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词恰当,事迹在动笔写之前一定要凸显主题人物的优秀,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1
在家中,他是妻儿的主心骨。
在村里,他是人人夸赞的好村长。
在疫情面前,他是最美的“逆行者”。
20__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截至20__年_月_日,全国已确诊__例,死亡__例,____县也已经确诊__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____乡党委、政府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先后成立____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与____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全面摸排武汉归来人口,并根据上级要求,决定对相关人员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并安装电子探头实施24小时监控。____冒着被感染了的风险,接下了安装探头的艰巨任务。____乡居家隔离人员分散在____县各个乡镇,有的住在____,有的住在____,为确保安装进度,他需要每天早上8点出发,带着监控设备到居家隔离人员家中拼装、连接、调试,累了就在自己车上休息一会,两天时间便安装完成了____户的电子监控。
“不走亲,不访友,不在外边到处走;勤洗手,多通风,一日三餐在家中;少外出,多睡觉,增强体质很重要;不信谣,不传谣,政府防控措施好;出门必须要戴口罩,人多别去凑热闹;咳嗽发热不要慌,医院发热门诊帮,防控疫情不要怕,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____村的大喇叭中和流动宣传车里传来的声音,让村民听了就忘不了,连日来,____自编自录的疫情防控顺口溜响彻____村的角角落落,他深知,要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单单靠村组工作者是不够的,必须要广泛参与,要坚持群防群控、依靠群众,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他带领村组工作者加强宣传引导,先后入户向群众发放《致群众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等800余份,在大喇叭、微信群宣传防控知识,引导群众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切实有效的增强了群众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他毅然不顾家中年幼的儿子、放弃了和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坚持在战斗在第一线。在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时候,每天带领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带领村医向隔离人员宣传隔离知识,确认着每一个群众的信息,向群众宣传做好消杀和测温,全力以赴把好村组健康关、隐患排查关,筑牢疫情“第一防线”。面对一些不配合的群众,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告知群众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安抚着群众们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此次疫情。他说,我们敲开的不仅是群众的家门,更是敲开了群众的心门,我们把党和政府的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群众才会更安心。
在全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攻坚战打响以来,在这所有人都在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____“逆行”而上,主动冲向第一线。这其中,有家人的不理解,有隔离人员的不配合,他却咬紧牙关,始终默默坚持,做到不计报酬、不惧危险,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效筑牢了人民群众的生命防线。守护好人民群众安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防疫的第一线。
大家都说他和去武汉的医务人员一样,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却笑着说:“我哪有那么伟大,就是平凡人加上一份责任,坚持做好本分工作,打赢当下这场特殊战役,守护我们必须守护的人。”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2
吴恒忠,男,汉族,1946年5月生,重庆市潼南县花岩镇龙怀村村民。
儿子车祸去世后,吴恒忠忍着老年丧子之痛,上山开荒种粮,日夜辛劳,节衣缩食,替子还债15万余元。由于长年劳累,自己却落下一身病,但他仍在实现自己的诺言。
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的吴恒忠,曾经是一名军人,身材不高却精神矍铄。2001年,儿子吴君自立门户,没过多久因家庭贫困,儿媳丢下不满周岁的孩子,离开了这个家。为了养大孩子,吴君借钱买了辆货车跑运输,却不幸于2003年因车祸去世,留下了一个4岁的孩子和19万元的债务。
儿子走了,吴恒忠没有沉浸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中,而是很快擦干眼泪,主动扛下儿子那19万元的债务。儿子下葬那天,他在儿子坟前哭着说:“你放心,你的债,我来还,孩子,我来养。”为了这个承诺,吴恒忠的生活彻底变了样。面对亡子欠账,吴恒忠老爹不躲不藏。他拿着写满了借钱人的姓名和金额的账本,一户一户上门向债主承诺:“人死账不能了,请你们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把儿子欠的债还清,决不赖账。”债主们的顾虑打消了,可19万元的债务,对于吴恒忠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吴恒忠家里还有残疾的妻子和年幼的孙子,他无法外出打工,就只能种地,他将山上的撂荒地都开垦出来,一个人耕种了52亩地,成为当地种粮大户。只要有了一点积蓄,他就拿去还债。“吴君以前借了我3万元钱,他父亲都来还了8次了,最多一次还了3000元,最少一次只有500元。”债主陈维文说,他不忍心看老人家这样辛苦,曾多次主动说不要还了,可吴恒忠总说:“借了钱就一定要还,再说,我答应了我儿子的。”吴恒忠专门有个还债本,上面详细记载了还账的情况,生怕少还、错还别人一笔钱。
