有一位同事喊过累。”游帅乔说,只要能准确地检测出结果,能为患者的救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大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如今,这群来自陕西的专家已经在潜江战斗了25天,他们用专业、敬业赢得潜江人的敬意。
疫情防控事迹篇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工农社区党支部带领全体工作者积极响应上级防控部署,主动放弃休息日,全力做好疫情摸排、隔离阻断等各项工作,第一时间筑牢社区防控安全线,做到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一、全面动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工农社区党支部切实履行职责,迅速行动,严格按照街道党工委的工作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疫情防控。党支部全面动员起来,实行力量下沉,扎实抓好重点人员排查追踪、居家隔离人员管控、防疫宣传、环境消杀等各项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突出社区为重点,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二、各负责任,充分发挥社区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的防控工作可以说是基层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工农社区常住人口8000多人,属于中心地带,商业区环绕,人口流动性较大,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困难。社区实行分片、网格化排查,每天分管疫情防控的副主任将当天排查的重点人员信息发到社区工作微信群里,工作人员各自认领管片的居民进行核实排查,上报人员信息。在摸排工作中,社区全体工作者采取收集健康信息与疫情宣传同步进行的方式,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三、以点代面,落实防护措施的带头人
疫情发生以来,各网格的党员们担负起了保障社区重点管理人员生活物资供应的任务,为居民提供“多样化、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工农社区党支部科学研判疫情形势,主动靠前作为。调动下沉干部、党员志愿者、城管、物业、“三长”等多方力量,协同“作战”,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四、广泛宣传,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组织工作
工农社区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短信和入户宣传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发动工作,务求使辖区居民做到“应采尽采”。社区治安巡逻员、物业工作人员在小区出入口安放大喇叭,循环播放核酸采集注意事项。通过“敲门行动”,逐门逐户排查,通知未完成核酸检测的居民尽早到采样点采集核酸。
目前,工农社区已顺利完成六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将基层防控“疫”线作为党员的实战场、主阵地,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讲奉献、勇担当,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疫情防控事迹篇6
金秋十月,新一轮疫情的爆发,牵动着每个人的心。10月21日,兰州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响应,迅速部署,号召广大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工作。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东岗市政设施养护所上下一条心,尤其是老党员老同志主动请缨,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安靖禄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积极主动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线中,成为社区联防联控的重要力量。
安靖禄是一名参加四十年工作的老同志,在工作中,从未退缩,虽然年近六十,常年高血压需要靠吃降压药维持,但他出于时刻心系着老百姓的市政人本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又一次坚守在卡口防疫的第一线。
从社区防疫工作开始的二十多天里,他连续加班加点,奔波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疫情来临之际,他第一时间到南昌路市政家属院物业对接工作,凭借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他配合社区和物业,坚持以“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做好日常的防疫登记、楼道消毒、悬挂标语、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
在接到社区布置的集中核酸检测工作任务以后,他连夜和小区的物业、志愿者们拉桌子、取物资,布置好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点,确保了第二天核酸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他每天早早就来到采样点,提前进行场地消杀、摆放采集需用物资、引导居民有序检测。在核酸检测的间隙期,他又拿起“小喇叭”,在居民小区内,在沿街商户中,动员居民群众全员参与核酸检测。从早到晚,顶严寒冒风雪,为社区疫情防控织好“安全网”。
他负责的是一个临风口的卡口,11月金城的气温骤降,寒风凛冽,他不畏惧严寒,踏实肯干,脏活累活抢着干,嘴边上常挂的一句话是“举手之劳,我能干!”每天八点钟,他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标,准时接岗,来不及喝口热水,便站到门外卡口,认真核实小区过往人员和车辆。不能进的人不放,不该进的车不入。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缺乏休息,11月6日晚安靖禄回到家突然手脚有点不听使唤,身子东倒西歪,血压飙升。他立即给社区负责人打电话交接工作,无奈的休息一天后,症状稍有缓解后,他又一次冲锋在抗疫一线、奉献在这萧瑟的秋风里。
从担当一线志愿者的那天起,他始终坚守岗位。年迈的父母身体不好,他把陪伴父母的时间用在了执勤站岗上。他们每一个人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在此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他舍小家为大家,逆行而上,以朴实无华的担当,为黑夜带去一抹抹微小的光亮,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