就这样,10年来,吴恒忠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儿子还债15万多元,将孙子送进了技校,而他自己平时却连肉都舍不得吃,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现在,债即将还完,吴恒忠却因长期过度劳累落下一身的病,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让他下地干活就痛得直不起腰,可他咬牙忍受着,因为他答应过儿子,答应过债主。
他的事迹感染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加拿大华侨徐女士从《多伦多周刊》上看到吴恒忠的事迹后,汇来了800元加币,还来信表示要认吴老爹为亲人。“今生不欠来生账,子债父还道德高。诚信老爹吴恒忠,信义无价美名扬。”这是当地百姓对吴爹的由衷赞叹。
吴恒忠荣获“重庆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3
自全市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__街道__个社区齐动员,工作人员、广大党员和热心群众放弃休假,冲在一线,大家团结一心、尽职尽责,舍小家、为大家,这其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__,__岁,是__街道__社区__小区的一名退休党员。自__月__日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他志愿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主动给院落贴通知,办黑板报,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过年期间,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全心全力投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在物资缺乏的时候,他自制消杀喷壶,给老旧院落大门口、楼道、垃圾台消毒。
当疫情日益严重的时候,他主动组织家人和院落热心群众走访入户摸排,不到半天时间他就摸排了__户,为社区及时排除隐患人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大年初二,小区出现疫情重点人,年轻工作人员出现了畏惧情绪,他不顾家人反对,主动上门摸排,并承担了对重点人门口日常消杀和监控工作。
“我__年__月入党,是一名老党员了,困难时候,我希望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他的先锋模范作用鼓舞着社区防疫工作,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4
常常在想,一滴水的能量有多大?一线阳光能有多温暖?一颗粮食能哺育什么生命?带着这些疑问,重读雷锋日记,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昨天教工委组织的“雷锋精神进校园”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却让我不止一次潸然泪下,叩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不一样的岗位,不一样的付出,却带来了同样的震撼。共四位道德模范作了报告,分别是蓝领专家孔祥瑞、最美女法官厉莉、最美妈妈吴菊萍、信义兄弟孙东林。他们都是普通人,做着普通事,但就是这些普通人的普通事让我极其敬佩。操着一口标准天津话的孔祥瑞,一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码头工人,用四十年的辛勤付出、刻苦钻研谱写出一曲爱岗敬业的高歌,成为公认的蓝领专家。他说,他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中去。
接下来三位模范的事迹,让我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厉莉,为了挽救一位白血病儿童,两次捐献骨髓,这在社会上尚属首例。她说,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凋谢陨落,不能让失去孩子的悲痛在另一个家庭重演。吴菊萍,用双臂接住了救一位从10楼坠落的孩子,结果双臂粉碎性骨折,住院疗养几个月。她说,这是出于母爱,自己也是妈妈,任何妈妈都是伟大的,当孩子受伤时,最痛苦的是妈妈,她不能让另一个妈妈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而袖手旁观。孙东林的哥哥,为了能在除夕前结清农民工兄弟的工钱,让农民工兄弟过个好年,在筹钱回家的路上除了车祸,全家人无一幸免于难,承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孙东林决定完成哥哥的遗愿,连哥哥一家的后事都来不及料理,急忙赶回家为农民工兄弟发放工钱。他说,他不能让哥哥背负着债务上路,他还记得哥哥多年前的教导,做人一定要守信,他一定要兑现哥哥“新年不欠旧年钱,今生不欠来生债”的承诺。
他们讲述时的语言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他们的表达没有刻意的雕琢修饰,那么平实,那么平淡,但的的确确是那么震撼人心。因为,这是真实的他们,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感想。因为真而美,因为真而震撼,因为真而让人敬佩。
在听报告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孔祥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奉献四十年,厉莉为了挽救一个白血病儿童两次捐献骨髓,吴菊萍为了接住一位从10楼坠落的孩子双臂粉碎性骨折,孙东林的哥哥为了给工友筹钱失去了生命……我在想,这是一种生命的接力,是生命所发散出来的耀眼光芒,是生命让我们不得不敬畏的精彩与残酷!
生命很脆弱也很短暂。但是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会因为生命的陨落而结束,反而可能会随着岁月的沉淀而越发熠熠生辉,越发厚重。比如雷锋同志。雷锋同志逝世五十年了,但是这五十年来,雷锋同志一直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和楷模,雷锋同志是那么鲜活地活在我们心中。
生命很卑微也很伟大。个体的生命无论是长度还是广度毕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事情,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想,这也是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学习道德模范的意义所在。
纵然个体生命很渺小,但是我们绝不能妄自菲薄,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如果是一滴水,那就滋润一寸土地;如果是一线阳光,那就照亮一分黑暗;如果是一颗粮食,那就哺育一个有用的生命。世界会因一点点的改变而精彩,生命也会因一点点的奉献而精彩!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5
2月10日下午,某省惠东县白盆珠镇八旬老党员某回乡捐款助力疫情防控的事迹,令在场人员感动不已。“可敬、可佩、可嘉、可赞。”当地干群由衷地说,这位老党员的义举使得当地干群士气大振。
当日下午,某在家人陪同下,从居住地平山街道赶到白盆珠镇横江村监测设卡点,看望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他说:“大家一直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守护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我代表老同志表示敬意和感谢。”随后,某到横江村委,在简短问候后,掏出8000元现金,托村“两委会”捐赠给白盆珠镇政府。
“大家都很辛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就不坐了,不耽搁大家工作,等抗击疫情胜利后,我再回来看看。”某说,自己是一名老党员,只想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抗击疫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你出一点,我出一点,大家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据了解,某捐赠的8000元是自己的退休金,他说,疫情发生后,自己就想着要捐点款,但由于这段时间银行暂停营业,自己跑了很多趟银行都没取到钱,今天银行营业,自己取到钱后便马上赶到白盆珠镇,实现了惦记着好几天的愿望。
据了解,某是该镇横江村大窑村小组老党员(党龄57年),今年81岁,系惠东地质矿产局七五六地质大队退休老干部,现居住在平山。疫情发生以来,某多次联系白盆珠镇党委、政府,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表示想为家乡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此外,某平时非常关心横江村发展,经常与村干部沟通交流,积极为横江村精准扶贫、示范村创建等重要工作建言献策。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6
一炉“多余的火”,给遭遇病魔侵袭的家庭献上爱心
2003年,49岁的__x携妻子熊庚香将早点摊搬到了江西省肿瘤医院旁边的石泉村,一次偶然的询问,让__x夫妇意识到,可以为那些正遭遇癌症侵袭的家庭做些什么。没过多久,__x夫妇油条摊这炉“多余的火”,便在省肿瘤医院的病人家属间传开了。在病人家属的口口相传中,“爱心厨房”的名号越来越响。从医院过来炒菜的,除逢年过节时人数较少外,其余时间几乎是从天亮到天黑,炉子里面的火就没灭过。
一条摆满炉灶的巷子,成为病人及家属抚慰心灵的温馨港湾
凌晨3点起床生火,晚上10点大扫除,每晚睡5个小时左右……这是__x夫妇的日常作息。为了让病人家属随时能够炒上菜,即使在非就餐时间,“爱心厨房”也始终有几个炉灶烧着煤,冒着热腾腾、暖洋洋的水汽。把便利带给大家,把辛劳留给自己。有了__x夫妇的付出和奉献,这条充满烟火气的巷子,已经成为很多人漫漫治病途中可以依偎的温馨港湾。
一面写满电话号码的墙,成为善良夫妇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帮到了病人我们就开心。”__x夫妇的事迹感动了大家、温暖了社会。对患者及家属而言,这对善良的夫妇是值得铭记、感恩的人。很多人在离开医院的时候,都会专门来到“爱心厨房”,跟__x夫妇致谢道别。许多人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墙上,邀请他们日后有机会去他们家乡做客。一年年春来秋去,墙壁上已经写满了笔迹不一的电话号码,每一个号码背后,都是一段暖心的故事。留下电话号码的人们也清楚,只要“爱心厨房”还在,这对夫妻就会一直忙碌下去。
18年的坚守,__x夫妇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文明家庭、江西省道德模范、江西最美家庭、2020中国网事感动人物、央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7
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左__,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最基层的农村教师,却有一种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从一个扫盲教师到拿到大学文凭甚至成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有一种不为名利所动的高贵品质,宁愿放下三次改行的机会,也要坚守艰辛清贫的教育工作岗位;有一颗“不是我所生,却与我更亲”的爱生之心。这些都源于他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蜡烛精神让一个普通的名字响彻中国,传遍教育界,成为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学习了左相平教师的先进事迹,我感慨万千,不断进取,坚守岗位,不为名利所动,爱生如子,这才是最崇高的师魂!同是教师,我深深为自我曾有过的抱怨感到羞愧,为自我曾打骂过学生感到后悔,这一次的学习让我改变了自我从教的想法,我不再把我的工作当做饭碗,而是作为事业认真去做,甚至当做国家、社会公益事业,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我不再把学生当做获取绩效工资的工具,而是作为花朵去呵护,作为栋梁去培养。
我相信只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有左相平教师的蜡烛精神,整个教育界必须满是辉煌!
11月14日,我校全体教师学习了盘县县教师左相平的先进事迹后,我感慨颇多,情绪很不平静,个性是他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他从教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用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我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并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左相平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我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我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务必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务必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能够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学习了左相平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就应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篇8
1997年参加工作的xxx,2007年晋升骨科主治医师,2012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并任内蒙古自治区脊柱医学会委员,兴安盟骨科伤残鉴定委员会委员。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青年岗位能手”等光荣称号。
骨外科一直是医院的一线科室,每天都要接待几十名患者,平均每天都会有大小不定的两三台手术,加班加点、通宵达旦,不知多少个除夕之夜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学习,凡是临床上有价值的病例,他都要记录在案,凡是遇到疑难杂症、棘手的问题,他都会翻书籍、找资料,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作为一名科室负责人,他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开展了近二十项新技术,其中95%以上填补了旗内空白。现在的骨外科是一支能打硬的队伍,18名医护人员对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已达到同等医院中高级水平,连续多年获得全旗卫生系统“先进科室”荣誉称号。